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模块综合测评(教参独具))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73376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模块综合测评(教参独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模块综合测评(教参独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模块综合测评(教参独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模块综合测评(教参独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模块综合测评(教参独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模块综合测评(教参独具)(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赵法生“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出自周易文言传 ,大意是经常行善的人家会有许多可以庆贺的事,经常做恶事的人家会有许多灾祸在等着它。初看起来,这句话是在讲报应,其中也的确含有报应的含义,但是作为儒家文献的易传 ,这话与佛道两家的报应观念又有所不同。儒家的主流观点不太强调报应,因为儒家道德修养的目标是成为君子,而成为君子的首要条件,就是明白义利之辨。孔子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孟甚

2、至要求他们的弟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他们认为,仁义既是天道,也是人道,为仁义而牺牲,死得其所,会使生命获得永恒意义。钱穆先生曾经将儒家人生观与其他文明宗教相比较,说儒家的君子,他们居仁由义不是为了获得好处,不管它是来自今生还是来世。而且君子人格恰恰是要超越这种功利主义的考虑,他不把道义当作手段,而是当作目的本身。儒家要求君子超脱私利的羁绊,并不是不考虑个人利益,而是对此有独特的理解。杀身成仁是君子的担当和境界,实践仁义礼智信也经常意味着要放弃一些个人利益。但总的来看,长远来看,道德对于人生和社会都是有益的。讲仁爱奉献的儒家道德何以有利于人生?说到底,违反道德的行为可以得利于一时,却难以长久持续

3、。比如一个“信”字,欺诈或许能够短期获利,但是长此以往必然臭名远扬。那些讲诚信的人虽然有时也吃亏,但能获得广泛的信誉和信任,事业便越做越大。道德与利益的问题,又被称为德福关系问题,也是西方道德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看到,有德者未必有福,享福者未必有德,这一矛盾如何解决?哲学家康德认为,经由上帝审判之后,德与福最终能够实现一致,作恶者将会下到地狱,而行善者将会升入天堂,于是公平正义最终得以实现。可是,儒家没有上帝观,有人经常行善却穷困潦倒,有人作恶多端却福寿俱全,如何解释这种情况呢?儒家对此的回答是:家庭。一个人的积德行善未必能改善自己的处境,当然,一己之私也不是儒家人的初衷。但客

4、观上一定会为他的后代积下“阴德” ;一个人作恶多端,尽管能做高官,骑骏马,但他的债务将由子孙偿还。通过引入家庭和时间两个因素,儒家也成功解决了德福表面上的矛盾。那么,现实中是否真是如此?城市兴起的时间较短,不易觉察,但在乡村中则常常应验。常听有年纪见识多的村里老人说,凡是目前发展不错的家庭,现在有出息的人,祖先父辈多是厚道人。我们看历史上那些传承久远的世家大族,比如范仲淹、曾国藩等家族,人才辈出,福泽绵长,乃是因为他们将深厚的文化底蕴凝结为优良的家教传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子孙的优良品格。这也算是对“积善人家论”的经验证明。因此古人也说:“德者,得也。 ”这种观点长期以来深入人心。所以“积善之家

5、,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并非迷信,而是儒家历史理性的结晶。它以儒家的成德之教为思想基础,强调德行修养和与人为善才是一个家庭长期繁荣兴盛的根本保障,不但在义理上可以说得通,在现实中也有经验的证实,反映了儒家古老透彻的人生智慧。(光明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易传所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虽然也含有报应的含义,但与佛、道两家的报应观不同,与西方的德福观也有区别。B儒家道德修养超越了功利主义的考虑,目标是成为君子,同时也是为了给后代积下“阴德” 。C明白义利之辨是成为儒家君子的首要条件,君子为了仁义不但可以放弃一些个人利益,而且必要时可以牺牲自

6、己。D儒家要求君子超脱私利,但实践仁义礼智信却能在更大范围、更长远的时间产生对人生和社会的益处。B “同时也是为了给后代积下阴德 ”错。儒家君子如果有“给后代积下阴德 ”的目的,也就不能说是“超越了功利主义”了;原文第三段说, “儒家的君子,他们居仁由义不是为了获得好处,不管它是来自今生还是来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作者在文中通过与佛、道及西方哲学的具体对比,深刻地阐释了儒家报应观念的独特性。B文中引入康德对现实生活中德福矛盾现象的解说,是为了说明儒家对这一问题的解说只是解决了德福表面上的矛盾。C文章运用引用、对比、举例、比喻等多种论证方法展开论证,让

