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类型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三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作业.doc

  • 上传人:weiwoduzun
  • 文档编号:4913459
  • 上传时间:2019-01-22
  • 格式:DOC
  • 页数:9
  • 大小:151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三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作业.doc
    资源描述:

    1、试卷第 1 页,总 4 页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1建立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不包括( )A努力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分层多级利用B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抵抗力稳定性C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D延长食物链,提高整个系统对能量的利用率2下图表示一种“甘薯+奶牛+沼气+花木+龙虾+食用菌”生态农业模式,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的是沼气微生物、食用菌、底泥中的腐生微生物等B该生态系统的设计遵循了物质和能量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等生态学原理C图中可以组成的食物链是甘薯奶牛D甘薯藤靑贮的目的通过微生物厌氧发酵,初步分解甘薯藤中的有机物,有利于奶牛的消化吸收

    2、3下列不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的是( )A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B工业用水的资源C鸟类的栖息地D控制土壤侵蚀,自然净化污水4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运用的原理包括(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协调与平衡原理 整体性原理 工程学原理 物种多样性原理A B C D5下列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治理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B该生态工程运用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以及工程学原理C该生态工程针对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措施D该生态工程做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6 (2015 春武昌区期末)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运用的原理包括(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3、 协调与平衡原理 整体性原理 工程学原理 物种多样性原理A B C D7下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试卷第 2 页,总 4 页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可以提高农作物对土壤中有机肥料的吸收效率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8小流域治理已经从开始时的单纯造林和减水、减沙等工程,逐渐转移到生态经济型模式上,目标是( )A建立节约型生态系统,获得最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B建立原始和现代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生态和经济效益C建立稳定、高效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生态和经济效益D建立

    4、农村小流域综合系统,获得最大生态和经济效益9无废弃物农业与石油农业相比,其主要优点是 ( )A生产效率高,产品种类多B物质循环利用,对环境的破坏性很小C以石油、煤等原料为动力,生产效率高D生物多样性程度高,环境承载力大10下列措施不适合用于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是( )A机械法整平压实土地B人工制造表土,植树种草C排石整地,改良优化土壤D开发农田,广种农作物,增加农民收入11 【生物选修 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南京古泉生态农场是生态农业的典范。该农场将养猪、养鱼、沼气工程、养鸭、种植农作物、培育蘑菇、种桑养蚕、种植果树等多个生产过程合理地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种高效良性的循环,生态效益达到了良性发展

    5、。请就此生态农场的特点,完成下列问题:(1)在该生态农场中存在如图 2 所示的物质循环过程,据图分析不符合生态工程原理的叙述是_。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试卷第 3 页,总 4 页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率降低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2)该生态农场充分体现了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中的_、_和_原理。(3)该系统工程的核心之一是沼气池,沼气的制作如图所示。在图中标出箭头,表示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循环。如果将“无机物农田”这一环节去掉,对生态农业系统有何影响?_。(4)据生态工程中的物种多样性这一原理,有人认为

    6、生态农业建设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长越多越好。请你结合所学的有关生态工程原理,分析该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合理即可)_。12 (15 分)(1)科学家将外源基因导入绵羊的受精卵中,常用的方法是_。由于外源基因可能随机插入到受精卵的 DNA 中,因而有时会导致早期胚胎死亡,最可能原因是_。(2)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分离出来的一类体积小、核大具有发育的全能性的细胞是_。(3)若要获得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两个新个体,可对发育到桑椹期或囊胚期阶段的早期胚胎进行_处理,经过“最后一道工序”_,植入到受体母绵羊体内。(4)我国在“863”计划资助下开展 Bt 抗虫棉、抗虫水稻等研究,可以减少农药、杀虫剂

    7、的使用,这将对_起到重要作用。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整体性、_、_及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等原理。13 (7 分)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立该地特有的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模式: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下图是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种人工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因素是_。要使它长期稳定发展,除了有稳定的_来源,各类生物的数量要_ _。(2)建立这一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_;其能量利用率高的原因是:在营养结构上具有_ _的特点。(3)蚕粪、蔗叶进入鱼塘经过_的作用,产生各种无机盐,被植物利用。(4)概括地说,该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

    8、,取决于_ _。14请回答下列有关胚胎工程和生态工程的相关问题:(1)雌性排卵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尚未完成,此时卵子处于 卵母细胞阶段。试卷第 4 页,总 4 页当该细胞发育至减数第二次分裂 期时,才具备受精能力。若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之间看到两个极体,则表明 过程已发生。(2)若某对夫妇结婚后发现妻子双侧输卵管堵塞,无奈需进行试管婴儿技术,该技术括_和_。(3)2015 年 3 月,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引发全国人民对雾霾的关注和讨论,而山西作为产煤大省,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请问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的关键在于_,具体措施有_, (举例说明,任答两种)利用了的生态工程原理是_。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

    9、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 1 页,总 5 页参考答案1D【解析】建立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可以努力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分层多级利用,A 错误;建立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可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抵抗力稳定性,B 错误;建立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可以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C错误;建立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增加了能量利用的环节,提高了人类对系统总能量的利用率,不是提高整个系统对能量的利用率,D 正确。【考点定位】生态农业工程【名师点睛】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

