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作业.docx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13628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试卷第 1 页,总 11 页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单选题1在人体中,由 A、T 、C 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 )A. 2 种 B. 4 种 C. 5 种 D. 6 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核酸包括 DNA 和 RNA,DNA 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四种碱基分别是A、T 、C、G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四种碱基分别是 A、U、C、G 解:人体中的核酸有 DNA 和 RNA,所以 A、C 有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 T 只有脱氧核苷酸,共 5 种故选

2、:C考点:DNA 分子的基本单位;RNA 分子的组成和种类2有关 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实验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追踪法,用 35S 标记 DNA,用 32P 标记蛋白质B实验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C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D实验证明了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该 实 验 采 用 了 放 射 性 同 位 素 追 踪 法 , 用 35S 标 记 蛋 白 质 , 用 32P标 记 DNA, A 错 误 ; 该 实 验 证 明 噬 菌 体 侵 染 细 菌 时 只 有 DNA 进 入 细 菌 , 蛋 白质 外 壳 留 在 外 面 ,

3、 不 能 证 明 蛋 白 质 不 是 遗 传 物 质 , B 错 误 ; 该 实 验 证 明 噬 菌体 侵 染 细 菌 时 只 有 DNA 进 入 细 菌 , 蛋 白 质 外 壳 留 在 外 面 , 进 而 证 明 DNA 是 遗传 物 质 , C 正 确 ; 该 实 验 只 能 说 明 DNA 是 遗 传 物 质 , 不 能 说 明 DNA 是 主 要 遗传 物 质 , D 错 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噬 菌 体 侵 染 细 菌 的 实 验 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实验材料的选择对遗传学实验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摩尔根

4、通过对果蝇眼色的研究,证明基因的化学本质试卷第 2 页,总 11 页B玉米的花为单性花,适于研究伴性遗传CR 型和 S 型肺炎双球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不同DT2 噬菌体结构简单,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摩尔根只证明了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存在染色体上,但没有证明基因的本质,A 错误;玉米雌雄同株,单性花,不适合伴性遗传,B 错误;R 型菌落粗糙,S 型菌落光滑,C 正确;侵染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是主要的,D 错误。【考点定位】有关遗传学实验4某 DNA 分子中,GC 之和占全部碱基的 35.8%,一条链的 T 与 C 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5、 32.9%和 17.1%,则它的互补链中, T 和 C 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A 32.9和 17.l B31.3和 18.7 C 18.7和 31.3 D 17.l和 32.9【答案】B【解析】由于 DNA 分子中(GC)之和在整体中的比例与两链及单链 DNA 中该比例均相等,可推出该已知链中 GC35.8%,又因 T 与 C 各占 32.9%与 17.1%,可求出该链中的 A 为 1(GCT)1(35.8%32.9%)31.3%,G35.8%17.1%18.7%。其互补链中 T 和 C 应与该链中 A 与 G 含量相等。5在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分别用

6、32P 和 35S 标记噬菌体 DNA 和蛋白质,如图中一定有放射性的依次是( )A 、 B、 C 、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组成,P 元素存在于磷酸部位;根据氨基酸结构通式,可知 S 元素存在于氨基酸的 R 基中所以用 32P 和 35S 标记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磷酸和 R 基团故选:A6在 T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下列对 T2 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大肠杆菌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试卷第 3 页,总 11 页B能在大肠杆菌内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使该细菌裂解C利用大肠杆菌的氨基酸和酶来合成子代噬菌

7、体的蛋白质外壳DT2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 S 元素【答案】C【解析】以 噬 菌 体 的 DNA 为 模 板 合 成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核 酸 , A 错 误 ; 宿 主 细 菌 以二 分 裂 方 式 进 行 增 殖 , 而 噬 菌 体 不 能 分 裂 , B 错 误 ; 噬 菌 体 侵 染 细 菌 后 , 利 用宿 主 菌 的 原 料 合 成 子 代 噬 菌 体 , 如 利 用 宿 主 菌 的 氨 基 酸 合 成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C 正 确 ;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为 DNA,不含有 S 元素,D 错误。【考点定位】噬 菌 体 侵 染 细 菌 实 验【名师点睛】噬

8、 菌 体 的 繁 殖 过 程 : 吸 附 注 入 ( 只 有 噬 菌 体 的 DNA 注 入 细 菌 内 ,并 作 为 控 制 子 代 噬 菌 体 合 成 的 模 板 ) 合 成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DNA 和 蛋 白 质 外 壳( 控 制 者 : 噬 菌 体 的 DNA; 原 料 、 能 量 、 场 所 等 均 由 细 菌 提 供 ) 组 装 释放 。7已知一段双链 DNA 中碱基的对数和腺嘌呤的个数,能否知道这段 DNA 中四种碱基的比例和(A+C):(T+G)的值( ) A.能 B.否 C.只能知道(A+C):(T+G)的值 D.只能知道四种碱基的比例【答案】A【解析】已知腺嘌呤数,

