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 “黑风暴”是沙尘暴的一种,大风扬起的沙子形成一堵沙墙,所过之处能见度几乎为零。下图为美国发生的“黑风暴”分布图,读图完成 13 题。1此种灾害基本上是一种( )A土壤侵蚀 B土壤盐碱化C水土流失 D土壤污染解析:“黑风暴”带走的是地表肥沃的黑土,属 风力造成的土壤侵 蚀。答案:A2引发该灾害的根本原因是( )A砍伐森林 B过度农垦C温室效应 D灌溉不合理解析:从图中可看出, “黑风暴 ”主要发生在美国中西部大草原,因过度农垦导致草原植被破坏而形成。答案:B3对于此种灾害主要发生地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形安第斯山区B土壤红壤C植被干草原D土地利用混合农业区解
2、析: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距大西洋较远,西 侧山脉又阻挡 了太平洋水汽的深入, 导致该地区降水稀少。而本地区的植被为草原。答案:C4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沙尘暴天气,这主要是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发生变化造成的( )A植被 B土壤C地貌 D水文解析: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考虑,沙 尘暴的发生是由于沙源地区的植被遭到破坏,土地沙漠化所致。答案:A5下列哪种行为不会造成土壤的退化( )A在坡度较大的山坡上修筑梯田B在土质疏松的坡地毁林种粮C在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退牧还耕D施用化肥和有机肥补充土壤养分损耗答案:D6目前我国农民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化肥来增加土壤的肥力,某些地区单位面积可耕地上的氮肥使用量
3、甚至高达 5000 千克/公顷,而有机肥的施用量却明显不足。化肥过多对土壤结构的影响表现在( )A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和矿物质的含量B土壤矿物质含量增加,土壤团粒增大而使土壤板结C破坏土壤团粒,减少土壤中空气或水分的含量D使土壤团粒更好,土壤中各成分比例接近理想土壤答案:C废旧电池一般作为生活垃圾被丢弃,当 电池壳体破裂后,汞、锌、锰等金属物就污染水源、土壤,亦通过食物链进入生 态环境,造成区域性的严重生态环境污染。而据测算:如果回收利用,1 吨废干电池可回收 131 公斤钢, 160 公斤锌,375 公斤二氧化锰。我国锌矿资源逐渐枯竭,产量逐渐下降,按目前开采进度,专家测算,只能开采 19 年了
4、!根据材料分析回答79 题。7下列关于锌矿资源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可再生资源 B属于生物资源C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D属于气候资源答案:C8我们在进行开发利用锌矿时,要注意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其主要依据是( )A目前我国锌矿资源数量太少B我国锌矿资源分布在空间上不平衡C我国锌矿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还不够D锌矿是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其数量是有限的答案:D9上述材料说明,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人们必须考虑到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环境的资源系统,这主要是依据自然资源的( )A地域差异性 B数量的有限性C整体性 D分布的规律性答案:C10下图为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5、。(1)土壤是自然地理圈层互相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图中 属于_圈,属于_圈,属于_圈,属于_圈,属于_圈。(2)土壤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_的一面“镜子” 。例如,黄土高原土地资源过度开垦,不仅破坏了当地的生态,也是造成_地区洪涝、风沙等灾害的重要原因。(3)人类生产活动对土壤形成的作用,以改变地表_ 最为突出。人类活动既可以培育出些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也可能引起土壤退化,如出现_、_、_等。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地区范 围较大,涉及 陆地和海洋。处于陆地上空,属于大气圈,是指森林,属于生物圈, 处于海洋中,属于水圈, 处为 沉积岩,属于岩石圈, 属于能够生长植物的土
6、壤圈。土壤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既有 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答案:(1)大气 生物 水 岩石 土壤 (2)整体性 黄河中下游 (3)生物状况 肥力下降 水土流失 盐渍化 荒漠化 土壤污染(任选三项)读某地涌泉形成示意图,回答 12 题。1如果图中涌泉水质变坏,最有可能是( )A图中城市排放的废水下渗所致B游客向涌泉乱丢垃圾所致C含水层岩石发生变质所致D南部山区受到污染所致 解析:读图可知,涌泉是承压 水的排泄方式,承 压水在承压 区不易受到污染,只有补给区受到污染后,承压区水质才会 变坏。答案:D2近年来,涌泉断流,要想使
