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徽园导游词徽园是 1999 年为纪念新中国成立 50 周年而建立的大型纪念园.徽园位于合肥市南部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东邻具有现代建筑风格的明珠广场,国际会展中心,以及具有欧州风情的欧风街.西傍大学城.并与少儿活动中心隔街相邻.徽园素有“徽州文化大观园”之称,是在歙县县城中心原徽州府衙一带新建的仿古旅游城,再现了徽州城明清时期的风貌,气势宏大,古朴典雅,粉墙黛瓦,鳞次错落,雕刻精美,脉传徽州文化之神韵,新创徽派建筑、雕刻之精华。徽园占地面积 20 余公顷.园区整体建筑规划建设系以安徽行政区划为基本构架,“长江“,“淮河“横贯其间.东部皖北园区采用皇家园林建筑风格,西部皖南园区采用皖南水口园林建
2、筑风格.中部有极具现代建筑风格的世纪桥和世纪广场,全省 17 个城市在相应的区位都建有代表各自地方文化特色的建筑物.既相对独立成园,又与相邻各园及整个园区相得益彰【徽园】 徽园大门很有气势,其五根花冠状的大圆柱是代表建国五十周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顶上盛开的五个玻璃球便有硕果累累之意.五根柱子每根高 32 米(整体拉开的序幕是 100 米。可称得上是华东六省一市第一门) ,而且里面是楼堤,不过暂时没有对外开放。这五根柱子造价很高,每根造价是 260 万,全部是用玻璃铸造出的,全体通电,到了晚上点灯时非常亮、非常好看。 徽园大门的五根高 32 米的花冠状球柱,象征着建国五十周年,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
3、下,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取得丰硕成果,那五个大理石球,便是硕果累累之意。与大门相连的是世纪桥,它的寓意有二:一是作为长江、淮河的分界点,东面的水域是淮河,西面的流域是长江;二是世纪桥像电话听筒的桥栏造型,意为让人倾听安徽历史的声音。同时也预示着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通信极为发达。 世纪桥通往的广场便是世纪广场,广场为椭圆形,面积一万平方米,围绕世纪广场的看台,呈阶梯形,面对彩色喷泉和宽广水面。每逢节假日,这里都有大型的文艺演出,白色帐篷下的阶梯是世纪广场的看台,供游客休息、观看演出。【淮北园】淮北园的主要建筑物是一座具有现代化气息的行馆。它体现了淮北市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其馆状甚为奇
4、特,它从天空鸟瞰下来是一个“北”字。有“淮北战役新煤城”之称的淮北市,1961 年伴着源源涌出地表的煤层出现在新中国的版图上,它位于苏、鲁、豫、皖 4 省的交汇处,现辖三区一县,总面积 2714 平方公里,人口 192 万,是一座新兴的能源工业城市。淮北市的地理环境相当优越,区域内平原广褒,水域宽阔,低山丘陵点缀其间。四季如画的原野,绿树覆盖的山川碧波荡漾的水面交相辉映,把淮北装扮的秀丽多彩。淮北市的物产更是丰富,已探明的矿藏有煤、铁、铜、石灰岩等 13 种,以煤炭产量最为丰富,总储量 272 亿吨,成为安徽省两大煤城之一。淮北市地区气候温和,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为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得天
5、独厚的条件,特别是近几年农业结构调整和科技种田步伐的加快,使得淮北市成为华东著名的粮、棉、油、禽兽、水果等农副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 【亳州园】亳州园由花戏楼、古井亭,芍药园组成,部分工程尚在建设中。花戏楼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本是座关帝庙,以前是明清时山西、陕西的药商在亳州经营药材的联络之地,称“山陕会馆” ,会馆之所以称为今名,是因为院中有座色彩绚丽,美仑美奂的“花”戏楼。花戏楼有三绝:一绝是铁旗杆,二绝是木雕,三绝是山门。古井亭传说 1800 多年前,魏将独孤信被敌杀,临死前将相伴一生的金锏掷入一口井,从此水质大变,用该井水酿出酒甜冽爽口,后来曹操将“九酿春酒法”敬献给汗献帝,使宝
