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8-2019 学 年 高 一 下 学 期 必 修 三第 三 单 元 训 练 卷语 文 ( 一 )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 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2、: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卷 阅 读 题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素食自古以来是中华文明的饮食传统,中国以及整个东亚,饮食皆以谷物和蔬菜为主,与西方以肉为主的饮食习惯是不同的。舌尖之上是对美的品味,舌尖之下是文化精神的倾向。 中国古代素食传统有着深厚的国学蕴涵,饱含着动物关
3、怀精神,包括爱惜、同情和敬畏。其中敬畏之心,是相对于现代动物伦理所独有的精神特质。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将动物视为生活资源,但怀爱惜之情有节制地取用,是古代中国关怀动物的主流思想。熟知的典故,如成汤“网开一面,德至禽兽” 、子曰“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等,主张有节制地捕猎动物。爱惜动物是“仁心”的发露,为政者以爱惜动物作为施行仁政的表态,在后世已成中国政治传统。如北魏孝文帝“至十五,便不复杀生,射猎之事悉止” ,唐文宗下禁弋猎敕 “保兹怀生,下遂物性” 。从人类认识的进程来看,在认识到万物与我是有区别的截然两物之后,再认识到万物与我的本原一体,是更深刻的认识。古代中国早有“泛爱万物,天
4、地一体也” (庄子天下 )的哲学命题。深切地从动物生命身上直接体认这种思想,以恻隐之心同情动物, 孟子最初表达了这种思想:“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晚清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指出,鸟兽与人同本而至亲, “知识灵明,其去人盖不远矣,其知痛苦亦甚矣” ,主张戒食动物,并预言未来世界一定是素食的社会。对动物的恻隐之心,是在思维深处对“浑然与物同体”的默会体认。在此意义上,同情是一种超越语言的直接认知,这在中国哲学中称为“良知” ,即一种不假思索的善意。当代学者乔清举创见性地将祥瑞动物列入动物生态伦理的范畴,以麟凤龟龙四灵为例指出了“动物作为自然的神性标志的生态意义” 。
5、对中国思想有深切领悟的法国先贤史怀泽,曾提出“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认为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包括那些从人的立场来看显得低级的生命。不过, “敬畏生命”落实到动物后是同情,与古代中国对祥瑞动物的敬畏之心是有区别的。换言之,在史怀泽的思想中,动物并不具有神性。这不难理解,在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传统中,只有上帝才具有唯一的神性位格。现代学界的动物关怀思想,大致有“动物权利说”和“动物福利说”两种。动物权利说主张,动物有其不可替代的固有价值,应平等的考量而不应取用;动物福利说不反对取用动物,但人类有义务使动物避免痛苦并造就其康乐生活。以古代中国对于动物的同情、爱惜和敬畏这三重伦理维度来观照,动物权利说的动
6、机与同情之义相当,动物福利说的动机与爱惜之义相当。目前,源于西方的动物伦理学,始终在不懈地致力于、也局限于这两种意义上的论述,而以敬畏之心对待动物的态度是不见的。敬畏是古代中国独有的动物关怀精神。(节选自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素食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一种饮食传统,是一种文化精神的倾向。B与西方以肉为主的饮食习惯不同,素食的范围包括中国以及整个东亚地区。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C中国古代素食传统有着深厚的国学底蕴,是相对于现代动物伦理所独有的精神关怀。D素食作为一种饮食传统,是古代中国关怀动物主流思想的一种体现。2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孔子认为,钓鱼而不用大网,射箭但不射杀幼鸟,主张有节制地捕猎动物,体现了对自然仁爱的态度。B孟子的“不忍见其死” “不忍食其肉”是一种恻隐之心,体现了古代中国“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的思想。C晚清康有为在大同书中主张戒食动物,并对未来世界的饮食习惯做出了某种预判。D 对动物的恻隐之心是一种超越语言的直接认知,在中国哲学中被称为“良知” ,即一种不假思索的善意。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当代学者乔清举创见性地将祥瑞动物列入动物生态伦理的范畴,以麟凤龟龙四灵为例指出了“动物作为自然的神性标志的生态意义” 。B
