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曹刿论战,左传,左传 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由于春秋记事过简,近于大事年表,一般人难以读懂,而左传叙事较为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又为春秋作了较为详备的注释,所以后人又称左传为左氏春秋。,左传保存了重要的历史资料,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同时,它又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生动,又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齐与鲁是春秋时的邻国,齐是较强大的诸侯国,鲁是较弱小的诸侯国。齐鲁长勺之战的导火线是齐国的内乱。 齐襄公荒淫暴虐,他的两个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怕遭牵累,都出奔他国。
2、公子小白出奔莒国,公子纠出奔鲁国。 齐襄公被齐国大臣杀死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准备回国当国君。莒国和鲁国都各自护送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回齐国。公子小白抢先到达齐国夺得君位。公子小白就是后来的齐桓公,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齐桓公当上国君后很想显示自己的威风,建立威信,便以鲁国曾帮助公子纠为借口,于公元前684年进攻鲁国。鲁国被迫出兵抵御,战于鲁国长勺。,“长勺之战”的背景,长勺之战是齐桓公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同自己争做国君而兴师问罪,企图吞并鲁国扩张领土,是大欺小、强欺弱的非正义战争。而对鲁国来说,则是抵御侵略、保卫国家的正义战争。 当时的形势对鲁国很不利,不仅鲁国弱小,军事力量对比悬殊,更因为当
3、权者鲁庄公,准备迎战,却准备不足。由于鲁国危险,所以曹刿挺身而出,主动要与鲁庄公“论战”。,点评:,长勺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后发制人,疲敌制胜最早、最典型的战役,在中国战争史占有重要地位。 鲁国在作战中,鲁庄公能虚心听取曹刿的正确作战意见,遵循以逸待劳、后发制人、敌疲我打的积极防御、适时反击的方针,正确地选择战场,正确地把握反攻和追击的时机,从而牢牢地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赢得战役的重大胜利。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军事思想,也为后世兵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之处。 历史上类似的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还有:巨鹿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检查预习情况,听课文录音:,掌握下列字词:,(1) 曹
4、刿( ) (2) 又何间( )焉 (3) 肉食者鄙( ) (4) 弗( )敢加也 (5) 小惠未徧( ) (6) 小信未孚( ) (7) 公与之乘( ),gu,jin,b,f,bin,f,chng,掌握下列字词:,(8) 战于长勺( ) (9) 下视其辙( ) (10)登轼( )而望 (11)彼竭( )我盈( ) (12)望其旗靡( ),sho,zh,sh,ji,yng,m,朗读欣赏,订正读音,曹刿请见 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肉食者鄙 弗敢专也 小惠未徧 小信未孚,忠之属也 公与之乘 齐师败绩 下视其辙 夫战,勇气也。 望其旗靡,gu,jin,sh,jin,b,f,bin,f,sh,chng,
5、j,zh,f,m,思考问题:故事里出现了几个人物?,曹刿: 鲁庄公: 乡人: 肉食者: 齐师:,他们的性格怎样?,乡人 肉食者 齐师,不关心国家大事,认为应当由掌权者处理,与己无关。,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鄙,代表人物鲁庄公,骄傲轻敌 不讲战略战术,齐人鼓之 齐人三鼓,一、曹刿的优点,勇于承担,忠贞爱国 担心鲁国官员识见浅陋,不能担当重任,于是自动请求谒见鲁庄公,提出自己的意见。 不怕危险,请求鲁庄公允许他跟随鲁师作战。 谙熟国事,识见卓越 对鲁国政治有深入认识,知道官员没有远大识见,不足以抵抗齐师。 指出鲁庄公的小惠,只惠及亲信而小信又未能感动上天只有得到百姓的支持,才是取胜关键。 观察入
6、微,机智谨慎 曹刿在战争中知道大国虚实难测,可能诈败而布下伏兵及至下车看到辙乱、旗靡,才下令追击。 善于掌握心理,晓畅军事 能掌握齐师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心理,待彼竭我盈时才出击。,二、鲁庄公,鲁庄公的优点 平日善待臣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对神灵诚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对百姓尽心小大之,虽不能察,必以情。 纳贤听谏接受曹刿的意见并向他请教,信任而不干涉。 鲁庄公的缺点 急躁未能沉着应战. 谋略不足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战前没有做好作战的准备,分析敌我形势,便决定迎战。 政治上没有长远的计谋,未能明确指出爱民的重要。 在战略运用上,没有全盘周详的计划。,曹刿: 1、位卑未敢忘忧国。 2、
7、勇于毛遂自荐,承担责任。 3、做事情要一鼓作气。 4、 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脉络梳理,全文主旨,本文通过记叙齐、鲁于长勺之战的经过及曹刿与鲁庄公对战术的议论, 刻划曹刿的忠君爱国,政治识见,军事才能和冷静沉着的性格; 同时说明致胜的关键在于民心的归向和适当的作战策略而非军队的多寡。,辨析下列各组句子中红色词语的不同意思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故 既克,公问其故民弗从也 从 战则请从既克,公问其故 其 吾视其辙乱 其乡人曰,(所以),(缘故,原因),(听从),(跟随),(这样,如此),(他们的,指齐军的),
8、(他的,指曹刿的),环节六,理读,梳理知识点,理一理,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重点词语 重点句,古今词义,伐 齐师伐我 古义: 今义: 间 又何间焉 古义: 今义:,攻打、讨伐。,砍伐。,参与。,中间。,梳理总结,鄙 肉食者鄙 古义: 今义: 牺牲 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鄙陋,目光短浅。,卑鄙。,指猪、牛、羊等祭品。,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加 弗敢加也 古义: 今义: 信 必以信 古义: 今义:,虚夸,以少报多。,增加。,信实,诚实。,书信。,狱 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 虽 虽不能察 古义: 今义:,案件。,监狱。,即使,虽然,再 再而衰 古义: 今义: 忠 忠之属也