6、贵酿酒之法得以保存。安徽名酒“古井贡酒”就源自于古井水酿造而成。芍药它是一种集欣赏与药用为一体的花卉。亳州素有“药都”之称,其中亳芍和亳菊在全国的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相传,地下运兵道是曹操所建,全长 6000 多米,离地面约 5 尺到 1 丈,底宽 24 尺,高 6 尺,有单行道,并行双道,转弯道等多种类型,纵横交错,规模宏大。在这里也象征性建造了一座上下结构三层全长 200 多米的地下道。地下道还有一个妙处就是严寒隆冬这里温暖如春,酷暑盛夏这里凉如深秋。 亳州位于安徽西北部,三面与河南毗邻,面积 8394 平方公里,人口 512万人。辖涡阳、蒙城、利辛县和谯城区。这里物产丰富,人才辈出,
7、古迹遍地,有“皖北明珠”这美誉.远在 3700 多年前,商汤建都于亳,西周时称“焦”,战国时称“谯” 。几千年泱泱涡水哺育了众多的英雄豪杰和文人墨客,其中有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的曹操和被科技界誉为神医的华佗。【宿州园】宿州园主体建筑宿州馆以展览灵璧石和萧县的钟馗画为主,馆的周围葡萄和梨树、寓意萧县盛产葡萄、砀山盛产梨。馆内的灵璧石品种繁多,最有特色的当数灵璧磬石和灵璧奇石。古时的宫廷编磬就是由磬石制造而成的。灵璧石是是从地下 2。5 深处挖出来的,它是碳酸盐经过几亿年的风化而形成的。它跻身于四大名石之首,被清朝乾隆皇帝誉称“天下第一奇石” 。展馆外的奇石广场放置着大型奇石精品七件。展
8、馆两侧的两块大型奇石雄狮和猛虎,重达数十吨,既肖形状景,又具有奇石的瘦、皱、漏、透之美。展馆后面的奇石园中,高达6 米的“蛟龙探海”等奇石,各具备神韵,尽显灵璧石的风采。梨园: 宿州砀山酥梨已有 2500 多年的栽培历史,全县酥梨栽培面积已达 19 万亩,此处亦有数十棵梨树。 宿州市地处安徽省北端,与江苏、山东、河南三省相连,辖砀山县、萧县、泗县、灵璧县和埇桥区等四县一区,总面积 9786 平方公里,人口 563.1 万。历史绵长的宿州,文化积淀丰富,名胜古迹众多。陈胜、吴广领导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发生在这里,至今留有明誓诛暴的涉故台;国家森林公园一皇藏峪,曾是汉高祖刘邦避秦之地,其独特
9、的温带森林景观在皖北大地独一无二;以盛产玉石得名的灵璧是楚汉相争时的垓下战场,留有“虞姬墓” “垓下聚”等名胜古迹和“霸王别姬”的百世美传;国家级生态示范县砀山县,境内的果海绿洲,面积之大,居世界之首,是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历史文化名人白居易曾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并写下了“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的千古绝唱;灵璧石和钟馗画更是盛誉海内外。 【阜阳园】园区由主要建筑三子亭、颍州西湖组成。三字亭是纪念阜阳曾出现春秋末宋国相邑(今涡阳)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老子和战国时代楚国蒙地(今蒙城)人,战国哲学家、文学家庄子以及春秋时齐国颍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庄子所
10、建。颍州西湖是仿造西湖,它坐落在千里锦绣,源远流长的颍河之畔,是淮北平原一面中原明镜,它兴于唐,盛于宋,是我国历代名湖之一。唐宋八大家多涉足于此,曾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赞美诗词。湖面上的拱形桥仿似杭州西湖断桥。 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辖界首市、临泉县、太和县、阜南县及颍上县,它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的重要产区,有大蒜之乡、苔干之乡、麻油之乡、柳编之乡的美称。阜阳史称颍州又叫汝阴,顺昌。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管仲就诞生在这里。文物古迹众多,城区有刘公祠、资福寺、文风塔等人文景点城郊有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苏轼故居会老堂、 “四九”农民暴动旧址、颍州西湖、管鲍祠、清凉寺、八里河、淮上公园等。【