8、在史怀泽的思想中,动物并不具有神性,这是因为,在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传统中,只有上帝才具有唯一的神性位格。C动物权利说认为,动物有其不可替代的固有价值,应平等的考量而不应取用,且人类有义务使动物避免痛苦并造就其康乐生活。D源于西方的动物伦理学一直以来坚持从爱惜、同情这两个意义上对关怀动物进行相关论述,并取得一些成果。(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回 娘 家秋子红秋葵是杨家屯最漂亮的媳妇,娘家远在大山深处。由于缺水,娘家一带漫山遍野光秃秃的,农作物只长山芋和荞麦。这一年遇上天旱,山芋秧子一棵棵萎了,荞麦下不了种,家里实在揭不开锅,爹便托人带领秋葵
9、走出数百里的大山,来到杨家屯,于是,秋葵便成了比自己大十岁的杨木根的媳妇。木根知道秋葵心里最怕人碰的痛处,暗想,一定要善待秋葵,不能让她伤心难过。但木根也与其他男人一样,火气一上来,轻则咆哮如雷,甚或抬手就是一把掌, “啪”的一声掴在秋葵脸上。秋葵转过身,躲着人,用手捂了脸,只让泪水从指缝间悄悄流出。这事儿若摊在村里别的媳妇身上,肯定要嚎、要闹,等嚎够了闹够了,肯定会卷起包袱回娘家。然后,娘家的七大姑八大姨九个伯母六个婶子肯定要找上门来理论,最终,等男人上门陪够了礼道够了歉,媳妇才在娘家兄弟们的护送下,大摇大摆走进家门。秋葵娘家远,受了委屈,泪只流在自己心里。流完了,照样像往常一样喂猪、烧饭、
10、拉土、锄麦,悉心伺候木根、孩子和公婆。转眼间,儿子小根已经 4 岁。春节过后,小根在街上玩,看到邻居家的叔叔用自行车驮了媳妇和娃儿去外公家。小根看得心热,急忙跑回家,扯着秋葵衣角,说要去外公家。秋葵刚才还笑着的那张脸顿时不自然起来,嘴唇哆嗉着说:“乖儿子,外公家远,明年咱们有钱了,就去外公家。 ”小根哪里肯听这一套,跺着脚又哭又闹,木根大喝一声,小根“哇”的一声哭了,秋葵急忙将小根搂在怀里,也哭了。这时,木根的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横竖不是个味儿。后来,小根渐渐懂事了,便再也不提要去外公家的事了。再后来,家里的光景一天天好了起来,秋葵便常常念叨要回娘家。这一年,秋葵攒够了车票钱,正要商议着回趟
11、娘家,不料公爹殁了。等埋葬了公爹,木根欠下一屁股债,秋葵便将车票钱给了木根。又一年春天,木根刚从县城火车站买了车票。夜里,小根肚子疼。秋葵与木根连夜将小根送到县医院。医生一检查,说是急性阑尾炎,需要做手术。第二天,秋葵便让木根将车票拿到火车站退了。又一年春天,木根刚要去县城买火车票,就接到村长的通知,说村里引来了农田水利建设扶贫项目,供水管道途经木根的承包田,需要木根亲自规划承包田灌溉工程的实施方案。木根高兴得像个孩子,一蹦一跳地去了承包田。玉米吐缨时,秋葵对木根说:“今年粮食丰收在望,我们很快就有钱了,等收完秋,我们带上小根回趟娘家吧。爹有气管炎,娘有腰疼病,这几年也不知好了没;弟弟现在该娶
12、媳妇了,也不知娶下媳妇没;妹子最小,不知现在还上不上学”木根抢白道:“小根不上学了?像你一样当文盲啊?”秋葵脸一红,不好意思地低头笑了。秋葵终于要回娘家了。这一天,秋葵和木根去了趟县城,除了买了新衣新鞋外,还给娘家的父母弟妹买回了大包小包的礼品。天刚蒙蒙亮,秋葵便烙好干粮,做熟饭菜,叫醒木根。吃罢早饭,便出了村子。秋葵背着行李,走在前头。高挑的身子一摆一摆,走得很急。走得木根出了一身热汗。上了火车,木根在行李架上放好行李,便拣靠窗的座位和秋葵面对面坐了下来。车窗外,阳光照着明媚的田野,好看极了,那些树呀房子呀电线杆呀飞似的向后退着出了火车站,换了一程大巴车,秋葵和木根走在一条在山间绕来绕去的土
13、路上,秋葵的话一下子多了起来。一会儿掐一朵路边的野花,一会儿放下行李,跳上土坡摘一把野枣送给木根。木根第一次感觉,平日里温温顺顺沉默不语的秋葵,其实挺爱说话的。翻过了数座山梁,远处,有几户人家稀稀落落卧在山野里。秋葵顿时觉得这里的天比以前蓝了,山也开始绿了起来,空气也似乎更加温馨了。秋葵兴奋地指着前方,对木根说:“前面那个村子里,大梧桐树下,就是俺家。 ”说话时,一汪眼泪蓦然间从秋葵黑亮的眼睛中涌了出来,她不停地用袖角擦着。擦着擦着,双腿一软,跪在山梁上,放声哭了起来。木根背着行李,在秋葵身后,呆呆地站着。远方,夕阳里,一棵硕大的梧桐树隐约可见,树旁一户人家屋顶的烟囱里,一缕炊烟那么白那么亮那
14、么纯朴那么亲切地向着满天的彩霞袅袅腾腾地飘着。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小说巧妙运用了对比手法。如秋葵被丈夫掴脸与村里别的媳妇遇此情况对比,突出了杨家屯一带的风俗习惯和该村媳妇的家庭地位。B小说关于秋葵三次回娘家而未能如愿的描写,把秋葵家庭的变化放到社会大背景中展现,既丰富了秋葵的形象,又给人以真实感。C秋葵在山间绕来绕去的土路上一会儿掐一朵路边的野花,一会儿放下行李跳上土坡摘一把野枣给木根,表现了回娘家时的兴奋心情。D秋葵发现娘家所在的偏远深山天比以前蓝了,山也开始绿了起来,空气似乎更加温馨了,从正面表现了娘家人的生活也在悄悄改善。5小说中
