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表示一个人前后落差大的诗句篇一:1-6 古诗词【一年级上册】画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注释】(1)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 (2)惊:吃惊,害怕。【译文】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妍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一年级下册】春 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注释】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啼鸟:鸟的啼叫声。知多少:不知有多少。【译文】译文一: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
2、被吹落了多少?译文二: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二年级上册】赠刘景文宋 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注释】擎:举,向上托。 (擎雨盖:喻指荷叶)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君:你,指刘景文。盖:车盖,这里比喻荷叶。【译文】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1回乡偶书唐 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
3、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注释】(1)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2)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3)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 。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 。衰(cu ):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4)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5)笑问:一本作“却问” ,一本作“借问” 。【译文】我在年少时外出,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故乡。我口音虽未改变,但我那双鬓却已经斑白。所有儿童们看见我,都
4、没有一个认识我的;他们笑着互相问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呀?【二年级下册】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注释】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唐以后成为科举试士诗的一体。离离:纷披繁茂的样子。荣:茂盛。这两句借用楚辞?招隐士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典故。远芳:晴翠,这里均指草。王孙:泛指行者,这里指游子。萋萋:草长得茂盛的样子。【译文】古原上的草很繁密,每年一度枯萎一度茂盛,野火烧不掉它,春风吹来遍地又再生。远处的芳草侵伸向古道,翠绿的草色连接着荒城。今天我又为王维送别,青
5、青草儿满怀离别情。望庐山瀑布唐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注释】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3【三年级上册
6、】夜书所见宋 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注释】萧萧:风声。客情:旅客思乡之情。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动。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篱落:篱笆。1【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远处几点灯火, )想来是有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望天门山唐 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注释】1、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所以叫“天门” 。2、中断
7、:指东西两山之间被水隔开。3、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4、开:劈开,断开。5、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6、回:转变方向,改变方向。7、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8、出:突出,出现 9、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边。【译文】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出现,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慢慢飘来。静夜思李白床前 明 月 光,疑 是 地 上 霜。举 头 望 明 月,低 头 思 故 乡。 【注释】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疑:好像。举头:抬头。【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
8、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韵译:皎洁月光洒满床,恰似朦胧一片霜。仰首只见月一轮,低头教人倍思乡。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注释】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水汽。散学:放学。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yun):老鹰.东风:春风。【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
9、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的凝集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陶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注释】泉眼:泉水的出口。惜:珍惜,爱惜。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尖端。头:上方。【译文】泉眼无声地流淌着小水流,像是十分珍惜那泉水,映在水上的树荫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山 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注释】1、山行:在山中行走。2
10、、寒山 4、斜:此字读 xi,为倾斜的意思。5、深:另有版本作“生” 。 (“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 “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6、坐:因为。7、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8、远上:登上远处的。9、山:高山。10、车:轿子。11、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12、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13、晚:晚上,通常指夕阳落下的傍晚。译文深秋时节,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我不由自主地停车靠边,是因为这傍晚枫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
11、,不及汪伦送我情。【注释】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深千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不及:不如。【译文】李白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人们行走的脚步声,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篇二: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后五首的赏析八上课外 6一方面是他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另一方面则是他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十一月四日风
12、雨大作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僵卧:卧病在床。? 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 不自哀:不为自己哀伤。? 尚:还? 思:想着? 为:为了? 戍轮台:戍(sh) ,守卫。轮台:指边塞。? 夜阑:夜将尽。 风吹雨:既指风雨交加,和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也比喻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译文我僵直地躺在孤寂的乡村里,并不为自己悲哀,还想为国家去戍守边塞。深夜躺在床上听着风吹雨打的声音,梦里我跨上战马跃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赏析:这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志不衰”的矢