11、六安园】六安园称六安山川,浓缩了天堂寨的景观。天堂寨位于皖西金寨县内,古称多云山。自元以后义军聚寨屯兵,改称天堂寨,寓吉祥求快乐之意。它是华东地区保存的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它的森林覆盖面积高达 96.5%,位居我国所有景区第一位,占地面积 120 平方公里,景区的大小瀑布有 40 多道之多,而其中天下罕见的是“瀑布群景区” ,五道落差在 40 米以上的展现在游人面前,冰肌浸骨,清流透明,千载不涸,甚为壮观。佛子岭水库:六安地处大别山区,境内崇山峻岭,水系纵横,利用天然的水得资源,进行了一系列化浩大的水利工程,此水库是被誉为“五朵金花”中的五大水库之一。 六安市位于江淮之间,大别山北麓,市辖两区五
12、县。六安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公元前 121 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封刘庆为六安王,六安由此得名,相传上古时期,禹封皋陶后裔于六,所以六安又称“皋城” 。在历史长河中这里发生过楚考烈王迁都寿春、淝水之战、六霍起义、刘邓挺进大别山等对中国历史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在五六十年代授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皖西籍有 108 名,赢得“将军之乡”的美誉。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拥有保护完好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国家级森林公园天堂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丰塘,有省级风景名用区万佛湖、万佛山、八公山、大华山、铜锣寨,还有省级、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26 处和众多的革命遗址。【淮南园】淮南园主
13、要由淮南馆及八公山组成。淮南馆主要根据安徽电力馆的形状所建,象征着准南是安徽省重要煤炭电力一业城市。馆内主要展销八公山豆腐。每年九月份,在淮南举行一年一度的国际豆腐节。场面非常庞大。与淮南馆相对的并是八公山。八公山之名始与西汉,因有过苏非、李尚、左吴、田由、伍被、毛被、雷被、晋昌等。才气仙气俱佳的八公而得名。其北临淮河、南接淝河、山势险峻,是古城寿县、凤台的屏障,历年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再距今1600 多年前的晋太元八年(公元 38 年)谢玄以少量精兵打胜了前秦符坚的率领的百万大军。这就是著名的淝水之战。升仙台:相传是刘安和八公乘龙飞升上天的地方。 在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安徽的中西部,淮河的中
14、上游坐落着一座我国大型能源基地淮南。淮南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曾为淮南国国府,汉淮南王刘安再八公山招贤纳士,编撰了学术巨著淮南子第一次完整地确定了二十四节气,发明了千古美食豆腐。进入晋代,这里发生了一起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淮南市有十分可观的资源优势,全市煤炭远景储量 444亿吨,已探明储量 153 亿吨,是全国的五大煤田之一。淮南市山清水秀、上窑、舜耕、八公山三山鼎立,还可以通过“山在风声鹤唳中”的想象,缅怀往事、探古寻幽,也可以欣赏到“淮水东南阔、天风渡亦难”的滔滔淮河气魄。 【铜陵园】主要以铜文化为特色,分为铜陵馆和青铜文化园两部分。铜陵馆:平面为椭圆形,造型由铜和鼎抽象而成,外墙
15、浮雕采用青铜纹饰,正门上方饰以青铜文化节会徽,馆前两侧分置水幕墙,除表现青铜文化主题外,寓意“一言九鼎,民心如镜” 。四嬉铜娃:由铜陵出土的青铜文物宋代青铜器,铜娃两头四身连体,形似两个双“喜” ,意为多子多福,喜事临门。此铜像展现铜陵悠远、灿烂的青铜文化。凤凰牡丹:取意凤凰不落无宝之地,凤凰山盛产牡丹,系中国南方牡丹基地,生产丹皮有 1600 多年的历史。白鳍豚与人:缘自铜陵乃世界珍稀动物白鳍豚的家乡,白鳍豚有“水中大熊猫”之美称,并与铜陵这方水土和谐共生,体现了强烈的现代环保意识。铜官生辉:由馆前的“铜官山”和同顶景亭构成,亭顶为铜矿石,柱似井架隐喻采治历史悠久,成就巨大。 铜陵是一座新兴
