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问三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讨论稿).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485189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问三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讨论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问三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讨论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问三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讨论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问三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讨论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三问三学”课堂教学模式内涵及实施策略咸安外国语实验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一、模式提出的背景(主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课题组通过 1 年半的课堂观察、听课评课、教学研讨、教师座谈、学生调查等,对该校课堂教学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教与学比例失衡。主要反映在教师教得多,学生学得少。有的教师似乎有太多的问题,学生成为配角,积极“配合”老师的问题,学生自己的问题反而被教师的问题所淹没。对比高、中、低三个年段,我们发现学生“配合”老师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呈下降趋势,到最后一些高年级学生在上课时对教师的提问无动于衷,既没有热情参与讨论,也羞于讨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完全淹没在教师的

2、“问题”中。(二)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角。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伴随学生年龄的增长,师生课堂互动从活跃趋于僵化状态,学生在学习中缺失了主体性。课堂中师生角色定位的把握上有偏差,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理解片面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试图体现学生主体作用,但有时提问缺少思维价值,有时为讨论而讨论,为探究而探究,只追求“表面热闹”不注重实效。课堂中缺乏师生平等的、民主的、开放的“思维层面”的对话,教师牢牢把握“话语权”,学生个性发展的机会缺失。针对以上现象,我们提出以“问题”为驱动力和出发点,学习为归宿的“三问三学”的问学型教学模式,旨在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形成乐问爱学的新

3、的教学生态。二、 “三问三学”的问学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一)中国传统教学思想中国传统教学思想非常重视教学中“疑”和“问”的作用。 学记中有“善问者,如攻坚木” 、 “善待问者,如撞钟” 。 论语 、 孟子等国学经典,以及陆九渊、朱熹等无不强调学习中的的“疑”和“问”的重要性,如朱熹说:“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二)发现式教学理念发现式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验证假设等步骤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深层理解,从而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施”问学”型教学模式,能够落实新课程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三)脑科学理论科学家用示综原子研究发现,当遇到新问题

4、需要进行创新思考时,示踪原子的密集区恰好在人脑右半球,这说明“右脑”是创造性思维的发源地。实施“问学”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大脑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三问三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与流程图(一)模式内涵所谓“三问三学” ,简单来说就是“三问”和“三学”的有机融合。 “三问”是课前提问、课中探问、课后生问;“三学 ”是课前预学、课中互学、课后拓学。在时空上,问与学贯穿在课前、课中与课后,在逻辑上,问与学形成互补机制;在策略上,问与学形成互动机制。(二)流程图“三问三学”教学模式的实施,贯穿于课前、课中和课后。其流程图如下:课 前 课 中 课 后课

5、前 课 中 课 后问 题学 习提 出 探 究 生 成预 习合 作拓 展转化 内化1.课前:提问与预习把质疑放在课前的预习中,这是”问学”型教学模式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课前提问思维的“深度”决定课堂教学的起点的“高度” 。(1)做中生疑课前,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在不理解处做批注,再尝试做教材上的练习,然后把不理解的内容和练习中的困难写在“问学本”上。(2)图式导疑运用“问题图式”对学习内容进行提问,并写在“问学本”上。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年级,甚至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问题图式” 。例如语文学科的阅读课,可以对课文标题提问,对文本的“空白处”提问、对文本的“内部矛盾”提问、对文本内容与现实生

6、活矛盾处提问,对文本特殊的表达方式提问,此“五问”便构成了语文学科阅读教学的“问题图式” ;又如数学学科,可以对主题图(情境图)提问、对算理算法提问、对新旧知识的联系区别提问、对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问、对问题的变式提问,此“五问”构成数学学科的“问题图式” 。(3)梳理定疑学生个人课前提出问题后,还要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通过“合并同类问题” ,淘汰没有价值的问题,形成小组学习的“问题群” ,写在小组“问学本”上,准备上课时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2.课中:探究与合作课中,以问题为中心,以合作小组为形式组织活动,包括“筛选问题解决问题展示成果”三个环节。教学过程是由“三个环节”的循环构成的一系列连续

7、的探究活动所组成。(1)筛选问题上课伊始,各学习小组指派同学交流本小组“问学本”上的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后面的小组不重复前面小组所提的问题。再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比较选择本节课要探究的重点问题。选择问题的基本依据是“以学科的问题为取向” ,以学生的问题为起点(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分类) ,以教师的问题为引导(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适当补充) ”。(2)解决问题根据问题的类型及学科的特征,设计和组织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常用的学习活动有“主题讨论” 、 “情感体验” 、 “实验-发现” 、 “假设验证”等。(3)展示成果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各小组把问题的探究过程向全班同学展示。展

8、示完毕后,可以进行小组间的互评和小组内的自评。教师最后进行总结。3.课后:生成与拓展“三问三学“教学模式倡导“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 。 “带着问题来” ,指的是学生课前提出的问题和课中探究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某一学科中的问题,是通过师生共同筛选确定的。但是受知识和经验水平的限制,学生在预习中提出问题的宽度(对教学内容的覆盖面)和深度(对知识本质的思考)是有限的。因而,教师可以运用“引发认知冲突” 、 “利用文本空白和矛盾”等策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课后生成新的问题,进行“深度学习” 。但把学生的思维局限在某一学科中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需要进行“课外思维拓展” 。 课题组顾问:叶显发 执 笔 人:杨 旸校 订:马 勇2014 年 5 月 20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