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探究与演练(十二),视角一 历史思维看现实世界货币的影响力 精要点拨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国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立起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为美国的对外扩张和确立霸主地位提供了条件,但客观上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相对良好的国际环境。,热考视角演练,演练1 美国试图通过某项协定,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以此协定为基础所建立的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世界贸易组织C.北美自由贸易区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解析 解答本题抓住题干
2、关键信息“美国试图”“金本位”“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迁移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美元取得了等同于黄金的地位,它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故选A项。答案 A,视角二 史学研究探寻欧盟成立的原因 精要点拨 战后欧洲一体化不断发展,尤其是两极格局解体后,欧洲逐步由经济一体化向政治经济一体化演变,其根本推动因素是欧洲经济实力的增长和欧洲各国的经济发展。,演练2 有学者认为,以欧盟目前的体制形态来看,无论组织上,还是在职能配置上,欧盟都显示出一种超越国家的能力倾向。但是,如果我们追溯欧洲一体化的
3、动力来源,就会发现,成员国家的利益驱动才是根本。材料揭示了( )A.欧盟建立的根本原因 B.欧盟的发展途径C.欧盟的组织形式 D.欧盟的性质解析 本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句:“动力来源,就会发现,成员国家的利益驱动才是根本”可以得出答案是A。答案 A,视角三 历史主流意识合作与竞争,发展与共赢 精要点拨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体现为区域经济的一体化,随着社会分工与合作的发展而形成。经济区域集团化蕴含着团结协作、合作共赢的思想,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作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增强了世界经济的活力。,演练3 “大宗商品源源不断从其他新兴经济体流入中国,这些国家由对中国制成品的消费中国通
4、过自身的高速增长,打开了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的阀门”。这一材料表明( )A.中国制成品的进口超过出口 B.中国已成为发达经济体成员C.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合作加深 D.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竞争加剧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从题干分析大宗商品流入中国和对中国制成品的消费增加,说明中国与各种经济体合作交流程度加深,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 C,选考对接突破,考法1 考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例1】 1941年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将建立一个防止汇率突然波动的全球性支付体制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一目标实现的标志是( )A.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C.关贸总协定的形成
5、D.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方法突破 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应用。以二战期间大西洋宪章切入,实际考查该目标“实现”的标志。从“防止汇率”突然波动等信息可知该体制属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解析 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上与会国吸取大危机及二战的惨痛教训,主张建立有效的机制以稳定世界经济,确立国际货币制度。根据题干信息应选B项。 答案 B,考法2 考查对经济区域集团的辨析 【例2】 某国际组织2001年在上海举行会议,认为成员的国民生产总值合计占全球的55%,贸易额占全球的46%,在全球经济形势下,对世界经济保持稳定举足轻重,各成员应加强宏观政策对话,采取适时、协调、有效的宏观经济措施。该国际组织是(
6、)A.上海合作组织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 D.欧盟方法突破 本题解题关键信息:一是2001年上海举行会议;二是“宏观政策对话”、“宏观经济措施”。,解析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在上海正式成立,但偏重于地区安全,故A项错误;2001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推动亚太区域合作进程,故B项正确;世界贸易组织未在中国召开会议,故C项错误;欧盟与中国无直接关联,故D项错误。 答案 B,考法3 考查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例3】 2017年1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上任后的第一份行政命令,正式宣布退出旨在促进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
7、PP);2月8日,英国议会下议院投票通过政府提交的脱离欧盟法案。这些现象说明( )A.双边贸易将取代多边贸易B.保护本国经济的孤立主义抬头C.全球化趋势首次出现逆转D.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元化趋势,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和英国结束多边贸易的合作协定,不能体现出双边贸易将取代多边贸易的趋势,故A项错误;美国和英国的决定都是为了保护本国利益,避免与其他实力较弱的国家合作影响本国发展,故B项正确;全球化趋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美英两国的个别行为,不能体现全球化逆转,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美英的经济行为,不能体现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变化,故D项错误。 答案 B,考法4 关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利弊 【例4】
8、 (2018浙江6月学考)近代以来,科技进步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加速了世界一体化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人口和文化的迁移并不会在真空发生,迁移需要交通、通信和规范等基础设施和制度。蒸汽动力应用于铁路和航行,极大地改善了国际交通运输状况。随着大量国家和殖民地开始供应原料,一个更广泛的贸易秩序形成了。在基本商品中,大众用品首次变得有利可图。从事贸易的地区数量迅速上升20世纪初期,世界一体化逐渐成为现实。 改编自英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材料二 1990年后,全球经济开始为公众所注意。支持新的全球经济的是通信技术的发展,半导体、纤维光学和卫星实际上已经消灭了地理上的距离,引起市
9、场经济的日益一体化。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接管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20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总额超过六万亿美元,大约相当于1980年的两倍。 摘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下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蒸汽动力应用于“铁路与航行”的重大发明成果,并概括20世纪初期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90年代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4分) 答案 (1)发明:蒸汽机车;汽船。 内容: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文化的交流与撞击;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 (2)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经济组织的推动。 利:总体上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 弊:环境污染、人口爆炸等问题日益突出,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