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与妻书》课件1(28页)(语文版九年级下).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884477 上传时间:2019-01-19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妻书》课件1(28页)(语文版九年级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与妻书》课件1(28页)(语文版九年级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与妻书》课件1(28页)(语文版九年级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与妻书》课件1(28页)(语文版九年级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与妻书》课件1(28页)(语文版九年级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林觉民,与妻书,本文的写作经过。,这封绝笔书是林觉民烈士在起义前三天的三月二十六日(阳历四月二十四日)夜里写的,原书共两封,这里所选的一封是写给他夫人陈意映女士的, 与妻书,又名绝笔书,又名寄妻绝笔书。这是一篇从妻子的思想实际出发,反复阐明为争取民族、国家的自由独立而勇蹈死地、义无反顾的革命道理的情书,反映了他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思想。信里充满了牺牲一己,为全国同胞争取自由幸福的革命精神。 林觉民他在写与妻书的同时,还给他父亲林孝颖先生写了一封不到四十字的信。内容仅云:“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这封信言简意明,充满了他热

2、爱祖国、为争取自由独立而勇蹈死地的崇高精神。 他给父亲的信和与妻书是在广州起义前三天写的,起义失败后,有人秘密将这两封信(绝笔书)在半夜里塞进林觉民家门缝里,第二天清晨家人才发现这两封信。,林觉民一八八七年出生在福州一个书香门第,从小过继给叔父林孝颖。林孝颖是福州著名廪生,诗词写得很好。加上林孝颖又是全闽大学堂的国文教习。在这样的熏陶下,林觉民从小就具有很好的中国古典文学根底。一九零一年,十五岁的林觉民考入全闽大学堂。此时,正是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饱受煎熬的岁月,林觉民努力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课余时大量阅读苏报、警世钟等进步书刊。他生性诙谐,又擅言词,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所以很快被推为学生领袖,参与

3、领导了清末福州数次反满革命斗争。一九零五年,林觉民东渡日本,就读于庆应大学,专修哲学。留学不久,他就参加了同盟会,从历史资料看,林觉民在那里的活动也许并没有特别惹人注目,,但一九一一年黄兴在香港谋划广州起义时,就是这个二十四岁的年轻人,这个儿子只有五岁,娇妻身怀六甲的年轻人,回到福州招募仁人志士,讲解革命救国的道理。应该说,体恤他当时的感受不是一件难事这是一批志同道合者共同的事业,无论传统的儒家教育,还是东洋的新潮思维,都无法说服他保全自己和家小,去放弃一个长久以来的梦想,又或许他根本没有考虑太多的身后之事,就义无返顾的踏上了去往广州的路途。林觉民在起义行动中表现神勇,后在搏斗中受伤被捕。有人

4、以保存国家元气劝两广总督张鸣岐对林觉民刀下留情,张鸣岐说:“此人面貌如玉,心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也称得上奇男子这样的人才留给革命党,为虎添翼,这还了得!“临刑谈笑自若,引颈就义,年仅25岁。,3为了表达“吾至爱汝”又不得不“忍舍汝而死”的复杂思想感情,作者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时代背景。 清代末年,清政府极度腐朽反动,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连年丧权、赔款、割地;对人民则加强剥削压迫,因而激起人民反抗。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成“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政治纲领。在我国南方,先后发动了十几次武装起义。1910年11月,孙中山从美洲来到南洋,在槟

5、榔屿(现在马来西亚西北部)召集革命党人开会,总结了过去多次起义失败的教训,决定在广州再发动一次规模更大的起义。孙中山亲自在华侨中募捐,派人到各国购买武器。同盟会总部又从国内各省、南洋华侨以及在日本留学的学生中征集挑选八百人作为起义骨干,同时联络清军中的新军、防营和民间会党响应。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准备,1911年4月23日,总指挥黄兴由香港秘密来到广州,在两广总督衙门附近设立指挥部,部署起义。但这次起义仍然失败了。因为在关键时刻,负责运输枪械的人叛变了,不仅一部分枪械不能到手,而且两广总督张鸣岐在得到消息后收缴了倾向革命的新军二营的枪支,调兵加强了广州的戒备。结果革命党人只好放弃原来的十路进兵的计

6、划,集中全力攻打总督衙门。4月27日,黄兴率一百多人攻入总督衙门,张鸣岐已经逃走,黄兴等人就和反扑的水师提督李准的部队激战,因众寡悬殊,大多数革命志士牺牲,黄兴只身脱逃。这次起义,战斗牺牲和被捕遇害的有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烈士。事后群众收得尸骸七十二具,葬在广州西北郊的黄花冈,所以后人把这次起义叫作“黄花冈起义”。这次起义,是同盟会历次起义中战斗最激烈的一次,也是社会震动最大的一次。虽然失败了,但推动了全国的革命高潮,是五个多月后的武昌(辛亥)起义的前奏。,故居,林觉民烈士一家合影,正字音,称心快意 几家能彀 必不能禁 使之肖我 以依旁如也 念六夜四鼓,chn,gu,jn,xio,bng,