9、可推知胸腺嘧啶数,继而推出 G 和 C 的数量,A+C/T+G=1。8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下列相关实验方案与结论中合理的是( )A.将两组噬菌体都用 32P 和 35S 标记后再去侵染细菌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可得出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C.充分的搅拌能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D.用 32P 和 35S 标记的 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需长时间保温培养【答案】C【解析】两组噬菌体分别用 32P 和 35S 标记后应分别侵染两组细菌,A 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将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体外,蛋白质没有机会参与子代噬菌体的增殖过程,故无法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B 错误;搅拌

10、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C 正确;T 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只能进行短时间保温,否则细菌裂解,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后会影响实验结果,D 错误。9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 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下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 ( )试卷第 4 页,总 11 页实验预期结果“杂合” 噬菌体的组成 预期结果序号 子代表现型1 与甲种一致甲的 DNA乙的蛋白质 2 与乙种一致3 与甲种一致乙的 DNA甲的蛋白质 4 与乙种一致A. 1、3 B. 1、4C. 2、3 D. 2、4【答案】B【解析】噬菌体发遗传物

11、质为 DNA,子代表现型由“ 杂合”噬菌体的 DNA 决定。甲的 DNA乙的蛋白质组成的咋和噬菌体,子代表现型与甲种一致;乙的 DNA甲的蛋白质组成的咋和噬菌体,子代表现型与乙种一致。10下列是人类探索遗传奥秘的几个经典实验,其中表述合理的是A.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摩尔根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 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证明了 DNA 是转化因子C.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除了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外,还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 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 DNA 双螺旋结构,并提出了 DNA 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假说【答案】D【解析】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来

12、的遗传因子一词,但并没有发现基因,A 错误;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证明了 S 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但并没有证明 DNA 是转化因子,B 错误;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只能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C 错误;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 DNA 双螺旋结构,同时提出 DNA 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假说,D 正确。11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椐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 35S 和放射性同位素 32P 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 分别用 35S 和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

13、养试卷第 5 页,总 11 页C. 用 35S 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 可以用 3H 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研究 R 型肺炎双球菌中 DNA 的复制【答案】C【解析】噬菌体是病毒,不能使用培养基直接培养,A 错误。分别用 35S 和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适时的保温培养,不然会裂解,B 错误。用 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使部分噬菌体的外壳还在细菌表面上所致,C 正确。DNA 中不含有 U,不可以用 3H 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研究 R 型肺炎双球菌中 DNA 的复制,D 错误。

14、点睛: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存活,要标记病毒必须先标记其宿主细胞,不能在含放射性的培养基上直接标记病毒。1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研究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主要过程如下:标记噬菌体 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搅拌、离心 检测放射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完整的实验过程需要利用分别含有 35S 和 32P 及既不含 35S 也不含 32P 的细菌B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都偏高C的作用是加速细菌的解体,促进噬菌体从细菌体内释放出来D32P 标记的噬菌体进行该实验, 的结果是只能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答案】A【解析】由于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所以在标记噬菌

15、体时,需要利用细菌;又检测放射性时不能区分何种元素,所以要分别利用含有 35S 和 32P 去标记既不含 35S 也不含 32P 的细菌,A 正确;若用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噬菌体,若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不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偏高,B 错误;搅拌和离心的作用是让细菌和噬菌体分开,C 错误; 32P 标记的噬菌体进行该实验,的结果是在沉淀物中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但在上清液中也会有少量的放射性,D 错误。【考点定位】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名师点睛】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 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 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6、步骤:分别用 35S 或 32P 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13 13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能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对这两个实验的研究方法可能有: 设法把 DNA 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试卷第 6 页,总 11 页A. 两者都运用了和B. 前者运用了,后者运用了 C. 前者只运用了,后者运用了 和D. 前者只运用了 ,后者运用了 和【答案】D【解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

17、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是,设法将 DNA 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他们的作用;所以只有 D 正确。【考点定位】探索遗传物质的实验【名师点睛】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比较相同点均把 DNA 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处理,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但两类实验中 DNA 与蛋白质分开的方式不同;都遵循了对照原则;都能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都不能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艾弗里实验直接分离:分离 S 型细菌的DNA、多糖、蛋白质等,分别与R 型菌混合培养不同点方法不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同位素标记法:分别标记 DNA 和蛋白质的特征元素( 32P 和 35