7、读者对“积善”的意义有了一个新的认识。D本文从“积善”与“报应”这一话题出发,从个人修养、家族传承和社会效应三个层面阐述了儒家独特的福报观。D A 项,文中没有把儒家因果报应观与佛、道“具体”对比;B 项,文中引入康德对现实生活中德福矛盾现象的解说,是为了引出儒家德福观的内容并与之对比、衬托;C 项,文中没有运用比喻论证。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A孔孟认为,仁义是天道,也是人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可以让生命获得永恒的意义。B钱穆先生的研究表明,儒家君子居仁由义非为“余庆” ,非惧“余殃” ,道义本身就是他们的目的。C在儒家那里, “积善之家”的“家”被赋予了时间

8、因素,常用来指那些传承久远的家族。D “阴德”之说在乡村常常应验,而在城市中不易觉察,表明儒家古老透彻的人生智慧源于传统的农业社会。D 原文倒数第二段开头说, “阴德”之说在城市中不易觉察的原因是“城市兴起的时间较短”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树 下铁 凝自从儿子去北京念大学,老于连烟都戒了。不久,老同学项珠珠调至老于的城市做了副市长。于是,老于的老婆就说,能不能跟市长说说,给咱们找两间有暖气的房。老于说,怕不好开这个口。此时全家正吃晚饭,老于盯住女儿的双手,手肿着,青一块紫一块的。再看看孩子的耳朵,也冻了。女儿前不久刚参加了全省高

9、中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拿了个第二,回家后她对老于说,她的目标是北大、清华,非这两个学校不考。明年女儿高中毕业,最关键的一年,老于拿什么来支持女儿的关键时刻?也许真应该去找找老同学项珠珠副市长。第二天他特意早些上班,趁同事们还没进教研室,他给项副市长打了个电话。电话里的项珠珠很热情,问老于是不是有什么事找她。这边老于连连说着没事没事真没什么事,声音挺大,就好像谁说有事谁就是诬陷了他似的。那边项市长说有事也没关系只要她能帮忙。这边老于仍高声坚持说没事,只是想见面聊聊。这晚老于骑了五十分钟自行车,从城郊赶到项副市长家。在项副市长温暖的家中,项珠珠就穿了一件薄薄的开司米圆领衫。老于一下子意识不到这些,

10、他甚至看不见客厅里都摆列了些什么。房间阔大,地板很亮,果盘里的水果鲜美,杯中的绿茶馨香这些和老于无关,或者,越是置身此情此景,老于便越要使自己的谈话配得上这气氛和这气氛中的女市长。他于是就谈文学。他想起中学时的项珠珠是喜欢文学的,初次把陀思妥耶夫斯基介绍给她的正是他老于。果然,如今的项珠珠对文学仍然保持着并不虚假的爱好,她很轻易地就说出了一大串当代作家的名字和他们的小说,并和老于探讨这些作家的作品。老于谈着自己的见解,他发现项珠珠脸上是信服的神态,她的表情使老于很满意自己,当他满意自己的时候也开始焦虑:房子呢?房子的请求他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开口呢。他滔滔不绝地讲着,却也发现自己越来越无法对付自己

11、,心中的另一个老于在同他捣蛋。他的话题越是宽泛,他说出房子的可能就越是狭窄;他谈话的内容越是高雅,他的房子问题就越是俗不可耐;他越是想说出房子的事,就越是说不到房子上去。他不知道他这是怎么了,他在点点滴滴、一分一寸地折磨自己枪毙自己,他同情自己又痛恨着自己,可是他必须一直往前讲。时间已经十一点了,他的事还没说呢,可他已经没有理由再说下去了。他站了起来,项珠珠也站了起来。以她的经验和洞察力,会猜出他是有求于她的,于是她又问老于真的没有别的事么?没有没有没有真的没有老于边摆手边大步向门口走,叫人觉得你若再问反而是你对他的不礼貌了。项珠珠没有再问。出得门来,老于的脑子很乱。他解开棉袄领扣,让冷风吹一