15、的秋葵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 分)6小说是怎样叙述“回娘家”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2013 年,习近平主席分别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简称“一带一路” )的倡议,核心内容包括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2014 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一带一路”确定为优化经济发展格局的三大战略之一。 “一带一路”的战略重点是打造全球新的经济增长板块,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宽产业投
16、资,提高经贸合作水平等,在金融、贸易航运、产业转移、服务业等领域蕴含着大量的机会。(摘编自“中国网”新闻中心报道)材料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 ,80%左右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后期阶段。近年来,受基础设施发展缓慢等因素制约, “一带一路”周边大部分国家经济增长放缓。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动沿线国家经济加速增长,有助于加快沿途国家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也有望向“一带一路”沿线区转移。这个过程需要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金融贸易服务等配套支撑体系。(摘编自“人民论坛网”学术前沿专题相关报道)材料三:如今,全球贸易自由化面临挑战,区域合作多边机制遭遇梗阻
17、。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行动却能逐渐形成国际合作的广泛共识,10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程大为认为, “一带一路”建设强调通过外交协调对接沿线各国经济发展,尊重各国主权、经济发展模式。他还表示:“二战后多边体系建立在少数国家主导基础上,倾向于消除多样性。相比之下, 一带一路的制度构建更加包容,体现差异化。 ” “一带一路”具有强大凝聚力,还在于表现出深层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自信。以中国智慧解题、以中国理念释疑,习近平主席多次阐述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 “一带一路”倡议遵循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体现了全
18、球治理理念的创新发展,是悠远中华文化同当今时代的共鸣,是从 5000 年中华文明中走出的智慧哲理。回望浩瀚的中华文明, “求和合” “秉大义”的历史血脉绵延不绝。崇尚和谐而不尚独霸的精神守则,让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厚积薄发而稳步向前。从古人“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到“一带一路”倡导的“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从“化干戈为玉帛” “天下太平”的理念,到“一带一路”提出的“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的宗旨“和”文化源远流长,这是一个民族根深蒂固的文化基因,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着中国
19、的智慧哲思。这是从 2000 多年前丝绸之路上传承的文化品格和精神追求。(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 年 05 月 09 日 01 版)7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一带一路”战略在多领域应用中蕴含着巨大的机会,未来世界经济增长中心有望转移到沿线区。B从材料一可见, “一带一路”战略正式提出前,沿途区域 GDP 总额并未伴随着全球 GDP 总额的增长呈现出增长趋势。C “一带一路”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核心内容包括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D “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 、 “化干戈为玉帛”的理念表现出中国自古根深蒂固的“
20、和”文化基因。8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习近平主席 2013 年提出共建 “一带一路”的倡议,并将其确定为优化经济发展格局的三大战略之一,这是历史和时代作用的产物。B2005 年之后的六七年时间里, “一带一路”GDP 总额在全球 GDP 总额中的占比越来越大,但占比增幅和 2005 年之前的五年持平。C 材料中不止一次提到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这是制约沿线区发展的原因之一,也是今后互联互通的重要推动领域。D虽然遭遇梗阻,但“一带一路”战略还是逐渐形成了国际合作的广泛共识,10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都积极响应,表示支持。9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为什么能得多个
