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书报告(刘梓琰妈妈)通过假期里跟孩子共读,我根据自身教育问题作出了以下总结: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不应该只是教孩子怎样做人,学习。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行动语言和积极的情绪去影响孩子,引导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记得孩子的上个学期,我曾因为我的过分焦虑直接影响了孩子。那时女儿因为一次数学测试得了“良好”我很恼火,又是批评又是挖苦,给女儿打击很大。从那以后她一度害怕数学测试,也开始变得焦虑.担心,对数学测试失去了信心。每每看到孩子这样,我又是生气又是着急,每次凶了孩子自己又很心疼。因为这样我曾哭着给朱老师打过电话,向她寻求解决的办法。那时朱老师的话正中要害。她说:“梓琰妈妈你太焦虑了,你应该相信孩
2、子,别太看重成绩让她顺其自然,自己先调整一下心态试试。 ”后期我真的做了自我调整,换了一种心态去看待孩子的数学测试,也多次跟孩子的数学老师做了沟通,对孩子我不再提出明确的要求,而是想办法让孩子的心情放松,告诉她:“只要你认真了,考什么都好,妈妈相信你。 ”一段时间过后,女儿真的有了改变,她不再那么焦虑害怕了,心情也放松了。最终的期末成绩也不错。因此,我得出结论:家长的焦虑直接影响了孩子,要解决孩子的焦虑问题家长首先要做出调整,才能给孩子一个积极的暗示。家长往往对孩子的要求过高,孩子做不到时内心紧张就会进一步焦虑。而焦虑的孩子往往会敏感.缺乏自信.畏首畏尾。所以,我们家长应该充分的相信孩子,鼓励
3、孩子,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孩子的学习,而不是强制。只有家长真正做到尊重.理解.关心孩子,孩子才能自觉的接受家长的教诲,使孩子的兴趣得以提高,学习习惯得以养成,才有利于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感谢朱老师,感谢数学老师以及各科老师,感谢你们的无私奉献。教育是神圣的,它不仅需要老师,更需要我们家长的共同探讨,愿跟随老师的脚步伴着孩子们一路同行!三年级二班刘梓琰家长陈敏2017.8.18跟郑英老师学习奖励艺术和惩戒艺术:奖励艺术 : 1. “新”变化品种,常换常新 2. “情”发乎真情,感人心脾3. “平”尊重差异,兼顾公平 4. “智”精神熏陶,注重长效5. “导”关注动机,内在驱动 6. “度”尺度适当,
4、恰如其分7. “活”依据情境,适时而用 8. “异”因人而异,量身定做9. “趣”意趣昂然,激发兴致 10. “反”反向奖励,寓褒于贬11. “变”变换角度,特殊定义 12. “适”奖其所需,适得其所13. “循”双向传递,循环效应 14. “隐”秘而不宣,暗渡陈仓惩戒艺术:1.制度先行,让惩戒有法可依。(1)条例明确给惩戒一个可视的标准 (2)留有空间让惩戒充满丰盈的弹性(3)平等遵守使惩戒具有普遍约束力 (4)助力家长做家长的可靠同盟者(5)划定边界为惩戒划出清晰的界限2.语言责罚进行有意味的言说。(1)借喻反衬于无声处听惊雷 (2)反唇相讥点其痛处促警醒(3)相机作料樯橹尽作灰烟灭 (4)当头棒喝狂风暴雨猛洗礼(5)反话正说言此意彼自意会 (6)和言悦色和风细雨润无声3.积极担责让惩戒落到实处。(1)合理代偿为错误行为付出代价 (2)将功补过用积极行为弥补过错( 3)自食其果让其遭受自然结果的惩戒 (4)弥补过失为破洞绣上美丽的花(5)还治其人让明知顾犯者有苦难言 (6)剥夺机会“暂停”其部分权利4.心灵责罚拨动内心深处的琴弦。(1)自我施惩惩戒自己震撼学生 (2)擦拭心灵让其保持一颗透亮的心(3)间接施惩惩戒同伴让其拷问内心 (4)引导反省引导内心自我对话(5)察而不扬巧点破绽而不揭穿 (6)计算成本计算犯错成本让其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