12、吹他那燥热的心。他推起自行车在便道上走了几步,站在一棵龙盘槐下。他是来求项珠珠解决两间带暖气的房子的,可他一晚上都说了些什么呀!他不能再将这请求原封带回家去。他应该说出来,他必须得说出来,他鼓动着自己又朝龙盘槐靠近了一点儿,他把这棵树想成了项珠珠,他对着树说出了他那难以启齿的请求。他把满心的重负卸在了这棵树下,然后骑车离开了它。老于回到家时,已是夜半时分。他站在院子里没有立即进屋,因为他发觉自己又把另一个难以启齿的请求带回了家来:他准备请求老婆和女儿再也别让他去请求副市长了。(节选自 铁凝作品集 ,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老于想请中学同学项副市

13、长帮忙却不好意思开口,但女儿正处于学业的关键阶段又让他觉得自己必须开口。整个故事就在这两种心理的交叉冲突中展开。B作者运用语言、神态、动作描写来刻画老于,如电话联系项副市长时“声音挺大” “高声坚持说没事” ,显示出他说话时的自豪心理。C看到项副市长家房间阔大,地板很亮,果盘里的水果鲜美,杯中的绿茶馨香老于自感寒碜,为迎合项副市长的爱好,只好大谈文学。D老于最后对一棵龙盘槐倾诉,反映了知识分子维护自尊的心理,也直接批评了当今项副市长之类的干部目中无人、脱离群众的现实。A B 项,并不是他有自豪心理,而是为了掩饰自己有求于人的一种自尊心理的体现。C 项 ,老于“自感寒碜”不准确,且文中说他谈文学

14、是要“配得上这气氛和这气氛中的女市长” 。D 项, “直接批评了脱离群众 ”过于牵强,文中的项副市长并非“目中无人” ,也不能直接看出她“脱离群众”这一点。5作品的第段是如何表现老于的心理的?请简要分析。(5 分)_【解析】 解答时,应首先点明所用的手法,说明“老于”的心理,再结合小说的相关内容分析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答案】 运用了对比手法,展现了老于既自尊又自卑的矛盾心理,将物质困顿而精神充足的底层知识分子刻画得非常形象到位。一方面,他带着妻女的期望,被逼无奈,来向项副市长提出请求;另一方面,他又试图通过谈论文学等来掩盖自己有求于人的目的。这种极度矛盾的状态,才会使他“一分一寸地折磨自己枪

15、毙自己”以至于“同情自己又痛恨自己” 。6请结合全文,探究“树”的深刻意蕴。(6 分)_【解析】 解答时,要着眼全文分析“树”这一事物与小说主要人物“老于”之间的关系,再进一步分析其象征意义。【答案】 树是老于真实生存状态的见证者。在这棵树下,有着知识分子清高的人格。树是老于最好的倾诉对象。老于面对“树”倾吐了苦水和欲求。树是老于“请求”的对象,有“遮蔽” “庇护”的作用。树不仅能遮蔽物质世界的伤害,还能满足精神上的自尊。树象征“权力阶层” 。像项副市长一类的政府官员,应该成为人民的“大树” ,让像老于一样的普通知识分子在“树下”生活得更好。(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随着深化改革和“双创”热潮对人才就业市场的影响加深,一向手捧“铁饭碗”的公务员群体,也渐渐开始将职业发展由以往的体制内融入多元化的就业市场中。对此,全球最大的职场社交平台 Linkedln(领英) 针对当前我国公务员的跳槽情况 ,围绕公务员“下海”职业流向和发展状况等核心数据进行了统计,对公务员群体多元化就业发展趋势作了观察。领英的数据显示,在 20062015 这十年间,公务员跳槽前的职级多以初级为主,科员高达 53%。以工作年限区分,工作 03 年的公务员占到了 37%,工作 36 年的公务员占到了 23%。公务员跳槽流向行业分布领英的数据中,公务员

