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综合实践活动作为高中课程结构八大学习领域之一,是国家规定的每个高中学生必修的一门独立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由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三大板块构成,其中研究性学习活动 15 个学分、社会实践 6 个学分、社区服务 2 个学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目的是让学生联系自然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和相关内容的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重大改革,是促进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一、课程内容领域和目标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
2、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四部分内容。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研究式”学习过程,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劳动技术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和一般劳动技术能力的教育,进行现代职业意识,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就业选择的指导;社区服务主要通过学生在本社区的集体或个人形式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进行社会责任意识、助人为乐精神的教育,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服务;社会实践主要通过军训和工农业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劳
3、动教育、法制教育,培养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吃苦耐劳精神和社会责任感。1、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内容和目标研究性学习课程从以学生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学生关心的一些社会问题为主要内容。研究性学习可分为课题研究和项目设计两大类:课题研究是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有调查、实验和文献研究等方式;项目设计是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包括社会性活动设计,如一次环境保护活动的策划;以及科技项目设计,如某一设备、设施的制作、建设的设计等。高一年级:通过教师的参与,以人文、社会等为主要内容,使学生了解科研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体验科研的艰辛,打好学科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交际能力、想象力及实践能力
4、,学会寻找信息源,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到,提升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高二年级:通过教师的协助,以自然科学研究为主要内容,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从社会、生活、实践中学会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去获取知识,发现不同学科知识的联系,具有独立、公作开展工作的能力以及多渠道获取、分析、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高三年级:通过教师的指导,以综合性跨学科研究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研究性学习和未来相结合,树立远大理想,明确人生目标,尝试不同学科之间的综合,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拓展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目
5、标是:(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和情感。(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探究能力。(3)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技能。(4)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追求真理的科学道德。(5)使学生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形成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2、社会实践课程内容和目标社会实践是最具体验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活动,在教师指导下
6、,让学生增出课堂,走进社会和大自然,去感受生活、考察社会、体验人生、探究自然、完善自我。社会实践一般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具体内容和目标如下:(1)军训:包括国防教育、军事知识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和纪律的养成教育。(2)社会劳动:指参加社会公益劳动,例如义务植树、打扫卫生等。(3)郊游活动:观赏当地田园风光、锦绣山河、人文景观等。(4)参观考察活动:可以是配合教育专题进行的参观考察活动,例如到德育教育基地接受思想教育等;也可以是配合研究性学习进行的专项考察和实地参观活动。(5)社会调查活动: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验证性的调查,或结合研究性学习进行探究性的调查。(6)科技实践活动:组织组织学生开展科技
7、小发明和小制作活动,提高学生科技素养。社会实践课程实施的目标是:(1)使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关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2)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3)使学生获得直接感受和积累问题解决的经验,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独立思考和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3、社区服务课程内容和目标社区服务是学生参加社区的各种公益活动,如敬老服务、法制宣传、环保卫生、领养绿地、科普活动、电脑培训等。社区服务课程实施的目标是:使学生关心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主动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形成诚恳助人、乐于奉
8、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使学生学会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提高善于沟通的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并在社区服务过程中学习新知识,体验奉献的愉悦和人间亲情。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二、课程管理和实施1、研究性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三年共 15 学分,每周 3 课时,采用集中学习和分组研究的方式开展。高一(上)为准备阶段;高一(下) 、高二每个学期各安排 1 个课题;高三(上)为反思、提高和完善阶段。具体由教科研处组织安排,班主任组织实施,研究性
9、学习活动指导师组织考评。2、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三年共 6 学分,每学年 2 学分。社会实践时间每学年安排一周,于开学前的暑期进行。以国防教育(军训)、值周班活动 、劳动实践和参观调查为为主要内容。具体由政教处组织安排,班主任组织实施考评。3、社区服务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 10 个工作日社区服务,获得 2 学分。每学期两个工作日,在学校或家庭所在社区范围内,以志愿者活动形式开展。具体由团委组织安排,班主任组织实施考评。三、课程平价和学分认定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应重参与、重过程,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要遵循以下原则:(1)参与原则: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和学生全
10、员参与,强调课程计划规定的课时活动量的参与情况和参与态度的考核。同时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并自觉参与评价。(2)过程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和实践体验,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并且把对学生的评价与对学生的指导紧密结合起来。(3)综合原则:综合实践活动本身由 4 个部分组成,而各部分的教学目标又包含各自的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等要求,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内容、要求、过程和结论都应是综合而全面的。(4)激励原则: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促进学力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内容通常应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参
11、与活动的课时量与态度;二是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三是知识、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五是活动的收获与成果。评价的形式多样,采取以下“四结合”的形式,即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或考试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形式。2、综合实践活动领域学分认定综合实践活动领域学分认定的基本条件是:研究性学习活动:开题报告或活动方案;过程记录;成果;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及教师评价记录;实际参加活动的时间每 1 学分不少于 12 学时。以学生参与完成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12、或项目为认定学分的主要依据。社区服务:(1)学生的活动计划、记录、总结;(2)社区提供的证明材料;(3)三年内参加社区服务不少于 10 个工作日。社会实践:(1)学生的活动计划、记录、总结;(2)学校或相关单位提供的证明材。温州市第十五中学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登记表(200 学年第 学期)姓 名 学号 班级研究性学习课题名称课题组成员指导师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 (详细过程可另附纸)研究性学习活动收获 (可另附纸)指导师评语 指导师签名: 年 月 日研究性学习课题评审组意见评审组组长签名: 年 月 日学分认定会员会意见学校盖章: 年 月 日温州市第十五中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200 学年第 学期)姓 名 学号 班级实践单位社会实践活动时间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社会实践活动收获实践单位评语 盖章: 年 月 日班主任意见 班主任签名: 年 月 日学分认定会员会意见 学校盖章: 年 月 日温州市第十五中学学生社区服务活动登记表(200 学年第 学期)姓 名 学号 班级社区名称活动时间社区服务活动内容社区服务活动收获社区评语 盖章: 年 月 日班主任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学分认定会员会意见 学校盖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