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章 建设工程定额体系,3.1 概述,3.1.1 定额的概念及作用1. 建筑工程定额的概念指在正常的施工条件和合理的劳动组织,合理的使用材料及机械的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消耗的资源数量标准。,2. 工程建设定额的作用,(1)是确定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 (2)是编制计划的基础 (3)是施工企业组织和管理施工的工具,是企业实行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4)是评定最佳工程设计方案的依据,二、我国建筑工程定额分类,生产性定额 施工定额预算定额 计价性定额概算定额,3.1.2 定额的产生和发展,1.定额的产生 19世纪末,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美国工程师弗.温.泰勒(18561915)_提出“泰勒制”
2、制定科学的工时定额,标志着定额的诞生,2.我国定额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 (三)从“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前的时期(19581966)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19671976年) (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978年全面恢复。,3.1.3 工程建设定额的特点及分类,1. 工程建设定额的特点 科学性 系统性 统一性 指导性 相对稳定性和时效性,2.定额的种类,机械产量定额,机械时间定额,产量定额,时间定额,按生产要素分,劳动定额,机械台班使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按编制程序和用途分,预算定额,
3、概算指标,概算定额,施工定额,企业施工生产用,企业对外确定工程造价,设计单位设计概算,业主方投资估算,投资估算指标,业主方投资估算,最细,细,较粗,粗,很粗,按定额的适用范围分,专业部门定额,补充定额,企业定额,地区统一定额,全国统一定额,按专业分,建筑工程定额,设备安装工程定额,仿古建筑及园林定额,市政工程定额,3.2工时研究,3.2.1 工时研究 一、含义 是在一定的标准测定条件下,确定操作者作业活动所需时间总量的一套程序和方法。其直接结果是用来制定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二、施工过程的研究,1、按劳动分工的特点不同: 个人完成过程 施工班组施工队 2、按完成方法不同:手工操作、机械化、机手
4、并动工序 3、按组织上的复杂程度: 工作过程综合工作过程,三、工人工作时间消耗的分类,工人工作时间,必须消耗时间,损失时间,有效 工作时间,不可避免 的中断时间,多余和 偶然时间,停工 损失时间,基本 工作时间,辅助 工作时间,施工本身 造成的停工,非施工本 身造成的停工,准备与 结束时间,违反劳动 纪律时间,休息 时间,【例】现测定一砖基础墙的时间定额,已知每m3砌体的基本工作时间为140工分,准备与结束时间、休息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占时间定额的百分比分别为:5.45、5.84、2.49,辅助工作时间不计,试确定其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解:=162.4工分=0.34(工日),四、机械工作
5、时间消耗的分类,按性质的不同,机械工作时间的消耗分类如图,机械工作时间,必须消耗时间,损失时间,有效 工作时间,不可避免 中断时间,多余和 偶然时间,停工 损失时间,有根据地 降低负荷,低 负荷,施工本 身造成 的停工,非施工本 身造成的 停工,正常 负荷,违反劳动 纪律时间,不可避免 无负荷,与工艺 过程有关,与机械 有关,工人 休息 时间,3.2.2工时定额测定方法,测时法 选择测时法连续测时法写实记录法工作日写实法,计时观察法,3.3 施工定额,3.3.1 施工定额的概念 1、概念:是指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以同一性质的施工过程为测定对象而规定的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消耗的人工、材料、机械台