16、的现代工贸港口城市,辖一县三区,总面积 1113 平方公里,人口 70 万。矿产资源丰富,硫铁矿、石灰石、黄金、白银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铜资源优势得天独厚,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古铜都” ,介于长江著名港口、历史文化名城安庆市和芜湖市之间,左为古代战略要地池州,背依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南近著名的黄山和太平湖风景区,交通便捷,沪铜线连接中国最发达的大都市上海。铜陵旅游资源比较丰厚,镜内有天井湖公园,凤凰山风景区,铜陵白鳍豚养护场等。 【安庆园】安庆园由安庆馆、天女散花雕塑及振风塔组成振风塔位于安庆市迎江寺内又叫万佛塔,建于明朝,至今已有 400 多年的历史,塔名“振风”是取“以振文风”之
17、意,为楼格式砖石结构。7 层 8 角。塔尖为葫芦状,直耸云端,园区的振风塔是以 1/2 的比例所建。 “天上人间”是七仙女的造型,主要为纪念著名的黄梅戏表演家严凤英。她在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舞蹈和表演中的艺术创造,将黄梅戏艺术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峰,并由此奠定了黄梅戏在中国地方戏曲中的突出地位。安庆馆又称戏剧院,建筑风格反映了安庆古朴典雅的传统建筑风格。 安庆是长江沿岸十大著名港口城市之一,位于安徽省西部,辖 1 市 7 县 3区,总面积 1.53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610 万。宋庆元元年(1195 年)设安庆府,南宋景定元年(1260 年)建立安徽省制,自此至 1938 年共 170 多
18、年安庆一直是安徽省府所在地,为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安庆自古以来文化昌盛,人杰地灵,古迹星罗,名人辈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极为丰厚,发展旅游独具优势。近年来旅游产品不断出新。具备了普通路线与特殊路线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功能旅游服务经营能力,开始形成“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发展格局:境内有天柱山、浮山、花亭湖、菱湖等风景区。 【池州园】池州园位于整个园区西北部,东北临长江,东接铜陵园区,西南与黄山园区相邻,主要分入口处,杏花村景区、佛教文化区,升金湖景区、生态园区、溶洞景区等六大景区。入口区,一牧童骑于牛背,手指远方,让人不禁想起清明中“借向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牧童遥指处杏花村
19、景区。杏花村是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文化古迹,杏花酒肆“杏花洒肆”里面有口黄公井,又名“香泉井” ,史称“香泉似酒,汲之不竭” 。尧舜对奕亭:在池州东至县,尧舜曾在此下棋共商国事。升金湖:有“中国鹤湖”美称,是我省第一个以水禽及其栖息环境为保护对象的国家保护区,越冬期间每年吸引70 余种 10 万多只湿地鸟类,水产丰富,有“日产千金”之说。梅公桥: 位于升金湖上,是为了纪念宋代开山鼻祖梅尧臣而建。肉身宝殿:九华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殿前的铜像是地藏王菩萨,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送子观音、十八罗汉等菩萨,体现出了我国深厚的佛教文化。石岩溶洞:洞内有石乳、石笋等。 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南
20、岸,辖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和九华山风景区,总面积 8271 平方公里,总人口 153 万,自唐武德四年(公元 621年)沿州置府以来,迄今已有 1380 年历史。自然条件优越,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带,气候温和湿润,水源充沛。生态环境优美,境内有牯牛降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升金湖国家级水禽湿地保护区等,旅游景观独特,拥有九华山、齐山、秋浦河、溶洞群、大历山等自然景观,杏花标、陶公祠等人文景观。 【宣城园】宣城园围绕宣城市所独有的茶文化、竹之乡、活化石、宣纸制造工艺等题材将园区分为三个区域:茶园、竹园、展馆。展馆以错落有致的空间组合以及徽派建筑“白墙灰瓦、马头墙” 。传统的民居原型加以