7、nin,解释词语:,(1)卿卿 (2)如晤 (3)竟书 (4)掩映 (5)率性 (6)为幸,亲爱的,如同面对面,竟,完毕。书,写。,遮掩照映,依本性而行,对方这样做是使自己感到幸运。旧时书信中表示希望的常用语。,(6)模拟 (7)汝体吾此心 (8)汝其勿悲。 (9)而亦无辞相答 (10)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11)适冬之望日前后 (12)空余泪痕!,模仿、比拟,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想象揣摩,体察,副词,希望,请。,副词,用在动词前有称代作用,相当于“我”。,是,副词,恰巧,适逢。,副词,只是。,(13)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14)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15)第以今日事势观之, (16)抑汝能之乎(

8、17)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 (18)汝不必以无侣悲! (19)汝幸而偶我, (20)卒不忍独善其身,确实,毛笔,副词,但,仅,抑或,只,因为,嫁,卒,终于。善,形容词 作动词,保全。,一、掌握活用词的意义和用法:,(1)卒不忍独善其身 (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二、通假字:,(1)几家能彀 (2)念今夜四鼓,“彀”同“够”,“念”通“廿”,善,形容词作动词,保全.,第一个“老”,形容词用作动词,尊敬;后两个“老”形容词作名词,老人。第一个“幼”形容词用作动词,爱护;后两个“幼”形容词作名词,孩子。,老,老,老,幼,幼,幼,初读感受,课文中哪些语句深深地打动了你?,小组合作学

9、习,1、在课文中逐一划出各段关键性句子,然后说一说这些句子在各段中的作用,以及怎样和全文的中心保持一致。 2为什么说与妻书是一曲爱情的颂歌,更是一首正气歌? 3、找出课文中用典故的地方并体会用典故的意义。,第1段,“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第2段,“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提出全文的中心,全文说理,由此而展开。 第3段“与使吾先死,无宁汝先吾而死。” 第4段,“吾真真不能忘汝也!”抒发全文中心的前半部分“吾至爱汝”的感情。 “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

10、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论说全文中心的后半点“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进一步表达全文中心“吾至爱汝”的衷情。 第5段,“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慨叹“幸”与“不幸”,实际上也是紧扣中心,“幸”,夫妻恩爱;“不幸”,“忍舍汝而死”。 第6段,“当尽吾意为幸。”希望妻子透彻了解遗书的意思,也是全文的中心。,林觉民烈士故居后花园一角,林觉民烈士故居后花园一角,2为什么说与妻书是一曲爱情的颂歌,更是一首正气歌?,(1)林觉民在牺牲前给妻子的绝笔书中表现了儿女之

11、情的缠绵细腻,也表现了革命豪情的激昂慷慨。这封信所表现的对妻子的爱情,正是作为献身革命和人民的一种基础和衬托。没有对亲人的爱,也就无法将这种爱扩充成为对天下人的爱;没有对妻子笃深的感情,也就无以衬托他舍此捐躯之高尚情操。 (2)与妻书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之所以能与广大读者产生共鸣,就在于作者把人世间经常发生的生离死别赋予了悲壮的爱国主义色彩,在于他把热爱亲人和热爱人民的情感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为汝言之”,说明写遗书的原因和写遗书时的心情,其中深含“吾至爱汝”的感情,而写遗书的原因就是下文要详谈的全文中心的后半部分:“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说它是一曲“正气歌”,因为文章中充满着革命豪情,

12、烈士视死如归,“吾今死无余憾”,“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足以说明这一点。它也是“檄文”,因为文章中处处揭露清王朝的腐败,“遍地腥云,满街狼犬”,“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等句子最为突出。,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晓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 苏轼十九岁与同郡王弗结婚,嗣后出蜀入仕,夫妻琴瑟调和,甘苦与共。十年后王弗亡故,归葬于家乡的祖莹。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一次梦见王弗后写的,距王弗之卒又是十年

13、了。生者与死者虽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纽带却结而不解,始终存在。此词表现了这种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上片写诗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不思量,自难忘”两句,看来平常,却出自肺腑,十分诚挚。“不思量”极似无情,“自难忘”则死生之情而不尝一日去怀。这种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怎么也难以消除。它象日常生活一样,平淡无奇,然而淡而弥永,久而弥笃。,夜来幽梦忽还乡,晓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下片记述梦境,抒写了诗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而这次梦中的夫妻相会,却清楚地打