21、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请结合材料作简要概括。 (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过秦论(下)贾 谊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以戍卒散抚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櫌白梃 ,望屋而食,横行天下。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阖 ,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艰。于是山东大扰,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以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群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悟。籍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
22、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然困于阻险而不能进,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小邑并大城,守险塞而军。诸侯起于匹夫,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民未附,名为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也,必退师。安土息民,以待其敝,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秦王足己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
23、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拑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哀哉!先王知壅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畔矣。故周五序得其道,千余岁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长久。由此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24、注】耰(yu)白梃(tng):指农具。此处藉以形容武器之粗劣。耰,锄头的木柄。白梃,白木棒。阖(h):关闭。10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诸侯并起,豪俊相立 并:一同。B诸侯起于匹夫,以利合 合:联合。C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 罢:疲惫。D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 从:合纵。11下列六句话编成四组,全是秦朝灭亡原因的一项是(3 分) ( )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阖,长戟不刺,强弩不射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秦王足己不问, 遂过而不变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也秦本末并失,故不长久A B C D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
25、确的一项是(3 分) ( )A秦朝吞并了六国诸侯以后,修筑渡口关隘,占据着险要地势,修治武器,守护着这些地方。然而陈涉凭着几百名散乱的戍卒,却所向无敌。B由于子婴连一般君主的才能也不具备,又选取了中等以下的辅佐之臣,所以虽然有险固的工事,沃野千里的关中之地,也难免秦朝的败亡。C秦国从秦穆公到秦始皇的二十多个国君,经常在诸侯中称雄,并不完全是因为他们个个才能超群,而且与秦国关中一带险固的地势有密切的关系。D秦朝强盛的时候,繁法严刑,天下震惊;衰弱的时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它丢失了从周代而来的治国传统,所以不能长治久安。13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章邯因以三军之众要
