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猫,郑振铎,现代作家、学者。福建省长乐县,1920年底,与茅盾、叶圣陶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曾创办我国最早的儿童刊物儿童世界,并主编小说月报。1925年和叶圣陶、胡愈之合编公理日报,揭露和抨击帝国主义制造“五卅”惨案的暴行。1927年“ 四一二” 政 变后,被迫旅居英、法、日等国。1929年初回国,一度在商务印书馆工作。后任北京燕京大学教授、上海暨南大学文学院长。抗战时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抗战胜利后,创办民主周刊,被国民党当局查禁。解放后历任中央文化部文物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阿联酋,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他还是著名藏书家
2、,逝世后, 其家属将近十万册藏书全部献给国家。,作者简介,郑振铎,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忧郁 污涩 怅然 蜷伏 惩戒 凝望 诅骂 怂恿 叮嘱,yu y s chng qun chng nngz sng yng dng zh,研读课文,1、文章生动的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找出相关句子作分析。A、“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写出了小猫玩耍时的动态和情态。B、“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写出小猫的脑袋、眼睛随着蝴蝶的飞舞而转来转去并伺机捕捉的样子。,C、“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隐身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
3、似的。”小猫的淘气、顽皮让我们会心一笑!这一组句子,从细小的方面写尽了前两只猫的活泼可爱、顽皮淘气。这样的描写,叫做细节描写。它可以使文章生动而富有情趣。,2、第三只猫难看也罢、忧郁也罢,但这都不妨碍它成长。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很快消失,不幸随之而来,猫的遭遇是什么?被主人误认为偷吃了芙蓉鸟。,3、“凝望”是何意?猫究竟为什么要“凝望”鸟笼呢? 想当初,那只猫就像一个孩子,被人抛弃,无家可归,在冬天的早晨,几乎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它常常对鸟笼凝望着,也许是 在羡慕鸟儿的美丽,也许是悲叹自己的悲惨经历和孤苦伶仃的生活,4、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亡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因为第三只猫的
4、死责任在“我”。“我”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5、事情澄清后,“我”心里十分难过,作者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这是我的忏悔。同时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不能主观臆断,否则,就会出现差错,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情感揣摩,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第二只猫丢失后,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缺德的人太气人了,叫人恨恨难消。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
5、难受,于是才有不想马上养的想法。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而且在暴怒之下打它致死,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由于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反而触发自己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于是才有永不养猫了的想法。,同学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养第二只小黄猫时家中也养了一对黄色芙蓉鸟,鸟也被吃了,“我” 会怎么想、怎么做?请你以第一人称来叙述。,思维拓展,说说感受谈谈收获在同一件事上,作者对待不同的猫的态度可能是不同的,猫的遭遇可能是不同的。那么这是什么造成的?你从中悟出什么道理?,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 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主 题 理 解:,1、把“我”看作描写的侧重点,本文的主题是:,表现“我”严于律己的精神。(“我”是一个善良的、正义的、严于自省的、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 或者“做人的道理”:人们应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 不能主观臆测,妄下断语,以致伤害无辜。,2、把猫的不幸遭遇看作描写的侧重点,本文的主题是:,揭示了生活中发生不幸的原因。,反思篇,请你以作者的口吻为第三只猫写一段哀悼性的文字,表达“我”的忏悔之情。,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