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7《端午的鸭蛋》.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859735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2.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7《端午的鸭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7《端午的鸭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7《端午的鸭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7《端午的鸭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7《端午的鸭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端午的由来,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同称“端五” 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两个五,故又称“重五”。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 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有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影响最广的是纪念屈原说。,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端午的鸭蛋,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资深文化界名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师从沈从文,曾长期任职北京京剧院编剧。 代表作有: 小说:受戒大淖no记事 散文集:蒲桥集等。,汪曾祺,他的文

2、章如同随意聊天,自然的写出自己独特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文风闲适自由,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在当代文坛,当人们热衷于“大叙事”, 习惯欣赏“大事物”“大场面”“大结局”,片 面追求高、大、全时,另一种与之相反的 审美情趣悄然兴起,即着眼于“小场景” “小叙事”着力写凡人小事,写油盐酱醋茶 ,写“一地鸡毛”。汪曾祺就是这种审美情 趣的杰出代表。当他80年代重出文坛时, 他的“小叙事”作品居然引起“大轰动”。,学习目标,1、理清行文思路,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2、品味平淡自然、韵味十足的语言。 3、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自豪之情。,读准字音:,汪曾祺,系百索子,

3、倘若,熏五毒,苋菜,似的,用酒和,门楣,拧成小绳,咂摸,车胤,大襟,城隍,络子,籍贯,腌腊,硝药,q,j,j,xio,nng,yn,hu,hung,mi,lo,yn,xin,tng,jn,shde,xn,zmo,避邪,xi,解释下列词语。,门楣:门框上的横木。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籍贯: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城隍:迷信传说中指主管某个城的神。 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与有荣焉:因而也感到荣幸。 囊萤映雪: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汪曾祺1

4、9岁就离开了高邮。浮云蔽白日,直至花甲之年才重返故里,漫长的岁月里,辗转大江南北,对于这些地方的山水人情他都是过客,惟有故里深植心底,故乡的风物人情始终在他的作品里挥之不去。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课文的提示语: “倘若”。明天就是端午节了,感受了作者对平淡生活的诗意追求,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同学们在吃鸭蛋、吃粽子的同时,一定也能咂摸出些许滋味吧。,知内容看结构,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根据内容,你觉得课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请概括出来。,端午风俗(1),家乡鸭蛋(2、3),端午鸭蛋 (4、5、6),1、系百索子,2.做香角子,3.贴五毒,贴符,4、喝雄黄酒,画“王”字,鸭蛋络子,线绳结成的网状的袋子

5、,2、家乡的鸭蛋到底好在哪里?有什么特点?作者对家乡的鸭蛋有怎样的感情?,家乡鸭蛋的特点,名声久远,质细而油多 蛋白而柔嫩,问起籍贯 会肃然起敬,上海店里 会特别标明,双黄鸭蛋 会成批输出,引袁枚文作证,以北京鸭蛋相比,我对家乡鸭蛋的情感,曾经沧海难为水. 充满了自豪与热爱之情。,家乡的鸭蛋,名声,特色,人们的赞赏,自己的感受,袁枚的食单,质细而油多,蛋黄通红,佳,热爱自豪,3.作者讲了端午的鸭蛋哪几件事?这几件事怎么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趣事,挂鸭蛋络子,空蛋壳装萤火虫 联到囊萤映雪的故事,怀念童年,打络子 挑鸭蛋 装鸭蛋 挂络子 吃鸭蛋 玩蛋壳,品鸭蛋,(详),(详),(详),趣,(怀念

6、热爱),囊萤映雪的故事(联想),系百索子.做香角子 贴五毒.帖符.喝雄黄酒 放黄烟子.吃十二红,名声 特色,挑鸭蛋 吃鸭蛋 玩蛋壳,课文小结,对故乡的自豪、热爱之情,对童年生活的怀想。,情感:,端午的鸭蛋告诉我们:,汪曾祺能从鸭蛋里品味出生活的情趣,在于他能敏锐的观察生活,细心的感受生活,我们要养成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细节并细心记录的好习惯。好的文章不一定要有华美的辞藻和整齐的句式,平淡自然的语言同样有滋有味。,课文以什么样的线索展开的?你认为这样的行文线索严谨吗?为什么?,线索-作者从端午的风俗写到家乡的鸭蛋。,行文-作者行文自然,如同随意聊天,但自由之中透出严谨和谐。,作者写端午的风俗是介绍

7、总体背景-由其中一个风俗 十二红引出家乡的鸭蛋-自然引出端午节的鸭蛋, 环环相扣,徐徐道来,一丝不乱。,结尾与文章内容无关吗?,囊萤映雪的故事是孩子们装萤与蛋 壳之中自然想到的,表达对美好童年生 活的无限眷恋,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 艺术氛围,品语言,汪曾祺既是美食家,又是美文家。他在语言上的追求是: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这三点在课文中能看出来吗?请你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做批注,仔细品味本文语言上的特色。,1.平淡而有味, 2.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 3.有淡淡的幽默。,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4