17、跳槽前的职级多以初级为主。其中科员高达 53%,科级正职、科级副职分别以 18%、13%紧随其后。由此可见,初级公务员更有动力选择跳槽,在更为广阔的职场空间实现自我价值。在对已经跳槽的公务员群体的追踪中,领英的数据显示,处级干部转型后,在市场化的职业环境中晋升总监或高管的比例最高。同时,正科级干部担任经理、总监的人数较多,而科员多以从事初级职位为主。这一结果也从侧面印证了当前市场化就业环境对于体制内转行职场人的认可和接纳。(光明网2016 年 6 月 21 日)材料二:“公考热”曾经席卷全国,而与此同时,智联招聘发布的2016 春季人才流动分析报告却让人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公务员群体。调查报告显

18、示,2016 年春节跳槽人群最活跃的竟然是公务员,跳槽数量更比去年增加超三成。公务员“跳槽热”是否真的来临?这是喜还是忧?其实,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大力反腐,并出台各项规定与禁令。公务员便逐渐地褪去了“光环” ,逐步走下了“神坛” 。随着养老金“双轨制”的废除,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务员越来越市场化,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从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看,公务员“跳槽热”的到来有其“必然性” ,这对社会发展与进步是相当有利的,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公务员这个群体,也激活了社会人才市场,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分配,使社会全面和谐发展。当然,公务员“跳槽热”也必然会引发担忧,公务员作为管理者与服务者,需要具有较高

19、的综合素质,而公务员跳槽过于频繁,则有可能对公务员队伍建设造成负面影响,有可能破坏公务员群体的整体性,也有可能降低公务员群体的服务水平,从这个层面来看,公务员“跳槽热”的到来令人担忧,值得重视。无论是喜还是忧,公务员跳槽或许离“跳槽热”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公务员开始跳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改革与社会发展的趋势。既然发展的是市场经济,就应让市场更多地去决定,更多地遵循市场自身的发展规律,少一些过度的解读,相信最终势必会达到“多赢”的状态。(人民网2016 年 5 月 27 日)材料三:近日,智联招聘发布2016 春季人才流动分析报告 。其中令不少人惊诧的是,被认为抱着“铁饭碗”的公务员竟成了跨

20、界跳槽最活跃的白领人群,白领中有三成公务员纷纷转到房地产、金融等行业。公务员跳槽的原因,主要是追求实现自我价值。不能否认,公务员跳槽有收入待遇降低的因素,但他们这个群体当下所作出的选择,也是对国家改革政策的理解和呼应,也可以说是看到了“全民创业、万众创新”所带来的新机遇。说到底,社会经济活力的激发,离不开一流的人才参与。现在政府出台的不少新政,正是为了使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够更具活力。面对如此迅猛的发展形势,公务员队伍中自然会有人出来“闯一闯” ,而从以往的经验看,他们中最终会有不少成功者。换个角度说,现在有一部分公务员出来创业,也是人才资源的活力释放,对优化人才配置的正向力量不可小视。( 苏州日

21、报2016 年 6 月 28 日)7下列针对公务员跳槽流向行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公务员跳槽的热门目标行业排列前三位的分别为金融 (12.7%)、法律/会计/ 咨询(12.2%)、政府/社会组织 (11.5%)。B交通运输和医疗行业由于受到政策限制较多,公务员跳槽时过多地考虑到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干,因此这两类行业一般不大被重视。C从现阶段来看,由于对于传统“铁饭碗”就业观的颠覆,加强了公务员群体的人才流动和互通。D如今的公务员跳槽目标行业与就业大环境中的热门行业高度吻合,这充分说明公务员跳槽群体更加注重个人能力和价值的体现。B “一般不大被重视”明显与材料一中的柱状图内容不符

22、合。此外, “交通运输和医疗行业由于受到政策限制较多”也与材料一信息不相吻合。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5 分)A三家媒体发布关于“公务员跳槽”这一新闻的背后,是对社会稳定和国家利益的维护,这说明三者作为国家的喉舌,均具有政治敏感性。B相对而言,材料一客观、准确地报道了当前我国公务员的跳槽情况,专业性最强;而材料二、三是针对这一情况进行的评论,略逊一筹。C材料三夹叙夹议,不能将报道和评论分开,将个人观点和客观报道混淆,让受众无法客观地看待“公务员跳槽”这一事实。D材料一多处运用数据,侧重报道公务员跳槽后的职业流向和发展状况,体现出新闻语言的客观、确切,有利于受众把握新闻事件