26、市于外,以谋其上。群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 (5 分)(2)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也。 (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 题。新晴山月(宋)文同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徘徊爱其下,及久不能寐。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谁伴余苦吟,满林啼络纬 【注】 。【注】络纬:昆虫名,即纺织娘,善鸣。14.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三、四两句写出了诗人在松下久久徘徊,不愿离去,更不愿匆匆入睡而要充分享受这良辰美景的心境。B五、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池塘里的荷花好像怕风吹,所以将叶子卷了起来,山果以雨为病,形象
27、地写出山中雨久,山果因遭雨害而自落的情景。C七、八两句运用了设问的手法,把纺织娘不停地鸣叫与自己的低吟相映照,写得十分和谐,在自问自答中结束全诗。D作者以诗人兼画家的双重眼光,观察和体会月夜美景,描绘了高松、月影、荷卷、果落、虫唱等景色,写出山中月夜初晴后的幽美、寂静、清爽。1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如何表达的?请结合全诗内容赏析。 (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6 分)(1)荀子劝学中“_,_”两句与孔子“思而不学则殆”的观点相近。(2) 师说中,韩愈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
28、结果是“_,_” 。(3) 赤壁赋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 。第 II 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7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组是(3 分) ( )外连衡而斗诸侯 囊括四海之意 吞二周而亡诸侯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却匈奴七百余里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A/ B/C/ D/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 今年我国南方先是持续大旱,江河湖泊几乎见底,而现在又是大涝,一段时间以来,南方各省暴雨连连,江河满溢,积水成渊,洪涝灾害频现。B在刚刚结束的“2012海上联合”中俄联合海上军演中,
29、中国的“022”轻型隐身导弹艇的上佳表现,引发了世界的关注,它的隐身性能和机动灵活的打击能力,不但赶上了世界同类舰艇,而且大有青出于蓝的势头。C我对他那种锲而不舍的工作热情和集思广益的民主作风,一直是非常钦佩的,正是有了他的这种热情和作风,我们这个团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D今年,正在西瓜上市的季节,江苏却出现“瓜裂裂”现象,大面积的西瓜因为不恰当地使用了膨大剂,导致西瓜一个个的“爆炸” ,这种“瓜裂裂”现象,不能不叫人叹为观止。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A重点大学应该鼓励学科交叉,注重人文教育,培养学生发现和研究现实社会问题,鼓励师生创业,为人才的成长营造宽松的环境。B如
30、果说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一部雄浑壮美的交响乐,那么中华节日文化便是其中一组亮丽的乐章。C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刊文指出,节日将至,变相的公款消费、公款旅游、公款吃喝等现象可能抬头,此类腐败现象将受到严厉查处。D政府应不惜血本地反腐,这样就能避免小贪变大贪、小恶变大恶,防止腐败破坏力和影响力的扩大,从而把种种腐败行为扼杀在初始阶段,进一步加大反腐的力度。20.阅读下面的新闻,为其拟写标题。要求:不超过 18 个字。 (6 分)贾谊是长沙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9 月 15 日上午,贾谊纪念邮票全国首发式在长沙举行。中国古代文学家(三) 邮票一套共 4 枚,分别介绍贾谊、司马相如、扬雄、班固这 4 位擅长汉赋的
31、文学大家。 “贾谊”是该套邮票中唯一的长沙元素。位于长沙天心区太平街的贾谊故居,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湖湘文化源头” ,是长沙作为“屈贾之乡”的标志性文化遗产。这套邮票是中国邮政自 1983 年、1994 年分别发行两组中国古代文学家纪念邮票以来的第三组,全套面值 4.80 元。该套邮票由高云设计,北京邮票厂印制。集邮爱好者可以到长沙市相关集邮网点购买邮票及邮品。21下面是关于教师指导方式与学生反应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就“指导态度和敌对情绪的关系”问题的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5 分)【注】M 型相当于慈祥、亲切的教师,P 型相当于严格要求的教师,PM 型相当于教学热心又严格要求的教师
