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3

类型2017年高中会考文言文阅读测试卷.docx

  • 上传人:cjc2202537
  • 文档编号:4924613
  • 上传时间:2019-01-23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114.7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7年高中会考文言文阅读测试卷.docx
    资源描述:

    1、2017 年高中会考文言文阅读测试卷一、阅读逍遥游 (节选) ,完成 14 题。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 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

    2、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

    3、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怒而飞 怒:奋发B志怪者也 志:记载C适千里者 适:往D小年不及大年 年:年月2下列各组语句中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B风之积也不厚之二虫又何知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水浅而舟大也D去以六月息者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海运则将徙于南冥B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

    4、息相吹也C三餐而反,腹犹果然D蟪蛄不知春秋4、关于大鹏,李白曾写下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以“扶摇直上”的“大鹏”自况,表达了诗人远大的志向和对自身非凡的自信。辛弃疾则写过哨遍池上主人:“似鲲鹏、变化能几。东游入海,此计直以命为嬉。古来谬算狂图,五鼎烹死,指为平地。嗟鱼欲事远游时。请三思而后行可矣。 ”否定了“大鹏”的“以命为嬉” ,表达了词人被免职时心灰意冷的心情。请你根据选文内容,联系庄子的思想特点,说说李诗、辛词的这两种对大鹏的态度中,哪一种更接近庄子的本意。答: 二、阅

    5、读劝学 (节选) ,完成 14 题。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智慧B.而闻者彰 彰:清楚C.而绝江河 绝:横渡D.君子生非异也, 生:习惯2.下列语句中加点

    6、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 而寒于水B輮使之然也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C故木受绳则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登高而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下面两句话,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学不可以已 金就砺则利A. 学习是不可以成为过去的事情。 刀剑放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B. 学习不可以停止。 金属靠拢磨刀石就锋利了。C. 学习不可以停止。 刀剑放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D. 学习是不可以成为过去的事情。 金属靠拢磨刀石就锋利了。4.荀子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恶的,但“性恶”又是可以改变的。在劝学中他运用一系列类比,论证了这个观点。请根据原文真空,将作者的论证补充完整。事物的原状 外物的作用

    7、产生的结果蓝 提取 青水 降温 冰木 轮(曲)木 受绳 金 人 博学(学习) 知明而行无过(君子)三、阅读鸿门宴 (节选) ,完成 15 题。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

    8、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沛公曰:“诺。 ”1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距关,毋内诸侯B张良出,要项伯C沛公奉卮酒为寿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在现代汉语里已不再使用的一项是( )A为之奈何 B约为婚姻C秋毫不敢有所近D项伯许诺3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为之奈何 君为我呼入 B吾得兄事之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C君安与项伯有故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9、D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所以遣将守关者4对下面两句话的意思,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A现在事情危急,因此多亏他来告诉我。 明天早晨不可不早些亲自来感谢项王B今天有急事,因为是旧交特意来告诉我。明天早晨不可不早些亲自来感谢项王C今天有急事,因为是旧交特意来告诉我。明天早晨不可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D现在事情危急,因此多亏他来告诉我。明天早晨不可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5 鸿门宴中的刘邦这一人物形象,有人认为他是英雄,有人认为他是无赖。请结合节选部分的内容加以评判,并谈谈你的看法。四、阅读陈情表 ,完成 15 题。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

    10、,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待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11、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A门衰祚薄 祚:zu 福分B常

    12、在床蓐 蓐:r 草席C责臣逋慢 逋:p 逃脱D不矜名节 矜:jn 怜惜2下列语句分为 4 组,其中全部采用了委婉说法的一组是( )慈父见背 舅夺母志 猥以微贱 愿乞终养A BC D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A (祖母)外无期功强近之亲B逮奉圣朝, (自己)沐浴清化C (皇帝恩遇优厚)非臣陨首所能上报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苦衷)不许4下列语句中的“以”字与例句中的“以”字意思和 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臣以供养无主A臣具以表闻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C但以刘日薄西山D谨拜表以闻5从 两段的文字看,李密申述暂时不应召赴任的理由有哪几条?答: 五、阅读兰亭集序 ,完成 15

    13、题。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

    14、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群贤毕至 毕:全部B列坐其次 次:旁边C信可乐也 信:任凭D人之相与 与:交往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当其欣于所遇B亦足以畅叙幽情 足以极视听之娱C仰观宇宙之大 及其所之既倦D引以为流觞曲水 齐彭殇为妄作3.下列句子括号中,补充的省略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映带(在兰亭的)左右C引(清

    15、缓溪流)以为流觞曲水D每览昔人(对生死)兴感之由4.对下面两句话的意思,理解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固知一死生为虚诞A何况寿命长短随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本来知道无论是生还是死其实都是不可信。B何况寿命长短是自然早就安排的,最后都会一同消失。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C何况寿命长短随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D何况寿命长短是自然早就安排的,最后都会一同消失。本来知道无论是生还是死其实都是不可信。5.文中“信可乐也”句“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 六、阅读滕王阁序(节选),完成 14 题。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16、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