23、的发展趋势。E材料一和材料三都关注到公务员收入待遇降低使他们谋求从体制中跳出来,并选择去热门行业中就业以追求个人能力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的现象。AD B 项, “略逊一筹”不妥,只是报道的角度不同;C 项, “夹叙夹议” “混淆” “让受众无法客观看待”均不妥;E 项, “都关注到 ”以偏概全,材料一未明确涉及。9材料二与材料三在对待“公务员跳槽”这一现象上有什么分歧?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 分)_【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比较新闻材料的异同点的能力。抓住材料二和材料三两者所谈的核心问题,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从材料中看,前者持观望态度,后者更多地认为应该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答案

24、】 材料二认为“公务员跳槽”这一现象喜忧参半,突出了其在人才资源分配方面的好处和有可能带来的影响,对其持谨慎观望的态度;材料三对这一现象持乐观积极的态度,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是人们追求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行为,是人才资源活力释放的一种方式。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013 题。刘显,南昌人。生而膂力绝伦,稍通文义。嘉靖三十四年,宜宾苗乱,巡抚张臬讨之。显从军陷阵,手格杀五十余人,擒首恶三人。诸军继进,贼尽平。显由是知名。官副千户,为指挥佥事。南京振武营初设,用兵部尚书张鏊荐,召令训练。擢署都指挥佥事。倭犯江北,逼泗州,鏊

25、檄显防浦口。显测贼将遁,追击至安东。方暑,披单衣,率四骑诱贼,伏精甲冈下。贼出斩一人所乘马中矢下拔其镞射杀追者诱至冈下大败之去。明日伺贼出,潜毁其舟。贼败走舟,舟已焚,死者无算。显进秩三等,寻迁副总兵。会福建倭患棘,显赴援。与参将戚继光连破贼,贼略尽。而新倭大至,攻陷兴化城。显以兵少,逼城未敢战,被劾,戴罪。贼以间攻据平海卫。他倭劫福清,谋与平海倭合。显及俞大猷合于遮浪,尽歼之。平海倭欲遁,为把总许朝光所邀败。乃尽焚其舟,退还旧屯。戚继光亦至,显与大猷共助击之,遂复兴化。录功,进先所荫世职二秩。用巡抚刘几荐,命充为事官,镇守如故。隆庆改元,以军政拾遗被劾,贬秩视事。用巡抚谷中虚荐,还故官,移镇

26、贵州。广西侬贼者念父子僭称王,攻剽安顺。巡抚阮文中檄显剿,俘斩五百余人。四川巡抚曾省吾议征都掌蛮,令显移镇其地。都掌蛮者,居叙州戎县,介高、珙、筠连、长宁、江安、纳溪六县间,古泸戎也。至是,其酋阿大、阿二、方三等据九丝山,剽远近。其山修广,而四隅峭仄。显令人诱以官,而分五哨尽壁九丝城下,乘无备,夜半腰 上,斩关入。迟明,诸将毕至。阿二、方三走保牡猪寨。郭成破鸡冠,获阿大。诸军攻牡猪,擒方三。阿二走,追获于贵州大盘山。都掌蛮既灭,显引疾求去,而以有司阻挠为言。诏听显节制,显益行其志。击西川番没舌、丢骨、人荒诸寨,斩其首恶,抚余众而还,西陲以宁。九年冬卒官。(选自明史刘显传 ,有删改)10下列对文

27、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贼出/斩一人/所乘马/中矢/下拔其镞射杀/追者诱至冈下/大败之去B贼出斩一人/所乘马/中矢/下拔其镞射杀/追者诱至冈下/大败/ 之去C贼出斩一人/所乘马中矢/下拔其镞/射杀追者/诱至冈下大败/之去D贼出/斩一人/所乘马中矢/下拔其镞/射杀追者/诱至冈下/大败之去D 解答本题,应在理解句意的前提下,根据句子的结构、语气等进行断句。“斩一人”主语是“刘显” ,其前应断开,排除 B、C 两项;“所乘马”是名词性短语做主语, “中矢”是其谓语部分,中间不可断开。 “射杀”的宾语是“追者” ,中间不可断开。故排除 A 项。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