6、班使用的数量标准。其组成内容包括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消耗定额。 2、性质:施工定额是施工单位内部管理的定额,是生产性定额,属企业定额的性质。,3.3.2 施工定额的作用,(1)是企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作业计划,劳动力、材料、机械台班使用计划的依据;,(2)是编制工程施工预算,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和经济核算的依据;,(3)是施工队向工人班组签发施工任务书和限额领料单,考核工料消耗的依据;,(4)是计算工人劳动报酬的依据;,(5)是企业提高生产率的手段,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6)是编制预算定额的基础。,3.3.3 施工定额的编制原则,2.内容形式简明适用,1.定额水平平均先进,3.贯
7、彻专群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3.3.4 劳动定额,1、劳动定额的概念劳动定额也称人工定额,是指在正常施工技术和合理的劳动组织条件下,为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的劳动消耗量标准,或在一定工作时间内应完成的产品数量。 2、劳动定额的表现形式 :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1)时间定额,时间定额,也称为人工定额,是指一定技术等级的工人班组或个人,在正常施工技术和合理的劳动组织条件下,完成质量合格单位产品所需消耗的工时数量。,定义,工日,即单位产品的工日。如:工日/m3,工日/t,单位,公式,(2)产量定额,产量定额,是指某种专业的工人班组或个人,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单位时间(一个工日)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定义
8、,产品数量的计量单位。如:m3/工日、t /工日、m2/工日,单位,公式,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的关系是互为倒数的关系,【例3.2】某工程砖基础工程量共为136.8m3,基础墙厚为240mm,若施工小组共30人,试安排施工生产计划? 解:(1)求劳动量 (查劳动定额知:时间定额为0.89工日/m3) Q=0.89136.8=121.75(工日) (2)施工生产计划 D= =4.06(天)4天,3.3.5机械台班消耗定额,概念及表现形式,机械台班消耗定额,是指在合理的劳动组织和合理使用施工机械的正常施工条件下,完成一定计量单位质量合格产品所需消耗的机械工作时间。,定义,公式,表现形式,机械时间定额,
9、机械台班产量定额,公式,单位,单位,【例3.3】已知某塔吊吊装某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由1名吊车司机,8名安装起重工,4名电焊工组成综合小组共同完成。已知机械台班产量定额为40块,则吊装每一块构件的机械时间定额和人工时间定额分别为多少? 解:小组总人数=1+8+4=13(人) 机械台班时间定额=1/ 机械台班产量=1/40=0.025 (台班) 人工时间定额=小组成员工日数总和/机械台班产量= 130.025=0.325(工日),3.3.6材料消耗定额,一、概念及组成,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量,定义,指在合理使用材料的条件下,生产单位合格产品必需消耗的一定品种、规格建筑材料的数量标准。,材料净用量
10、,损耗量,直接构成工程实体所消耗的材料,是指不可避免的施工废料和材料损耗数量,材料的消耗量由材料的净耗量和材料损耗量组成。其关系如下: 材料消耗量=材料净耗量+材料损耗量 材料损耗量=材料消耗量材料损耗率 损耗率=材料损耗量/材料消耗量 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净耗量/(1-损耗率) 或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的净用量(1+损耗率),4. 确定材料消耗量的基本方法,(1)现场技术测定法 (2)实验室试验法 (3)现场统计法 (4)理论计算法,理论计算法:适合于计算按件论块的现成制 品材料,(a)1m3砖砌体中,砖、砂浆材料消耗量公式砖的净用量=,其中:墙厚砖数为: 墙厚为:0.115;0.18;0.2
11、4;0.365;0.49等,砂浆消耗量(m3 )=(1- 砖净用量每块砖体积)/(1-损耗率) 式中: 每块标准砖体积 =0.24m0.115m0.053m=0.0014628m3 灰缝为0.01m,【例3.4 】,用标准砖(24011553)一砖厚墙,试计算1m3的砖墙中砖、砂浆的净用量和消耗量。(砖的损耗率1%;砂浆损耗率1%),(b)100m2块料面层材料消耗量计算(块料面层一般指地砖、面砖、瓷砖、大理石等)面层净用量=【例】某工程有300m2地面砖,规格为150mm150mm,灰缝为1mm,损耗率为1.5%,试计算300m2地面砖的消耗量。,5施工中周转性材料的消耗量计算,周转性材料指
