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 涉 世 家,司马迁,汉朝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议做过太史令,死后司马迁继任这个官职。太史令是管天文、历法、国家典籍、编写史册的官。司马迁46岁时,因李陵事件牵连,下了大狱,受至惨重的刑罚(宫刑)。后来,汉武帝因司马迁很有才能,赦了他,任命他为中书今(管皇帝的文书诏令人受刑后的司马迁,决心继续父亲的事业,编写史书。最后,终于写成立起自传说中的黄帝直至当代为止约三千年左右的中国通史。全书包括 12纪(记帝王事迹), 30世家(记诸侯世系), 70列传(记个人和少数民族事迹),8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等情况),10表(用表格形式编排史料)。其中,列传的最后一篇为太史公自序,是自传。史记开创了以人物传记
2、为中心来记载历史这一“纪传体”的体裁。(联系旧课: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是左传),关于史记:,关于作者:司马迁,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学识渊博,在汉武帝时就任太史令(史官),掌管秘籍、史料、职司记载等。司马迁自幼受父亲熏陶,10岁就到长安学习,20岁起曾多次到南北各地游历,观察各地的风俗人情,采集传闻异说,为后来写作史记打下基础。38岁时继任太史令,更有机会博览皇家藏书,掌握了丰富的史料。42岁时开始写作史记。后由于上书替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解而触怒皇上,获罪下狱,被处宫刑。为完成史记,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历时10多年,终于写成历史巨著史记。,疑难字词辨析,1、阳夏( ) 2、辍耕(
3、) 3、鸿鹄( )4、闾左( ) 5、適戍( ) 6、当行( )7、度已( ) 8、数谏( )9、陈胜王( )10、罾( ) 11、间令( )12、篝火( )13、忿恚( ) 14、果笞( )15、宁有( )16、攻蕲( ) 17、铚、酂( )18、柘、谯( ) 19、千骑( )20、社稷( ),1、阳夏( ji ) 2、辍耕( chu ) 3、鸿鹄( h )4、闾左(l ) 5、適戍(zh sh ) 6、当行(hng)7、度已(du ) 8、数谏(shu jin) 9、陈胜王(wng )10、罾(zng ) 11、间令(jin )12、篝火( gu ) 13、忿恚(hu)14、果笞( ch
4、)15、宁有(nng ) 16、攻蕲( q ) 17、铚、酂(zh zn ) 18、柘、谯(zh qio ) 19、千骑( j ) 20、社稷 ( j ),疑难字词辨析,课堂练习(一),一、解释下边句中加粗的词: 1、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2、佣者笑而应曰 3、辍耕之垄上 4、怅恨久之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6、今亡亦死7、等死,死国可手 8、上使外将兵。9、大楚兴,陈胜王 10、借第令毋斩11、而成死者固十六七 12、将军身被坚执锐13、皆刑其长吏。 14、置人罾鱼腹中1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16、比至陈,课堂练习(二),二、在下边句中找出通假字。 1、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2、诈自称公
5、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3、罾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4、将军身被坚执锐。 5、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课堂练习(三),三、选择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思。 、项燕为楚将 上使外将兵 公将鼓之 A、大将,名词 B、率领,动词 C、将要,副词 、以数谏故 杀之以应陈涉 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祭以尉首A、因为,连词 B、虚词“来”,连词C、把,介词 D、用,拿,介词,课堂练习(四),四、选择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思。 1、“故”的用法有。A、事,事故 b、原因,缘故 c、故意 d、所以,因此 e、旧的。 A、公问其故 B、广故数言欲亡 C、故逐之 D、以数谏故 2、“为”的用法有:a作为 b