21、创新和变化,既体现了徽派建筑的文脉,又具有新颍清雅的现代风韵。 园区还浓缩了泾县的桃花潭,一代诗仙李白赠汪伦中所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再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敬亭山:皖东南土壤肥沃,盛产茶叶,其中以绿雪茶最赋盛名,园内山坡上栽种了绿茶,形成一片绿油油的茶园,象征着皖东南的茶文化。太极洞: 距今大约有两亿五千万年的历史,由于地质运动,碳酸盐岩经地下水的持续冲刷和溶解而成。洞内“险峻、壮观、绚丽、神奇” ,钟乳石绚丽多姿,石柱鳞次栉比,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将其与“登州海市,雷州冕鼓,钱塘江潮”并称为“天下四绝” 。 竹园:广德是全国“四大竹海”之一,被称“纸中之王” , “笔中之
22、一”的宣纸,宣笔闻名遐迩,竹之乡的竹文化体现了皖东南悠久的文化韵律。 宣城、东邻江浙,西连九华,南依黄山,北通长江,是安徽的东南门户,辖宁国市、郎溪、广德、绩溪、旌德五县和宣州区。整个市区面积 12340 平方公里,人口 272 万,宣城是上海和南京经济区以及长江经济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连接浦东开发与皖江开发的陆上纽带,这里公路四通八达,青弋江、水阳江与长江相接,皖赣铁路复线和宣杭铁路、318 国道、205 国道贯穿全境。宣城境内自然、人文景观都很丰富,有著名的李白“相看两不厌”的敬亭山,4A 级风景区太极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鳄鱼湖,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
23、教寺双塔及各种洞穴祠堂等。【马鞍山园】主要由主体建筑太白楼、牌楼及临水假山等构成,配以地方特色的树木花卉,艺术地再现采石矶、太白楼的自然、人文景观是一座具有马鞍山地方特色的精品园林。太白楼,原名谪仙楼,后人为了纪念李白而建,采用我国传统的飞檐重阁、玻璃筒瓦、歇山屋顶、元斗拱式建筑式样。它与黄鹤楼、岳阳楼、藤王阁并称为江南著名的“三楼一阁” 。一楼的木制李白雕像体现了李白 42 岁被唐玄宗招进京最辉煌那段历史,本以为可以报国报民,一展鸿图,所以诗人昂首挺胸,洋洋自得起步吟诗。太白楼的左右廊壁上嵌立着十八块碑,是根据马鞍山采石矶现有的一百多块碑石内容筛选重新雕刻而成,内容丰富,有李白不同生活时期的
24、诗歌代表作,也有后人凭吊李白的诗歌。采石矶:原名牛渚矶,位于马鞍山市区西南的长江东岸,采石矶扼守长江天险,横锁大江南北,与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并称为长江三大名矶。 马鞍山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南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气候宜人,现辖四区一县,总面积 1706 平方公里,人口 118 万,是一座具有江南山水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已形成以钢铁工业为主体,以建筑、化工、机械、轻工、电子等为支柱的多种门类的工业体系。马鞍山市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全市拥有采石矶风景区、濮塘风景名胜区两个省级风景区及太白楼、李白墓、朱然墓等六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 年起,每年在农历重阳节举办的“中国马鞍山国
