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 文,八年级 上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2.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板块:教学设计课件,这轮明月 曾照亮了诗经的河畔, 曾惊扰了鸟儿的安眠, 也曾打湿了乡书的 封面,调动你的语文积累, 说出两句吟咏月亮的诗句。,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是北宋豪放词派代表,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2、会翻译课文。 3、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自学步骤,一、朗读课文。,二、翻译课文。,三、解读课文。,自学步骤,一、朗读课文。,(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自学步骤,一、朗读课文。,自学步骤,二、翻译课文。,翻译文言文的方法:留(保留)如地名、人名、年号等 删(删除)补(增补) 换(替换) 调(调整语序),检测题,(一):解释下列红色字词的含义,(1) 欣然起行: (2) 念无与为乐者: (3) 月色入户: (4) 遂至承天寺: (5) 怀民亦未寝: (6) 积水空明: (7) 盖竹柏影也: (8)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高兴的样子,想,门,于是、就,睡,清澈透明,表示推测,只 罢了,(二)翻译下列句子。,1
3、、念无与为乐者。2、庭下如积水空明。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想到没有和(我)游乐的人。,庭院中好像积水清澈透明。,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夜没有月亮?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检测题,自学步骤,二、翻译课文。,自学步骤,三、解读课文。,(1)作者所见夜景如何?(用原文回答)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当时庭院中的景色,再用心品味这个写景句的精妙。(2)这篇课文是苏轼被贬黄州时写下的,反映了他当时的心态。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你怎样看待他的这种心态?,1、作者所见夜景如何
4、?(用原文回答)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当时庭院中的景色,再用心品味这个写景句的精妙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检测题,比喻生动形象。将洒在庭院中皎洁的月 光比喻成清澈的水,形象逼真;把月 光下婆娑摇动的朦胧影子比喻成水中飘摇不定的水草,而且寓静于动,想象新奇绝妙。 意境空明清幽。皎洁的月辉,寂寥的庭院,构成一幅幽静澄清的画面,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精妙,2、这篇课文是苏轼被贬黄州时写下的,反映了他当时的心态。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你怎样看待他的这种心态?,月色很美、心情郁闷,检测题,写作背景:作者与主张变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差,于是他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开荒种地,游乐山水,咏唱江山,感怀英雄,抒发郁闷心情。,闲情逸致、兴趣高雅,闲人,文章通过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小结,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 愿我们的胸怀永远旷达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