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西柏坡实习报告.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28185 上传时间:2019-01-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柏坡实习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西柏坡实习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西柏坡实习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西柏坡实习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西柏坡实习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西柏坡实习报告篇一:西柏坡社会实践报告西柏坡社会实践报告摘要:西柏坡浓缩了建国后改革开放依赖党的辉煌历史,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坚定理想信念的理想基地。参观革命胜地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的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字:革命胜地 西柏坡正文:今年暑假去平山县西柏坡进行了参观,平山县西柏坡是革命胜地、伟人生活工作原址、老一辈革命家对当时的忆苦思甜。通过与当地导游的交流,使我对此次的红色之旅西柏坡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更好地完成此项旅游,我在完成对西柏坡的探访的同时

2、,也通过聊天的形式询问当地居民西柏坡几十年来的变化。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的柏坡岭下,距石家庄市约 90 公里,1948 年月 26 日至 1949 年 3 月 23 日,这里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 1947 年月,以刘少奇为书记、由朱德、董必武等组成的中央工作委员会来到西柏坡。7 月 17 日至月 13 日,刘少奇在这里主持召开了土地工作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并于 10 月 10 日由中共中央正式公布,从而大大推动了各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胜利开展。伟大的革命意义,使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

3、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从此,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彪炳于中国革命史册,竖起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中共中央旧址大院,大门向南,分前后两部分。前院自东而西,是周恩来、任弼时、毛泽东、刘少奇、董必武的旧居,还有军委作战室旧址和中央机关食堂旧址等。 在后院东北角,三间窑洞式建筑是朱德的办公室、休息室和会客室的旧址。就是在这种简陋的环境下,党和中央为指挥着全国的革命斗争胜利召开了一系列著名的会议。其中,1949 年月日至 13日,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主持了这次会议,并作了重要报告。报告中提出了我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4、,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指明了道路。1976 年,在中共中央旧址东部山坡上修建了西柏坡纪念馆。纪念馆展出的珍贵的革命文物、历史照片和资料,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党中央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在西柏坡期间的革命实践活动和为中国革命建立的丰功伟绩。西柏坡已不仅仅是“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而是升华为一种伟大的西柏坡精神。是一种代表历史性转折的革命精神,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的延续和发展。并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首先,西柏坡精神的精髓是实事求是。西柏坡精神作为历史的产物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后人不论从何种角度去概括总结,都不能超越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而当时党中央领导人正是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

5、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最终取得了全国的解放。其次,西柏坡精神的本质特征是两个“敢于” 、两个“务必。党中央进驻西柏坡期间,解放战争已进入第三年,敌我力量对比虽然在数量上仍然表现为敌优我劣,但如果加上人心向背和质量对比,我则已占优势。正是这种形势下,我们党发出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号召,用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鼓舞人民,藐视敌人,夺取胜利,毅然发动了三大战役,展开了空前决战;三大战役胜利后,夺取全国胜利己成定局,面对纷杂万端的社会矛盾,我们党一方面要求全党、全军再接再厉,将革命进行到底,不要半途而废,另一方面提出两个“务必” ,要求在夺取政权后,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两个“敢

6、于”体现了大无畏的英雄革命主义精神,两个“务必”体现了积极进取不断革命的精神。这两种精神贯穿于党中央在西柏坡期间革命斗争的全过程,成为最突出的特点,并且两种革命精神互相辉映,相得益彰,成为夺取胜利,迎接解放,战胜困难,实现转变的强大精神支柱。这一时期还有许多鼓舞军民奋斗的革命精神,诸如,着眼大局服从大局,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坚持团结统一,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立新世界等革命精神,这些革命精神是以往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围绕两(本文来自:www.bdFqY.cOM 千 叶帆文 摘:西柏坡实习报告)个“敢于” 、两个“务必”革命精神的展开,并为其服务的。再次,西柏坡精神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升

7、华。中国的革命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从井冈山精神到延安精神再到西柏坡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在艰苦奋斗、英勇斗争中渐渐形成的。最重要的是,这种革命精神一旦形成,就会转化为巨大的精神财富,成为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不竭动力。最后,西柏坡精神是全党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西柏坡精神是与西柏坡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并且和当时的革命形势联系在一起。党中央在西柏坡期间,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进入高潮,战略决战战场上军民浴血奋战,第二条战线的斗争持续不断,解放区人民分田地、建政权全力支援前线,国统区人民抗税反暴此起彼伏,这些汇成了时代的最强音,产生了伟大的时代精神。此外,西柏坡精神具有

8、指导现实、昭示未来的不朽意义。凝结在西柏坡精神中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有的是我国传统美德的反映,如艰苦朴素、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等;有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如爱国主义、维护国家统一等;更多的则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的汇集和发展,如坚定信念、敢打必胜、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服从大局、联系群众等。这些精神对夺取三大战役的胜利,对解放全国大陆,对顺利实现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的转变,对建立和巩固新生政权,对恢复国民经济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这些精神并非一时一地的产物,而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财富,因而能够产生广泛影响,具有强大生命力,乃至对新时期推动四化建设,对在改革开放和实行市场经济中保持

9、清醒头脑,对在取得改革开放巨大成就时刻跨入二十一世纪,迎接更大的挑战,都具有不朽的重要意义。现在,正是我国改革开放 30 周年,经济、政治改革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的时刻。但有时候物质上的富裕却带来了精神上的困乏。由于面临了更多的诱惑,加之自身的不坚定,许多领导干部在成就面前自我陶醉,迷失了自我。这时,继续提倡和发扬西柏坡精神、两个“务必”的精神,无异于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也是共产党继续保持先进性的根本所在。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在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正在积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面对这样的机遇的同时,西柏坡精神对于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尤其重要。