25、际吟诗节” ,成为全国较有影响的国际文化交流节庆活动之一。 【芜湖园】芜湖园位于徽园“长江”之滨,芜湖馆背依“赭山” ,前临“镜湖” ,芜湖馆呈半圆弧形,似张开双臂迎候八方宾客;坡前耸立一可动雕塑“风帆” ,其主要体现芜湖人民乘风破浪,勇往直前,馆的背面四块青铜浮雕,记述着芜湖的过去和现在。赭山:相传铸剑名将干将曾在邻近的赤铸山炼剑,而将赭山熏成了赭色而得名。镜湖:原名陶塘,由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张孝祥捐田百亩所建,因其水清可鉴,形似圆镜,故名镜湖。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东与长江三角洲连成一体,南依安徽黄山、九华山、齐云山、太平湖风景区,北接南京、上海,全市总面积 3317 平方公里,市区面积
26、230 平方公里,总人口 215 万。芜湖市历史悠久,早时因“地势低洼,鸠鸟云集”而得名“鸠兹” 。后因“蓄水不深,而生芜藻”改名称为芜湖,沿用至今。芜湖市是个商业文化积淀十分深厚的古老商埠。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商业鼎盛,北宋时被誉为“长江巨埠,皖中之坚” 。公元 1876 年芜湖开埠通商,创下“芜湖米市”辉煌,至今盛名不衰。芜湖境内山水环绕,风光宜人,市区内赭山公园,镜湖公园、鸠兹广场、中山路步行街、神山公园等成为市民、游客游憩的好去处。 【巢湖园】主要由巢湖、银屏山、半汤温泉、陋室亭及巢湖馆组成。重点塑造和体现巢湖美丽的山水风光。 巢湖及五大淡水湖之一因形而得名,她那弯曲的弧度,恰似一只鸟巢
27、,还有个别名叫焦湖,来源一地神话传说陷巢湖 。临于湖边的即巢湖馆,其造型似一扬帆远航的帆船,寓意巢湖正以崭新的姿态迈向新世纪。银屏山上有一株白牡丹,生长在银屏山仙人洞洞口上高约 60M 的陡壁上,每逢谷雨前后开放,相传此花具有预报气象的作用。在当地流传着一句谚语“花开三朵主干旱,花开五朵兆丰年” 。每逢四月“银屏牡丹节”时,很多游人都前往银屏山一睹其容。 “半汤”温泉主要由一组雾状喷泉而成,位于市郊的汤山,水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有很好的治序作用。山下水潭边有座四方亭子叫陋室亭,公元 824 年,唐代诗人刘禹锡被贬往和州(今和县)刺史时所建,并在这里写下诗涌千古的华章陋室铭 。另外,
28、在巢湖馆的入口处有一组在巢湖王岗汉墓和凌家遗址发掘的有很高考古价值的文物造型(此处是按比例放大的) ,烘托园区的历史文化氛围。巢湖市是一座古老而新兴的城市,历史悠久,三、四十万年以前就有人类祖先在这里繁衍生息,夏朝为古巢国,殷更称南巢,秦设巢县,唐置朝州,宋设巢县。1999 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地建市,以湖命巢湖市,现辖庐江,无为、含山、和县、居巢区四县一区和巢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总面积 9423 平方公里,人口 445 万。巢湖市物产丰富,是全国重点粮、棉、油生产基地,是安徽省重点水产、蔬菜生产基地,全市地下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有 35 种。巢湖历史悠久,以和县猿人、银山猿人和凌家滩等为代表
29、的文化遗址昭示着巢湖流域是人类的文明发祥地之一。全市自然景观 100 多处,人文景观 50 多处,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疗养保健为一体。 【滁州园】滁州园由滁州馆、醉翁亭、九曲流觞三部分组成。滁州馆整体建筑为具有现代派建筑风格的两层小楼,造型呈谷仓形状。主要为了纪念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凤阳小岗村人民,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下,取得的骄人成就。醉翁亭是按照 1:1 的比例所建。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命山僧智仙建亭于酿泉旁,登亭饮酒, “饮少辄醉”故名醉翁亭,并撰写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以记其事,此序1986 年被评为中国四大名亭之一。九曲流觞即古人饮酒作诗的地方,古人每逢农历三月三便会集于这样弯弯的小渠旁,即景即