28、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指挥佥事,官职名,明代京卫指挥使司所辖,协理禁中警卫部队。B南京,古都名,其曾用名有石头城、建邺、建康、金陵、东京等。C秩,在古代指官员俸禄,后来也引申为根据功过评定的官员品级。D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后来也泛指官吏。B 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东京”不是南京的曾用名。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刘显体力过人。嘉靖三十四年,他参加巡抚张臬平定宜宾苗族叛乱的战斗,亲手杀死叛乱者五十余人,捉拿叛乱首领三人,从此知名。B刘显善用计谋破敌。追杀逃遁的倭寇,他亲率骑兵

29、诱敌,又在山冈设下埋伏;攻打都掌蛮,他先以钱财诱敌,然后于夜间发动突袭。C刘显平定倭寇屡立战功。在福建他与戚继光接连打败倭寇,倭寇大致被除尽;他还与俞大猷一起,协助戚继光收复了兴化城。D刘显对稳定边境起到重要作用。他打败了居住于叙州戎县的都掌蛮;进攻西川没舌、丢骨、人荒等村寨,斩杀为害首领,安抚民众。B “他先以钱财诱敌”错,原文是“显令人诱以官” ,可知是用“官位”而不是用“钱财”诱敌的。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擢署都指挥佥事。倭犯江北,逼泗州,鏊檄显防浦口。(5 分)译文:_(2)明日伺贼出,潜毁其舟。贼败走舟,舟已焚,死者无算。(5 分)译文:_【答案】

30、(1)(刘显)被提拔为代理都指挥佥事。倭寇侵犯长江以北地区,进逼泗州,张鏊发文书要求刘显防守浦口。(得分点:“擢” “犯” “檄”各 1 分,大意 2分)(2)第二天等贼寇出巢,暗中毁掉了他们的船只。贼寇战败,逃往泊船处,船已被烧掉,被杀死的人无数。(得分点:“伺” “潜” “走”各 1 分,大意 2 分)【参考译文】刘显,南昌人。生来体力过人,稍微通晓文章大意。嘉靖三十四年,宜宾一带苗族人叛乱,巡抚张臬讨伐叛乱者。刘显随军冲锋陷阵,亲手击杀了五十多人,捉拿叛乱首领三人。各路军队陆续进军,叛乱者全部被平定。刘显因此出名。任官副千户,又担任指挥佥事。南京振武营刚刚设立,因为兵部尚书张鏊推荐,(皇

31、帝)召令刘显训练士兵。(刘显)被提拔为代理都指挥佥事。倭寇侵犯长江以北地区,进逼泗州,张鏊发文书要求刘显防守浦口。刘显预测贼兵将要逃跑,追击到安东。正当暑天,(刘显)身披单衣,率领四位骑兵引诱贼兵,在山冈下埋伏精锐的军队。倭寇出现,斩杀一人。刘显骑的马被箭射中,他下马拔出箭头,射杀追来的倭寇。把倭寇引诱到冈下,大败贼寇,残兵逃走。第二天等贼寇出巢,暗中毁掉了他们的船只。贼寇战败,逃往泊船处,船已被烧掉,被杀死的人无数。刘显被提升三级,不久,升迁为副总兵。恰逢福建倭寇祸乱难以平定,刘显前往救援。刘显与参将戚继光接连打败贼寇,贼寇大致被除尽。而新倭寇大批到来,攻占了兴化城。刘显因为兵力不足,逼近兴

32、化城,但不敢作战,被弹劾,落下罪名。贼寇乘机进攻占据平海卫。别处的倭寇抢占了福清,图谋与平海倭寇会合。刘显与俞大猷在遮浪会合,把这伙倭寇全部歼灭了。平海的倭寇想逃跑,被把总许朝光拦截打败。于是把船只全部焚毁,退回以前的驻地。戚继光也率兵到达,刘显与俞大猷共同帮助(戚继光)击败倭寇,于是又收复了兴化城。记录功勋,将其世袭的职位提升两级。因为巡抚刘几的推荐,(朝廷)命令刘显充任事官,照常镇守以前的地方。隆庆元年,在军政拾遗的官位上被弹劾,降低官阶继续处理官府事务。因为巡抚谷中虚的推荐,恢复了原来的官职,调任镇守贵州。广西壮族乱贼念父子越位称王,攻打劫掠安顺。巡抚阮文中给刘显发文命令他前往围剿,俘获

