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试卷一班级 学号 姓名 第一部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 xun)闹 (d)听 鳞次 (zh)比 如火如 (t)2下面的句子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路边,一个不起眼的脚落,野菊静静开放。微苦的清香,把秋天的空气涂抹成了一篇充满哲思的短文,使人想起清新,想起深遂,想起天高云淡,想起寂莫辉煌。在秋天,很多景物都会因为一从野菊的盛开,而显得更加成熟。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B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C以 1987 年的短篇三题为起点,他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
2、时期。D小张除跳舞外,兼任报幕、开场、结尾的节目还得由她编导。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A设计者别具匠心,使苏州园林里假山也池沼的配合,达到了艺术美的效果。B台北市的一家酒店里,一批台湾学者为我“接风洗尘” 。C假如萍乡爆炸案不是因为几十条生灵涂炭,惊动了国务院领导,也许有人还会轻描淡写掩盖事实真相。D美国的“倒萨”计划正紧锣密鼓地实施,战火一旦燃烧,人类的生存环境 将遭到巨大破坏。5.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 )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不畏浮云遮望眼, 。( 登
3、飞来峰)更喜岷山千里雪, 。(毛泽东七律长征)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杜甫的望岳一诗中,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的两句诗是:“ , 。”6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下面这段文字中的“他”是谁?“他”对保尔有着怎样的影响?“筑路”中他帮工程队解决了什么困难 ?他很喜欢这个机灵的孩子。空闲的日子,他常常来看望阿尔焦姆。这个通情达理、严肃认真的水兵,总是耐心地倾听他们讲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尤其是母亲埋怨保尔淘气的时候,他更是耐心地听下去。7语言表达。春节将至,请你为自己的父母写上一句祝福语,要求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表达出自己的感恩之情。第二部分(一)阅
4、读刘禹锡的赏牡丹 一诗,完成题目。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8、本诗题为“赏牡丹”,为什么写“芍药无格”“芙蕖少情”?9、品味“唯有牡丹真国色”中的“真”的表达效果。10、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二)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和赤壁赋选段,完成下面题目。【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
5、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注释】 既望:农历十六日。 属:致意,引申为劝酒。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 冯(png)虚御风:在天空中驾风遨游。冯虚,凭空、凌空。11解 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或短语。念无与乐者( ) 遂至承天寺( )水波不兴 ( ) 遗世独立 (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13甲段中“闲 人 ”指 不 贪