    10、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答案】B【解析】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的是沼气微生物、食用菌、底泥中的腐生微生物等,A 正确;该生态系统的设计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等生态学原理,但能量只能单向流动,不能循环,B 错误;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图中可以组成的食物链

    11、是甘薯奶牛,C 正确;甘薯藤青贮的目的通过微生物厌氧发酵,初步分解甘薯藤中的有机物,有利于奶牛的消化吸收,D 正确。【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B【解析】试题分析:湿地生态系统属于水域生态系统,其生物群落由水生和陆生种类组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种迁移与演变活跃,具有较高的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物生产力广阔众多的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蕴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物种贮存库、气候调节器,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发展经济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2、解:A、湿地能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A 正确;B、工业用水的资源,是生态系统的直接价值,不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B 错误;C、湿地成为鸟类的栖息地,能保护物质多样性,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C 正确;D、湿地能控制土壤侵蚀,自然净化污水,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D 正确故选:B考点:人工湿地的作用4D【解析】试题分析: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问题:小流域(河流各级支流的集水区域)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的案例:甘肃陇南地区的“九子登科”治理模式对策:应用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及工程学等原理,通过保土

    13、蓄水、耕作、林草、生物等措施,层层设防控制土壤侵蚀解:小流域治理模式是我国农民和技术人员的创举,它是应用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协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 2 页,总 5 页调与平衡原理,及工程学等原理,通过保土蓄水、耕作措施、林草措施等工程和生物措施,层层设防来控制土壤侵蚀的故选:D考点: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5B【解析】试题分析: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问题:小流域(河流各级支流的集水区域)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的案例:甘肃陇南地区的“九子登科”治理模式对策:应用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及工程学等原理,通过保土蓄水、耕作、林草、生

    14、物等措施,层层设防控制土壤侵蚀解:A、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治理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A 正确;B、小流域治理模式是我国农民和技术人员的创举,它是应用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及工程学等原理,通过保土蓄水、耕作措施、林草措施等工程和生物措施,层层设防来控制土壤侵蚀的,B 错误;C、该生态工程针对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措施,C 正确;D、该生态工程做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D 正确故选:B考点: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6D【解析】试题分析:小流域治理模式是我国农民和技术人员的创举,它是应用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及工程学等原理,通过保土蓄水、耕作措施、林草措施等工程和生

    15、物措施,层层设防来控制土壤侵蚀的故选:D考点: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7C【解析】沼 气 池 中 的 微 生 物 能 够 利 用 农 作 物 秸 秆 中 有 机 物 存 储 的 能 量 , A 正 确 ;沼 气 池 中 的 微 生 物 如 产 甲 烷 杆 菌 能 将 人 畜 粪 便 、 农 作 物 秸 秆 中 的 有 机 物 分 解 产 生 甲烷 ( 沼 气 的 成 分 之 一 ) , 此 时 的 微 生 物 是 分 解 者 , B 正 确 ; 沼 渣 、 沼 液 作 为 肥 料 还田 , 可 提 高 土 壤 有 机 质 含 量 和 提 高 土 壤 肥 力 或 供 肥 能 力 , 而 不 是

    16、提 高 农 作 物 对 土 壤中 有 机 肥 料 的 吸 收 效 率 因 为 土 壤 有 机 肥 料 不 能 直 接 被 作 物 吸 收 , 必 须 通 过 微 生 物降 解 成 小 分 子 作 物 才 能 吸 收 利 用 , 比 如 纤 维 素 必 须 通 过 纤 维 素 酶 降 解 成 糖 , 粗 蛋 白降 解 成 氨 基 酸 等 等 , C 错 误 ; 农 作 物 为 人 类 提 供 食 物 , 为 家 畜 提 供 饲 料 , 产 生 的 秸秆 可 以 用 来 生 产 沼 气 , 这 种 多 途 径 利 用 农 作 物 的 方 式 , 大 大 提 高 了 生 态 系 统 中 的 能量 利

    17、 用 效 率 , D 正 确 。【考点定位】生 态 农 业 工 程【名师点睛】生 态 农 业 是 一 个 农 业 生 态 经 济 复 合 系 统 , 将 农 业 生 态 系 统 同 农 业 经 济 系统 综 合 统 一 起 来 , 以 取 得 最 大 的 生 态 经 济 整 体 效 益 它 也 是 农 、 林 、 牧 、 副 、 渔各 业 综 合 起 来 的 大 农 业 , 又 是 农 业 生 产 、 加 工 、 销 售 综 合 起 来 , 适 应 市 场 经 济 发 展的 现 代 农 业 生 态 工 程 的 基 本 原 理 有 物 质 循 环 再 生 原 理 、 物 种 多 样 性 原 理