8、、熔方言、口语、书面语、古汉语于一炉,典雅雍容,好句赏析: “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一个普普通通的鸭蛋,在作者笔下居然写得如此别具一格,这是一般人通常不会注意的,但仔细一想,却又大合情理。可不是吗?淡青色的蛋壳就比白色蛋壳更有“格调”,而鸭蛋的形状也确实有蠢笨与秀气之别。生活中的情趣是无处不在的。),1“平淡而有味”例,好句赏析: 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空头”一词富有地方

9、特色,“吱”,绘声绘色,真切生动;其中的动感、快感,活灵活现。),2“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例:,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空头”,白嘴吃,3“有淡淡的幽默”例:,唐代诗人元缜作无题一诗悼亡妻: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看过沧海之后,别的水就都看不上了。,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曾经沧海难为水”是什么意思?,此句“文(言)白(话)夹杂” ,增添了“淡淡的幽默”。,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

10、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删去“吱”,效果有什么不同?,“吱”,绘声绘色,真切生动; 其中的动感、快感,活灵活现。 删去就没有这种味道了。,4、熔方言、口语、书面语、古汉语于一炉,典雅雍容,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作者运用了古汉语,使文章显得典雅,同时作者写出了了高邮咸鸭蛋与众不同的特点,让人一读,就忍不住想飞到高邮去品尝这人间美味。,“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作者写了鸭蛋的吃法,尤其是一个“吱”字,形象地写出了吃鸭蛋的动感和快感。,“高

11、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作者运用了古汉语,使文章显得典雅,同时作者写出了了高邮咸鸭蛋与众不同的特点,让人一读,就忍不住想飞到高邮去品尝这人间美味。,请再找出几个有口语色彩的句子,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 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 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请再找出几个有文言色彩的句子,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

12、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文章语言的特色,1、平淡有味:,2、方言入文:,3、带有文言色彩:,好处是:使文章增添书卷气和典雅之美,好处是:作者脱口而出,直率朴素,好处是:读起来亲切自然。,4、有点幽默:,话佳节,除了端午节外,你还知道哪些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你知道这些风俗吗,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 元宵节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冬至 腊八,保护中国节, 保护中国文化!,民俗是我们和中国文化联系的血脉, 没有集成和积淀的民族是没

13、有根的民族,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传统的端午佳节。然而在去年端午节来临之际,忽然有“可靠消息”(人民日报)说,这个我们的传统节日,亚洲某国家(指韩国)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很快将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你对此有何看法?,看法我来说,网友评论,1、果真人家要申报,我们也不必大惊小怪,尽管这节日的“出生证”在我们这里,但谁叫我们这几年连粽子都懒得吃了,而人家却有“规模和气派”地发展起“端午文化”了呢? 2、端午节等会不会被“端”走,根本还在于我们对待传统节日的态度问题,那就是我们对待民族特色的文化是不是热爱,以及热爱到何种程度。 3、与情人节、圣诞节等一系列洋节近年来在

14、中国的火爆热闹相比,端午等中国传统佳节实在是太冷清,太受冷落了。 4、我们看看屈原是怎么死的,人们为什么纪念他,就会明白端午节一旦流落异乡我们失去的将会是什么。,近年来,他全身心投入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发起“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对现代社会进程中濒临灭绝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进行普查和保护,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的守望者”。 从1994年开始,拿出自己几十万元的稿费,用了三年时间,请100名摄影师,把天津老城“地毯式”地拍摄下来,并浓缩在一本图集之内。年过花甲的他,至今还拖着病体在全国各地跑来跑去,路费还要自己掏。 他就是中国著名作家、画家冯骥才。被称为中国民间文化的

15、守望者目前和将要积极奔走的工作包括:将中国56个民族的民间艺术进行“地毯式”的登记、拍照、录像;出版2 000多个民俗县集本;出版120卷中国民间美术全集;出版中国民俗民间艺术分布地图册;向联合国推荐一批文化遗产名单;命名一批文化艺术之乡今年,在他坚持多年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他主要关注的是:中国古村落。两会期间,忙着为中国民间文化奔走呼号的冯骥才表示,他决心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进行到底,随着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华夏大地上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各地历史民居在大批拆除,传统名称的街巷被开发商改成了“意大利花园”、“罗马广场”、“威尼斯小世界”;无数的民间老艺人在无声无息地逝去,随他们而去的是一种民间艺术的断绝;充满中国民间文化气息的春节本是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的体现,而我们现在却不知道该如何去过了;富裕起来的中国农村由南到北盖起的都是小洋楼,哪里还有中国的影子?,民俗是我们和中国文化联系的血脉,没有继承和积淀的民族是没有根的民族。,推荐作业:阅读沈从文的端午日、陈白尘的龙舟竞渡话端阳,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一篇?动笔写一写你最难忘的有关过节(不一定是端午节)的一件事或一件物品,500字左右。,谢谢!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