6、恋 名 利 而 能 从 容 流 连 美 景 的 人 。请结合乙文的内容说说“闲人”在夜游赤壁中是怎样体现的。14下列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闲人如吾两人者”和“羽化而登仙”透露出作者悲观消极、企图逃避的情绪。B.乙段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与王勃的“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相类似。C.张怀民与苏轼一样,都是投身自然、不争名利之人,这从“怀民亦未寝”可以看出。D.甲、乙两段中都写到月光的皎洁,寄托了作者的情感追求。(三)阅读用途广泛的太阳能电池一文,完成题目。(1)说到太阳能电池,它的身影几乎随处可见: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上那巨大的“翅膀”是它;太阳能汽车上安装的一个大顶篷是它;太阳能游
7、艇上一块长方形大板是它;路边太阳能电话的每根电线杆顶端上的一块小平板也是它。太阳能电池实际上就是一种将光涌变换成电能的能量转换器,它是利用“光电效应” 的原理制成的,即当物体受到光照射时,物体内就会产生电动势或电流的一种现象。(2)一般来说,单个的太阳能电池不能直接作为电源使用,在实际应用中,是将几片或几十片单个的太阳能电池串联或并联起来,组成太 阳能方车,这样才能得到较大的能力。在太阳能电池方阵中还装有蓄电池,那是为了保证在夜晚或阴雨天太阳不露面时能连续供电的一种储能装置。当太阳光照射时,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能不停地满足当时的需要,而且还可多提供一些电能储存于蓄电池内。(3)太阳能电池首先是在
8、空间飞行中得到应用的。1958 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太阳能电池供电的“先锋”1 号卫星,从此, 各式各样的卫星和宇宙飞船都安置了布满太阳能电池的“翅膀 ”,使得它们能在太空中尽情遨游。由于卫星和宇宙飞船上的电子仪器和设备都要使用大量的电能,但它们对电源的要求十分苛刻,既要重量轻,使用寿命长,能连续不断地工作,又要能承受各种冲击、碰撞和振动的影响,而太阳电池在这几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自然而然便成了合适的中选者。当卫星向着太阳飞行时,电池方阵受阳光照射产生电能,供应卫生用电,同时向卫星上的蓄电池充电;当卫星背着太阳飞行时,蓄电池就放电,使卫星上的仪器保持连续工作。(4)太阳能电池也能用于飞机,世界
9、上第一架用太阳能电池作动力的飞机“太阳挑战者”号已经试飞成功,共飞行 4 个半小时,飞行高度达 4000 米,飞行速度为每小时 60 千米。在这架飞机的尾翼和水平翼表面上,装置了 1.6 万多个太阳能电池,其最大能量的 2.67 千瓦,它是将太阳能变成电能来驱动单叶螺族桨旋转,使飞机在空中飞 行的。(5)以太阳能电池为动力的小型汽车也已经在墨西哥试制成功。这种汽车外形像一三轮摩托车,在车顶上架了一个装有太阳能的大篷,在太阳照射下,太阳能电池供给汽车电能,使汽车以每小时 40 千米的速度向前行驶。由于这辆汽车每天所获得的电能只能行驶40 分钟,所以它不能跑远路。(6)太阳能电池在电话中也发挥了作
10、用。在路边的每根电线杆的顶端,安装着一块太阳能电池方阵板,将阳光变成电能,然后向蓄电池充电,以供应电话机连续用电,蓄电池一次充电后,可使用 36 个小时。这种太阳能电话尤其适合沙漠、山区和缺少能源的地区使用。(7)另外,使用太阳能电池的彩色电视机、电视差转机、收音机等也相继问世。科学家还在研制利用太阳能电池来抽水、海水淡化、空调以及灯塔照明、铁路信号灯、杀灭害虫的黑光灯、机场跑道识别、森林火灾检测等。(8)太阳能,真是一种到处可用的特种电源。15根据第(1)、(2)段相关内容,概括出“太阳能电池” 的工作原理。16第(2)段中加点的“这样 ”和第(4)段中加点的“它” 分别指代什么?“这样”指