9、 古义: 今义:,第二次,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尽力做本分的事,忠诚,词性活用,神弗福也。公将鼓之。,福,名词用为动词,赐福。,鼓,名词用为动词。击鼓进军。,小惠未徧。,通假字,“徧”同“遍”,遍及。,一词多义,请 曹刿请见。 战则请从。 从 战则请从。 民弗从也。 故 公问其故。 故克之。,请求。,请让我。,跟随。,服从。,缘故、原因。,所以。,虚词,以 何以战。 必以分人。 之 肉食者谋之。 小大之狱。 公与之乘。,凭,把,代词,指这件事。,助词“的”,代词他,指曹刿。,句式,判断句 夫战,勇气也。 省略句 再而衰。 倒装句 何以战?,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二次(击鼓进军)(士气)衰弱了。
10、,凭借什么作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翻译课文,攻打,深谋远虑。,拜见,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参与,于是、就,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 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跟从,凭借什么作战,普及,独自享受,赐福,保佑,把,可以凭借,实情,虚报,类,被信服,指猪、牛、羊等,明察,案件,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11、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击鼓,追击,大败,战车轧出的痕迹,车前的横木,驱车追赶,于是,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第二次,埋伏,振作,已经,减弱,消失,旺盛,倒下,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 第二段,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第三段,论鲁国取胜的原因。,结构内容,事件线索:,曹刿活动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请见,请问,参战,释疑,详,略,详,长勺之战是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
12、例,请你举出历史上其他“以少胜多”的几个著名战例:,赤壁之战、巨鹿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城濮之战,弱鲁何以战胜强齐? 1、战前准备2、战争过程,取信于民,求信于臣,求信于神,求信于民,民弗从也,神弗福也,忠之属也,不可以战,可以一战,战 略,掌握战术、战机,应该如何分析 人物形象?,1、人物的语言 2、人物的动作 3、人物的外貌 4、人物的心理 5、人物在具体事件、环境中的表现,语言,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何以战? 3、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4、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5、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6、未可。 7、可矣。,曹刿,爱国热情高, 远见卓识),(认识到了人民的重要性
13、),(冷静),(果断),8、未可。 9、可矣。 10、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谨慎),(军事指挥才能卓越),语言,曹刿,人物的动作,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谨慎),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目光短浅,企图以“小惠”、“小信”取得胜利),语言,鲁庄公,(把希望寄托在近臣和神的保护上),(在曹刿的启发下,认识到取信于民的重要性),人物在具体事件、环境中的表现,鲁庄公,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公问其故。,(鲁莽),(无知)
14、,鲁庄公、曹刿的人物特点总结:,鲁庄公:,平庸、鲁莽、无知、目光短浅。,曹刿:,爱国、谨慎、果断,有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乡人劝阻,对表现曹刿的思想品质有什么作用?,乡人劝阻,反衬出曹刿对国事关心和他对当时形势深刻的洞察力,尤其对鲁庄公的政治能力和鲁国战前的政治准备感到忧虑,这表现了曹刿的爱国热情。同时,这一小插叙,也使故事一开始就横生波澜。,“肉食者鄙”,“鄙”表现在哪里?,鲁庄公的三答,他寄战胜的希望于身边的臣子,神、而不是百姓。“公将鼓之”“公将驰之”未察敌情,贸然进军。“既克,公问其故”,战胜了还不知什么原因。,问题:,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里?,战前三问。明白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
15、战的先决条件。战中能掌握将士心理,能观察敌情,把握战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问题:,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运用对比手法,把鲁庄公的“鄙”与曹刿的“远谋”进行对比,突出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与军事上的卓越才能。,本文的详略安排有何特色?,本文紧扣“论战”来写,详写曹刿的言论。如第一段中与鲁庄公的三问三答,详细具体地表现他“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再如第三段论战胜的原因,把他的作战必须依靠士气、抓准时机、谨慎而又果断的战略思想表现了出来。这两段文字,充分地表现了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本文的重点是“论”战,所以,第2段对战争的过程的叙述非常简略,只有“齐师败绩”、“遂逐齐师”八个字写战争的过程。对于无助于表现“论战”的事,如战争的起因、战斗的状况、战后的处理等,略写或不写。这样剪裁,叙事清楚,详略得当,有力地突出了中心。,鲁庄公真是“肉食者鄙”吗?,作业:思维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