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2016 学年苏教版史记 选读 鲁周公世家 学案【学习导引】本文记载了西周时的诸侯国鲁国历经 34 代国君,历时千余年的历史兴亡过程。课文节选部分主要记述了西周开国重臣、鲁国开国之君、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作出重要贡献的周公旦的生平事迹,重点突出了他幼时的笃仁纯孝,辅佐武王时牺牲个人的义无反顾,辅佐成王时代理国政的忍辱负重,平定叛乱时的坚定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然而,节选部分文字艰涩,篇幅较长,给同学们阅读带来困难。那么,如何克服困难,争取学有所得呢?1采取先看译文,后看原文或者边读原文边看译文的办法,整体把握内容,重点把握他作为一个辅臣如何执政,做了哪些事。2有所取舍。全
2、文共 15 节,对于叙事性强、文字平易的章节边疏通文字边概括大意,慢慢理解;对于较难的第 9 节、14 节、15 节可略读,甚至可以不读。【文本卡片】一、背景资料鲁,始建国于公元前 11 世纪,是周朝诸侯国之一,其辖地在今山东省西南部,都城在曲阜。鲁国的第一代国君是周公旦的儿子伯禽。到第 33 位国君顷公二十四年,即公元前 256 年,为楚所灭。周公,名姬旦,亦称叔旦,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以其曾祖太王所居周地为采邑,后世尊为周公;他辅佐武王灭商,建西周王朝, “制礼作乐” ,有功而受封于曲阜,虽然他未到封地而留佐武王,但其封国在鲁,又称鲁周公。周公帮助周武王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业,从而也
3、把我国的第一个文明社会形式推向了巅峰,为我国民族融合、政治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所制定的“礼乐行政” ,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形式,也具有开山的意义,至今在中华民族文化理念之中,仍涓涓流淌着西周时代那种重伦理、轻逸乐、好俭朴、乐献身的君子风度和集体精神。二、文体知识世 家史记中的“世家”实际上是为诸侯作的传记。诸侯开国承家,子孙世袭,所以把为他们作的传记叫做“世家” 。从西周开始,发展到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先后称霸称雄,盛极一时,用“世家”体裁记述这一情况,是非常妥当的。司马迁把孔子和陈涉也列入“世家” ,算是一种例外。将孔子列入“世家”反映了当时思想领域的现实情况。将陈涉列入“世家” ,
4、把他的功业和商汤流放夏桀、周武讨伐商纣、孔子创作春秋相提并论,将他写成震撼暴秦帝国统治、叱咤风云的伟大历史英雄,反映了作者进步的历史观。 史记中共有世家 30 篇。【积累运用】1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和本字,并解释其义。(1)太公、召公乃缪卜同_;_(2)无坠天之降葆命同_;_(3)我以其璧与圭归同_;_(4)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同_;_(5)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同_;_(6)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同_;_(7)武王蚤终,成王少同_;_(8)周公乃自揃(剪断)其蚤沉之河同_;_(9)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同_;_(10)作立政 ,以便百姓。百姓说同_;_(11)岁则大孰同_;_(12)唐数得禾,异母同颖
5、同_;_(13)(成王 )乃泣,反周公同_;_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_(2)衅社,告纣之罪于天:_(3)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_(4)二公及王乃问史百执事:_(5)天下未集,武王有疾,不豫:_(6)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_(7)及成王用事,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_3解释下列多义词。(1)戚Error!(2)克Error!(3)国Error!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A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B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C旦巧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D四方之民罔不敬畏5本文中,表示“辅佐、辅助”的同义词很多,请找出五个来。答:_6指出下列句中“
6、其”的意义和用法。(1)我以其璧与圭归:_(2)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中曰:_(3)王其无害:_(4)自今后其无缪卜乎:_(5)惟朕小子其迎:_(6)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_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B南面倍依以朝诸侯C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D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8翻译下列句子。(1)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译文:_(2)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译文:_(3)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译文:_9名句默写。(1)然我一沐三捉发,_,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7、。_,_ 。( 曹操短歌行)【文本研读】一、整体感知全文共 15 节,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2 节)集中表现了周公幼时的笃仁纯孝,牺牲个人时的义无反顾。第二部分(310 节)着力表现了周公辅佐成王时的忍辱负重和平定管、蔡等叛乱时的坚定果断,告诫成王为政之道时的语重心长,为巩固周王朝统治作出的不懈努力。第三部分(1112 节)周公的事迹感动天地。第四部分(1315 节)周公的品德与鲁国后世无道昏君形成强烈对比,揭露腐朽没落的统治者的丑恶本质。二、问题探究1全文对周公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试从文中找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内容。答:_2周公数次为王祈祝于神,为什么要藏其策于府
