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DB37T2944-2017 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技术规范.doc

上传人:oceanpvg 文档编号:4928041 上传时间:2019-01-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7T2944-2017 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技术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DB37T2944-2017 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技术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DB37T2944-2017 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技术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DB37T2944-2017 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技术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DB37T2944-2017 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技术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150B 50DB 37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DB37/T 29442017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uper-intensive farmingof white shrimp (Litopenaeus vannamei)2017-04-14 发布 2017-05-14 实施山 东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DB37/T 29442017I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本标准由山东省渔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2、山东省农科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晓璐、叶海斌、刘洪军、许拉、王剑非、盖春蕾、于晓清、王淑娴、刁菁、樊英、李乐。DB37/T 294420171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中的场地选择、养殖与配套设施建设、养成等技术。本标准适用于凡纳滨对虾( Penaeus vannamei)淡、海水的工厂化养殖。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

3、水质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SC 2002 对虾配合饲料3 工厂化养殖场地选择3.1 位置工厂化养殖池塘宜建在淡、海水资源丰富的河流、湖泊、海边,潮流畅通、水源交换好,容易排灌,且不受暴雨、台风及工厂排污影响,不应在海滩变迁区、河口洪泄区以及地震危险区,水源水质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的要求。3.2 水质条件凡纳滨对虾(淡水)工厂化养殖用水的水质应符合NY 5051的要求。凡纳滨对虾(海水)工厂化养殖用水的水质应符合NY 5052的要求。4 养殖与配套设施建设4.1 养殖池养殖池采用钢筋混凝土或砖、石块加水泥浆、高强

4、度玻璃钢构建,形状为圆形、方形弧角或环道式养殖池,面积20 m21000 m2,池深1.5 m2.5 m。圆形或方形弧角池底中央应建成锅底形,利于水池中污物聚集,并由池底及中央排水孔随污水排出。4.2 养殖车间车间顶部结构形式有拱形、向阳形、三角形等,常采用钢屋架、钢木混合架,顶部材料可选用玻璃或透光率70 %以上的原色玻璃钢波形瓦或透明塑料薄膜等透明材料,晴天上午10时室内光强度保持DB37/T 294420172在5000 Lux以上。在风力较强的海边,应优先采用抗风力强的低拱屋顶结构。有冬雪区域房顶应注意防雪。4.3 配套设施4.3.1 蓄水池兼有蓄水、沉淀以及曝气等作用,通过闸门或水泵

5、纳水。放置增氧机等设备增加水源流动性达到良好的曝气效果。4.3.2 过滤系统采用二级砂滤即可把水体中的颗粒性物质基本过滤干净,网滤时网目的大小可具体根据水质情况及实际生产的需要而定,水源清洁,无病原体。4.3.3 消毒系统配备包括紫外线消毒器、臭氧发生器或化学消毒器等设备,蓄水消毒也可用1510 -63010 -6的漂白粉,施药后应经充分搅匀,利用物理化学的措施减少致病因子对凡纳滨对虾的影响。4.3.4 增温系统利用热水锅炉、太阳能加热系统、工厂余热或地热等对养殖池中水体加温。4.3.5 进排水系统养殖用水经沉淀、过滤、消毒、曝气后由养殖池侧边管道进入。养殖池底部排污口与排水管道相连,排水管道

6、由养殖池外开关控制,排水管道开启后利用池内外水压差,池内污水由排污口通过排水管道排出。4.3.6 动水及增氧系统大型养殖池养殖前期每600 m2水面使用1台2台1 kW的增氧机,中后期增至2台4台;小型养殖池可使用拐咀气举泵动水兼增氧,每分钟的供气量应达养殖总水体的0.5 %1 %以上。送气管道末端连接微孔增氧管,气体形成微气泡,与水充分接触。养殖密度较高可增设纯氧、液氧等发生装置及一些高效气水混合设施。注意上、中、底部增氧及动水效果的有机结合。4.3.7 水质监测系统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系统中可配置自动检测的多参数检测系统,通过对管路内及养殖池水体的水质参数检测,实现养殖系统内循环或水质监测