12、在施工中不是一次性消耗完,而是随着周转次数的增加,逐渐消耗,不断补充的材料。如模板、脚手架等。因此,周转性材料的定额消耗量,应按多次使用,分次摊销的方法计算,且考虑回收因素,a)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模板摊销量的计算,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周转回收量回收折旧率,例题,某工程有钢筋砼方形柱10m3,经计算其砼模板接 触面积为119m2,每10m2模板接触面积需木模板板枋材0.525m3,操作损耗为5。已知模板周转次数为5,每次周转补损率为15。试计算模板的摊销量。(取回收折价率为50%),解: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2.099-0.5576=1.541m3,(b)预制构件模板及其他定型模板,模板摊
13、销量=,3.4 预算定额,3.4.1 预算定额的概念 指在正常合理的施工条件下,规定完成一定计量单位的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所需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及价值的合理消耗的数量标准。 预算定额是一种计价性定额。,3.4.2 预算定额的作用 (1)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确定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基础; (2)是工程结算的依据; (3)是对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评价的依据; (4)是施工单位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的依据; (5)是编制概算定额的基础; (6)是合理编制招标标底、投标报价的基础。,3.4.3 预算定额与施工定额的关系,预算定额是以企业定额为基础的,是企业定额的综合和扩大。,联系,区别,两者约 10%
14、 差额反映了 企业在该工 程上所能获 得的降低额,3.4.4 预算定额的编制,一、原则1、按社会平均水平确定预算定额;2、简明适用;3、预算定额的项目齐全,二、编制依据 1国家或各省、市、自治区现行的施工定额,以及现行的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等有关定额资料。 2现行的设计规范、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等文件。 3通用设计标准图集、有代表性的设计图纸等有关设计文件。 4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和新材料,以及科学实验、技术测定和经济分析等有关最新科学技术资料。 5现行的工人工资标准、材料预算价格和施工机械台班费用等有关价格资料。,三、编制方法,1、根据编制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的有关资料,参照
15、施工定额分项项目,综合确定预算定额的分部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项目及其所含子项目的名称和工作内容。 2、预算定额的计量单位。 长度厘米(cm)、米(m)、公里(km) 面积平方毫米(mm2)、平方厘(cm2)、平方米(m2) 体积或容积立方米(m3)、升(L) 重量(质量)千克(kg)、吨(t) 3、按典型设计图纸和资料计算工程量,3、按典型设计图纸和资料计算工程量 4、编制定额表 5、确定定额基价,3.4.5 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手册的组成,一、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手册的内容 由目录、 总说明、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分部分项工程说明及其相应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定额项目表和有关附录等组成。,二、建筑工
16、程预算定额手册的应用,在选套定额项目时,可能会遇到下列几种情况: 1直接套用定额项目。 2套用换算后定额项目。 3套用补充定额项目。,3.4.6 预算定额消耗量指标的确定,1.人工消耗指标的内容1)、基本用工指完成分项工程的主要用工量。 2)、其他用工:包括超运距用工、辅助用工、人工幅度差超运距用工,指预算定额的材料运距超过劳动定额规定部分需增加用工数量。,人工幅度差 具体内容包括:a、各工种间的工序搭接及交叉作业互相配合所发生的停歇用工;b、施工机械在单位工程之间转移及临时水电线路移动所造成的停工;c、质量检查和隐蔽工程验收工作的影响;d、班组操作地点转移用工;e、工序交接时对前一工序不可避