32、,Pm 型相当于近乎放任自流的教师。请就上图情况用两句话作出结论。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古时中州(河南)有一蜗牛,痛感以往的碌碌无为,于是奋然立志。先是准备东上泰山,做一次壮游,计算一下路程,要走 3000 多年。于是改计南下长江、汉水,计算一下里程,也要走 3000 多年。蜗牛估量一下自己的寿命,不禁绝望。于是悲愤交加,未迈出一步,竟郁郁而终。也许蜗牛订立一个可行的计划,它已欣然到达;或者不只看重结果,只管砥砺前行,它也可收获沿途美景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于
33、800 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2018-2019 学 年 高 一 下 学 期 必 修 三第 三 单 元 训 练 卷语 文 ( 一 ) 答 案1 【答案】C【解析】C 项,以偏概全,原文中说只有敬畏之心,是相对于现代动物伦理所独有的精神特质。2 【答案】A 【解析】A 项,理解错误,原文“戈不射宿”中的宿是指飞回巢穴歇宿的鸟。3 【答案】C【解析】C 项,混淆概念,且人类有义务使动物避免痛苦并造就其康乐生活属于动物福利说的内容。4 【答案】C【解析】A 项, “突出了杨家屯一带的风俗习惯和该村媳妇的家庭地位”分析不当。应为突出了秋葵的隐忍性格。B 项, “把秋葵家庭的变化放到社会大背景中展现”
34、分析不当。秋葵前两次回娘家而未如愿是家庭原因,基本没有涉及到社会背景;第三次回娘家而未如愿是社会原因,是在社会背景中展现的。D 项, “从正面表现了娘家人的生活也在悄悄改善”分析不当。这里通过描写秋葵对娘家一带天、山和空气的感受,从侧面表现娘家一带人民的生活也在悄悄发生着改善。5 【参考答案】温顺隐忍。挨丈夫打骂或受了委屈,泪只流在自己心里,而不像其他人一样哭闹。勤劳纯朴。她从事各种家务农活,悉心伺候家人。善良,识大体。公爹殁了,秋葵将车票钱拿出来;家里经济困难,虽然想家但始终未回。重亲情。她经常惦挂爹娘与弟弟、妹妹;回娘家时为娘家人买回大包小包的礼品。【解析】题目问小说中的秋葵有哪些性格特点
35、。考查学生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把握。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小说的情节人物和主旨。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可以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分析人物活动的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形成的原因。可以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可以从人物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人物性格。从分析小说的主题入手,揣摩作者的评价。本文中,秋葵挨丈夫打骂或受了委屈,泪只流在自己心里,而不像其他人一样哭闹,表明她温顺隐忍。她从事各种家务农活,悉心伺候家人,说明她勤劳纯朴。公爹殁了,秋葵将车票钱拿出来,家里经济困难,虽然想家但始终未回,表明她善良,识大体。她经常惦挂爹娘与弟弟、妹妹;回娘家时为娘家人
36、买回大包小包的礼品,说明她重亲情。6 【参考答案】以“回娘家”为主线叙述故事。这样写,使小说脉络清晰,层次感强。用第三人称叙述故事。这样写,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故事情节在较大跨度中清晰呈现。采用简洁的对话来叙事。这样写,使叙事更加紧凑,并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插入典型的环境描写。典型扼要的环境描写增添了亲切感、真实感和现场感,赋予“回娘家”的故事以诗意美,烘托人物的心理。【解析】题目问小说是怎样叙述“回娘家”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一题两考,既考查了小说的写作技巧,又考查了情节的作用。小说的写作技巧涉及面较广。本文叙述“回娘家”的故事以“回娘家”为主线叙述故事,用第三人称叙述故事,对
37、话简洁,又采用了插叙手法,具体的作用要结合手法分析。比如用第三人称叙述故事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故事情节在较大跨度中清晰呈现。7【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是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查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B 项, “沿途区域 GDP 总额并未伴随着全球 GDP 总额的增长呈现出增长趋势”错误,材料一的图表显示的是 2000 年到 2012 年的情况, “一带一路”战略在 2013 年才正式提出。但从图表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沿途区域 GDP 总额伴随着