33、斩杀五百多人。四川巡抚曾省吾商讨征伐都掌蛮,命令刘显调来镇守他的地盘。都掌蛮人,居住于叙州戎县,介于高、珙、筠连、长宁、江安、纳溪六县之间,属于古代的泸戎。到这时,他们的首领阿大、阿二、方三等占据九丝山,掠夺远近地方。那里山峰绵延广大,而四周陡峭难行。刘显派人拿官位引诱他们的首领,而又将部队分成五部全部屯驻在九丝城下,乘其不设防备,半夜腰上拴绳子登寨,斩开关门进入。到天亮,各位将领全部到达。阿二、方三逃走占据牡猪寨。郭成攻破鸡冠寨,俘获阿大。众军围攻牡猪寨,擒获方三。阿二逃跑,穷追不舍,在贵州大盘山下将其抓获。都掌蛮被消灭之后,刘显称病请求辞职,而且以有关部门阻挠为理由。皇帝诏令相关官员听从刘

34、显调度管理,刘显更能施行自己的志向。进攻西川地区的少数民族的没舌、丢骨、人荒等村寨,斩杀他们为害的首领,安抚其余众人而归,西部边境,得到安宁。隆庆九年的冬天在官位上去世。(二)古代诗歌阅读 (本题共 2 小题,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定风波重阳苏 轼与客携壶上翠微 。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 。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注】 翠微:岚雾缭绕的青山。云峤:高耸入云的山峰。牛山沾衣: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临淄而泪流满面:“我怎么舍得这么美好的国都而死去呢?”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

35、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A词作题为“重阳” ,说明作者是在农历九月九日这一天与友人一道登高赏菊,饮酒赋诗。B词作开头两句,前一句交代行踪,后一句描绘了“江涵” “秋影”和“雁飞”三幅画面。C “难逢 ”道出了作者对人生多忧的感慨,与下文的“年少” “须插”形成因果照应。D作者用“携壶” “菊花” “佳节” “登临”等反复点题,进一步表现重阳节的风俗。E上片即景生情,下片以酒助兴,作者在上下片所表达的情感明显不同,形成鲜明对照。BE B 项, “后一句描绘了江涵 秋影和雁飞三幅画面”错。 “江涵”“秋影”是一幅画面,是说秋景包容在江水里。E 项, “作者在上下片所表达的情感明显不同,

36、形成鲜明对照”错。上下片都有适逢佳节尽情享乐之意。15词作结尾四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借用齐景公的典故有何作用?(6 分)_【解析】 “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表明人生无常,古往今来都是如此,所以不必感伤,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心境。运用齐景公的典故作结,进一步表明了作者的生死观。【答案】 作者直言不用“怨斜晖” ,衰亡老去是自然规律,不必为此而感伤,表达了面对生死旷达超脱、积极乐观的心境。作者借用齐景公的典故,但反其意而用之,使作者的生死观显得更超凡脱俗,使作者的人生境界显得更加高远。(三)名篇名句默写 (本题共 1 小题,5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在登高 中用“

37、_,_”两句,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的复杂感情融入了诗句中。(2)李白在蜀道难 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_,_,_” 。【答案】 (1)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2)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高明盈香生态乐园种植了西瓜、荔枝等不同品种的瓜果和果树,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他们在瓜田李下拍照留影,享受着夏日的一丝清凉。安史之乱前,地方军阀势力逐步扩张,大唐其时已经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国家军事格局,积弊深重, “大乱自有所启矣”!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

38、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相信农民们的旰食之劳一定会换来丰收的喜悦。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绝非虚言,而是真真切切的历史事实。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值得无数中国知识分子为之皓首穷经、全力以赴。政务服务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创新要素,政府应该创建各种有利条件,通过简政放权,围绕阻碍创新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实现“点点击破” 。央视朗读者第一期播出后,96 岁翻译家许渊冲迅速走红。出版社纷至沓来要给他出书,一时间,许老堪称炙手可热的名人。A BC DB 瓜田李下: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望文生义,使用不当。尾大不掉:尾巴太大,难以摆动。比喻机构下强上弱,或组织庞大、涣散,以致指挥不灵。使用正确