    18、、 协 调 与平 衡 原 理 、 整 体 性 原 理 和 系 统 学 和 工 程 学 原 理 。8C【解析】试题分析:小流域治理模式是应用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以及工程学等原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 3 页,总 5 页理,通过保土蓄水、耕作措施、林草措施等工程和生物措施,层层设防来控制土壤侵蚀的,其目标是建立稳定、持久、高效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生态和经济效益。综上所述,C 项正确,A、B、D 三项均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态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9B【解析】试题分析:石油农业以

    19、煤和石油等原料为动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会造成资源的破坏和农业环境的污染,与无废弃物农业的优点不符,A、C 项错误;与石油农业相比,无废弃物农业的主要优点是:废物资源化,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但生物多样性程度高的优势不明显,B 项正确,D 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无废弃物农业与石油农业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0D【解析】试题分析:恢复矿区生态环境,关键在于植被恢复,以及为植被恢复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因此适于采取机械方法整平压实土地,排石整地、改良优化土壤,人工制造表土,进而植树种草等措施,但这些措施与

    20、题意不符,A、B、C 三项均错误;矿区废弃地的土地条件极端恶劣,甚至有严重金属污染,植被难以恢复而农作物更难以生长,不适宜开发农田,广种农作物,增加农民收入,与题意相符,D 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态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1(1)C (2)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物种多样性原理 整体性(3)如图所示:土壤中的无机物得不到补充,物质循环受到破坏,土壤肥力下降(4)不正确。因为食物链长,各食物链中的生物数量难以达到一定规模,影响经济效益;营养级多,高层次营养级生物获得的能量较少,该营养级生物数量也较少。 (3 分)【解析】试题分

    21、析:(1)该生态农场的食物链是:作物家畜,食物链并没有延长,但系统的总能量包括各个环节上输出的产品能量,粪屑、排泄物、杂屑里的能量也被利用起来,显然这个系统的总能量利用率远远大于单种作物系统的总能量利用率,故 C 错误。生态农业是建立在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整体性等原理基础上的,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3)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从而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目的,即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如果把“无机物农田”这一环节去掉,势必会使物质循环受到破坏,土壤无机物得不到及时补充,土壤肥力会下降。(4)从能量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 10%20%的特点分析,

    22、最高营养级获得的总能量最少,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 4 页,总 5 页故食物链不能无限延长,一般不会超过 5 级。【考点定位】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名师点睛】列表比较生态工程的原理项目 理论基础 意义 实例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物质循环可避免环境污染及其对系统稳定和发展的影响 “无废弃物农业”物种多样性原理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可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三北”防护林建设中的单纯林问题;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问题协调与平衡原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可避免系统的失衡和破坏 太湖富营养化问题整体性原理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 统一协调各种关系,保障系

    23、统的平衡与稳定林业建设中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分布式结构优于集中式和环式结构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以改善功能 桑基鱼塘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系统整体性原理: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能保持很高的系统生产力珊瑚礁藻类和珊瑚虫的关系12 (共 15 分,除标明外,每空 2 分)(1)显微注射(1 分) 外源基因的插入使受精卵内生命活动必需的某些基因不能正常表达(2)胚胎干细胞(ES 或 EK 细胞)(3)胚胎分割 胚胎移植(4)环境保护 物种多样性原理 协调与平衡原理【解析】试题分析:(1)将外源基因导入受精卵中,常采用显微注射技术。外源基因的插入,使受精卵内生命活

    24、动必需的某些基因不能正常表达,则可能导致早期胚胎死亡。(2)胚胎干细胞(ES 或 EK 细胞)是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3)胚胎分割可获得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两个新个体;胚胎移植是胚胎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4)培育抗虫转基因植物,可以减少农药、杀虫剂的使用,这将对环境保护起到重要作用。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以及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等原理。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及其应用、胚胎工程、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25、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3 (1)生产者和分解者 能量 保持相对稳定(2)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食物链短(3)分解者(4)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较长时间保持动态平衡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 5 页,总 5 页【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物因素是生产者和分解者,对于是否有消费者,无关紧要,但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是一个动态平衡;对于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而言,除了有稳定的能量来源,各生物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保持相对稳定的;建立生态系统的目的是让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尽可能的向人类有益的方向流动,因为能量流动是顺着

    26、食物链逐级递减的,为此,食物链越短,能量的利用率就越高。考点:本题考查生态工程的相关知识,属于对学生理解性能力的考查。14 (1)初级 中 受精 (2)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3)植被恢复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人工制造表土、多层覆盖、特殊隔离、土壤侵蚀控制、植被恢复工程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解析】试题分析:(1)雌性排卵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尚未完成,此时卵子处于初级卵母细胞阶段。当该细胞发育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MII 中期)时,才具备受精能力。若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之间看到两个极体,则表明受精过程已发生。(2)若某对夫妇结婚后发现妻子双侧输卵管堵塞,无奈需进行试管婴儿技术,该技术包括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3)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的关键在于植被恢复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具体措施有人工制造表土、多层覆盖、特殊隔离、土壤侵蚀控制、植被恢复工程,利用了的生态工程原理是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考点:本题考查胚胎工程和生态工程的相关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三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作业.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491345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