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十七房导游词.doc

上传人:rav7596 文档编号:4850993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七房导游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十七房导游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十七房导游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十七房导游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十七房导游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导游词(讨论稿)【路线】 门楼祈福拱桥祈福文化广场郑氏宗祠游客服务中心源茂拱桥源茂房鼎丰房后堂楼小院(金松房)后堂楼立房丰溢房(望益堂)栈房兴房典当房湖区周围看表演及到各个商铺购物【郑氏十七房的源头及其名称的由来】大家好!欢迎来到郑氏十七房做客。或许大家心中都有一个疑问:这儿为什么叫郑氏十七房是这里有十七幢房子?还是十七个族房?甚至是主人曾娶过十七房姨太太?呵呵,告诉大家,都不是呵。那为什么叫十七房呢?这还得从十七房郑氏家族的渊源开始讲起也就是在七百多年前,一只乌篷船自京杭大运河悠悠南下,从当时的余杭、即现在的杭州,转道向东,沿古海丝路的杭甬运河和姚江,来到明州,然后又经甬江,越过古水关化子

2、闸进入镇海内河,悄悄地抵达这里的塘路沿海岸,船上坐着的人就是十七房郑氏家族的始祖靖侯公及其家眷。塘路沿就是今天的蟹浦这个地方。那么,郑氏先祖为什么会选择到了塘路沿这个地方呢?因为那时正是南宋王朝面临金兵侵略,中原地区战火纷飞的时期,靖侯公为躲避战乱,从河南荥阳,不远千里,举家南迁。传说,要他迁居至此,事先是请一个很灵验的风水先生事先掐算好的,那风水先生要他“檡山之阳而居(注:有很多版本的介绍材料写“择山” ,据考,应为“檡山” ,檡,zhai 二声) ”,意思是讲,要他们到一个叫择山的向阳地方居住。于是靖侯公就带着家眷,一路寻访,历尽辛苦,才找到了这儿。靖侯公上岸一看,啊,这择山真是个好地方呀

3、山虽不高也不大,可其东瞰大海,南连平原,北望凤凰山,西拥龟山、鹿山,水灵川秀,草青树绿,气候宜人,是个适居之地啊。嗨,说来也真巧,当时另有一个外地识宝客人,也刚刚到过这里。这位识宝客见此山酷似一只匍伏的大蟹,又见山下正中有一个水塘,便惊喜不已,认定这择山可能是只活蟹,但又不敢肯定。正好他看到一个看牛小孩,面黄肌瘦,弓着身抖抖颤颤地经过,就说:“小孩,来,我到山上去蹬三下,你看着有没有水泡从水塘里冒出来。 ”那孩子父母双亡,以替人看牛度日,几乎天天吃不饱饭,现在正饿得肚子咕咕叫,见这识宝客身上带着很多干粮,就说:“大伯,能向你讨个饼吃吗?”谁知识宝客理也不理他,径上山顶去用力蹬了三脚,果然那水塘

4、里冒出来了三大串水泡,他下来问那孩子有没有看到?孩子正气他不给饼吃呐,就故意说:“没看到!”识宝客不信,吩咐那孩子:“你上去用力跳蹬几下,我来看有没有水泡。 ”孩子上山后只蹲三下,远远看去就像跳蹬一样,当然水塘里也就没冒水泡了。识宝客摇着头说:“要是这水塘能冒水泡,这就是只活蟹,谁将祖坟做在这里或在其阳面建屋而居,将来必定大富大贵,可惜这只是只死蟹呀。 ”自言自语着,他就离开了。他前脚刚走,靖侯公一家后脚就到,见到这小孩走路摇摇晃晃地有点撑不住,忙拿出一大块麦饼让他吃,问他为何在水塘边转悠,小小的年纪可别寻短见。小孩见他和霭可亲,就一边大口地吃着饼,一边将刚才识宝客的话讲了。靖侯公听后半信半疑

