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观潮,作者简介:,周密(公元1232年1298年),字公谨(Jn)宋代湖州人。,著作有:武林旧事草窗词等,导入文章,诗仙在将进酒中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国有句 俗语叫“水到东海不回头。”可钱塘江的水则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从东海回 趟娘家,她回来时,气势非凡,真是天下最雄伟壮观的景象,从皇帝到平民百姓,都 要先睹为快。,重点难点:,1.了解浙江潮的特点。2.掌握文章为表现浙江潮运用的多种写法。,学习目标:,1 .理解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 .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方法,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写作特色:
2、,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文章语言优美,词汇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理清思路:,第一段:写钱塘潮的雄伟景象。 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 第三段:写吴儿弄潮的高超技艺。 第四段:写江岸观潮的盛况。,鉴赏评析:,作者依主观视角定位,从远到近,从江中到江岸依次写了涨潮的壮观气势,演兵的出神入化,弄潮的惊心动魄和观潮的热闹非凡,层次分明,场景清楚,浑然一体,主旨突出。,词类活用:,1.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2.皆披发文身。,(尽:形容词用为动词,穷尽),(文:本指花纹,这里用作动词,刺刻花纹。),一词多义:,观,观潮。天下之伟观也。,(观:观看,动词
3、),(观:景象,名词。),特殊句子:,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判断句,“也”表示判断语气。) 2.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被动句,“为所”表被动。),精彩语段,第一自然段。 因为这段写了钱塘江潮水的雄伟景象。,字词解释:,4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逝:去,往。 5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文:画着文采。 6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溯迎:逆流迎着潮水;出没:健儿在水中忽隐忽现。,文章第一段译文: 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啊。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为最盛。当潮水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远看去),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随着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连天涌来,声
4、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薄,吞没宇宙,涤荡太阳,来势极其雄伟豪壮。杨万里的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描写的就是这样的景啊。,译文1,文章第二段译文:每年(阴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校阅水军,数百条战船分列两岸;然后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忽然黄烟四起,人和物一点儿也看不见了,(只听得)传来水爆的轰鸣声,声音如同山塌了一样。(待到)烟雾消散,水面又恢复了平静,看不到一条船的踪迹,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着波浪流走了。,译文2,文章第3段译文: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中健儿,披散着头发,浑身刺着花绣,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争相奋力逆流迎潮而上,(他们的身影)在万仞高的惊涛骇浪中浮沉,翻腾着身子变换着各种姿态,而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译文3,习题解答:,一:略。 二:1.既望:农历十六。2.方:当时。3.倏(sh)而:突然;略:一点点。4.逝:去,往。5.文:画。6.溯迎:逆流迎着潮水;出没:健儿在水中忽隐忽现。三:略。,我们的发现:,在夏季风盛行的夏秋季节,在朔望日尤其是望日之后,三角形的杭州湾沿岸(海宁一带)出现一年中最大的钱塘潮,故民间流传着“八月十八观大潮”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