18、S)14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如下 4 组实验,实验对应结果正确的是A. S 型菌的 DNA+DNA 酶加入 R 型菌 注射入小鼠,小鼠死亡B. R 型菌的 DNA+DNA 酶加入 S 型菌注射入小鼠,小鼠存活C. S 型菌 +DNA 酶 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 R 型菌的 DNA注射入小鼠,小鼠存活D. R 型菌+DNA 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 S 型菌的 DNA注射入小鼠,小鼠死亡【答案】C【解析】S 型菌的 DNA 会被 DNA 酶水解,加入 R 型菌后注射入小鼠,小鼠不会死亡,A 项错误;S 型菌注射入小鼠,会导致小鼠死亡,B 项错误;S试卷第 7 页,总 11 页型菌和 D

19、NA 酶的混合物在高温加热后冷却,S 型菌的 DNA 会被 DNA 酶水解,加入 R 型菌的 DNA 后注射入小鼠,小鼠不会死亡,C 项正确;R 型菌和 DNA 酶的混合物在高温加热后冷却,R 型菌死亡,加入 S 型菌的 DNA,不会使 R 型菌复活,注射小鼠后,小鼠不会死亡,D 项错误。【点睛】判断转化的条件:必须含有活的 R 型菌和 S 型菌的 DNA(或加热杀死的 S 型菌)才能发生转化。15模板 DNA 的一段碱基顺序为 TACCGAAGA 刚好决定一个三肽,形成这个三肽的转运 RNA 的碱基顺序依次为A UAC、CGA、AGA BTAC、CGA、AGA CAUG 、GCU、UCU D

20、ATG 、GCT、TCT【答案】A【解析】将 DNA 模板链上的 T 改为 U,即为转运 RNA 中的碱基顺序。16下列关于 DNA 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A每一个 DNA 分子由一条多核苷酸链盘绕而成螺旋结构B外侧是由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的骨架,内部是碱基CDNA 两条链上的碱基间以氢键相连,且 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DDNA 的两条链等长,但是反向平行【答案】A【解析】DNA 双螺旋结构具有如下特点:一个 DNA 分子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的双螺旋结构,两条链等长且是反向平行的。DNA 分子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了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DNA 分

21、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时,且有一定规律: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17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相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需要用到被标记的大肠杆菌B. 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中由 R 型菌转化而来的 S 型菌的后代都是 S 型菌C. 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可证明未被降解的 DNA 分子才能使 R 型菌发生转化D. 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证明了含 RNA 的生物中,RNA 是遗传物质【答案】D【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需要先标记大肠杆菌,然后用噬菌体侵染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使噬菌体被标记,A 项正确 ;由 R 型菌转化而来的 S 型菌的有

22、荚膜性状可以遗传,后代都是 S 型菌, B 项正确;S 型菌的 DNA 与 DNA 酶混合后,与 R 型菌混合培养,不能使 R 型菌发生转化,反向证明未被降解的 DNA 分子才能使 R 型菌发生转化,C 项正试卷第 8 页,总 11 页确;细胞中均含有 RNA,但以 DNA 为遗传物质,D 项错误 。18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用台盼蓝染液对酵母菌细胞进行染色,可鉴别酵母菌细胞是否有活性B. 可通过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和形态来判断有丝分裂的各时期C. 在注射 R 型菌与经高温处理的 S 型菌的混合物后,老鼠死亡,证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D. 温特实验证明了燕麦胚芽鞘尖端

23、产生了吲哚乙酸,从而影响胚芽鞘下部向光弯曲生长【答案】D【解析】利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通过台盼蓝对酵母菌进行染色,能染色的代表酵母菌已经死亡,细胞膜不具有选择性,不能染色则代表酵母菌还是活的,细胞膜还具有选择性,因此台盼蓝染液可鉴别酵母菌细胞是否有活性,A 正确。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和形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B 正确。在注射 R 型菌与经高温处理的S 型菌的混合物后,老鼠死亡,说明 S 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能将 R 型转化为 S 型,C 正确。温特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能促进生长,但此时还不能确定该物质是吲哚乙酸,D 错误。19下列科学史中,采用相似核心技术的是小鼠细胞和

24、人细胞融合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赫尔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利用特定物质分子与基因结合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出可以发光的转基因鼠A. B. C. D. 【答案】B【解析】采用荧光标记法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让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郝尔希和蔡斯通过同位素标记法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荧光标记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出可以发光的转基因鼠,利用了转基因技术;通过比较可以看出采用相似核心技术的是和,所以选 B。20在下列涉及到的课本经典实验中,

