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单元风向标,目标导航,学习建议,本单元学习文艺评论和随笔。所谓文艺评论,就是对文学现象或文学创作规律进行的分析与探讨。随笔则属于小品文的一种,写法比较灵活,主要是通过事实和艺术形象来表现思想内容,反映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本单元的三篇文章各具特色,或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评论某种美学现象,都持之有故,成一家之言。咬文嚼字主要谈论文学创作,全文贯串着作者一个总的指导思想,即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启迪读者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和态度。说“木叶”可以说是咬文嚼字的范例。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入手,以深厚的学识和丰富的想象力,对“树”与“木”、“树叶”与“木
2、叶”、“木叶”与“落叶”以及“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单元风向标,目标导航,学习建议,谈中国诗则通过对中外诗歌特点的比较分析,阐述了中国诗含蓄蕴藉、富于暗示的特点,指出中国诗和外国诗在内容上并没有显著的差别,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它是“中国的”更重要。,单元风向标,目标导航,学习建议,单元风向标,目标导航,学习建议,1.了解文艺评论的特点,抓住阅读的重点。从文体特点上看,文艺评论依然属于议论文的范畴,所以,学习这类文章,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把握作者在文中表露的观点态度是第一步。 2.筛选文中的信息材料,分析观点与
3、材料的关系。第一步是把握作者在文中表露的观点态度;第二步是筛选文中的信息,即作者在文中使用了哪些材料来支撑自己所提出的观点,这些材料各是从什么角度或层面使用的,这样使用有什么好处。 3.学习文章的探究精神,善于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本单元的三篇文章,都体现了作者治学精神的严谨和学识素养的深厚,是具有探究精神的典范文本。学习这三篇文章,可以在深入理解作者观点的基础上,尝试另举材料证明作者的观点,或举出反例,加以批驳;也可以另选文艺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8 咬文嚼字,在现代汉语里,“咬文嚼字”用来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实质内容。而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却借用这个词语来提倡“
4、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治学精神。学习本文,一是要掌握文本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二是要养成咬文嚼字、随处留心玩索的习惯,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新课助读,自主梳理,咬文嚼字选自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朱光潜先生在本文中赋予“咬文嚼字”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写作时要字斟句酌,讲究语言运用的准确、传神,力求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另外还涉及对作品语句的玩赏、品鉴。作者提倡咬文嚼字,是与他对文学创作的认识分不开的。作者认为:语言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关系,不是一表一里,一后一先,“思想是心理活动,它所借以活动的是事物的形象和语文,离开事物的形象和语文,思想无所凭借,便无从进行。在为思想所凭借时,语文便
5、夹在思想里”。因此,“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这些观点,对理解本文至关重要。,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安徽桐城人。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他的美学理论在中国当代美学流派中自成一派,影响深远。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随笔,亦称杂文,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或讲述文化知识,或
6、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富有理趣。,新课助读,自主梳理,1.注字音,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2.写汉字,新课助读,自主梳理,3.解词义 平添:自然而然地增添;无端地增添。 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 锱铢必较: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原形容办事非常认真,一丝不苟,现多形容过于吝啬或气量小。 点铁成金:多比喻把不好的或平凡的事物改变成很好的事物。 学富五车:形容书读得多,学问渊博。 才高八斗:形容富有文才。 自鸣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多含贬义)。,新课助读,自主梳理,4.辨用法 (1)难免 不免 时间快到了,事情还没做完,心里不免着急起来
7、。 国庆小长假如约而至,出门旅行,你可以饱览风景、放松心情,但也难免会遇上一点囧事。 提示这两个词意思比较接近,都用作副词。“难免”指不容易避免,后面可以跟否定词,意思不变。除作状语外,还可以作谓语(常放在“是的”中间)。“不免”侧重指免不了,后面只跟肯定形式。“不免”和“难免”同指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不如意的结果时,常常可以换用,如“脱离实际,难免(不免)要犯错误”。,新课助读,自主梳理,(2)简洁 简捷 为了把会议既开短又开好,相关领导会前对此进行沟通,自己撰写讲话材料,确保讲话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在一票难求的十一黄金周,除了浏览器订票软件之外,订票助手可以实现自动后台抢票,方便简捷。 提