38、全球 GDP 总额的增长呈现出较明显的增长趋势。故选 B。8【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是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查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A 项, “并将其确定为优化经济发展格局的三大战略之一,这是历史和时代作用的产物”错误,由材料一可以看出,2013 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到第二年,也就是 2014 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才把“一带一路”确定为优化经济发展格局的三大战略之一。选项中对于时间和确立“一带一路”为优化经济发展格局的三大战略之一的主体表述都不准确。B项, “但占比增幅和
39、 2005 年之前的五年持平”错误,从图表中折线变化可以看出,2005 年之后的六七年时间里, “一带一路”GDP 在全球 GDP 总额中的占比越来越大,且占比增幅和之前的五年相比,也有明显提高。D 项, “虽然遭遇梗阻”错误,材料三中的表述是“如今,全球贸易自由化面临挑战,区域合作多边机制遭遇梗阻。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行动却能逐渐形成国际合作的广泛共识” 。遭遇梗阻的并非是“一带一路”战略,而是其它区域合作多边机制。故选 C。9【参考答案】从经济层面来看, “一带一路”战略重点着眼全球,不仅让中国得利,也可带动周边国家的经济增长,有望转移世界经济增长中心。此战略着手打造全球新的经
40、济增长板块,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宽产业投资,提高经贸合作水平等,蕴含着大量的机会。从战略制度构建来看, “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过程中,尊重沿线各国的主权与经济发展模式,包容性大,体现差异化。从文化理念来看,中国作为战略提出方有深层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自信。用中国智慧、中国理念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强大的人文历史性使“一带一路”具备了强大的凝聚力,为完善全球治理做出贡献。【解析】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概括“一带一路”战略能得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的原因。答题时注意根据文中的重点句
41、子“一带一路的战略重点是打造全球新的经济增长板块,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宽产业投资,提高经贸合作水平等,在金融、贸易航运、产业转移、服务业等领域蕴含着大量的机会” “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动沿线国家经济加速增长,有助于加快沿途国家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也有望向一带一路沿线区转移” “二战后多边体系建立在少数国家主导基础上,倾向于消除多样性。相比之下, 一带一路的制度构建更加包容,体现差异化” “一带一路具有强大凝聚力,还在于表现出深层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自信。以中国智慧解题、以中国理念释疑,习近平主席多次阐述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概括答题要点。10 【答案
42、】D【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D 项, “从” ,意思是“服从,跟随” 。故选 D。11【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是秦人战败时的情形;是六国君主的错误;是结论,不是原因。排除这三句即可。排除这三项可以得到答案。故选 D。12【答案】B【解析】这是一道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比对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B 项, “子婴连一般君主的才能也不具备,又选取了中等以
