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150B52DB 32江 苏 省 地 方 标 准DB 32/ T 926XXXX代替 DB32/T 926-2006罗氏沼虾幼虾增温培育和成虾养殖技术规程Roche expounds young shrimp warming and shrimp farming technology procedures(报批稿)XXXX - XX - XX 发布 XXXX - XX - XX 实施江 苏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DBXX/ XXXXXXXXXI前 言为规范罗氏沼虾幼虾增温培育和成虾养殖技术,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 GB/T 1.1-2009 的规定编写。本标准替代
2、 DB32/T 926-2006罗氏沼虾幼虾增温培育和食用虾养殖技术规程 。本标准和 DB32/T 926-2006 的主要区别在:修改了标准名称;修改了第 3 章“环境条件”的表述;增加了“培育池位置”;将“面积”修改为“池形与结构”;修改了温棚材料;将“加热炉装配”修改为“加热系统装配”;修改了“增氧设施”;第 4 章中增加了“注水与升温”;在第 4 章“虾苗放养”后增加表 1“不同产量指标的虾苗放养模式(亩)”;修改了第 4 章中“饲养管理”有关内容,其中增加了“幼虾分稀”和“水质管理”内容;第 5 章“食用虾养殖”修改为“成虾养殖”并修改了有关内容,删除原来的表 1“苗种放养”。本标准
3、由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本标准由江苏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高邮市农业委员会和高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起草和修订。本标准主要修订人:马建社、董学洪、叶金明、丛宁、陈春伍、杨舒雅、刘志国、陈正兴、徐庆登。本标准于2006年4月1日首次发布。DBXX/ XXXXXXXXX1罗氏沼虾幼虾增温培育和成虾养殖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罗氏沼虾 ( 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养殖的环境条件、幼虾培育和成虾养殖。本标准适用于罗氏沼虾幼虾增温培育及成虾的池塘养殖。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4、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NY 536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3 环境条件3.1 场地选择养虾池选择在水源充足,进、排水系分开,交通便利,供电稳定的地方。3.2 水源、水质水源、水质应符合 NY 5361 的规定。4 幼虾增温培育4.1 温棚培育池建造4.1.1 培育池位置培育池建在养虾池塘一端,靠近水源且避风向阳。4.1.2 池形与结构培育池呈长方形,长(120150)m、宽(68)m,坡比 12 为宜。在培育池中
5、筑(12)个隔离埂,将培育池分隔成(23)个大致相等的池。4.1.3 池深培育池从池塘底向下挖深 80cm,培育池周围建围埂,埂高 20cm,确保无渗漏水位(7080)cm。4.1.4 温棚DBXX/ XXXXXXXXX2温棚搭建在培育池上方,为钢架塑料薄膜大棚。棚顶用双层无滴薄膜覆盖,上面用尼龙网或绳索缚紧,四周用土压实。4.2 加热系统装配4.2.1 加热系统组成温棚培育池加热系统分为主系统和副系统:主系统由常压热水锅炉,管道泵,热水循环管组成。副系统是由锅炉排烟管和吸风机组成。4.2.2 加热设施配置加热炉类型:常压热水锅炉。加热炉规格:每(7001200)m 2温棚池配(400500)
6、L热水炉一台。管道泵功率(0.751.1)kW。热水循环管用40mmPPR管,在循环管中间接一段同直径不锈钢管(长度为30m60m,壁厚为0.8mm)。排烟管为铁皮管。吸风机功率0.75kW。4.2.3 加热系统安装加热系统只安装在早期(4 月 5 日以前)幼虾培育池中,幼虾培育池其它时间段有赖于阳光增温,多级分隔的温棚只在 1 个隔段中安装加热系统。锅炉排烟管纵穿增温大棚,悬挂在大棚钢架上,出口处安装吸风机,通过排烟管加热大棚空间,辅助加热池水。4.3 增氧设施4.3.1 增氧设施组成温棚培育池增氧设施为:空气压缩泵,输气管,散气石(或微孔散气管盘) 。4.3.2 功率配置与安装空气压缩泵功
7、率配置为(11.5)W/m 2,气泵设置在温棚的中部,通过塑料输气管向两端送气。散气石(或微孔散气管)通过塑料软管与输气管相连,一般每(35)m 2设散气石一只或每(510)m 2设直径约 30cm 微孔散气管盘一个。4.4 虾苗放养及准备4.4.1 清塘温棚培育池搭建前,先进行药物清塘。清塘方法:带水清塘。水深 1.0m 时,每亩用生石灰 125kg或漂白粉 15kg(有效氯含量 25%以上) 。4.4.2 施肥放苗前一周,施用经充分发酵的有机肥每亩(100150)kg。放苗后视水质情况适量追施无机复合肥。4.4.3 水草移栽温棚育苗池清塘后要及时移植水草,水草通常选用菹草或眼子菜,在池内左
8、右距岸边 1m 处各植一行,株距(11.5)m。4.4.4 注水与升温DBXX/ XXXXXXXXX3虾苗放养前(45)d,按4.1.4要求盖好塑料薄膜,并向培育池注水,注水经80目筛网过滤,注水深度(7080)cm。注水后即启用锅炉对池水进行加热。4.4.5 虾苗放养虾苗放养时,培育池水温应升至(2628)。放苗前一天要用少量虾苗“试水” ,证实药物毒性消失后方可放苗。虾苗分批放养,分级培育。虾苗放养密度:3000 尾/m 2左右。培育池面积和数量根据放养量和放养批次决定。虾苗放养的数量和放养时间根据产量指标确定。不同产量的放养模式见表1。表 1 不同产量指标的虾苗放养模式(亩)4.5 饲养