17、免的修整用工f、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其他零星用工 辅助用工指材料加工等用工、筛砂子、淋石灰膏等。,(2)各种用工量及平均工资等级计算,1). 基本用工 基本工工日数量:按综合取定的工程量套劳动定额计算即:基本工工资等级系数(基本工平均工资等级系数) 由劳动小组的平均工资等级确定,例3.7劳动定额中砖石结构工程规定劳动小组成员中技工、普通技工等级是: 技工:七级1人,六级1人,五级1人,四级1人,三级2人,二级4人 普通工:三级6人,二级6人求:该小组的平均工资等级,解:砖石结构技工、普工平均工资等级系数为:由此系数查劳动定额可得该小组的平均工资等级为3.2级。,2)超运距用工 超运距计算超运距=预
18、算定额规定的距离-劳动定额规定的运距,超运距用工=(超远距材料数量时间定额),3)辅助用工按加工的材料数量和时间定额进行计算 定额规定材料加工为普工二级,工资系数为1.1874)人工幅度差 人工幅度差=(基本用工+超运距用工+辅助用工)人工幅度差系数 国家规定人工幅度差系数为10%。,2.材料消耗指标的确定,预算定额材料分类,主要材料,指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辅助材料,次要材料,直接构成工程实体但含量较少的材料,用量小,价值低,不便计算的材料,定额中以“其他材料费”用元表示,周转性材料,属工程措施项目的材料,主要材料指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其中也包括成品、半成品的材料。其确定方法与施工定额
19、中的确定方法相同,计算公式如下: 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损耗量 或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1材料损耗率)预算定额中的材料损耗率与施工定额中的材料的损耗率不同,预算定额中材料的损耗考虑的范围比施工定额中的要广,除了正常材料施工操作过程中的损耗,还必须考虑施工现场范围内材料堆放、运输、制作等方面的损耗。,注意,3. 机械台班消耗指标的计算,(1)根据施工定额确定机械台班消耗指标 其计算公式如下: 预算定额机械台班消耗量=施工定额机械台班消耗量(1+机械幅度差系数) 预算定额中机械台班幅度差的内容主要包括: 1)施工机械转移工作面及配套机械相互影响所损失的时间; 2)检查工程质量影响机械操作的时间;
20、 3)在正常施工情况下机械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工序间歇; 4)临时水、电线路在施工过程中移动所发生不可避免的机械操作间歇时间; 5)冬季施工期间发动机械的时间等。,3. 机械台班消耗指标的计算,(2)以现场测定资料为基础确定机械台班消耗指标当施工定额缺项时,需要按机械单位时间完成的产量进行测定并经过分析后确定机械台班消耗量。,3.4.7 建筑安装工程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单价的确定方法,1. 人工单价的组成和确定方法,2. 材料预算单价的组成和确定方法,材料预算单价 指的是材料由来源地(或交货地点/供应者仓库提货地点)到达仓库或施工现场,存入材料地点的出库综合平均价格。 组成:材料预算价格一般由材料
21、基价、检验试验费组成。,1)材料基价 材料基价是材料原价(或供应价格)、材料运杂费、运输损耗费以及采购保管费合计而成的。 材料基价=(供应价格+运杂费)1+运输损耗率(%)1+采购及保管费率(%),材料原价,一般指材料的出厂价、进口材料抵岸价或市场批发价。 同一种材料,因产地和供应单位不同,可能有几种原价。最后应根据各种数量比例,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材料原价。 加权平均原价=(K1C1+K2C2+K nC n)/(K1+K2+K n) 式中 K1,K2,K n各不同供应地点的供应量或各不同使用地点的需求量; C1,C2,C n各不同供应地点的原价。,材料运杂费是指材料由来源地(或交货地)启运到
22、工地仓库或堆置场地为止,运输全过程中所支出的一切费用。运输费包括:运费、调车费或驳船费、装卸费、附加工作费和材料运输损耗费组成。 一般材料运输费约占材料费的1015%。 对同一种材料,若因运输工具、运距不同而有几种运杂费时,同样应按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材料的平均运费。 公式为: 加权平均运杂费=(K1T1+ K2T2+KnT n)/(K1+K2+K n) 式中 K1,K2,K n各不同供应地点的供应量或各不同使用地点的需求量; T1,T2,T n 各不同运距的运费。,在运杂费中需要考虑为了便于材料运输和保护而发生的包装费。 材料包装费用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包装费已计入材料原价中,此种情况不再计