6、认为 c做,担任 d是 e向替 f因为 g被。 A、若为佣耕 B、为屯长 C、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D、士卒多为用者 E、为坛而盟 F自立为将军。,疑难解析,1、课文共3段,各写了什么内容,是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第1段先简介陈胜、吴广其人,而后侧重介绍陈胜是个素怀大志,有反抗精神的人。第2段先交代引发陈涉、吴广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说明农民起义暴在什么情况下爆发的。接着写起义的筹划过程,说明陈胜不但敢于斗争,而且有斗争智谋。第3段写陈涉、吴广发动起义,胜利进军,并建立政权的经过,显示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和历史意义。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课文先介绍被立传人物的概况,再叙述被立传人物的史实。叙述史
7、实又依着农民起义的经过,即起义发生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顺序组织材料。这样既有传记的特点,又使记事脉络清楚。,疑难解析,2、讨论第一段文字介绍了陈胜的哪些情况,是通过什么手法介绍的。,除简介陈胜、吴广的姓名籍贯外,侧重介绍了陈胜的出身和性格,重点是以记叙陈胜与别人对话的手法表现陈胜不安现状。胸怀大志,有政治抱负的性格特点。“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说明陈胜是个无田无地靠帮别人打工为生的贫苦农民。“怅恨久之”,表明陈胜对自己所处的佣耕地位怨恨不满。而对话中的“苟富贵,无相忘”,表达了陈胜极想改变现状,摆脱贫困的愿望,也反映了他其有朴素的阶级友情。“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则通过形象的比喻,道出
8、陈胜怀有远大的志向。这样课文开篇就让读者了解陈胜虽然出身低践,但却有反抗精神,胸怀大志,不同常人。,疑难解析,3、这段内容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和谋划经过,表现了他们敢于反抗的精神和超群的斗争谋略。可讨论如下问题:,、陈胜、吴广是在什么情况下决定举行起义的?,在陈胜,吴广等九百贫苦人被征戍边,途中遇雨,道不通而无法按期到达目的地,而按秦朝法律都要被杀的情况下,不得不举行起义的。这既说明了秦徭役繁重,法律苛酷的暴政,说明了起义是被逐出来的,又表现了陈胜多人敢于反抗的精神。在这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在逃亡和起义同样都是死的情况下,毅然选择为了救国救民而举行起义的决定,充分显示出陈胜的“鸿鹄之志”
9、。,疑难解析,3、这段内容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和谋划经过,表现了他们敢于反抗的精神和超群的斗争谋略。可讨论如下问题:, 、决定起义后,陈胜、吴广进书了哪些起义前的准备工作?,决定起义后,陈胜、吴广首先分析天下形势,拟定斗争策略。“天下苦秦久矣”,简明而又准确地概括了当时的形势,揭露了秦王朝的苛政,表达了人民群众积蓄已久的不满与反抗情绪,揭示了暴发农民起义的必然性。在这种形势下举行起义,一定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响应。陈胜又分析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制定了借深得人心的扶苏、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发动起义的斗争策略。陈胜坚信,这样做一定会得到“宜多应者”的效果。然后为起义作舆论准备,他们运用问
10、卜、念鬼、鱼腹藏书,篝火狐鸣等方法制造舆论,鼓动人心,树立威信,使人们相信“大楚兴,陈胜王”的必然趋势,结果在士卒中很快得到反应。陈胜的做法虽然是借助鬼神迷信来争取群众,但作为一种策略,充分显示了陈胜、吴广的斗争才智。,疑难解析,4、这段文字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以及建立农民政权的情况。可讨论如下问题:,、陈胜、吴广是通过哪些步骤发动起义的?,陈胜、吴广发动起义通过三个步骤:“并杀两尉”揭开了起义的序幕,接着发动群众参加起义,然后建立领导系统。“并杀两尉”选择了“将尉醉”的适宜时机,又设下激尉要杀吴广的圈套,使众人认为杀之有理。这又表现了起义领袖的机智。杀尉后陈胜当
11、即号召群众起义,他先晓以利害,指出如不起义,只有死路一条。再提出“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激励众人立下雄心壮志,为国为民干一番事业。尤其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对封建统治阶级提出了有力的挑战,道出了千百万贫苦农民的心声,显示了对起义胜利的坚定信心和要做天下主人的英雄气概。陈胜的这些话,说得慷慨激昂,激动人心,果然得到众人的热烈拥护和响应,起义队伍很快组织起来了。,疑难解析,4、这段文字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以及建立农民政权的情况。可讨论如下问题:,、起义发动后,起义队伍为什么能形成浩大的声势并建立起农民政权?,起义发动后,起义军斗争矛头直指秦政权,攻城略地,