5、,其与家人一试果真如此,就在山南定居下来,并将看牛小孩收2养在家,教他识字读书,待如亲子,据说长大后便成为了郑氏家族几辈人的大管家,极受郑家人的尊重,后高寿无疾而终。而靖候公的家族自此也日臻兴旺,子孙繁衍,逐渐扩居,传到第六世孙郑鍷时,分居到了现在的十七房村。因郑鍷排行十七,大家叫他十七太公,渐渐地,就把他的宅第叫十七房了。这就是“郑氏十七房”家族和其名称的由来了。【游前印象】中国人讲风水,成就了中华民族充满神秘色彩的风水文化。十七房可说是一个风水宝地,依檡山之阳,得渤氵解(注:“傍海曰渤,断水为氵解” 。断:分开、阻隔)之通疏,有护城河水系环绕,大雨不涝,大旱不干,这就是不管下多大的雨,这里

6、也不闹水灾;即使三年不下雨,这里的河水也不会干枯。 “北望中原关山阵阵萦阳梦,南临吴越甬水滔滔镇海潮。 ”这里,地处浙东沿海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又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舒适宜人。它还是镇海蛟龙舞动的一个回旋,聆听着大海的声音。它又是诗意江南的一角美丽,温婉动人。而诗意江南之美,总是与诗人、诗歌联系在一起。湖光山色,古村小弄,因诗人的吟唱而更迷人,更让人向往。游之前,我先给大家吟诗两首,一首是清代十七房儒生郑荇芷创作的,一首是现代十七房诗人徐崇禧老师创作的。请听:“夜深灯火红如豆,风动筠帘绿漾波。好是春朝新雨霁,隔墙声唤买花过。 ”再听:“乌石青檐马头墙,月落莲池映花窗。梦里寻她

7、千百度,一枕难忘十七房。 ”前一首说:深夜里,池塘水波荡漾,微风吹动窗帘,我房内灯火如豆。不知不觉间,已是天明了,春雨刚停,隔墙弄里,卖花的小姑娘刚刚走过。后一首说:微黑的石头,淡青的屋檐,精致的马头墙下,月亮悄悄升起。花窗里的她呵!让人寻觅百次千次。一切尽在不言中,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请大家带着这两首诗的心境, “跟我出发”吧!【郑氏宗祠、文化广场、女祠】(导游带领大家走到小桥上)请大家看眼前的这条小河,这就是十七房村的护城河水系的组成部分。刚才说过,这里无雨也不干,大雨不涝,环绕着整个村庄,连接着村中的每一户人家。以前,十七房村中家家户户都有河埠头,族人可以从家门口直接划船到宁波,并直通

8、京杭大运河。除了交通,这条小河还有另一个功能灭火。发生火灾的时候,可以就近取水。怎么样?这一设计是不是很精巧呢?在老百姓中流传着十七房三宝的说法,其中一宝就是十七房的护城河水系。3水脉就是财富,见水即见财。其实它不仅仅是宝贝,它更是十七房魂魄的灵动,河水漾漾,凝结了祖神、建筑、文脉、财富、亲情、爱情、传奇、故事,让我们轻轻掬一把,就会沉浸在它遥远幻丽的梦境中。十七房的祖先是楫舟浮水而来的,带着中原的凝重与质朴,融入了江南的濛濛雾霭中,十七房家族的一切似乎都与“水”有着不解的缘分。十七房傍水而筑,因水而建,屋通水,水通屋,使之房内有水,房外有水,房前有水,房后有水,房上有水,房下有水,体现着我国

9、古代建筑水居文化之精美细密。十七房的文化如水般绵柔温和、润物细无声。十七房的女儿有水的温柔可爱,有水的柔韧与聪慧。呵呵!我们还不能忘了一点,就是在十七房河水滋润之下的十七房男儿。水脉即文脉、财脉,十七房河水不竭,则文脉、财脉不断,依存于这一水脉,十七房男儿傲视蛟川,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有诗赞道:“一凤翔申沪,四恒振京都” 。可我现在只能讲这二句,但且留住话头,且听下回分解。“水”就是十七房的灵魂,我们游完后,会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恣肆汪洋的水意,说不定连你的思考都沾上湿漉漉的水韵呢!过桥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郑氏宗祠广场,这里是十七房景区的演艺中心,有轻舞飞扬的月亮仙子,有俯仰天地的澥浦船鼓,