11、代 “它”指代 17在文中写“太阳能,真是一种到处可用的特种电源 ”相照应的句子是一句话?(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题目。老家苏州艾 雯有一处地方,尽管你已离开了它,千山万水阻隔。但天涯海角,它永远跟你在一起。那正是每个人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 门前走过千百次的长巷,洁净的鹅卵石光滑如洗。青石台阶、黑漆屏门、白粉墙头探出一两枝桃李。小河萦绕回转,潺潺流过杨柳岸,傍水人家,橹声欸乃,满载蔬菜瓜果的小舟驶过身 边。园林深处,总是诗情画意。高耸云天的宝塔,永远是方向的指标。动乱岁月、漂泊人生、世界变迁,心中梦中永不褪色的,是那故乡的山山水水,万种风情。在那里,总有一些人亲昵地唤你的乳名,抱过你、拍
12、过你,知道你小时候一些可爱的举止、一些可笑的糗事。还有不少堂兄弟表姊妹,以及自小便一起在墙门间踢毽子、大厅上造房子、花园里捉迷藏,又一路勾肩搭背上学的亲密伙伴。在那里,你听到的是比世界上任何声音都动听、都亲切的声音,那是你生命最初接触的声音。从耳畔的呼唤、教诲,到牙牙学语,吟唱儿歌身在异乡,纵使在众音喧哗中,只那么轻轻一句,便能震撼心弦,又那样安舒地熨帖每一根神经。在那里,有任何地方吃不到的好东西,雅淡的佳肴,精致的点心糖食,田里树上鲜嫩沁甜的蔬果,塘里的 莲藕红菱,河中的鱼虾螃蟹产品中有醇厚的乡土味,调味中渗着浓浓的乡情,早已嗜食成瘾。在那里,地域性的优异文化熏陶你的心智,山水清华滋润你的性
13、灵,卓越的人文精神导引你的性向,传统的习俗风尚培养你的生活情致,高雅独特的审美观决定你的品位,这些都已形成你性格的原型、观念的基因,不能磨灭,也难以再脱胎换骨。最初的爰、最早的启蒙、最深的根蒂,是你刻骨铭心的恩情和绻绻的忆念。脐带剪断了,儿女的心永远系恋着母亲。离开了故乡,游子的心,始终怀念那片萌芽生根的土地。那一年,清明刚过,杏花细雨,杨柳拂面的 1937 年初春。父亲允同乡好友邀请,同去江西帮忙一年。一家四口:双亲、未满一岁的润妹和少年的我,向依依不舍的外婆告别:“勿要担心,就要转来过年咯。”黄包车碾过幽幽静静的瓣莲巷,出平门。我靠窗坐在火车上,望着蜿蜒的城墙,高挺的北寺塔,一一倒退消失,
14、心中默默祈诉“再见!苏州。”谁知这一趟出远门竟是半个多世纪,从此归乡路断,天人永隔,再也不曾回老家过年。“七七”事变,人类最丑陋残酷的侵略战争,山河破碎,疆土寸断,书生型的父亲,禁不起思乡忧国,日夜跑空袭警报,不三年便在大庾任上遽然逝世,少年的我惶恐肩起重任,母女三人随着我工作单位,辗转大后方。战乱中历经颠沛艰苦,家乡总是心中不败的据点。之后两岸隔绝,音讯渺茫,日思暮想,总是难以排解乡愁。逢年过节,花开叶落,总会勾引起无限往事,如同一滴水滴入回忆的深潭,小小涟漪,迅速扩漾、回旋、无岸无涯沉浸在往日情怀中,脉脉相扣、息息相通,那一会母女俩心贴心,在亲情交融,共同思念的时刻,亦是另一种幸福。(11
15、)1990 年秋,女儿陪我第一次返乡,九六高龄的母亲未曾同行,殷殷切切只是絮叨着一些亲属的小名,但人事渺杳,无以作答。当我提到寒山寺敲钟,住持法师特别为她祈福。老人家忽然兴致勃勃背起“月落乌啼霜满天半夜钟声到客船。”她没有记清“半夜”和“夜半”,意思本来一样。总想有一天可以陪她回去一起走拱桥、听钟声。毕竟跋涉太辛苦,她老人家高寿一百零二岁仙逝,却终未能重返故乡。(12)许多年前写下这篇真挚的怀念文章,漂泊游子有“根归起源”之感受但愿来生仍做苏州人!(选自苏州杂志2008 年第 5 期,有删改)18“老家苏州”对“我”的恩情有哪些?请结合上下文分点归纳。19第 8 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段中以“剪断脐带”设喻有什么好处?20“勿要担心,就要转来过年咯。”这一句苏州方言用在此处有特别的意义,请细细揣摩并作简要分析 。 21为什么说思念“亦是另一种幸福”?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22纵观全文,简要分析结尾“但愿来生仍做苏州人”的表达作用。第三部分23作文总有一些事、一些人让我们无比的忘怀:或许只是一声轻轻的问候,就在自己的心头荡起了层层涟漪;也许只是琐屑到举手之劳,似乎不值一提,但走过多少个日子,依然温馨满怀。请以“那一次,让我铭记 ”为题,写一篇 600 字以上的记叙文。要求:立意正确,中心突出;叙事具体、完整,并在记途中有适当的抒情和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