8、示“简洁”指(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而“简捷”指直截了当,也指简便快捷。两词适用对象不同。,新课助读,自主梳理,(3)不即不离 若即若离 不知道你是否留意到,当一队自行车选手在公路上行驶时,他们总喜欢不即不离、衔尾相随。 以上情况说明,湖南军队仍然不敢公开反对孙中山,孙中山对他们也留有余地,双方保持了若即若离的关系。 提示两者构词形式相似,也都表示关系“不亲密”,但侧重点不同。“不即不离”指既不接近,也不疏远,侧重点在“不离”。“若即若离”,好像接近,又好像不接近,形容跟人的关系不很紧密,侧重点在“若离”。,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1.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
9、,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点评:这是作者在文中直接表明自己对“咬文嚼字”的观点的一段话,这段话的表述十分严密,从中不难看出朱光潜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也可以作为我们锤炼语言的典范。 在“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中,“有时”一词用得很有分寸,其中隐含着作者对咬文嚼字的赞同,也指出了一般人对咬文嚼字的看法。 在“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中,“通常”表明是一般情况下;“不很好”的“很”字也用得极其恰当,“不很好”不是“不好”,只是程度上达不到“很好”的标准。 作者用“但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必须”
10、“一字”等词表明作者态度的坚决,用词精准。,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2.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点评:这是作者对韩愈的“推敲”故事的进一步“推敲”,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敢于质疑的精神和研究语言文字的谨严态度。 在文中,作者说“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但作者没有沿袭古人和今人的说法,而是结合贾岛吟诗的情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种敢于质疑的精神,正是做学问所必需的。 在这段话中,作者一连用了两个“似乎”,这两个“似乎”体现了作者的谨严态度。如果去掉,这两
11、句话的语气就变得十分肯定,没有了回旋的余地,也与诗的意境不合。语言的严谨足见作者思想的严谨。,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1.“咬文嚼字”这个词,经过朱光潜先生的阐释,被赋予了一种崭新的含义,这对我们养成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你认为本文的指导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2.在咬文嚼字一文中,作者提到“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其实贾岛所吟之诗是题李凝幽居。诗的全文是:“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古今人都赞赏“
12、敲”字比“推”字下得好,但朱光潜先生却“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结合全诗的内容,谈谈你对“推”与“敲”的看法。 提示:这首诗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著称。全诗写了诗人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首联描写了幽居周围幽静的环境,暗示了李凝隐士的身份。“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传诵的名句:在皎洁的月光下万籁俱寂,这突然发出的几下敲门声打破了幽居的宁静。这是以动衬静的手法。并且,作者是去走访友人,临到友人门前用“敲”字更为贴切。(如答用“推”字,言之有理即可),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见解新颖 思路别致
13、 咬文嚼字是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的一篇文艺随笔。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作者精妙的思想,更能洞悉作者独到的写作特色。,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课文择用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深入浅出地将运用文字应有的谨严精神,以及必须在创作和阅读中养成随时留心玩索的好习惯等观点表达出来。作者认为,郭沫若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还认为韩愈之“敲”是否优于贾岛之“推”也值得商榷。因为文字的微小改动与调整都影响到思想情感的表达。另外,作者对“套板反应”很是反感,认为“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而“套板反应
14、”正是当代大部分学生的通病,因此这种观点的提出是值得我们共同借鉴的,同时,作者的这种独立思考、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共同学习。,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一般的议论文,作者在文章的开篇就会马上树立观点,然后再根据自己树立的观点进行演绎论证,而本文的思路却新颖别致。首先作者在文章开头列举事例,从不同角度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然后得出结论: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接着作者从正面援引实例,证明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就会使文章意蕴丰富;紧接着又从反面援引实例证明误用字的联想意义就会产生“套板反应”这一流弊。最后作者才点明主旨,指出了“咬文嚼字”的目标、
