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名称 经济适用房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监理公司 施工单位 建设公司 交底部位 基坑工程悬臂式板 桩 交底日期 交底人签字 接受人签字 交底内容: 示意图“基坑工程悬臂式板桩施工作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与响应计划。 1.应急处理机构 1.1 应急处理机构构成 1.1.1 事故应急预案和响应计划领导小组1.2 人员的分工与职责 1.2.1 组长:应急处理机构第一负责人,负责安全生产组织,贯彻执行应急措施,全权负责突发事件过程应急指挥与决策。 1.2.2 副组长:负责参与队站施工现场安全监察、巡视,主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开展工地级安全教育及主持安全竞赛活动,核实各类应急设备的储备及使用情况,协助组
2、长启动应急机制的有效运行,督促班组完成应急演练工作,亲赴第一线参与救援工作。 1.2.3 现场安全、技术、质量综合管理人员,协助组长管理安全生产、应急处理工作,负责制止、纠正、处罚现场施工习惯性违章及施工质量技术通病现象,督促班组安全、优质施工。 1.2.4 施工队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方案、施工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工作,主持施工技术交底,负责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二级检查验收。 1.2.5 班组长是班组基层直接指挥者,布置、安排各类安全施工措施的具体实施,主持班组站班会及班组安全学习,配合上级安全检查,服从并及时完成安全隐患消除、安全设施整改完善工作,开展安全应急处理预演,贯彻应急措施全面实施。 1.2
3、.6 车辆驾驶员,负责事件应急处理过程交通运送。 2.应急设备 2.1 应急物资的准备:简易单架、跌打损伤药品、包扎纱布、救护运送备用工具、切割工具及安全防护用品。 2.2 各种应急物资要配备齐全并加强日常管理。 3.应急计划和措施 3.1 突发性事件到来前的防范措施 3.1.1、基坑周边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01)的有关规定在基坑周边采用 4.83.8mm 的架子管搭设护栏,护栏高1.2m,距基坑边距离不小于 50cm。红白油漆相间的钢管防护栏杆,上大横杆距地 1200 mm,下大横杆距地 300 mm,立柱间距 2500m。 3.1.2、基坑四周 1.5m 范围内,
4、严禁堆放材料和土方,车辆进出场设专人指挥,按规定路线行驶。 3.1.3、基坑内作业的安全保护 (1)挖土必须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程序进行,每层挖土前认真检查坑壁和支撑的可靠性,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时进行测试和检查。, (2)基坑夜间连续作业,在坑内照明用 36V 低压照明,临进线路架设在脚手架上的水横担上。并夜设红灯警示,专人值班负责安全。 3.1.4 为确保土方开挖基坑边坡稳定,坑内无积水,采取如下措施。 (1)、基坑外排水,采取在基坑周围挖设排水沟,将地表水截入场内明沟内,以三级沉淀后,进入城市地下水道。 (2)、基坑内排水,采取在基坑底砖胎模侧形成集水沟,在集水沟两端挖掘水井,具体尺
5、寸如下:集水沟呈倒梯形,上口宽 500mm,下口宽300mm,低于坑底 0.5m。集水井孔径 0.8m,低于坑底标高 1m,装置潜水泵于水井内,集水后用潜水泵接软管场程流至场内明沟内。 3.1.5 地下室结构施工完成后及时回填,回填应在地下室四周同时进行,采用素土分层,回填夯实,每层虚铺厚度 300mm。当填方超出基底表面时,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 3.1.6 深基坑作业安全防护 深基坑作业时注意以下几点: (1)、基础施工时设专人观察边坡及护壁,如有裂缝及时发现,尽早处理,以免造成边坡坍塌。 (2)、深坑作业时,严禁向坑内抛物体,上下操作时防止坠物伤人。 3.1.7 提高施工准备工作高度性
6、、重要性、充分性,防止因盲目拼抢工期而忽视安全、变相提供了安全隐患滋生的温床。 3.1.8 监督职工坚持、正确使用“三宝”,促进安全生产,交底时按方案要求结合施工现场作业条件和队伍情况做详细交底,并确定指挥人员,在施工时按作业环境做好防滑、防坠落事故发生。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要建立登记、整改检查,定人、定措施,定完成日期,在隐患没有消除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险情,应立即停止作业。 3.2 应急措施 3.2.1 深基坑作业时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由安全员组织抢救伤员,立即打电话“120”给急救中心,由施工队长保护好现场。其他小组人员协助安全员做好现场救护工作,相关人员协助送伤员外部救护工作,如有轻伤或休克人员,现场由安全员组织临时抢救、包扎止血或做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尽最大努力抢救伤员,将伤亡事故控制到最小程序,损失降到最小。 参加单位 及人员 (参加的所有人员签字) 注册建造师(项目经理)(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