7、涌泉重新喷涌,下列措施可行有效的是( )在城市上空大量进行人工降雨 绿化城区,增加城市林地和草地 限制城市地下水的开采,引水回灌地下水 绿化南部山地A B C D解析:涌泉断流,一是承压水 过度开采,二是承 压水补给区的生 态受到了破坏,要想使涌泉重新喷涌,可从这两方面着手。答案:C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 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 变化,其中水是比 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完成 35 题。3判断方框、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土壤水增多 库区蒸发量增大 蒸腾加强 植被覆盖率增大A BC D4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C差异性特征
8、D不稳定性特征5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 )土壤肥力下降 产生土壤盐碱化 洪涝灾害加剧 渔业产量下降 三角洲面积扩大A BC D解析:人类修建水库使地下水位上升,土壤水增多,从而使植被生长旺盛,覆盖率增大,蒸腾作用加强,库区降水增多;同 时修建水库使水域面积扩 大,蒸 发量增多也利于降水增多。从而说明了地理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阿斯旺大坝建成后使输入下游水量减少,盐碱化加剧,土壤肥力下降;渔业产量下降。答案:3.C 4.A 5.D依据表 1、表 2 资料及数据,回答 68 题。我国鲁西北平原分布有大面积
9、的沙质土地, 这些土地主要是由于黄河 历史上决口改道和泛滥形成的。历史上的粗放开荒,使这些土地上的天然植被几乎全部被破坏。每到冬春和初夏,这里就出现明显的风沙化。表 1月份项目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风力8级的日数 1.5 1.9 3.7 5.6 3.6 1.0 0.6 0.3 0.4 0.8 1.4 0.6平均气温()3.20.7 6.4 13.7 21.2 26.0 27.3 26.3 20.6 14.4 6.3 0.7降水量(mm) 3.3 7.3 9.1 43.2 33.3 54.5247.3166.8 48.9 26.2 26.0 3.5表 2利用模式 沙
10、区情况 或投入 土地利用对风沙化的影响单一农作物 流动或固定沙丘 加速或启动土地风沙化过程营造片林 一般投入 保护土地不受风沙化影响,并可使受风沙化影 响的土地风沙化过程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网格网络化混农林 无投入保护土地不受风沙化影响,并可使受风沙化影响的土地风沙化过程逐渐减弱,直至消失6.形成鲁西北平原土地风沙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A粗放开荒 B破坏植被 C围湖造田 D沙质土地解析:排除法:ABC 为人为原因。答案:D7在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中,在沙质土地上种植单一的农作物,会加速或重新引起土地风沙化的原因是( )A春季,翻耕后疏松土壤暴露在大风中,更易侵蚀B夏季,翻耕后疏松土壤暴露在雨水中
11、,更易侵蚀C秋季,翻耕后疏松土壤暴露在雨水中,更易侵蚀D冬季,翻耕后疏松土壤暴露在大风中,更易侵蚀解析:联系当地耕作制度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结合表 1,选 A。答案:A8建立网格网络化混农林农田,除与成片林具有共同优势外,还实现了农业与林业的有机结合及共同发展。其体现了( )绿色植物有防风固沙的作用 陆地环境的差异性原理 绿色植物有美化环境的作用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原理A BC D解析:实现了农业与林业的有机结合及共同发展,体 现了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原理;混农林保护土地不受风沙化影响则体现了绿色植物有防风固沙的作用。答案:A9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山东省集中爆破拆除小火电。200
12、7 年 9 月 5 日,山东省 75.49 万千瓦的小火电被彻底拆除。关停企业的发电量,将全部由大型、高效、环保的发电 机组代替。山东省是全国的煤电大省,小火电每发电一度耗煤444 克,而新建的大型机组每 发电一度仅耗煤 270 克。关停小火电,每年可节省原煤 120 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 280 万吨。材料二 山东半岛胶莱人工运河构想。近年来,有些专家提出在渤海莱州湾与黄海胶州湾之 间,开挖一条长约 130 千米的横贯山东半岛的人工运河。 (如图所示)(1)根据材料一简析山东省关停小火电的原因。(2)若开通胶莱运河,将会对沿岸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哪些影响?试举一例说明。(3)构想中的胶莱
13、人工运河要在胶莱河的基础上开挖,对其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减少工程量B可以减少对耕地资源的破坏C可以减少人口搬迁D可以防止海水对土地的侵蚀解析:(1)由材料一可知,小火电耗煤大,另外,煤炭燃 烧能排放大量有害气体。(2)本题考查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可从污染、湿地、生态环境等角度回答。(3)开挖运河,海水可能沿河道上溯,加重了对土地的侵蚀。答案:(1)节约煤炭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硫氧化物、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排放,保护环境。(2)可在以下几个方面任选一个回答。A促进胶州湾和莱州湾的水体交换,提高海水的净化能力,遏制污染蔓延。B如果防渗漏措施不当,将导致沿岸地区的土壤盐碱化,破坏地下水资源。C调节沿岸地区的气温和湿度,形成沿河生态走廊。D莱州湾的污染海水可能进入胶州湾,加剧胶州湾的海水污染。(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