15、要求和条件:要想使阅读与写作达到最高目标艺术的完美,就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以谨严的精神,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美文品读,素材积累,悼朱光潜先生 李泽厚 朱光潜先生逝世了,我应该写点什么,却不知道写什么才好。凌晨四点钟,我坐在屋里发呆,四周是那样的寂静。 我和朱先生是所谓“论敌”,50年代激烈地相互批评过,直到朱先生暮年,我也不同意他的美学观点。这大概好些人知道。但是,我和朱先生两个人一块喝酒,朱先生私下称赞过我的文章这些却不一定有许多人知道。那我就从这写起。,我那第一篇美学文章是在当时批朱先生的高潮中写成的。印出油印稿后,我寄了一份给贺麟先生看。贺先生
16、认为不错,便转给了朱先生。朱回信给贺说,他认为这是批评他的文章中最好的一篇。贺把这信给我看了。当时我二十几岁,虽已发了几篇文章,但毕竟是言辞凶厉而知识浅薄的“毛孩子”。这篇文章的口气调门便也不低,被批评者却如此豁达大度,这相当触动了我,虽未对人常说,却至今记得。贺先生也许早淡忘了,但不知那封信还在不。当然,朱先生在一些文章中也动过气,也说过重话,但与有些人写文章来罗织罪状,夸张其辞,总想一举搞垮别人,相去何止天壤?我想,学术风格与人品、人格以至人生态度,学术的客观性与个体的主观性,大概的确有些关系。朱先生勤勤恳恳,数十年如一日地写了特别是翻译了那么多的东西,造福于中国现代美学这是我非常敬佩而想
17、努力学习的。朱先生那半弯的腰,盯着你看时那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带着安徽口音的沉重有力的声调,现在异常清楚地呈现在我的眼前。,美文品读,素材积累,美文品读,素材积累,因为自己懒于走动,我和朱先生来往不多。在“文革”中,我去看过他几次。我们只叙友情,不谈美学。聊陈与义的诗词,谈恩斯特卡西尔虽绝口不涉及政治,但我当时那股强烈的愤懑之情总有意无意地表露了出来。我把当时填的一首词给朱先生看了,朱先生却以“牢骚太盛防肠断”来安慰、开导我。并告诉我,他虽然七十多岁,每天坚持运动,要散步很长一段路程,并劝我也搞些运动。朱先生还告诉我,他每天必喝白酒一小盅,多年如此。我也是喜欢喝酒的,于是朱先生便用酒招待我,我们
18、边喝边聊。有一两次我带了点好酒到朱先生那里去聊天,我告诉他,以后当妻子再干涉我喝酒时,我将以高龄的他作为挡箭牌,朱先生听了,莞尔一笑。,美文品读,素材积累,“文革”后,朱先生更忙了,以耄耋之年,编文集、选集、全集,应各种访问、邀请、讲学、开会,还要翻译维柯于是我没再去朱先生那里了。最近两年,听说朱先生身体已不如前,但我消息既不灵通,传闻又时好时坏,加上自己一忙,也就没十分注意。 如今,一声惊雷,先生逝去。回想起当年情景,我真后悔这十年没能再去和朱先生喝酒聊天,那一定会痛快、高兴得多。但这已经没有办法了,生命只有一次,人生不能重复。只是记忆和感情将以更丰富的形态活在人的心底。而这也就是死亡所不能
19、吞噬的人类的有活力的生命和生命的活力。 一九八六年三月七日晨五时匆草,美文品读,素材积累,品读提示本文是一篇关于朱光潜先生的悼念性的文章。作者采用倒叙手法,选取典型事件,并抓住细节,综合语言、神态描写等多种手法来表现朱光潜的崇高品格,表达了自己的深沉悼念之情。同时也为我们展现了一位笔耕不辍、胸怀宽广、豁达大度、为人谦和的美学大家的形象。,美文品读,素材积累,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朱光潜先生说:“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这虽然是对语言工作者的谆谆教诲,但是对从事任何工作的人来说,都具有指导意义。只有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才能
20、使事业和人生逐渐达到完美。 如果以“追求卓越”“砥砺自己”“努力创新”为中心立意,我们可以储备以下作文素材。,朱光潜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著作等身,建树颇丰。他一生曾三立座右铭,给人们留下了悠长的思索。第一次,是在香港大学教育系求学时,他以“恒、恬、诚、勇”四个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这四个字不仅集中反映了朱光潜先生求学时的精神状态,而且贯串了他的一生。朱光潜先生曾说:“这四个字我终生恪守不渝。”第二次,是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时,他给自己立下这样一条座右铭:“走抵抗力最大的路!”从此,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学研究中,终于写出了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具有开创意义的论著。第三次,是在20世纪
21、30年代,座右铭共6个字:“此身、此时、此地。”在这条座右铭的激励下,朱光潜先生不断给自己树立新的奋斗目标,在他80多岁时,依然信心十足地承担起艰深的维柯新科学的翻译工作。从朱光潜先生三立座右铭的过程中,我们除了看到一个自我砥砺、孜孜以求的学者形象外,难道没有得到更多思想上的启迪吗?,美文品读,素材积累,美文品读,素材积累,穿着保安制服,瘦小的个子,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来自山东农村的“90后”苗仁杰此前一直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保安。这个学期,苗仁杰脱去制服,成为该校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的一年级研究生,他也是该校第一个正式考上本校研究生的保安。正当大家对他刮目相看时,这个“励志哥”又给自己的研究生生涯定下目标:以优异的成绩去美国交流学习。 在现有的社会评价体系中,保安和研究生存在着鲜明的差异,“保安变研究生”在本质上是一种向上的社会流动。大学本科毕业之后工作屡屡受挫的苗仁杰,通过考研实现了人生突破。作为一个励志样本,“保安变研究生”生动地说明了自力更生才是年轻人实现人生跨越的最主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