10、春节以后还将隆重推出精彩纷呈的十七魅表演。欢迎大家观看在这里上演的各类民俗演艺、民间绝活,以及时尚大戏。这绝对是一场不可错过的视听盛宴。请跟我来,现在我们已经到了郑氏宗祠。 (导游把游客带到祠堂照壁前)大家请看,这里是郑氏宗祠和它前面的照壁。照壁官称影壁,古代称萧墙。从建筑学上来说,它起到一种阻隔空间,屏蔽正堂的作用,使建筑增加层次感,增加住宅气势。从建筑风水上来说,它又可起到阻挡外魔,驱逐内邪的作用。这一照壁设计巧妙,雕工精美,也起着同样的作用,大家可以仔细看一下。好了,请大家往北看,这里就是郑氏宗祠了。宗祠,官称宗庙,宁波人通称祠堂,是每一个家族供奉和祭祀祖先、祈求庇佑的一处极为神圣的地方

11、。按照惯例,族人在每年春分和秋分的时节,要隆重地祭祀祖先,因此亦称为春祭和秋祭。祭祀之日,全族放假,穿戴整齐,供上五牲福礼,族人按辈份排列一一叩拜,其场面极其隆重、肃穆和壮观。这宗祠正厅屋脊两头,各被一条龙一样的动物含吞着,这龙一样动物是不是龙呢?民间有“一龙生九子,连娘十个姓”的说法,这便是传说中龙的第九子,官名蛮吻,俗称龙吞,它好上屋,好吞噬硬物,因此民间就将它塑在了屋脊上,来祈佑平安。所以它似龙不是龙,不是龙又似龙,你们说好笑吧?这里有两块石碑,分别是郑氏宗祠前厅和通德堂的遗址。“咦!怎么宗祠只有两块遗址呢?”郑氏宗祠在 1942 年的时候,遭遇台风,把前面的前厅和通德堂吹倒了。当时正值

12、抗日战争时期,因此未于修复,一拖至今。为尊重历史原貌,这里只立了两块石碑,告诉人们这儿曾经的辉煌。这是前厅遗址。据记载,这里的左边供奉着捐谷助祠的族人,右边供奉着考取功名的族人。这里曾经悬挂着二十多幅荣耀家族的匾额, “父子登科” 、 “进士及第” 、 “文魁”等等。4前面是正殿“通德堂”遗址,堂前明堂还该有一个建筑精美的戏台,两侧有看楼厢房,祭祀祖先后,人们还可以在这里观赏徽班(京剧) 、宁波滩簧(甬剧) 、的笃班(越剧) 、绍兴大班(绍剧)和南词、走书、木偶等地方民间艺人的精彩演出。如果真有时间隧道的话,我还真想穿越个几百年,看看当时十七房子孙祭拜祖宗和在此观看演出的盛况呢!呵呵!现在,请

13、大家跟我来,让我们一起来参观十七房的女祠吧!大家可能很少听说过女祠必须向大家说明,在数千年漫长封建社会里,女人是不准进入宗祠的,她们只能在家里、在异地、在心里和在无尽的思念里,默默地祭拜着自己祖先的在天之灵 ,祈求着祖神的保佑。直到明清代,一些开明士绅或望户大族,为解决本族女子祭祀祖先、思念亲人的愿望,便开创了女祠这一专供女子活动的场所。郑氏十七房就开此风气之先,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女祠了。目前在我国其他地方也发现了几处,如安徽的“清懿堂”,潮汕地区的“婆祠”、“祖姑祠”,陕西铜川的姜女祠等。我们首先来看洽礼堂的正厅,正厅前挂着“松龄柏节”的匾额,是说女子坚贞持家、忠于爱情和家庭。后面堂上挂

14、着“洽礼堂”的匾额,就是女祠一开始的名称了,堂上两边各是祖宗的牌位,下设垫子供子孙跪拜祖先时使用。正厅左右各有凳子,大家可以坐一坐,感受一下这里几百年来的历史。不过,十七房女祠比起其它地方的女祠来说,更温情,更开明,本族女子可以在这里识字读书、学习礼仪、攻习女红、看戏听书甚至于组织游乐活动等等,体现出江南水乡男女平等的早期的民主意识,也就更让人感动。还有,其他地方的女祠都是和祖祠分离的,孤伶伶地呆在一边,没人疼,没人爱。十七房女祠呢,它是整个郑氏宗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静静地躲在通德堂后面,犹如躲在男人的臂弯里,无风无浪,安稳乐生。从这个女祠出来的十七房女性,不是小家碧玉,便是大家闺秀,个个端庄