12、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在战斗中起义队伍迅速扩大,很快建立了农民政权张楚。究其原因,除起义领袖敢于反抗,胸怀大志,正确谋划,策略得当外,还有九百徒后的热烈响应,勇敢战斗。然而最根本的原因是秦的暴政逼得人民不得不反。“天下苦秦久矣”,深刻揭示了秦王朝对贫苦人民的压迫剥削程度之深,致使怨声载道,人心思变,使农民起义有着坚实的基础。三老、豪杰的话“伐无道,诛暴秦”就点明了起义的性质,也是历史的必然,所以农民起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故而陈胜、吴广发动起义后,很快就形成了浩大的声势,不久农民政权也建立起来了。,疑难解析,4、这段文字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以及建立农民政权的情况。
13、可讨论如下问题:,、讨论这段文字在材料安排和记叙方法上有什么特点?,材料安排上的特点是详略结合。详写起义的发动经过,对陈胜、吴广“并杀两尉”、发动群众等都详细描写,并把叙事和对话结合起来,让起义领袖的机智勇敢,强烈的反抗精神得以充分的体现。而对起义后的浩大声势及建立农民政权则略写,省去了战斗情况和筹建政权的描写,因为从上文看来这已是情理中的事。记叙方法上的特点是,以侧面描写表现陈胜、吴广的功绩。借三老、豪杰的嘴,赞颂农民起义的功业,以诸郡县杀秦朝酷交响应陈胜,表现农民起义得到全国各地的拥护。,疑难解析,5、概括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课文记叙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
14、和浩大声势,表现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赞颂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及历史功绩。,疑难解析,6、讨论课文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课文刻画的主要人物是陈胜。从课文内容看,陈胜表达志向、谋划起义、发动起义等都是透过他的语言来表现的。可见课文主要是通过语言,尤其是通过人物间的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的。纵观全文,陈胜参与对话的共有三次,第1段中,陈胜同其他佣耕者的对话,表现了陈胜的远大志向和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反抗精神。第2段中,陈胜同吴广的对话,表现了他们组织起义的谋略才智。他们对当前形势的正确分析、起义策略的确定、怎样制造舆论等都是通过对话表达出来的。第3段中,陈胜同戍卒的对话,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敢于反抗,
15、敢于斗争,充满英雄气概的起义领袖形象。可见课文就是通过人物对话把陈胜等人的性格极为鲜明生动地表现出来了。,疑难解析,7、选读课文中有关陈胜参与对话的内容,找出最能表现他性格的语言,并加以适当的评论。,最能表现陈胜性格的语言有;、“苟富贵,无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壮志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句表达了陈胜极想摆脱贫困,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反映了陈胜具有“有相同车,有难同当”的朴素阶级感情,说明陈胜虽然出身低贱,但胸怀大志,不寻常人。句以“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以“鸿鹄”比喻有远大理想的人。通过比喻,表现陈胜年轻时就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也反映了他对同伴目光短浅的惋惜名句。说明了陈胜面对秦王朝的暴政,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决心不受命运的摆布,为建立自己理想中的国家而举行起义,表现了他勇于反抗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也是他“鸿鹄之志”的具体表现。句彻底否定了封建统治阶级欺骗劳动人民的所谓天生贵种、等卑有序、贵贱有别的谎言,砸碎了长期禁锢劳动人民头脑的封建精神枷锁,是鼓舞人心的战斗口号,表现了陈胜敢于解放思想,敢于推翻封建统治的斗争精神。由此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对封建统治强烈不满,敢于反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有志气,有抱负的农民起义的领袖。,让我们休息一下,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