10、继承发扬西柏坡精神,就要强化机遇意识和进取观念,迎接时代挑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但同时,我们国家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壮大自己,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对民族、以人民必须肩负起来的历史责任。因此,我们一定要发扬敢斗敢胜的西柏坡精神,切实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对于正处于大学阶段的我们,无疑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不管在学习、工作的工程中,学习和发扬西柏坡精神必将对我们的人生产生巨大的帮助。其中,实事求是就是西柏坡精神的精髓,这就要求

11、我们在学习和科研的过程中,要端正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科学上的问题,每一次试验,以及每一个数据。同时,作为实事求是内在要求,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与时俱进和创新。现在我国科技事业和科研人员面临的尴尬问题,即论文数量很多,但高质量,有影响力,真正创新的文章很少。这时候,学习和领会两个“务必”的精神,并切实按照两个“务必”的要求去做,无疑是我国科研事业的出路,也是科研人员必备的素质。在科研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及艰苦奋斗的作风。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要坚持和发扬西柏坡精神,端正态度,排除杂念,一心一意做科研,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同时,我们应当更加珍惜幸福生活,明确历史任务,求真务实,为

12、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奋斗。参考文献:1. 百度百科2. 西柏坡网3. 西柏坡吧篇二:西柏坡实习报告西柏坡社会实践报告11 年 5 月 15 日,我们怀着兴奋而又激动的心情踏上了西柏坡的神圣土地,在那碧波荡漾、水光潋滟的西柏坡湖畔,满坡翠柏、松涛阵阵的西柏坡岭间,我们追溯着那段浩荡不朽的岁月,访寻着民族的精魂。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平山县西柏坡村的柏坡岭下,距石家庄市区西约 90 公里。1948 年 5 月 26日至 1949 年 3 月 23 日,这里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是党中央、毛主席进入北京、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中心。当年吞纳百川的红色铁流,

13、蜿蜒过大半个中国来到这太行深处的西柏坡。这个鲜为人知的小山村,一时名声鹊起,所有的目光都聚到这里,也正是这个小小的山村,成为了搏动革命解放的心脏。我们首先来到了中共中心旧址大院,现在的中共中心旧址大院,是年修建岗南水库后,于年开始在北面的山坡上复原建设的。为了保护中区中心旧址建筑,当时由关部分组织气力,进行了具体的测绘、拍照和登记,并妥善地保存了木构件等建筑材料。复原建设的中共中心旧址大院,从建筑布局到形式都基本反映了原来手面貌。我们先后瞻仰了中心军委作战室、* 、任弼时、* 、*、刘少奇、*的旧居和旧址。大院里的建筑全是普通的民居式土坯房,简单而亲切。室内木桌木椅,油灯土炕,朴素简陋一如山区

14、的农家。只是多了笔墨、书籍、舆图等物品,平常中又显得不同平常。一间间普通的土屋、一张张斑驳的桌椅、一幅幅用红蓝毛线标注的作战舆图以及*推过的碾子、*雨夜救乡亲的马灯、*纺线的纺车留下了“磨盘上布下雄兵百万,土屋里奏响胜利凯歌”的等美誉。这些珍贵的文物、感人的故事,昭示着*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人民的无穷深情、对事业的执着忠诚,处处表现出艰苦奋斗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旧址南面是一看无际的岗南大水库,阳光在水面上映出了一片金黄,跳跃的金光仿佛在向来者讲述这里曾经有过的辉煌历史。水库对面是一抹远山,连绵起伏,回环曲折,让人想到中国革命漫长而艰苦的历程。随后我们到了西柏坡纪念馆,进进纪念馆

15、,我们依次参观了每一个展厅,首先是序厅:光荣的平山。这里先容了抗日战争时期平山的光荣历史;然后是一、二展厅:中心工委在西柏坡 。先容了工委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国*全国土地会议、领导华北地区的解放战争、军工生产和经济建设等重大事件;三展厅:决战前夕。先容了大决战前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形势;四、五、六展厅:大决战。先容了党中心毛主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争的战场及人民支前情况,无疑,正是辽沈、淮海、平津的大决战以及无数为建立新中国的献身者,才奠定了*广场上那五星红旗的高高飘扬。七展厅:中国*七届二中全会 。八展厅是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先容了党中心毛主席离开西柏坡赴京建国情况;九展厅

16、:难忘的岁月 。展出了当年领袖和工作职员的一些工作和生活照片;十展厅:历史不会忘记。展出了现在各级党、政、军领导及社会名人等参观回访西柏坡的历史照片。纪念馆里展出的珍贵的革命文物、历史照片和资料,比较系统地先容了党中心和*等中心领导人在西柏坡期间的革命实践活动和为中国革命建立的劳苦功高。位于中央旧址南侧的领袖风范雕塑园, 一座气势恢宏的伟人铜雕,使我们深深地震撼。这组由中央美院中国著名的雕塑专家集体创作的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五位书记铜雕像,矗立于山石建成的平台上。站在伟人像前,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仰望伟人,不禁心潮澎湃。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沧海桑田,流不走永恒的纪念;岁月更替,磨灭不了刻在这里的丰功伟绩。西柏坡,这一方凝结了中国辉煌历史的土地,将会不断吸引无数后人怀着虔诚的敬意,走向这革命圣地。而凝结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作风的西柏坡精神将会被无数华夏儿女弘扬光大,成为中华民族永久的精神财富。在新一代共产党人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努力奋斗下,我们伟大的祖国,明天会更美好。 (最后一段)篇三:西柏坡电厂实习报告华北电力大学实习报告书说明:此表实习结束后,带队教师审阅完后,在系里留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