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6课 理想 课件1(新人教版七年级上).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22645 上传时间:2019-01-23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74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课 理想 课件1(新人教版七年级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第6课 理想 课件1(新人教版七年级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6课 理想 课件1(新人教版七年级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6课 理想 课件1(新人教版七年级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6课 理想 课件1(新人教版七年级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理 想,流沙河,理 想 流沙河,流沙河,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县人,生于1931年。早在解放前,他在成都二中读书时,就是一个追求光明、酷爱文学的少年。他加入了进步学生团体“十月读书会”,并在进步报刊上发表文章。新中国成立时他17岁,正在四川大学农化系读书。他痛恨自己的地主家庭,决计脱离它而独立生活,毅然辍学前往山区当了小学教员。1952年转入四川省文联搞专业创作。 1957年1月,流沙河、白航等四位年青诗人在成都创办星星诗刊。 “反右”开始,星星被指控为“反党刊物”, 1979年底,身穿破棉袄的流沙河又回到星星编辑部。他一边在复刊后的星星作编辑工作,一边勤奋地写作。22年的灾难,不仅没有

2、使他消沉,反而使他的诗更充满激情,更深沉感人,,一、诵读解诗意,(1)、读准字音 (2)、把握语调,音律,节奏 (3)、区分句子中的词语轻重缓急 (4)、明确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出恰当的语气,蜕变tu 倔强ju 洗濯zhu 玷污din 扒窃p 诅咒z 寂寥lio 夸耀yo,本文选自 作者 ,这是一首 诗。,离乱 可望不可即 倔强 洗濯 寂寥 绝处逢生,离别与动乱,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性情)刚强不屈,洗。濯,洗。,寂静空旷,在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地方找到了出路,玷污 怨恨 扒窃 诅咒 浓阴 浪子回头 碌碌终生,弄脏(多用于比喻),游荡不务正业的青年人悔过自新,被偷走,咒骂,树木浓密,不见阳光,

3、对人或事物强烈的不满或仇恨,一辈子平庸没有作为,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 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 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生活; 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 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 理想使你头白仍然

4、天真。,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理想既是一种获得, 理想又是一种牺牲。,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 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 而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 寂寥里的欢笑,欢笑里的酸辛。,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 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 理想去从来不抛弃任何人。 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 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 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 理想被扒窃了,不必哭泣, 快去找回来,以后要当心!,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 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 庸人失

5、去理想,碌碌终生, 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 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荫。,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启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本文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历史意义(2、3) 理想的意义(1)人格意义(4、5、6、?) 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12) 人生意义(8、9、10、11),理想的意义(1),历史意义(2、3),人格意义 (4、5、6、7),人生意义 (8、9、10、11),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12),三、研读,悟诗理,这首诗意蕴丰富,蕴涵了深刻的哲理,你们是否都读懂了呢?请细读诗歌,勾画出自己不懂得地方,并在小组内交流。请组长将交流会

6、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在纸上,然后在全班交流。,1、第一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运用了比喻和顶针的修辞手法。,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在形式上环环相扣,在内容上步步推进。,这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在全诗中起到了统领的作用。,2、第2节表达了什么意思?能试着举例说明吗?,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想。,3、第3节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理想的?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从历史的角度谈理想。,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理想,连缀在一起,正像“珍珠链”一样,推动着历史的前进。,理想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4、第4节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层

7、次的?第三、四句有什么深刻含义?,与第一节联系在一起:,一、二句与第一节相似:理想使人明确方向,三、四句与“黎明”相比较:理想的实现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5、第5节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树立远大理想的重大意义。,a理想使人积极乐观,b理想使人斗志顽强,c理想使人永远年轻,d理想使人充满活力,理想给人力量,6、你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这两句诗的含义?,要想实现理想,必须付诸于实践。我们在经过无数次的追求之后,在洒下数不清的汗水之后,获得的是一种理想实现之后的喜悦和成就感。正如在山的那边中所说:“在不停地翻过无数次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8、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7、为什么理想带来的荣誉是“副产品”?有理想的人为什么也会“酸辛”?,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是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等,决不是个人荣誉。理想的实现可能给会个人带来荣誉,但这正像“副产品”不是主要的。我们应当正确对待荣誉。 胸怀理想、为理想而奋斗的志士,处境尽管寂寥,但是他享受着斗争的欢乐,所以有“寂寥里的欢笑”。但是,他毕竟遭人误解,被当成异类,所以欢笑里又有酸辛。,8、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教师引导学生举出实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认识理想的人生意义。,“不幸”就是指“被误解的寂寥”和