14、上了生死之别的烙印。梦中的王弗“小轩窗,正梳妆”,犹如结婚未久的少妇,形象很美,带出苏轼当年的闺房之乐。但是十年来的人世变故尤其是心理上的创伤在双方都很显然。苏轼由于宦海浮沉,南北奔走,“尘满面,鬓如霜”,心情十分苍老。王弗见了苏轼,也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似乎在倾诉生离死别后的无限哀痛。生活的磨难,对于无意识的梦境,同样起着潜在而深该的影响。末了三句设想亡妻长眠于地下的孤独与哀伤,实际上两心相通,生者对死者的思念更是惓惓不已。,林觉民烈士居室,1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15、;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课文中所用典故的意义。,解释词语:,1)“司马春衫” 语出白居易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中写白居易听琵琶女弹奏琵琶曲,深受乐曲的感染,联想到自己被贬的不幸遭遇,十分感伤,落下的泪水打湿了青布衫。林觉民用“司马春衫”的典故,表达对“天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春衫”,当为“青衫”之误。 (2)“太上之忘情” 原作“圣人忘情”。语出世说新语伤逝:“王戌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圣人忘情”,后世多作

16、“太上忘情”,意思是“圣明的人忘记了喜怒哀乐之情”。林觉民说“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意在表达自己关心民众的痛苦,与人民的感情息息相通。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作者用这个典故,意在表示,自己要把爱妻子的感情推广到爱“天下人”,为“天下人”的幸福,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掌握活用词的意义和用法:,(1)不能竟书而欲搁笔(2)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3)汝泣告我(4)瓜分之日可以死(5)卒不忍独善其身(6)汝幸而偶我(7)当尽吾意为幸(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

17、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在课文中逐一划出各段关键性句子,然后说一说这些句子在各段中的作用,以及怎样和全文的中心保持一致。(,(1)“眼成穿” 是“望眼欲穿”的化用。意思是极目远望,眼睛都快要破了,形容盼望非常急切。语出杜甫寄越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归好肠堪断,新愁眼欲穿。” (2)“骨化石” 事见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武昌北山有望夫石,状若人立。古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北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林觉民用这个典故,意在说明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夫妻离

18、散,相见无期。,(3)“破镜能重圆?”作者反用“破镜重圆”的典故,意在说明在反动统治者肆虐的中国,夫妻离散,永无团圆之日。“破镜重圆”,事见唐孟棨本事诗情感:“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后主叔宝之妹,封乐昌公主,才色冠绝。时陈政方乱,德言知不相保乃破一镜,人执其半,约曰:他日必以正月望日卖于都市,我当在,即以是日访之。及陈亡,其妻果入越公杨素之家,宠嬖殊厚。德言流离辛苦,仅能至京,遂以正月望日方于都市。有苍头(奴仆)卖半镜者,大高其价,人皆笑之。德言直引至其居,设食,具言其故,出半镜以合之,乃题诗曰: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照明月辉。陈氏得诗,涕泣不食。素知之,怆然改容,即召德言,还

19、其妻,仍厚遗之。”后来用“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又重新团圆。,2为什么说与妻书是一曲爱情的颂歌,更是一首正气歌?(,3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独善其身”,语出孟子尽心上:“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处于困窘的境地,也要搞好自身的修养。后用来指保持自身的节操;只顾自身好而不顾大局。林觉民说自己“不忍独善其身”,表明了他心系国家、人民的伟大胸怀。,烈士夫人陈意映简况。 意映姓陈,福建省福州市郊区螺洲镇人,毕业于福州女子师范学堂,是名宦陈若霖的后裔。陈意映婚后,参加了丈夫在家里办的一所女学。女学生十多人,

20、夫之弟媳,堂嫂,堂姐妹,济济一堂,聆听林觉民介绍欧美各国的社会制度及近况,抨击旧礼教,宣扬新思想。争取自由平等的见解,渐渐深入她的心坎。当时,陈意映正缠小脚,思想上受着封建礼教的束缚。通过女学的教育,思想觉悟有了提高,小脚不缠了,要做新女性,于是便投考了福州女子师范学堂。 陈意映的父亲,叫陈元凯,广州起义失败时,陈元凯尚在广州任职。事发,他立即遣人返回福州林家报警。这就使陈意映等能在清政府官文未到之前,从南后街场桥路口万升桶石店后面,偷偷地迁往地处偏僻、住户很少的光禄坊早题巷内居住。不久,在一天深夜,有人从门缝塞进一小包东西,第二天清晨发现,原来就是林觉民烈士的两封绝笔书。陈意映一见遗书,悲痛万分。当读到“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时,她眼花目眩,当即晕了过去。这以后,陈意映抑郁成疾,于1913年去世。,“觉/当我看见你的信/我竟然相信刹那即永恒/再多的难舍和舍得/有时候不得不舍/觉/当我回首我的梦/我不得不相信刹那即永恒/再难的追寻和遗弃/有时候不得不弃/爱不在开始/却只能停在开始/把缱绻了一世/当做被爱了一世/你的不得不舍和遗弃都是守真情的坚持/我留着数不完的夜和载沉载浮的凌迟/谁给你选择的权利/让你就这样的离去/谁把我无止尽的付出都化成纸上的一个名字/如今/当我寂寞那么真/ 我还是得相信/刹那即永恒/再苦的甜蜜和道理/有时候不得不理。”,觉 (遥寄林觉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