30、兴吟诗作赋,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兰序集序中对此有过详尽描述。 城市概况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淮河之间,东接历史名城扬州,南临江苏省会南京,北靠安徽省工业重镇蚌埠,西与煤城淮南毗邻,处于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辐射区,具有优越的区位优越,现辖 2 区 6 县市,即琅琊区,南谯区和天长市、来安县、全椒县、定远县、凤阳县和嘉山县。滁州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4A 级风景区琅琊山、明太祖朱元璋父母陵墓及我国著名的讽刺文学大师吴敬梓的纪念馆等。 【黄山园】总体规划建筑设计为徽州古建筑为主。主要浓缩了石碑坊及黄山“四绝”中的“怪石”和我省最大的人工湖泊太平湖、纪念徽州商人所建的徽商馆,在不能全貌展示黄山的风采和气
31、势局限下,本着“小中集锦、力求神韵”的意图,在弹丸之地布置了高达 26 米的“飞来石”以及旁边的“猴子观海” 、 “仙人晒靴” 。以玲珑剔透的揽胜阁、朴素淡雅的水街等展示徽文派建筑的艺术精华,以数百年树龄的银杏、罗汉树、樟树等为主体,辅之乔、灌、花、草结合的造园手法,体现徽派园林的特色和韵味。明代汤显祖说过“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徽州牌坊:是一种纪念性的独特建筑。位于园内的牌坊是四柱三间单面立于村头为主的牌坊。黄山群峰塑像:从揽胜亭看到的似天外飞来的石头叫飞来石,亦称“仙桃峰”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黄山群峰塑像,山峦迭峰,奇峰林立,有猴子望太平、仙人晒靴等奇景。太平湖:是我省最大的人
32、工湖泊,建于 1970 年,湖面面积达 88 平方千米,太平湖秀丽脱俗,水清见底,有“黄山情侣”之称,园内太平湖是其缩影。徽商馆:顾名思义是为了纪念徽州商人而建,徽商自明至清,称雄商界 300 多年,与山西帮平分天下,有“无徽不成镇”的俗语。水口园林:古代徽州历来注重村落水口的营造,显示平民老百姓的朴实淳厚之风,突出实用原则,是一幅山村锦绣画。 位于安徽省最南端,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1987 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原徽州区基础上成立了黄山市,是一座新兴的国际旅游城市,辖 3 区、4 县和黄山风景区,总面积 9807 平方公里,市政府设在屯溪区,屯溪是黄山市政治、文化、经济、交通中心,古时徽州
33、又称新安,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 年)改为徽州,清康熙六年(1167 年)安徽建省的时候,就是取安庆、徽州二府首字作为省名的。黄山境内有世纪遗产 2 处,国家风景名胜区 2 处,国家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 5 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保护街区 2 处,由此可见黄山市旅游资源之丰富,密度之大,品位之高,举世罕见。【合肥馆】合肥市是安徽省的省会所在地,也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交通枢纽。它位于安徽省中部江淮之间,东邻滁州,西界六安,南与巢湖市相望,水依舜耕山与淮南市相连。辖长丰、肥东、肥西三县,庐阳、包河、蜀山、瑶海四区。总面积:7498 平方公里,市区面积 458 平方公里。占安徽省面积
34、的5.2%,总人口:438。18 万,市区人口:142.57 万。合肥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秦并六国,建立郡县制,置合肥县。公元 581 年,随置庐州治于合肥,历经唐、宋、元、明、清诸代 1400 余年均为庐州治所,故又名庐州,其地名的来历,缘由淝水、北魏郦道元水径注:“施于合肥,故曰合肥” 。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的美誉。 1998 年合肥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合肥市是国家首批命名的 3 个全国园林城市之一,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两个:舜耕山国家森林公园和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此外,辖区内还有风光秀丽的大蜀山森林公园及四顶山风景区,还有由火电厂山活动形成的凹陷盆地蜀山湖,有由人工改造
