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课 中秋咏月诗三首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上 (20).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文币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3课 中秋咏月诗三首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上 (20).ppt
- 资源描述:
-
1、明月几时 有水调歌头 苏轼苏轼( 1036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人,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才华横溢,散文、诗、词、书、画等都有很高成就 ,在词的发展史上创立了豪放派 。 但苏轼在仕途上却几经浮沉,不能得志,多次被 贬 。然而此人生性豁达、乐观,不论处于何种逆境总能以积极的态度勉励自己,只这一点便足以令人敬服。背景资料w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 1076年,即丙辰年)中秋节夜晚。当时,苏轼正被贬为密州太守(今山东诸城县)他的弟弟苏辙(子由)也因与变法派意见不合,远在山东济南,此时兄弟二人已有六、七年没有相见了。此时,苏轼开怀畅饮直到天明,禁
2、不住思绪万千,乘着酒兴,写下了这篇千古名篇。诵读诗词的要求、速度要慢,边读边体味, 使作品 中 的形 象在脑中浮现。、要有节奏,韵脚读出延长音。、有感情。水 调 歌 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小序作用:交代写词的时间及缘由。质疑一、读上片,回答问题。在人间,作者孤独、寂寞,感受到的只是失意与别离的折磨。、词中哪一句体现了作者向往天上宫阙,不愿留在人间?为什么?“我欲 乘风归去 ”质疑一、读上片,回答问题。“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2、词中的哪些句子写出了词人的内心矛盾 ?质疑二、读下片,回答问题。夜已深了,失意和离愁,涌上心头,使词人难以成眠。1、 “转朱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