9、管理4.5.1 温度调控温棚培育池水温应控制在(2530),昼夜温差不超过 3为宜。4.5.2 饲料投喂虾苗下塘初期(35)d 内,投喂自制的蛋羹、鱼糜等,以后投喂幼虾配合饲料,饲料符合 GB 13078 和 NY 5072 要求。日投喂量为虾体重的(610) %(以配合饲料计) ,分(36)次投喂,前期少量多次,逐步减少到每天 3 次。在培育池中设置(23)个观察食台,投喂前检查食台,以上次投喂的饲料吃完为度。4.5.3 幼虾分稀虾苗放养后,经过(3040)d培育,应打通培育池中的分隔埂,将幼虾分稀养殖,密度控制在2000尾/m 2以内,培育(5060)d后,应再次分稀至1000尾/m 2以
10、内。4.5.4 水质管理序号预期产量(kg)分批放养时间(月.日)放养数量(万尾)幼虾放养(出棚)时间(月.日)起捕时间(月.日) 起捕方式2.153.5 56 5.155.25 6.206.304.14.20 45 5.155.25 7.301 5006005.155.30 12 9.202.253.15 45 5.155.25 7.17.104.104.30 43 5.155.25 8.102 4005005.155.30 01 9.203.53.30 34 5.155.25 7.107.204.155.5 43 5.155.25 8.153 3004005.155.30 01 9.20拉
11、网扦捕,捕大留小。示例:(5.155.30)日放养的虾苗在成虾池中拦网培育(1520)天。DBXX/ XXXXXXXXX4虾苗放养初期,池水应呈黄绿色,透明度在30cm左右,每(710)d加(换)水1次,初期用预热池的贮水,幼虾分稀后用外源水,加(换)水量(1520)cm,换水时内外水温差应小于5。幼虾培育期间,每(1015)d使用一次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培育后期要使用底质改良剂改良底质。幼虾温棚培育期间,连续不间断充气增氧,池水溶氧量保持在 4mg/L 以上。4.5.5 病害防治每天定期检查虾苗吃食与活动情况,发现病害,及时对症下药,用药要符合 NY 5071 的规定。4.5.6 幼虾出棚当
12、外界最低水温稳定在 20以上时(通常为 5 月中、下旬) ,选择晴好天气,拆除培育池温棚,向养殖池塘注水,水位增加后幼虾自行进入成虾养殖池。5 成虾养殖5.1 虾池条件池底平坦、淤泥少,池埂坡度 12,水深(1.51.8)m,面积(1525)亩。池塘的两端分别建立进、排水口,进水口设置 60 目过滤网,排水口设置 20 目过滤网 。5.2 养殖池准备5.2.1 清塘消毒在幼虾放养前(1015)d 用 4.4.1 的方法清塘后,池塘中发现有泥鳅、黄鳝等钻泥或穴居性鱼类,隔 1d 再用茶粕每亩米(4050)kg 清塘一次。5.2.2 施肥清塘消毒后,施放经过充分发酵的有机肥作基肥,用量为(1502
13、00)kg/亩。放养幼虾后视水质变化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追肥,追肥宜用虾蟹专用肥、生物肥,用法、用量参见产品说明。5.2.3 机械配备养虾池塘应配备水泵和增氧机。水泵功率按 0.3kW/亩配置,增氧机按 0.6kW/亩左右配置。5.3 幼虾及鱼种放养幼虾放养数量执行 4.4.5 规定的模式,放养方式执行 4.5.6 规定,在幼虾进入池塘前,用 20 目左右的聚乙烯网在池角拦出(200400)m 2,用于放养第三批虾苗,培育(1520)d 后撤去围网。幼虾放养后,搭配放养白鲢(3050)尾/亩、规格(100200)g/尾,鳙鱼(1020)尾/亩、规格(100200)g/尾。5.4 饲料投喂5.4.1
14、 饲料质量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为36%42%,质量应符合GB 13078和NY 5072规定。5.4.2 投喂方式DBXX/ XXXXXXXXX5全池均匀泼洒。5.4.3 投喂时间和投喂量配合饲料日投喂量占存塘虾重量的3%6%,日投喂2次,上午8:009:00的投喂量占全天的30%40%,下午17:0018:00的投喂量占全天的60%70%,并视天气、水温和虾的吃食情况作出调整。生产上以投喂后4小时左右吃完为度。5.5 水质管理幼虾放养时,水深宜(5060)cm,以后每(710)d 加水一次,每次增加(1015)cm,至水深1.2m 为止。高温季节(79)月,维持水深(1.51.8)m。并根据水
15、质状况及时注换新水,换水量(2030)cm 为宜。每(1520)d 用一次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透明度保持在(3040)cm。 (69)月晴天中午每天开增氧机(23)h,保持虾池水体溶解氧在 4mg/L 以上。5.6 生长检查每(1015)d 抽样(数量大于 50 尾)检查虾的生长、摄食情况,测量虾的体长、体重指标,并以此作为调整饲料投喂量的依据。5.7 轮捕上市自 6 月下旬开始,每(1015)d 轮捕一次,捕大留小,轮捕时避开蜕壳高峰期。5.8 病害防治虾病防治应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预防的措施有:a) 定期施用生石灰或微生物制剂,使池水保持良好水质;b) 定期用聚维酮碘或二氧化氯等对池水进行消毒;c) 定期投喂葡聚糖、Vc 等免疫增强剂;d) 坚持每天巡塘,及时清除塘中敌害生物,一旦发现虾病,及时对症治疗,用药应符合 NY 5071 的规定。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