25、有关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实验目的:证明植物绿色叶片在光下产生了淀粉(萨克斯实验) 实验组:叶片遮光组对照组:叶片曝光组试卷第 9 页,总 11 页B. 实验目的:证明镁是必需的矿质元素实验组:完全培养液处理组对照组:除去镁的完全培养液处理组C. 实验目的:证明胚芽鞘尖端可以产生某种物质促进胚芽鞘的生长(温特实验) 实验组:接触胚芽鞘尖端的对象组对照组:没有接触胚芽鞘尖端的对象组D. 实验目的:证明肺炎双球菌转化因子的存在(格里菲斯实验) 实验组:无毒性的R 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的对象组对照组:用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的对象组【答案

26、】B【解析】证明镁是必需的矿质元素的实验组应该是除去镁的完全培养液处理组;对照组是完全培养液处理组,B 错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设计。【名师点睛】对照组实验:也叫平行组实验,是指既有实验组又有对照组(控制组)的一种实验方法。实验组即实验单位,对照组是同实验组进行对比的单位。两组在范围、特征等方面基本相同。在对照组实验中,要同时对两个观察客体(试点客体和控制客体)做前测与后测,并比较其结果以检验理论假设。对照是实验所控制的手段之一,目的在于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增强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在对照试验中涉及实验组和对照组,至于哪个作为实验组或对照组,在不同的对照类型中判断

27、依据不同。二、非选择题21图为 T2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和结果,请据图回答:(1 ) T2 噬菌体的化学成分是_,用放射性 32P 标记的是 T2 噬菌体的_(2 )要获得 32P 标记的噬菌体,必须用含 32P 的大肠杆菌培养,而不能用含 32P 的培养基培养,原因是_(3 )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_,离心后放射性较高的是_ (填“ 上清液”或“沉淀物”) (4 )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发现上清液中放射性增强,最可能的原因是_试卷第 10 页,总 11 页(5 )赫尔希和蔡斯还设计了一组实验,请简述对照实验设计_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答案】 (1)蛋白质和 DNA (只答其一不给

28、分,答错其它也不给分) DNA(2)噬菌体是细菌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生活在活细胞中(3)使细菌表面的 T2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 沉淀物(4)培养时间过长,增殖形成的子代噬菌体从细菌体内释放出来(5)用 35S 标记的 T2噬菌体重复上述实验 上清液放射性很高,沉淀物放射性很低【解析】试题分析:(1)T 2噬菌体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和 DNA,用放射性 32P 标记的是 T2噬菌体的 DNA(2)噬菌体是细菌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生活在活细胞中,因此要获得 32P 标记的噬菌体,必须用含 32P 的大肠杆菌培养,而不能用含 32P 的培养基培养(3)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使细菌表面的 T2噬

29、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离心后放射性较高的是沉淀物,原因是 32P 元素存在于噬菌体 DNA 中,噬菌体侵染细菌时 DNA 进入细菌体内,所以沉淀物中放射性很高(4)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发现上清液中放射性增强,最可能的原因是培养时间过长,增殖形成的子代噬菌体从细菌体内释放出来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短,发现上清液中放射性增强,最可能的原因是少量噬菌体未侵染细菌或少量被侵染的细菌裂解释放出有 32P 标记的子代噬,所以上清液出现很低放射性(5)赫尔希和蔡斯还设计了一组实验,请简述对照实验设计 用 35S 标记的 T2噬菌体重复上述实验预期的实验结果是上清液放射性很高,沉淀物放射性很低22根据下列

30、有关遗传物质研究的科学实验回答问题:(1)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图解,该实验是在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是证明“转化因子” 的化学成分。请据图回答 :在对 R 型细菌进行培养之前 ,首先必须进行的工作是对 S 型细菌的 DNA、蛋白质、荚膜多糖等物质_。 (2)1952 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如图是实验的部分过程:试卷第 11 页,总 11 页赫尔希和蔡斯用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而不是标记在同一种噬菌体上,这其中蕴涵的设计思路是_。图中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_的实验操作。 噬菌体侵染细菌之

31、后,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需要_。 A.细菌的 DNA 及其氨基酸B.噬菌体的 DNA 及其氨基酸C.噬菌体的 DNA 和细菌的氨基酸D.细菌的 DNA 及噬菌体的氨基酸【答案】 分离并提纯 分离 DNA 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其作用 蛋白质外壳 C【解析】试题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 S 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多糖、RNA等不是遗传物质。(1)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只有将各种化学物质分离并提纯后单独使用,才能确定哪种物质是转化因子,因此在对 R 型细菌进行培养之前,必须首先分离并提纯 S 型细菌的 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2)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分离 DNA 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其作用才能确定哪个是遗传物质。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所以是标记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噬菌体,离心后在上清液中。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过程,合成蛋白质外壳的模板是噬菌体的 DNA,原料是细菌的氨基酸,故选 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过程,明确该实验的奇妙之处是天然的将 DNA 和蛋白质分开,可以单独考虑各自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