43、下的辅佐之臣”理解错误,在文中是作者假设的情况。故选 B。13【参考答案】 (1)章邯趁机凭借众多兵力,在外面跟诸侯做交易,来图谋他的君主。大臣们不忠实,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来了。(2)因此,三位君主迷失了路途,忠臣不敢进谏善言,智士不敢出主意。【解析】这是一道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因,趁机;以,凭借;市,做交易;谋,图谋;信,忠实;是以,因此。【参考译文】秦朝兼并了诸侯,崤山以东有三十多个郡,修整好各地的关隘,占据各地的险要地势,整备精良的武器装备,守护着这些地方。然而陈涉凭着几百名散乱的戍卒,振臂大呼,不用弓箭矛戟等兵器,
44、仅仅靠着锄把和木棍,虽然没有给养,但只要看到有人家住的房屋就能吃上饭,纵橫驰骋天下,所向无敌。秦朝险阻之地防守不住了,关卡和桥梁来不及关闭,长戟刺不了,强弩射不了。楚军很快深入境内,鸿门一战,竟然连像篱笆那样的阻拦都没有遇到。于是山东大乱,诸侯纷纷起事,豪杰相继立王。秦王派章邯率兵东征,章邯趁机凭借众多兵力,在外面跟诸侯做交易,来图谋他的君主。大臣们不忠实,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来了。子婴登位,最终也不曾觉悟。假使子嬰有一般君主的才能,仅仅得到中等的辅佐之臣,山东地区即使混乱,秦国的地盘还是可以保全的,宗庙的祭祀也不会断绝。秦国地势有高山阻隔,有大河环绕,形成坚固防御,是个四面都有险要关塞的国家。
45、从繆公以来,一直到秦始皇,二十多个国君,经常在诸侯中称雄。难道代代贤明吗?这是它的地理形势造成的呀! 况且天下各国曾经同心合力进攻秦国,然而被险阻困住不能前进,难道是因为勇气、力量和智慧不够吗?是地形不利,地势不便啊。秦国把小邑并为大城,在险要关塞驻军防守。诸侯们出身平民,是为了利益联合起来,并没有一般占据王位者的德行。他们的交往还不亲厚,他们的下属还未亲附,名义上是说灭秦朝,实际上是为自己谋求私利呀。他们看见秦朝的防御是难以进犯的,就必定退兵。如果能安定本土,让人民休养生息,以等待他们的衰败,收养弱小,扶助疲敝,那么凭着能对大国发号施令的君主,就不用担心在天下实现不了自己的愿望了。贵为天子,
46、富足拥有天下,自己却遭擒获,这是因为他们挽救败亡的策略错误啊。秦王满足一己之功,不求教于人,一错到底而不改变。二世承袭父过,因循不改,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患。子婴孤立无亲,自处危境,却又柔弱而没有人辅佐。三位君主一生昏惑而不觉悟,秦朝灭亡,不也是应该的吗?在这个时候,世上并非没有深谋远虑懂得形势变化的人啊,然而他们之所以不敢竭诚尽忠,纠正主上之过,就是因为秦朝的风气多有忌讳的禁规,忠言还没说完而自己就被杀戮了。所以使得天下之士,只能侧着耳朵听,双脚紧靠着站着,闭上嘴巴不敢说话。因此,三位君主迷失了路途,忠臣不敢进谏善言,智士不敢出主意。天下已经大乱,坏消息不让皇上知道,这难道不可悲吗?先王知道
47、壅塞不通就会伤害国家,所以设置公卿、大夫和士,来整饬法令,设立刑罚,天下因而得到治理。强盛的时候,禁止残暴诛讨叛乱,天下服从;衰弱的时候,也能靠春秋五霸为天子征讨,诸侯也顺从;它削弱的时候,也能内部加强守护,外部交好其他国家而使社稷得以保存。所以秦朝强盛的时候,繁法严刑,天下震动不安;等到它衰弱的时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周朝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顺序合乎根本大道,因而延续了一千多年不断绝。而秦朝在根本的和次要的方面皆失,所以统治不能长久。由此看来,安定和危亡的纲纪相距太远了!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过去的经验教训不忘记,就是以后做事的借鉴) 。因此君子治理国家,考察于上古的历史
48、,验证以当代的情况,还要通过人事加以检验,从而了解兴盛衰亡的道理,明辨权位势力的适当运用,做到取舍有序,变化适时,所以历时长久,国家安定。1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B 项,五、六两句运用的是拟人的手法。故选 B。15. 【参考答案】诗歌表达了作者漫步月夜林下的恬静、愉悦之情(或醉心山水的淡泊之情) 。寓情于景:首联和颈联用极细微的笔墨,描写了月夜山林中高松、月影、荷卷、果落等幽美、静谧的景色;颔联和尾联则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林中夜景的留恋、喜爱之情。【解析】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诗歌选材的特点和诗人的思想情感。读懂全诗,根据具体诗句分析。首联,月光透过松树,在地上落下斑驳的倩影,就像在地上画了一幅图画。颔联,为这样的美景吸引,作者流连树下,久久不思离去。颈联,写徘徊林中月下所见,关合到诗题“新晴” 。松林边有个荷花池,由于连日风雨,荷叶卷着;山果因为受到雨的腐蚀,果蒂朽烂,在微风中时时坠落。这两句是即目所见,但诗人徘徊已久,整个身心已经与自然界融成一片,所以用自己的情感来体会自然界的草木,池荷叶卷,便被认作是对风的怯怕,山果坠落,便被当作由于下雨而害病。无情的草木,与诗人在情感上作了交流,从而也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