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备人 闫莉 审核人 初二语文组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2 课时课题 课型 新授教学目标1、 理清文章思路,赏析精彩的场面描写和精巧的结构安排2、引导学生了解南宋时的观潮活动。重点理清文章思路,赏析精彩的场面描写和精巧的结构安排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南宋时的观潮活动。教法及教具 讨论法、朗读法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1、重点字词2、重点句子二、重点解析1理清文章思路明确: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第三段写弄潮健儿的英姿。第四段写观潮之盛。2根据文章内容,展开想像,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第一、二段,赏析其精彩的场面描写。学生
2、明确: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当潮水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远看去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随着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薄,吞没宇宙,涤荡太阳,来势极其雄伟豪壮。教师点拨:作者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由远及近写出了海潮的壮丽雄奇,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仅用 “如银线 ”“玉城雪岭”“如雷霆”“吞天沃日”几句,就把海潮在远方、渐近奔涌到眼前时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学生齐读第一段,感受画面的壮阔。学生回答学生齐读课文,逐段概括段意。选两位同学描述,其余同学补充。学生明确: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数百条战船分列两岸,然后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
3、,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忽然黄烟四起,人和物一点儿也看不见了,只听得传来水爆的轰鸣声,如同山崩塌一样。待到烟雾消散,水面又恢复了平静,看不到一条船的踪迹,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着波浪流走了。教师点拨:这个场面写得扣人心弦,其精彩之处在于参加演习的船只众多,演习中阵势变化多样,水兵作战技艺娴熟,演习中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演习结束后撤退迅速,最后结束在“烟消波静”的静景上,动静相衬,起势浩学生齐读第二段,感受水军演习场面的壮观。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教学过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程3赏析文章精巧的结构安排。提
4、问:浙江潮雄伟壮观,水上表演头绪纷繁、场面宏大,观潮者人涌如潮,但作者却写得井然有序,试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学生讨论,明确:全文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用镜头摄像的笔法分别写出潮来之状,演兵之形,弄潮之势,观潮之盛。四幅图画各具情态,组成连轴画卷,而且以前三幅为主,正面描写,第四幅写观潮之盛侧面烘托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三、课堂小结我们领略了世界第一大涌潮钱江涌潮的雄奇壮美,感受了自然的非凡魅力。最近又获喜讯,海宁市已于 2002 年 4 月在上海举办的中国著名旅游景点及联合国世界遗产博览会上,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申请报告,如果申报成功,这将是浙江省第一个“世界遗产”。到那时候,与钱塘江潮有关的一切艺术作品将会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遗产”。江山如此多娇。生活在这样的国度中是自豪的。让我们继往开来,为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奋发努力吧。六、课堂练习把下面这一首宋词改写成一篇记叙文。酒泉子 ( 潘阆)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小组讨论精巧的结构。学生齐读课文,体会精巧的结构安排。板书设计(用案人完成)当堂作业 完成课堂练习课外作业 完成小本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