23、算包装费,如袋装水泥,水泥纸袋已包括在水泥原价中;另一种情况是材料原价中未包括包装费,如需包装时包装费则应计入材料价格内。材料的包装费中,如果所用的包装材料可以回收利用时,应从材料的基价中冲减包装品回收价值。其计算方法为:包装材料回收价值=,注意,运输消耗。在材料的运输中应考虑一定的场外运输损耗费用。这是指材料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耗。运输损耗的计算公式是: 运输损耗=(材料原价+运杂费)相应材料损耗率,采购及保管费。采购及保管费是指材料供应部门(包括工地仓库及其以上各级材料主管部门)在组织采购、供应和保管材料过程中所需的各项费用,包含采购费、仓储费、工地保管费和仓储损耗。 采购及保管费
24、一般按照材料到仓库价格以费率取定。材料采购及保管费计算公式如下: 采购及保管费=材料运到工地仓库价格采购及保管费率 或 采购及保管费=(材料原价+运杂费+运费损耗费)采购及保管费率,2)检验试验费 检验试验费是指对建筑材料、构件及建筑安装物进行一般鉴定、检查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自设实验室进行实验所耗用的材料和化学药品等费用。不包括新结构、新材料的试验费和建设单位对具有出厂合格证明的材料进行检验,对构件做破坏性试验及其他特殊要求检验试验的费用。 其计算公式如下: 检验试验费=(单位材料量检验试验费材料消耗量),【例3.8】某工地使用32.5级硅酸盐水泥的材料(见表3-4),水泥为纸袋包装,其包装费
25、已包括在原价中,纸袋回收量为60%,回收折旧率为50%,每个纸袋单价为0.6元,试计算其预算价格(注:运输损耗率1.5%,采购保管费率为2.5%,检验试验费率为2%)。 表3-4 32.5级硅酸盐水泥的供应情况表,解:(1)材料原价=(2)运杂费= (3)运输损耗=(279.80+19.80)1.5%=5.99(元/ t) (4)采购及保管费=(279.80+19.80+5.99)2.5%=7.64(元/ t) (5)包装品回收=包装品原值回收量比率回收折价率=200.660%50%=3.6(元/ t)(每吨20个袋子) (6)检验试验费= 279.80 2%=5.60(元/ t) (7)材料
26、预算价格= 279.80 +19.80+5.99+7.64+5.603.60=315.23(元/ t),3. 施工机械台班单价的组成和确定方法,一台施工机械在正常运转条件下一个工作班(八小时)中所发生的全部费用。 机械台班单价由七项费用组成,包括: 折旧费、大修理费、经常修理费、安拆费及场外运输费、燃料动力费、人工费、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残值率根据废旧机械变价处理的情况决定,一般规定为3-5%, n- 机械折旧年限 贷款利息系数= i-当年银行贷款利息耐用总台班:机械从开始投入使用至报废前所使用的总台班数。 耐用总台班大修理间隔台班大修理周期 大修理周期=寿命期大修理次数+1,(1)折旧费,
27、(2)大修理费,机械按规定的大修间隔进行必要的大修,以恢复正常功能的费用。,除大修外的各级保养及临时故障排除所需费用 台班经常修理费大修理费a Ka= Ka台班经常维修系数,(3)经常修理费,(4)安拆费及场外运输费,场外运输费: km 以内机械进出场及转移费用 (5)燃料动力费 (6)人工费:指机上司机、司炉和其他操作人员的工作日费用。台班人工费=定额机上人工工日*日工资单价 (7)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3.5 企业定额,3.5.1 企业定额的概念 1概念 企业定额是指施工企业根据本企业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及有关工程造价资料制定的,并供本企业使用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量标准和价格水平。
28、,2企业定额与施工定额的区别 企业定额指建筑安装企业根据自身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所确定的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的消耗量和价值标准。施工定额是编制企业定额的基础。 施工定额是以同一性质的施工过程-工序,作为研究对象,表示生产产品数量与生产要素消耗综合关系编制的定额。是施工企业组织生产和加强管理在企业内部使用的一种定额,属于企业定额的性质。是工程建设定额的基础性定额,是编制预算定额的基础。,3.5.2 企业定额在工程量清单报价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在材料消耗、用工消耗、机械种类。机械配置和使用方案、管理费用的构成等各项指标上,基本上是按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的;与地方定额或行业定额相比,表现了自己企业