13、志不渝精神。1:“僵卧孤村不自哀”记述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 “不自哀”三字情绪急转,形成对比,又现出一种乐观豪放之气。诗人对自己贫病凄凉的处境并不感到悲哀。“僵”字写年迈,写肌骨衰老;“卧”字写多病,常在床蓐;“孤”字写生活孤苦,不仅居处偏僻,与世隔绝,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村”写诗人贫困村居,过着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四字写出了作者罢官回乡后处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现状。笼罩着一种悲哀的气氛,让人十分同情。“不自哀”三字情绪急转,与前文形成对比,又现出一种乐观豪放之气。诗人对自己贫病凄凉的处境并不感到悲哀。2 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
14、衬托他坚定不移的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统一之志。“尚思”说明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还想着守卫边塞。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3“夜阑卧听风吹雨”因“思”而夜深不能成眠,不能眠就听到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壮年的军旅生活。衬托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阑”指“尽” ,夜深将尽,不能成眠,不能眠就听到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壮年的军旅生活。衬托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风吹雨”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
15、会联想到壮年的军旅生活。衬托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4“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以“痴情化梦”手法,表达了诗人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的壮志。“梦”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更强烈地表现了诗人报效祖国的壮志豪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八上课外 7原文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主要手法:即景抒情)子规:布谷鸟。无再少:没法再现青少年时代。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自伤衰老。白发:老年。唱黄鸡:感慨时光流逝。译文: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 松林间小路
16、清沙净无泥,傍晚细雨中杜鹃阵阵啼。 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唱黄鸡赏析:1“山下兰芽短浸溪”首七字既点出游清泉寺时的时令,也点明兰溪之名的由来。 “浸”是蔓延之意,兰刚发芽,芽虽短,但是生机勃勃长势很快,已由岸边蔓延至溪水中了。一个“浸”字写尽春兰的活力。2,“松间沙路净无泥”化用了白居易的“沙路润无泥” ,写漫步溪边。苏轼将“润”改为“净” ,更加突出了兰溪的洁净和一尘不染。也表现词人忘却尘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秽的愉悦心情。 3“潇潇暮雨子规啼”点出了净无泥的原因,同时又渲染凄凉环境气氛和烘托出自己贬官黄州期间的悲凉心情。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
17、西”反问唤起,借哈回答,用典,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仍力求振作的自强不息精神。“休将白发唱黄鸡”化用白居易诗句,反用其意,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仍力求振作的自强不息精神。八上课外 8鲁山山行北宋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 ,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作品注释鲁山:在今河南鲁山县。适:恰好。野情:喜爱山野之情随处改:(山峰)随着观看角度而变化。 幽径:小路。熊升树:熊爬上树。 何许:何处,哪里。云外:形容遥远。一声鸡:暗示有人家。惬(qi):心满意足。作品译文恰恰和我爱好山野风
18、光的情趣相合,千万条山路崎岖时高时低。一路攀登的山峰, (山峰)随着观看的角度而变化,幽深的小路,令我孤独迷路。傍晚,霜叶落下,熊爬上树(大熊星座升上树梢) ,树林清静下来,鹿悠闲地在溪边饮水。 人家都在哪里?云外传来一声鸡叫,暗示着有人家,仿佛在回答(只是很远很远) 。 赏析: 1“适与野情惬” 。因为内合情趣,外有好景,所以要登鲁山游览,也就成行了。 “惬”字,足以体会出当时作者心满意足的惊喜之情。2“好峰随处改” 。走到一处可以看到一种好峰,再走向另一处,又可以看到另一种奇岭,所以说“随处改” 。 “改”字写得妙,照应了“行” ,因为“行” ,所以好峰才处处改。走到一处可以看到一种好峰,
19、再走向另一处,又可以看到另一种奇岭。以“改”字体现“行” ,正切合诗题“山行”的意思。“幽径独行迷” , “迷”的原因正是诗中说的,一是曲径幽深,容易走错路,二是独行,自己一个人,无人指路,也容易走错路,于是“迷”了。表现诗人被小路所迷的优雅心情。 3.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霜冻叶落,山林空荡,熊在爬树,鹿在饮水。动中有静的写法,画面是动的,诗意却是静的,表现了山中人迹罕至、非常幽静的境界。4.巧妙运用了设问手法,写出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语境,移步换景,一幅原生态的画面映入眼帘,表达出诗人超脱,淡泊,闲适,恬静的心态。“云外一声鸡” ,以声衬静的写法,非常自然,确实给人以“含不尽之
20、意见于言外”的感觉。八上课外 9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自古:指从前。逢:遇到。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春朝(zho):春初。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排云:推开白云。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碧霄:青天。译文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群白鹤冲破云层,一飞冲天,我的诗兴也随它到了碧蓝的天空。赏析:1、 “我言秋日胜春朝” ,议论,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表现了他豪迈乐观,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2“晴空一鹤排云
21、上”“排” ,推,冲的意思。描绘一幅壮美的“一鹤凌云”画面。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到了云霄。诗人以“鹤”自喻,表现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3“便引诗情到碧霄”直接抒情,作者心中激荡的诗情,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云霄了。表现诗人豪迈乐观,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八上课外 10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注释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白水:明净的水 。一:助词,加强语气。为别:分别。孤蓬:比喻即将孤身远行,漂泊不定的友人。征:远行。浮云游子意:比喻游子的心意像浮云一样飘忽不定。浮云:飘浮的云。游子:离家远游的人。兹 :
22、此。萧萧班马鸣:友人骑的那匹离群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萧萧:马的嘶叫声。 班马:离群的马。落日故人情:落日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比喻与友人难舍难分。译文:青山横亘在城郭的北侧,清澈的河水环绕在城郭的东方。我们即将在这里离别,我的朋友要踏上万里征程了。空中的白云飘浮不定,你从此游荡各地,我无法与你重逢;即将落山的太阳不忍沉没,好似我对你的依恋之情。我们挥手就此分别,友人骑的那匹远离的马,好像不忍离去,萧萧地嘶叫着,增加了我的离愁别绪。赏析1“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首联用对仗句交待送别的地点及自然环境,充满着诗情画意。未见“送别”二字,但情景交融,景中饱含着依依惜别之情。2“此地一为
23、别,孤蓬万里征” ,此地一别,离人就要像蓬草那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比喻,表达诗人对朋友依依不舍之情。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对偶,情景交融。 “浮云”飘浮的云,比喻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夕阳徐下,似乎不忍离开大地,比喻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4“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挥手” ,分离时的动作描写,表现依依惜别之情。 “萧萧班马鸣”化用古典诗句“萧萧马鸣” ,用一个“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依依惜别情谊。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这正是评家深为赞赏的李白送别诗的特色。重庆一女生因太邋遢 被 5 名室友打成十级伤残篇三:4 诗两首第四课诗两首【教学任务】【教学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