7、与调控。5 凡纳滨对虾养成5.1 放苗前培水放苗前15 d左右,培植益生菌、培育单胞藻,调节好养殖用水。繁殖培育饵料生物,准备好经检测不带病毒等病原体的活卤虫或桡足类等。5.2 苗种放养5.2.1 虾苗选择DB37/T 294420173虾苗选择全长0.8 cm1.0 cm活泼健壮,无特定疫病的虾苗,无病弱苗和死苗,大小整齐,溯水能力强,体色透明,不发红,肝心区黑褐色,胃肠充满食物、逆水性强,无外部寄生物及附着污物。建议选择无特定疫病(SPF)一代苗种。5.2.2 苗种检疫苗种需通过凡纳滨对虾白斑病毒(WSSV)、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虾肝肠胞虫病(EHP)、桃拉综合征病

8、毒(TSV)、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IMNV)和黄头杆状病毒(YHV)阴性检测。5.2.3 放养密度体长0.8 cm1.0 cm虾苗,放养密度300尾/m 2800尾/m 2。5.2.4 水温放养苗种水温应在22 以上,28 30 较为适宜。5.2.5 盐度凡纳滨对虾适应盐度范围较广,放养盐度132,虾苗培养池、中间培育池和养成池盐度差应小于2,池水盐度相差大于2时,可通过驯化虾苗或用出盐前的卤水等调节养殖池水盐度使之适应盐度的变化。5.3 饵料投喂5.3.1 饵料质量凡纳滨对虾配合饲料质量应符合SC 2002和NY 5072的规定,使用鲜活饵料应进行必要的消毒。5.3.2 投喂量常规配合饲料日

9、投喂率为3 %5 %。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对虾的尾数、平均体重、体长及日摄食率,计算出每日理论投量,再根据摄食情况、天气状况、对虾的活动周期、确定当日投喂量。投喂后继续观察对虾摄食情况,对投喂量进行调整。5.3.3 投喂方法在仔虾期每日投饵10次12次,中后期每日4次6次,日夜均等投饵或白天稍多于夜间。投饵应全池均匀投撒,每池设数只饵料盘。5.4 水质调控在养殖的全过程中通过换水、增氧、排污、吸污等措施保证水质良好,溶解氧保持在5 mg/L以上,一般不应低于3 mg/L。氨氮应控制在0.2 mg/L以下。硫化氢控制在0.02 mg/L以下。pH控制在8.28.8。透明度应控制在30 cm80 cm

10、。也可通过泼洒微生物制剂的方法对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等进行有效调控。表 1 水质调控理化指标测定指标 正常范围 必须采取措施的阈值 测定周期pH 8.28.8 8 或9 或日波动 0.5 2 次/天DB37/T 294420174DO(mg/L) 36 3 2 次/天表1 水质调控理化指标(续)测定指标 正常范围 必须采取措施的阈值 测定周期氨氮(mg/L) 00.1 0.2 1 次/天亚硝酸氮(mg/L) 00.1 0.2 1 次/天H2S(mg/L) 00.01 0.015 1 次/天余氯(mg/L) 0 0.1 1 次/5 天盐度 按虾种和季节定 1 次/5 天透明度(cm) 3080 8

11、0 或30 1 次/3 天总碱度(mg/L) 80160 60 1 次/7 天5.5 测定每日监控测量水温、溶解氧、pH值、透明度、盐度,定期检测氨氮等水质要素。经常检测池内浮游生物种类及数量变化。每5d10d测量一次对虾生长情况。可测量对虾体长,也可测量体重,每次测量尾数应大于50尾。5.6 病害防控5.6.1 主要病害种类凡纳滨对虾主要疾病有白斑综合症病毒病(WSSV)、虾肝肠胞虫病(EHP)、肝胰脏细小病毒病(HPV)、桃拉综合症病毒病(TSV)及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IHHNV)、红体病(由嗜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等细菌引起),还有由细菌引起的烂眼病、烂鳃病、烂尾病等。5.6.2 防病基本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优化生态环境,保证营养需求,增强凡纳滨对虾体质,提升抗病能力;不得纳入发病虾池排出的水,不得投喂带有病原的饵料,切断病原传播途径,杜绝或减少虾体和水环境中病原体的数量;控制细菌或支原体等的并发感染。5.7 养成收获根据需求量的多少,可采用旋网、抬网、拉网收捕。由于虾的密度较大,在对虾达到商品规格后就应进行逐步间收,以减低池内压力。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国内外标准规范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