39、。旰食之劳:天色已晚才吃饭。形容勤于政事。此处用错对象。皓首穷经:皓:白;首:头发;穷经:专心研究经书和古籍。直到年老头白还在钻研经典和古籍;形容勤勉好学,至老不倦。使用正确。不可或缺:不能有一点点缺失。使用正确。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不指知名度。此处用错对象。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A在当代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整理、挖掘和认识,中国传统叙事将会迸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B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工作,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明确国家安全战略方针和总体部署,国家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C门球是一项寓体、寓智、

40、寓乐的大众体育项目,具有规则简单、战术多变、趣味性强,既动脑又锻炼筋骨,已成为老年人最喜爱的健身项目。D有专家估计,在未来数百年内,整个地球的动植物种类大约 50%走向了毁灭,11% 的鸟类处于绝种边缘,每 8 种植物当中有 1 种濒临灭绝。B A 项, “随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整理、挖掘和认识 ”语序不当,应改为“认识、整理和挖掘” 。C 项,成分残缺, “具有规则简单、战术多变、趣味性强,既动脑又锻炼筋骨”一句的后面应加上宾语“的特点” 。D 项,不合逻辑,“未来数百年内”是将来时态,而“了”则是完成时。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 分)A我是传媒学院新闻专业的毕业生

41、,日前惠顾你社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应聘。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意向,可通知我。B刚才刘老师的一番话真是抛砖引玉,使我深受教育,像刘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难道我们倒可以对学习不负责任?C这次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光临母校,给我们至今精神矍铄的恩师俞老师祝寿。俞老师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八十高龄还在做学问。D王大石捧着一幅字画凑到马医生跟前:“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如此盛情,却之不恭,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马医生脸上堆满了笑容。D A 项, “惠顾”即光临、惠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用在这里显然不妥,应改为“浏览” ;“你”称呼不够得体,缺乏敬

42、意,应改为敬辞“贵” ;“可”显得很生硬,应改为“请” 。B 项, “抛砖引玉”是自谦之辞,用在这里谦敬失当;“略尽绵薄”是自谦之辞,用以评价老师,不得体。C 项, “光临”是敬辞,用于称客人来到,用在这里不得体,可改为“回到”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其含义是春雷始鸣,惊醒地下冬眠的昆虫。实际上,_,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 “惊而出走”的原因。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现代气象科学表明,_,是因为大地湿度渐高,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活动频繁。

43、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我国南北跨度大,_, “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气候规律相吻合。_【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回答此题,应注重把握语段的意思和横线前后的内容。语段主要表述的是节气“惊蛰” 。处,前文写惊蛰的含义,即春雷惊醒地下冬眠的昆虫;后文写昆虫结束冬眠是因为天气变暖。由此分析可知,此处应填写“昆虫苏醒和春雷无关”等内容。处,前文写“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现代气象科学表明” ,后文写春雷出现的具体原因,由此分析可知,此处应填写“惊蛰前后之所以会有雷声”等内容。处,前文写“我国南北跨度大” ,后文写“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由

44、此分析可知,此处应填写“惊蛰时并非各地都能听到雷声”等内容。【答案】 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或昆虫并不是被雷声惊醒的;或昆虫苏醒和春雷无关) 惊蛰前后之所以会有雷声(或惊蛰前后出现雷声) 春雷始鸣的时间不一( 或惊蛰时并非各地都能听到雷声)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布置“为父母洗脚”这种家庭作业,是对青少年进行亲情教育的一种方式。家长们面对孩子们端上来的热水,都高兴得合不拢嘴。相信只要认真落实,学生做完“作业”后,都会发生使家长和老师感到欣慰的变化。因此,只要认真落实“为父母洗脚”的作业,贯彻亲情教育,就会培养出有孝心的孩子。家长认可这种做法,势必会在全社会推广开来。学生做完“作业”后不一定都会发生变化。_。_。【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和逻辑推断的能力。语段中有些词语的使用不够准确,导致不合乎事实。如“都会” “只要就会” “势必”等。答题时将其所说的必然如此改为不一定如此即可。【答案】 认真落实贯彻不一定会培养出有爱心的孩子家长认可不一定会在全社会推广开来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