15、大方、知书达礼,温淑贤惠,为乡间或城里人所称道。大家不要太感动了哦,因为还有一点更感动的。其他地方的女祠都是在人死后,子孙追悼她们,才建了祠堂。而十七房女祠,是在女人生着的时候就存在的,十七房女人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也可以进祠堂,也可以享受子孙的供奉。这一“感动” ,也让我们呼吸到了十七房“水”文化之魅力,它绵柔温和,使男女包容,使性别包容,这在男女等级对立分明的封建社会是多么难得呵!好了,请大家跟我走。我们现在绕到洽礼堂的后面,原来这里是厢房,是供人们休息使用的,民国时期,还曾作为孩子们上课使用的学堂。现在呢?它是一个十七房女性文化的展览馆!下面我就带领大家仔细参观,感受十七房“水”一样的女

16、儿吧!我们先看第一展区。进门的这间展房是关于戴恭人的故事浮雕和塑像。戴恭人是十七房郑氏十四世郑溥仁的妻子,因丈夫诰赠朝议大夫,官居四品,被封为恭人。戴恭人性情淑婉端庄、遇事练达沉稳,充分体现了十七房女性的水意之美。她悉心服侍丈夫,抚育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后来丈夫和儿子不幸去世,戴恭人伤心欲绝,没有立嗣,也没有再嫁,一个人精心抚5养孙女。她丈夫经商多年,留下了大量的钱财,她也没有无节制地挥霍,而是把钱投入慈善事业,造福社会。不仅仅如此,戴恭人还出资修建女祠,好让女人死后也有个安身之所,这一见识和气度不由得人不佩服。呵呵!戴恭人就是这样一个水意女子宽容、沉稳、有见识。左边的这间房展示的是女性出生

17、时的礼仪习俗,如子孙桶、三朝礼之类。右边的这间房展示的是女红场景。呵呵!这些习俗相信大家都没经历过吧!穿过一个竹栏景观通道,就来到了第二展区。第二展区主要展示的是望族女性的婚嫁习俗。我们先进第一间房,这里展示的是“三茶六礼” 。三茶六礼是古代婚嫁的特殊礼仪,这些礼仪细腻、谨慎、严肃,让人感慨万分,不过结婚本来就不是小事呵!一辈子就这么一回,当然不可懈怠,不像现在二婚三婚,还要讲究呢。往前走,进入前面一间房,这里展示的是水上十里红妆 。大家请看,这是十里红妆船模,船模旁边还有语音解说装置,我们来听一听吧。(面向船模,走进来的方向, )大家请看,这面墙(船模前面)上是一幅水上十里红妆的工笔画,右边

18、靠墙是十里红妆的实物展示,左边墙上则是水上婚礼的场景绘画。如水的十七房女儿,配以水上的十里红妆,怎能不把人迷得一塌糊涂呢?(十里红妆盛况介绍)接下来,我们进入下一个房间,来看另一个十七房女性。她就是胡孺人,房间里展示了她“苇中奇节”这一故事的多幕剧。据记载,当时倭寇进村来抢劫,胡孺人抱着幼子躲在苇草丛中。倭寇经过的时候,拿刺刀往草丛中刺了一下,以确认是否有人。倭寇的刺刀刚好刺在小孩子的肩膀上,小孩没哭,胡孺人眼疾手快,拿围裙擦掉了刺刀上的鲜血,骗过了倭寇。如果小孩哭了,倭寇就听到了,如果没有擦掉血,倭寇也就看了。母子俩配合得如此天衣无缝,可敬可佩呵。呵呵!大家试想,如果我们也遭遇了同样的事情,

19、能够快速反应过来么?所以我说,十七房人如水聪慧。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三展区。这一展区主要展示的是传统女性的道德礼仪。大家请看,这是传统女性“德、容、言、工” ,这四德品质的文字记录。 “三从”并不是我们提倡的,而“四德”却是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娶一位“温良恭俭让”的妻子,当是很幸福的事吧!呵呵!而我们的十七房女性就是这样的,大家请看这里,这是“一门双节”的故事。它来源于家族中的两个女人,她们一个是兄嫂和一个是弟媳,两人勤俭持家,妯娌相亲,还惊动当时的咸丰皇帝谕旨建牌楼呢。呵呵!出了门,我们就把三个展区看完了。(从东侧门出,走到牌楼)刚刚我们讲到“一门双节”的故事,还有牌楼。现在我就带大家去看看哦