29、的施工管理上的个性特点,提高了竞争力。,3.5.3 编制企业定额的原则,企业定额的编制应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1. 定额水平的平均先进性原则 2. 定额项目的适用性原则 3. 独立自主编制的原则,3.5.4 企业定额的编制内容,从其表现形式上看,编制内容应包括:编制方案,总说明,工程量计算规则,定额项目,定额水平的制定,定额水平的测算,定额编制基础资料的整理、规类和编写。从定额体系上看,应包括两部分:企业施工定额和企业预算定额。,3.5.5 企业定额的编制方法,1. 现场观察测定法 2. 经验统计法(抽样统计法) 3.定额换算法,3.6 概算定额和概算指标,3.6.1概算定额 1. 概算定额的概
30、念 概算定额也称为扩大结构定额。它是指规定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扩大分项工程)所需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消耗量标准。,2. 概算定额的作用 (1)概算定额是初步设计阶段编制设计概算和技术设计阶段的修正概算的依据。 (2)概算定额是多种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与比较的依据 (3)概算定额是编制主要材料需要量计划的参考。 (4)概算定额是编制概算指标的依据 (5)概算定额也是施工企业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或总规划时,对生产要素提出需要量计划的依据.,3. 概算定额的内容 概算定额由文字说明和定额项目表组成。,3.6.2 概算指标 1. 概念 概算指标是指以整个建筑物(如100m2建筑面积或1000m3建
31、筑体积)和构筑物(以座为单位)为对象为研究对象,规定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消耗量标准和造价指标。 2. 作用 概算指标主要在初步设计阶段使用,其作用如下: (1)建设项目规划阶段,建设单位编制投资估算,计算资源量,申请投资额和主要材料需要量的依据。 (2)编制设计概算,确定工程概算造价的依据。 (3)设计单位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衡量设计水平,考核基本建设投资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3. 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的区别 (1)确定各种消耗量指标的对象不同 概算定额是以单位扩大分项工程或单位扩大结构构件为对象,而概算指标则是以整个建筑物和构筑物为对象,规定所需人工、材料 机械消耗和资金数量的定额
32、指标。因此概算指标比概算定额更加综合与扩大。 (2)确定各种消耗量指标的依据不同 概算定额以现行预算定额为基础,通过计算之后才综合确定出各种消耗量指标,而概算指标中各种消耗量指标的确定,则主要来自各种预算或结算资料。,3.7 投资估算指标,3.7.1投资估算指标的概念 投资估算指标,是确定和控制建设项目全过程各项投资支出的技术经济指标,其范围涉及建设前期、建设实施期和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期等各个阶段的费用支出。,3.7.2 投资估算指标的作用 (1) 为完成项目建设的投资估算提供依据和手段。 (2) 在固定资产的形成过程中对投资预测、投资控制、投资效益分析提供依据。 (3)是合理确定项目投资的基础
33、。 (4)可以作为计算建设项目主要材料的消耗量的基础。 (5)对建设项目的合理评估,正确决策具有重要作用。,作业: 1、试计算一砖半外墙的砖和砂浆的消耗量。2、钢筋混凝土圈梁按选定的模板设计图纸每10m混凝土模板接触面为64.5,每10接触面积需木板材0.38m,模板的损耗率为5%,周转次数为8次,每次周转补损率为15%,试计算模板周转使用量、回收量及模板摊销量。 3、某工程其地面设计铺设500mm500mm大理石地面砖,灰缝为1mm,其损耗率为2%,试计算铺设200地面所用地面砖的消耗量。 4、某工程120m2一砖基础,每天有22名专业工人投入施工,时间定额为0.89工日/m2。试求: (1)其产量定额。(2)完成该项目工程的定额施工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