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标点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了解运用讲故事的形式来说明事物。2了解标点的作用。3学会用讲故事的标准来复述课文内容。4能在生活中收集素材,讲一个有关于标点的故事。二教学重难点:1在于能复述好课文的内容。2了解用讲故事的形式来说明事物的作用,并能感受标点的重要性。3难点在于实际生活中能准确、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三教学过程:1 导语设计:先齐读课文,65 页框内文字,举例后出示幻灯片:“孩子不见了妈妈就心慌”如果将逗号放在“妈妈”之前与之后,结果心慌的对象就会有所不同。再播放录音,同时出现幻灯片(诗歌凉州词),讲述故事:“清末有一位书画家奉命给慈禧太后题写扇面,写的是王之焕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
2、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是他竟一时疏忽,漏写了一个“间”字。慈溪大怒,认为书法家欺她无学识,要将其问斩。书法家急中生智,说:老佛爷息怒,我是借用王之焕的诗意填写的词啊!于是当场断句标点,念给慈禧听。太后听了,无言以对,只好赐酒压惊。”请大家思考,这个书法家是如何断句,将这首绝句改成一首词而自救的呢?明确: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见标点的作用非同一般,竟然可以救人一命呢!2 听课文录音思考:a. 结合单元所学的说明文类型,思考本文属于哪种类型的说明文。文艺性事理说明文b. 标出文中说明表达十分准确的词的作用。(出示原句加点的幻灯)c.课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3 板书设计:一总说标点符号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决非无足轻重。(12 节)二从三个侧面说明标点符号对文章的重要作用。(36 节)a.教书先生妙解契约(标点不同,文句的意思也不同)b.著名作家重视标点。c.雨果用标点代替文字写信。 代替语言文字直接表达情感d.鲁迅用标点描摹人物的声音和神态。 描摹人物的声音与神态。三再次强调正确使用标点的重要意义。首尾呼应说明方法:举例为主,兼用了打比方、引用。教学效果分析:用故事形式作引语,容易引起学生兴趣,便于授课,而且用听说形式结合学课文,便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