    17、溟深, 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临:从高处往下探望B披绣闼,俯雕甍 披:打开、推开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襟:上衣前面的部分D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穷:困厄,处境艰难2下列各组句子中

    18、,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即冈峦之体势 觉宇宙之矣无穷B潦水尽而寒潭清 纤歌凝 而白云遏C山原旷其盈视 川泽纡 其骇瞩D访风景于崇阿 屈贾谊 于长沙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典故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彭泽:指谢灵运,他做过彭泽县令,喜好饮酒。B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宣室:汉未央宫前殿正室叫宣室。汉文帝曾于宣室接见贾谊,谈话到半夜。C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汉武帝时的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阮籍:三国时的诗人。他有时独自驾车出行,到无路处便恸哭而返,借此宣泄不满于现实的苦闷心情。4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

    19、天一色”是千古传唱的名句,句中加点词语是怎样生动优美地描绘出深秋的景色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 七、阅读游褒禅山记(节选) ,完成 14 题。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

    20、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

    21、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的,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卒:死后 B即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责怪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尽(兴)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审察2下面对加点字“其”字的意义和用法,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 “花山”其:第三人称代词,用在名词之前,表示领属关系,可译为“仆碑的” 。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其:代词,用于第一人称,指代作者自己。C其孰能讥之乎其: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

    22、“那些人”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其:代词,指代古书,可译为“那些书” 。3下列句子不属于判断句的一句是(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B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C此余之所得也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4作者从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中悟出了精辟的人生哲理。请你就文章中提到的一条人生哲理,谈谈你的看法。答: 八、阅读赤壁赋(节选) ,完成 14 题。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

    23、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苏子愀然 愀然:

    24、山川相缪 缪: 酾酒临江 酾酒: 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哀吾生之须臾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B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D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3把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译文: 4用选文原句,将下面一段分析文字补充完整。“客”由眼前所见联想到历史英雄,他们尚且如此渺小,何况“ , ”的常人。进而,“客”以“ , ”形象地表达出对生命短促、个人渺小的感慨。 九、阅读陶渊明归园田居 (其一) ,完成 13 题。归园

    25、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两句诗抒发了作者 的情怀。在诗的结尾与这两句诗照应的诗句是: , 。2.“误落尘网中”一句,为什么用“尘网”而不用“罗网 ”?答: 3.作者归隐田园后的心情是怎样的?这种心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答: 十、阅读咏怀古迹(其三) ,完成 13 题。咏怀古迹(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

    26、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1.“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两句中的一个“ ”字写出了明妃远嫁异邦,而一个“ ”字则写出她难归故里的凄楚。2.人们对“画图省识春风面”中的“省”字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解释为 “曾经” ,而清代朱瀚在杜诗解意中说:“省,乃省约之省,言但于画图中略识其面也。 ”你认同哪种解释,请说明理由。答: 3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 ”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用,用在昭君村上是不合适、不协调的。请根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指出

    27、胡震亨的说法是否妥当。 (限 150 字以内)十一、阅读琵琶行 (节选) ,完成 12 题。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1.选段中“又闻此语重唧唧” “今夜闻君琵琶语”这两句中的 “语”的意思是否相同?请结合语境加以解释。答: 2.有人考证,浔阳当时为江州治所,是长江上一个大港,商业繁华,周围名胜古迹

    28、很多,并不偏僻,也不可能“终岁不闻丝竹声” ;诗人住处背靠湓水,庭院北边的土冈长着青翠的竹林,宅后有园,长满了各种树木,是一个诗人非常喜爱的幽静地方。既然如此,作者为什么在诗中把浔阳描写得如此荒凉冷漠,痛苦不堪?请谈谈你的看法。答: 十二、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完成 12 题。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 ”这几句,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这里

    29、出现过的许多威武雄壮的战争故事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向往。2.本篇历来被看做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而“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的词句表现出苦闷压抑之情,这与本篇的气魄雄伟豪放的风格是否矛盾?答: 一、阅读劝学 (节选) ,完成 14 题。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

    30、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其曲中规 中: 而闻者彰 彰: 声非加疾也 疾: 而绝江河 绝: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 而寒于水B輮使之然也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C故木受绳则直 则智明而行无过矣D登高而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译文: 4.荀子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恶的,但“性恶”又是可以改变的。在劝学中他运用一系列类比,论证了这个观点。请根据原文真空,将作者的论证补充完整。事物的原状 外物的作用 产生的结果 (11) (12) 轮(曲) 受绳

    31、 (13) (14) 博学(学习) 知明而行无过(君子)七、阅读游褒禅山记(节选) ,完成 14 题。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

    32、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

    33、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的,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卒:死后 B即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责怪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尽(兴)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审察2下面对加点字“其”字的意义和用法,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 “花山”其:第三人称代词,用在名词之前,表示领属关系,可译为“仆碑的” 。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其:代词,用于第一人称,指代作者自己。C其孰能讥之乎其: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那些人”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其:代词,指代古书,可译为“那些书” 。3下列句子不属于判断句的一句是(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B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C此余之所得也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4作者从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中悟出了精辟的人生哲理。请你就文章中提到的一条人生哲理,谈谈你的看法。答: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7年高中会考文言文阅读测试卷.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492461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