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亲爱的爸爸妈妈,聂华苓,聂华苓,1925年生于湖北应山县。1949年去台湾,开始发表作品。1964年赴美定居,代表作台湾轶事。聂华苓的作品以深邃的历史感表现现代中国的沦桑变化,抒写台湾中下层人们的乡愁和海外浪子的悲歌。创作坚持“溶传统于现代,溶西方于中国”的艺术追求。,写作背景,1988年10月21日,作者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参加悼念活动。47年前,纳粹在这座小城大肆屠杀,一天之间,杀死7000多人其中包括300个孩子。47年来,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这段沉重的历史。从1945年起每年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举行悼念活动。作者在当年纳粹大屠杀的地点,感受到历史的残酷和沉重感
2、受到人民的悲哀和愿望。,肃穆 荒谬 憧憬呵护 杀戮 悼念屹立 蜿蜒 恍惚明赫白 聂华苓,s m,mi,chng jng,h,l,do,y,wn yn,hng h,h,lng,读准字音,1、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现在 也用来指丑态毕露 2、形容非常凶暴残忍,没有一点儿人 情味。 3、形容天气恶劣。比喻境遇悲惨 凄凉。 4、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5、严肃而庄严。,根据下列语句的意思判断相应词语:,-穷形尽相,-灭绝人性,-凄风苦雨,-荒谬,-肃穆,整体感知,自读课文,看文章为我们展示了几个场景?,来到纪念地,看纪念演出-,参加座谈会-,参观纪念馆-,环境:,凄风,苦雨, 天昏,地暗,人物:
3、,老年,青年,孩子,见,闻,大屠杀的惨状,朗诵,合唱,歌剧,记述作家的讨论,摘录被残杀者的遗言,纪 念,找出文中表现作者感情的段 落。朗读体会其中的感情。,纪念的人群,朗诵的诗歌,最后的遗言,标题,被残杀者的有血有肉 的生命活动和纪念者 的沉痛悼念,法西斯的残酷,反衬,警示: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塞尔维亚民族 英勇有历史感,合作学习,在这几个场景中选一个 场景,谈谈该场景震撼你的 理由。然后在班级中交流。,精读1、在正文前的引文中,萨特说他的“记忆”既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试结合 课文内容说说萨特这样说的原因。2、为什么要引用萨特的话?,“沉重”是指纳粹屠杀无辜者的凶残, “美
4、丽”是指塞尔维亚人民的英勇。,作为全文的一个引子,同时,读了全文 回味起来,萨特的话又是点睛之笔。,3、对于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西德 作家和日本作家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你认为那个日本作家的说法正确吗?,西德作家是真诚忏悔,日本作家进行 自私的狡辩。,4、明赫白仍然双手撑着头流泪。我和安格尔走过去和他握手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明赫白能得到众人的宽恕和尊重。),他反省本国的罪行,认识深刻,态度诚恳。半个世纪前的罪行是纳粹强盗犯下的,明赫白是没有责任的,他却代上一代的人受过,所以人们宽恕他,尊重他。,5、怎样理解第二部分的“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
5、而荒谬的画面”?,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竟然以优等种族自居,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荒谬。,课文中有不少意味深长的描写和议论,请仔细体味其中的含义,回答括号里的问题。,1、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这里连用四个句号,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这里仅仅是在描写天气吗?),使每个字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表意功能。这里不仅写天气,也是在表明作者的心情,渲染了悲凉的气氛。,2、“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全是”一词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感
6、情?),“全是”一词包含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深切同情和对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3、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几句话的内涵。),作者强调的是不能忘记历史,因为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的教训,才能保证世界永远不再有战争和屠杀。,质疑释疑,再次默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讨论解决疑问。,补充资料:萨特,法国哲学家、作家、评论家。著有哲学著作 存在与虚无。,课堂练习,1、注音,肃穆( ) 杀戮( ) 蜿蜒( ),2、本文作者是美国华裔女作家( )。 萨特是( )国哲学家,作家,评论家。,3、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发生于( ) 年( )月,我遇难同胞达( )人。,m,l,wnyn,聂华苓,法,1937,12,30多万,拓 展,1、在第三场景中,有一个多好的机会,聂华苓为什么不反驳那个日本人?如果是你在场,你会对日本作家说什么?又会对明赫白说什么? 2、课外观看一下南京大屠杀的电影、电视或有关文章。,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