8、?怎样理解他的这个举动?答:_3本文主要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表现主旨,试作具体分析。答:_【迁移拓展】孔子曾称赞周公曰:“周公成文、武之德,追太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周公,其达孝矣乎!”( 礼记 中庸)孔子在其年老体衰之时,甚至慨叹道:“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可见孔子非常推崇周公。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为什么对周公极为敬仰?答案 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的学说多来源于周公制礼作乐。孔子曾不远千里,从当时的鲁国到京都来求教周礼。而周礼则是周公摄政期间,为新统一的王朝制定的一套典章文物制度,史称周公“制礼作乐” 。可以说礼乐之制是中国最早的、较
9、完备的法典。同时,礼乐之制也是儒家之源。周公的思想影响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余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孔子特别倾慕周公:“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 )可以说孔子是周公的隔代传人,而周公则可谓儒家的“先驱” 。一、文本素材1捉发吐哺,天下归心鲁周公“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他为国纳才、求贤若渴的所作所为影响了一代代“治国平天下”的英才。曹操曾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以周公自比,以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招纳贤才,创立了千秋功业。应用指南 本材料可用于“ 人才” “求才与用才” “善待人才” “包容”等话题中,古往
10、今来要建千秋大业,要取得一定成就,关键在于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要得人才,就要有一颗礼贤下士、宽以待人的包容之心,唯如此,才能人才滚滚来,事业节节高。2你还能从课本中提取出哪些素材?请记录下来吧!答:_二、经典素材没有不受伤的船西班牙港口城市巴塞罗那,有一家历史 1 000 多年的造船厂。造船厂从建厂那天开始就立了一个规矩:所有从本厂出去的船舶都要造一个小模型留在厂里,并把这只船的命运刻在模型上。随着时间推移,造船厂的陈列馆竟陈列着将近 10 万只船舶的模型。所有走进这个陈列馆的人都会被这些船舶模型震撼,不是因为造型精致和千姿百态,而是为上面雕刻的文字震撼!有一只名叫“西班牙公主号”的船模上雕
11、刻着这样的文字:本船共计航海 50 年,其中 11 次遭遇冰川,6 次遭海盗抢掠,9 次与其他船舶相撞,21 次发生故障抛锚搁浅。每一个模型上都是这样的文字,详细记录着该船经历的风风雨雨。在陈列馆最里面的一面墙上,是对上千年来造船厂所有出厂船舶的概述:近 10 万只船舶当中,有 6 000只在大海中沉没,有 6 万只遭遇过 20 次以上的大灾难,没有一只船没有过受伤经历现在,这个造船厂的船舶陈列馆,早已突破了原来的意义,成为西班牙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成为西班牙人教育后代获取精神力量的象征。素材运用 这正是西班牙人智慧的地方:所有船舶,不论用途是什么,只要到大海里航行,就会遭遇灾难。人也同样,没
12、有风平浪静的海洋,没有不受伤的生命。但彼岸的曙光,也就在不远处。话题拓展 智慧、人生与风险、坚持到底、伤口答案积累运用1(1)缪 穆 虔诚 (2) 葆 宝 宝贵 (3) 归 馈 奉送 (4) 匮 柜 柜子 (5)强葆 襁褓 包裹婴儿用的被子和带子,代指极年幼 (6) 畔 叛 背叛 (7) 蚤 早 早早地 (8)蚤 爪 指甲 (9)飨 享 享有 (10)说 悦 高兴 (11)孰 熟 成熟 (12)母 亩 代指土地 (13)反 返这里是“召回”之意2(1)主持朝廷政事 (2) 杀牲血祭地神 (3) 登上帝位 (4)有关人员 (5)安定 (6)拾 (7)说坏话诬陷别人3(1)亲戚/感动 (2)能/战
13、胜 (3)封国/ 国都/建国都4A 古义:把当做。今义:认为。5辅,翼(旦常辅翼);佐( 周公佐武王) ;傅(使管叔、蔡叔傅之);相(于是卒相成王)。6(1)代词,那些 (2) 代词,他的 (3) 语气副词,表推测,可译为“当,可以” (4)语气副词,表推测,可译为“恐怕” (5)语气副词,表肯定期望,可译为“一定” (6)语气副词,表未来时,可译为“将”7C C 项名词用作状语。其余三项为使动用法。 8(1)我刚接受三位先王之命,让您只须考虑周室天下的长远之计,别无他虑。(2)周公死后,成王也谦让,最后把周公葬于毕邑,伴随文王,来表示成王不敢以周公为臣。(3)为政不简便易行,人民就不会亲近;
14、政令平易近民,人民必然归附。9(1)一饭三吐哺 (2)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文本研读二、1.正面描写内容:幼年时代笃仁纯孝,辅佐君王忠心耿耿,牺牲私利义无反顾,代理国政忍辱负重,平定叛乱坚定果断,辅佐成王鞠躬尽瘁,治理国家仁爱尽职。侧面描写内容:风雷示警,金縢书感动成王;原始察终,后世愧对周公。2此题可以见仁见智,可以认为是周公高风亮节的体现,也可以认为是周公自保的一种手段,体现了他作为政治家的远见。3在本文中作者“原始察终,见盛观衰” ,特地采用对比的手法,来揭露那些腐朽没落的统治者的本质。主要是用周公的品德与鲁国后世无道昏君进行强烈对比,表现出作者通古今之变,揭示历史规律的写作宗旨和敏锐的观察判断能力。作者也用对比手法,表现出周公的高尚人格。一是幼时的周公与群子的对比,表现其笃仁纯孝;二是武王病时,周公与群臣的对比,表现其献身精神;三是周公与管叔与群弟的对比,表现其光明磊落的胸怀;四是周公自身对比,倍依听政与还政成王前后始终如一,无擅恣之志,无伐矜之色,体现了不贪恋权位、一心为周室的高尚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