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山的那边一、写出相应的拼音或汉字痴( )想 隐( )秘( ) 凝( )成 mng lng( )诱( )惑 喧( )腾 shn( )间 hun xing ( )二、解释下列词语。 痴想: 隐秘: 凝成: 诱惑: 喧腾: 瞬间:三、熟读本诗,思考相关问题。 1、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诗句的含义(括号里的问题可作参考)。(1)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这种“想望”为什么是“隐秘”的?)“隐秘”指的是刚刚扎下的梦想未曾示人,深藏于内心,自己很珍视,又带有一点的朦胧。这 是属于自己的秘密。可能害怕 受到别人的嘲讽而不敢示人。(2)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铁青”是写山的颜色吗?
2、)这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铁青着脸”。山色 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 幼稚可笑。“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现实击碎了“我”的幻想,表现了“我”幻想落空后心情跌落到谷底、无比失望的心理状态。(3)“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这里“枯干的心灵”意味着什么?“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
3、实而有活力。( 4)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在这 里,“照亮”是什么意思?)先要想为什么“照亮”,可以想见这“全新的世界”是光辉灿烂的。再想照亮前后的心情,能体会到那一种惊喜,理想境界的实现使人兴奋 、惊喜。2、诗歌 中的形象除了字面所指外,往往另有内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诗中的“山”和“海” 有怎样的内涵。诗人以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困难,用爬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从而告诉人们,通往理想之路是漫长的,崎岖的,要不怕长途跋涉,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三、课外拓展:与“山”、“海”有关的诗句写山的千山鸟 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
4、登鹳雀楼)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杜 甫:望岳)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 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写海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 进酒水何澹澹,山岛耸峙-观沧海 曹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张九龄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陆游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宋 苏轼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