9、“酸辛”。 这一节说的是理想对人生的意义,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使平凡的人变得伟大。所谓“大写的人”,就是真正的人,崇高的人,伟大的人。,第9节,这一节与上一节有什么关系?,第三、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第三、四句是两个倒装句,分别强调“给罪人新生”和“唤浪子回头”。,并列关系,都是写理想对人生的意义。上一节是从正面写,这一节是从反面写。,作者列举“罪人”和“浪子”的例子有什么典型意义?,典型意义是连“罪人”和“浪子”都因为有理想而改变了自己,何况是一般人呢。,第10、11节,这两节诗歌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可否将“蜕”字改换成“变”字?为什么?,层进关系。,第

10、10节从被动方面写理想被曲解、玷污和糟蹋,应该怎么办。第1l节写有些人因主动放弃理想而产生的后果。,不能换,“蜕”是由好向坏转化,而“变”可变好也可变坏。,第12节,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理想开花”两句比喻什么?,“理想开花”两句是说,今天的理想之花,就是明天的甜果,今天的理想之芽,就是明天的浓阴,树立了理想,不懈地奋斗,就会取得丰硕的收获。,第二课时,四、吟读,品诗味,(一)、理想是一种看不见也摸不到的东西,本诗中作者是用什么形象来表达理想的意义的?这样是一种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你 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比喻:生动形象,变抽象为形象。

11、意象:诗歌中的具体形象。,(二)、美读 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进行深情诵读,艺术化背诵。 用竞赛的形式进行。,五、拓展延伸,重温经典,(一)、关于“理想”的名言警句: 只有向自己提出伟大目标并以自己的全部力量为之奋斗的人,才是幸福的人。加里宁 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做生活的目的这种伦理基础,我把它叫做猪栏的理想。 爱因斯坦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张闻天 一个人若是没有确定航行的目标,任何风向对他都不是顺风。 (法)蒙田 理想如星辰我们永不能触到,但我们可像航海者一样,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 史立兹 理想并不能够被现实征服,希望的火花在黑暗的天空闪耀。 巴金,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 罗曼罗兰

12、 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人。 屠格涅夫 我们如果没有理想,我们的头脑将陷入昏沉;我们如果不从事劳动,我们的理想又怎样实现? 陈毅 人需要理想,但是需要人的符合自然的理想,而不是超自然的理想。 列宁 理想是需要的,是我们前进的方向,现实有了理想的指导才有前途;反过来,也必须从现实的努力中才能实现理想。 周恩来 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苏格拉底,(二)、用诗意的语言来赞美理想。 如:理想是茫茫大海上那灯塔雪亮的眼光 理想是十字路口醒目的手臂理想 理想是驱逐寒夜那熊熊的烈焰,(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船之梦 白色的乱石中, 白色的乱石中, 晒晾着黝黑的船体, 一只黑色的鹰在歇息, 黑色的船板, 他的翎毛散乱, 望着江流叹息。 一片搏击后的疲惫。 千百次的漂流, 它的梦, 千百次的浪落浪起, 却未松弛 千百次的风吹雨打, 长留在过往的船上,。 都成了散落的记忆。 依然是漂泊、 呐喊、搏击。,大小船只, 从滩头驶过, 一声声长笛短笛, 留下一片片问候、记忆。,这首诗标题中的“梦”是指什么? 第二节连用三个“千百次”,有何作用? 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