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口 诀一横二竖三点捺叉四插五方块六七角八八九是小撇与左钩都是零2 1、常用手位右手中指定位于(键上有一凸起),食指定位于,无名指定位于,这三键作为基准键,食指主管、,中指主管、,而无名指主管、,大拇指负责,小指 负责回车。2、编码技巧角撇钩独立 (角撇与钩不论是否与它笔交叉,都取该笔形码。) 插大两复取 (上部直笔或斜笔插过两模以上,余下笔划还可取码)。 撇穿横尖零 (字身上部撇穿过横划后,撇尖照取码。) 中撇托笔码 (当中起笔的撇,如下部有其它笔形托住,取其它笔形码。 较高低优先 (笔形如有多种取法,以较“高”或较“低”为优先。) 单两分取单 (字身两边单笔被中间笔形分隔,取两边单笔码。
2、)由于纵横码要求记的内容少,用顺口溜教学法,可以使学生非常方便地将要记忆的内容记住。 独占了字身的上部或下部,有时要取补码 取补码的最基本规则取最靠近的笔形为补码。具体三个字:连、右、左。就是最优先的取连接的笔形,然后是右边的笔形,最后是左边的笔形。 什么时候不取补码纵横码补码有时要取有时不要取,实际上大部分要取,不要取是少数,因而只要学生记住什么时候不取补码就行了。 一些主要不取补码的情形,可用下面两句顺口溜来概括: 上八口点 (上部八、口、点笔形占两角,不取 补码) 下撇钩五 3 (下部撇、钩、“”笔形占两角,不取补码)的次序。一、斜竖与撇,左钩与右 钩的混淆 竖有直竖与斜竖之分,不少人往
3、往斜竖与撇分不清楚,例如“巢”、“发”、“乡”等字的第一个笔形,应该是斜竖而不应该是撇,区分的标准在于看是否有撇尖,如有则为撇,否则为斜竖。 纵横汉字编码方案规定,左钩为零,右钩为 7,在实际操作中,初学者混淆不清的居多。 二、几个不常 见主部首的遗忘 纵横汉字编码中共有 55 个主部首,绝大部分汉字编码可表示为主部首编码加字身编码。由于受习惯思维的影响,加上使用频率不高,有几个主部首较易遗漏。例如“难”字,编码误为 10321,其实“隹”是主部首,正确编码为 03104;“次”字,编码误为 3008,其实“欠”是主部首,正确编码为0831;“放”字,编码误为 384,其“攵”是主部首,正确编
4、码为 84300;“段”字,编码误为 774,其 实“殳”是主部首,正确编码为 74704;“须”字,编码误为 01087,其实“页”是主部首,正确编码为 18000;其它象“皿”、“鱼”、“戈”等主部首也较易遗忘。 三、主部首的 优先取用 纵横汉字编码方案规定:若一定在上下或左右有两个不同的主部首可取时,则取上边或左边的主部首。也就是说, 汉字是左右结构的优先取用左边的主部首;上下结构,优先取用上边的主部首。在实际操作中,上下结构的汉字主部首选取常常会弄错,特别是“一”、“亠”两个主部首出错率最高,例如“意”字编码误为 333861,其实应优先取用主部首“亠”,正确编码4 为 38633;“
5、否”字编码误为 619,其实应优先取用主部首“一”,正确编码为 196。 四、 补码规则 的规律性 纵横汉字编码基本笔划少,主部首、副部首规律性强,字身取码规则简单,故入门极易,但学习者普遍感到字身补码规则太多,较难记忆。其实,绝大多数规则有其共性,最常用的可分为二种情形:字身上部为一笔形独占,则补取最接近该笔形的另一笔形,如“丿”、“一”、“亠”、“宀”、“十”、“艹”、“口”、 “冂”、 “冖”、“人”、 “小”等笔形都具有以上特点。字身下部为一笔形独占,则补取最接近该笔形的另一笔形,如“一”、“十”、“廴”、 “卜”、 “口”、“凵”、 “八”、 “小”等笔形都具有以上特点。去掉以上二种情况,剩下来的补码规则就不多了。 五、模糊符?的灵活应用 在纵横码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汉字的编码搞不清楚,这时候可以借助模糊符?来帮助解决,系统将对模糊符用“09” 中的某个数字来代替,给出相应的汉字以及输入码,例如“练”字的第二个编码吃不准,这时可以输入“2?94”后,通 过屏幕提示可得知“练”字的编码应为 2494。在平时练习过程中,经常使用模糊符?,可以大大提高字身取码能力,更好地掌握纵横汉字输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