35、而成的岱山湖,有沟通环城水系和巢湖水系的南淝河,朋犹如珍珠般熠熠生辉的磨墩水库和大堰湾水库。 合肥园概况合肥馆背水朝南,馆内图片形象地展示了合肥的地理位置、城市形态、布局、科教基地、旧城改造、住宅建设、新区开发、城市风貌、旅游、城市交通、供水、排水、供电、供热、通信、环境保护、城市人防、地下空间开发、抗震、消防等方面,展示了在整体推进现代化大城市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馆内还采用模型向大家展示合肥正在建设中的省电网生产调度楼、合肥南淝河综合治理工程,以及国际会议中心、市图书馆等景象,从这些展出的图片、模型中,可以看出合肥市正在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的态势,以及城市未来的建设构架。目前,合肥市正在大力实
36、施“科教兴市” “城镇化” “经济国际化”和“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朝着全面建设现代化大城市和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蚌埠园】由浮雕、休憩广场,石榴园组成。浮雕述说的是大禹治水得故事,大禹是黄河流域夏氏族部落的领袖。治水也是从黄河流域开始的。黄河流域的水患治理成功后,开始治理淮河。曾在今天的怀远县“禹会村” ,召集诸侯共商大事,并留下了广泛流传的“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佳话,人们为纪念他,在怀远县东南淮河东岸涂山之巅建了禹王宫。每年三月二十八日,也就是涂山禹王庙会日。浮雕主要通过了八副图画的精雕刻,来体现了大禹精神永存的思想。石榴园反映了怀远县盛产石榴。怀远的石榴在唐代就开始种植,以“玉石
37、子” 、 “玛瑙子”为名贵。五月榴花似火,十月佳果折枝,是去怀远旅游的好季节。 蚌埠位于安徽省北部,淮河中游,面积 5966 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 416平方公里。蚌埠是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津浦铁路和安徽省主要干线淮南线的交江枢纽,也是千里长淮的第一大港,水陆交通便利。境内风光秀丽,古为采珠之地,故被誉为“淮上明珠”也称为“珠城” 。蚌埠一带很早就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地带。历史悠久,明初蚌埠是小有名气的鱼村集镇。清代中叶之后,蚌埠集已非常热闹,并先后建有魁星阁、文昌阁、东岳庙等建筑。乾隆十九年(1754年)正式设立蚌埠镇。1952 年成为安徽省省辖市;镜内风景名胜多处,有荆涂山风景区,卞洞、垓下古
38、战场遣迹等。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荟萃。 【杏花酒肆】杏 花 酒肆村 是 融 人 文 景 观 与 自 然 景 观 为 一 体 的 文 化 古 迹 , 是 池 州 最 具 有特 色 的 历 史 文 化 名 村 。 唐 会 宗 四 年 ( 公 元 844 年 ) , 晚 唐 诗 人 杜 牧 出 任 池 州刺 史 , 一 年 的 阳 春 三 月 , 他 到 城 西 游 览 , 只 见 到 岗 上 杏 花 满 坡 , 绵 延 十 里 ,灿 若 红 霞 , 山 岗 上 有 一 小 村 酒 店 , 买 酒 者 颇 多 , 因 有 感 触 , 文 思 泉 涌 , 定 下了 富 有 江 南 风 情 特 色 的
39、 艺 术 杰 作 清 明 : “清 明 时 节 雨 纷 纷 , 路 上 行 人欲 断 魂 。 借 问 酒 家 何 处 有 , 牧 童 遥 指 杏 花 村 。 ”自 此 , 杏 花 村 蜚 声 四 海 , 名播 青 史 , 饮 誉 天 下 。 【颍 州 西 湖 】颍 州 西 湖 是 仿 造 西 湖 , 它 坐 落 在 千 里 锦 绣 , 源 远 流 长 的 颍 河 之 畔 , 是 淮北 平 原 一 面 中 原 明 镜 , 它 兴 于 唐 , 盛 于 宋 , 是 我 国 历 代 名 湖 之 一 。 唐 宋 八 大家 多 涉 足 于 此 , 曾 留 下 许 多 脍 炙 人 口 的 赞 美 诗 词 。 湖 面 上 的 拱 形 桥 仿 似 杭 州西 湖 断 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