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DB32T - 麦秸秆还田集成机插秧生产技术规范02.doc

上传人:oceanpvg 文档编号:4959358 上传时间:2019-01-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2T - 麦秸秆还田集成机插秧生产技术规范0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32T - 麦秸秆还田集成机插秧生产技术规范0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32T - 麦秸秆还田集成机插秧生产技术规范0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32T - 麦秸秆还田集成机插秧生产技术规范0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32T - 麦秸秆还田集成机插秧生产技术规范0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60.30B91DB 32江 苏 省 地 方 标 准DB 32/ T XXXXXXXX麦秸秆还田集成机插秧生产技术规范Wheat straw returning to field integrated rice transplanting mechanization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报批稿)XXXX - XX - XX 发布 XXXX - XX - XX 实施江 苏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DB32/ XXXXXXXXXI前 言本标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

2、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新华、景闻、张璐、沈有柏、骆娅君、仇桂生。DB32/ XXXXXXXXX1麦秸秆还田集成机插秧生产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麦秸秆还田集成机插秧生产技术的作业流程、质量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稻麦轮作区麦秸秆还田与水稻机插秧作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499-2002 旋耕机作业质量NY/T

3、500-2002 秸秆还田机作业质量NY/T 742-2003 铧式犁作业质量NY/T 989-2006 机动插秧机 作业质量NY/T 2192-2012 水稻机插秧作业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麦秸秆还田集成机插秧一种小麦收获后种植水稻的机械化生产技术流程,是小麦收获、秸秆切碎匀抛、秸秆还田、水稻机插秧等各环节的有机统一。3.2 合格切碎长度秸秆切碎后符合要求的长度。3.3 留茬平均高度收割作业后,残留在地块中的禾茬顶端到地面的平均高度。DB32/ XXXXXXXXX23.4 切碎长度合格率切碎长度合格的秸秆质量占被切秸秆总质量的百分率。3.5 抛撒不均匀率秸

4、秆切碎抛撒的不均匀程度。3.6 秸秆还田率还田作业后耕层中的秸秆质量占还田秸秆总质量的百分率。3.7 耕作深度旋耕深度:旋耕机作业后土壤耕作层上表面到耕作层底部的高度;犁耕深度:是指犁耕形成的沟底至未耕地表面的垂直距离。3.8 机插秧作业相关术语机插秧作业相关术语和定义引用NY/T 989-2006标准中的第3条。4 作业流程小麦收获 施撒基肥 放水泡田 秸秆还田机 作业沉实 机插秧作业水旋耕秸秆还田耕整地技术路线DB32/ XXXXXXXXX3小麦收获 施撒基肥 秸秆还田机 作业 放水泡田平田整地 沉实旱旋耕秸秆还田耕整地技术路线机插秧作业小麦收获 施撒基肥 铧式犁深耕晒垡 放水泡田平田整地

5、 沉实铧式犁旱耕耕整地技术路线机插秧作业4.1 小麦收获采用加装有秸秆切碎匀抛装置的联合收割机进行小麦收获,秸秆切碎后均匀抛撒于田面,田面留茬平均高度15cm,秸秆切碎长度10cm。4.2 施撒基肥在总施肥量与不还田土壤肥料用量保持基本一致的基础上,以每100公斤秸秆增施纯氮1kg为宜。4.3 放水泡田浸泡时间以泡软秸秆、泡透土壤耕作层为准,水层高度以高处见墩、低处有水、作业不起浪为准。4.4 秸秆还田采用秸秆还田机作业后旋耕作业深度应达到1215cm,犁耕作业深度应达到2025cm;还田作业后秸秆还田率应达到85%以上。4.5 平田整地DB32/ XXXXXXXXX4要求田面平整,田块内高低

6、差不大于3cm;田面整洁,清除田面过量残物;泥土上细下粗,细而不糊,上软下实。4.6 沉实移栽前需泥浆沉淀,沙质土沉实1日左右,壤土沉实2日左右,粘土沉实3日左右,达到泥水分清,沉淀不板结,水清不浑浊。4.7 机插秧作业按NY/T 2192-2012标准中的操作流程作业。4.7.1移栽期机插秧移栽期应不迟于所选用品种在当地人工移栽期,在茬口、气候等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应尽可能提前移栽。移栽秧龄应视育秧阶段的气温和育秧实际生长情况而定,一般以1522日,叶龄为2.55叶时为宜,不可超秧龄移栽。4.7.2移栽密度每666.7m 2穴数以应用品种和栽培要求而定,中等地力和施肥水平的田块,每666.7m

7、2穴数以1.8万左右为宜;平均每穴以34苗为宜,每666.7m 2基本苗以5万7万为宜。4.7.3移栽要求在保证移栽秧苗不漂、不倒的前提下,栽插深度越浅越好;连续缺穴达3穴以上时,应进行人工补插。5 作业质量指标5.1 秸秆还田耕前、耕后作业指标应符合表 1 规定。表1 秸秆还田耕前、耕后作业指标项目 指标留茬平均高度,cm 15秸秆切碎长度,cm 10切碎长度合格率,% 85耕前抛撒不均匀率,% 30秸秆还田率,% 85耕后耕作深度,cm 旋耕 1215,犁耕 20255.2 栽插前带土苗和田块质量指标应符合 NY/T 989-2006 标准中第 4.1 条的规定。a) 土厚 15mm25m

8、m,苗高 80mm250mm,叶龄 2.5 叶5 叶,秧根盘结,土块不松散,盘土宽比分格秧箱内档宽小 1mm3mm,育秧用土须经过 4mm5mm 孔筛过筛,不得有石块等异物。插前床土绝对含水率 35%55%。DB32/ XXXXXXXXX5b) 插秧田块应泥碎田平,泥脚深不大于 300mm,水深 10mm30mm。c) 田面高低差不大于 30mm,即田块灌水后,田块中无高出水面处,且水深不大于 30mm。d) 秧块空格率小于 5%,插前均匀度合格率 85%以上。5.3 在一般作业条件下,机插秧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989-2006 标准中第 4.2 条的规定,如表 2 所示。表2 机插秧作业质量指标项目 指标伤秧率,% 4漏插率,% 5相对均匀度合格率,% 85漂秧率,% 3翻倒率,% 3插秧深度合格率,% 90邻接行距合格率,% 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国内外标准规范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