20、!大家请看,原有的牌楼就是在这个位置的,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根据原有史料复原的牌楼。这该牌楼高近 10 米,四柱三间,双面有各种各样的浮雕。请大家特别注意中心的圣旨匾额,匾额上祥云三龙腾云驾雾,彰显着天子的威严和郑氏的荣耀,让人顿生敬意。6【质地为青石,高 100 厘米,宽 65 厘米。 “圣旨”两字阳刻居中,图案由透雕、高浮雕相结合,三条青龙腾云驾雾,威武雄俊,呈“品”字形分布拱护 “圣旨”两字,字下有一只大蟾(chn ) “张颐(y,面颊)怒于虎” 。传说月中有蟾蜍,故以“蟾”为月的代称,也是女人纯洁的赞美。三尾鲤鱼,在汹涌的波涛中腾跳掷跃,有翻山倒海之势。匾额中的升龙、鲤鱼、金蟾、莲花、浪涛

21、、祥云等构成一组郑氏家族深受皇恩,无比兴旺,万象昌盛的富裕景象。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它是十七房女儿水性温柔的一个见证。呵呵!大家是否感受到了十七房的水意女子了呢!她们的美不用太多的言语,有如十七房的河水,自由自在地静静流淌,悄悄地就走进你心里了。【游客服务中心、淇水湖】现在,大家请跟我来,这里是游客服务中心,大家可以在这里买纪念品什么的。不过现在先不着急买,我先带大家去看十七房的古建筑,看完了我们还是会绕回这里的,那时大家再仔细挑选吧。请跟我走(导游把游客带到桥边上,面对着淇水湖) ,大家请看,桥的对面就是一幢幢的十七房古建筑群了,而我们面对的就是淇水湖。我们前面已经感受了水意文化,水意女

22、子,面对这实实在在的水,是不是别有一番风味呢?我再给大家加点料吧,就是关于这个小湖的。当年,乾隆皇帝带着他的爱子成亲王游山玩水,曾留宿十七房的后堂楼。古村小巷、小桥流水,十七房独特的江南风情吸引了他们。这两人都非常喜欢这里,成亲王还写下了“淇水烟波半含春色”的诗句。当时还是冬天呢,成亲王也觉得它“半含春色” ,美丽迷人。“淇水烟波半含春色” ,这一诗句的最早记录出现在唐朝的全唐文里,上联是“太行松雪映出青天”。不过成亲王留下的只有这一句手迹,并且是作为上联的,那么下联呢?是个谜哦!呵呵!我们大家可以猜一下,对一下,成亲王的下联会是什么。【源茂房、鼎丰房】接下来,我们就登堂入室,一幢一幢地来参观

23、十七房的宅院吧,听听它们的故事。看看摆渡而来的十七房祖先是不是带来了源源不绝的文脉、财脉呢?过了桥,我们先来到典当弄小院。(在门口时,导游指左边,西面)那一条小弄就是典当弄,弄旁靠湖的是典当房,而这里就是典当弄小院了。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它源茂房,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呢?是用了“生意兴隆、财源茂盛”的意思。源茂房是十七房建筑中规模较小的楼房,遗留下来的文字记录也较少。它的主人,它的历史,犹如一个谜团,而我们就是猜谜的人,请大家仔细参观,或许能找到当年典当行的些许蛛丝马迹呢?好了,大家是否找了呢?找不到也没什么,留给专家学者寻觅去吧。7我们继续参观,接下来就到了鼎丰房。鼎丰房为古建筑格局,坐北朝南,中

24、轴为正大厅、天井。 (导游带游客到正大厅)我们现在就是站在整栋房子的中轴上哦。大家请看东西两边,两边过去各有两排的厢房和偏房,离我们近的这排是厢房,古时是专供主人居住的,远一点那排是偏房,是下人居住的地方。请大家抬头,可看到四面房顶上的瓦片均向天井倾斜,下起雨来,水流全部注入天井,含有“肥水不落他人田”的意思,这一建筑格局又称“四水归堂” ,十七房内大大小小百余个天井都是按这种格局建造的。大家再看天井各处地上的镂空石雕,下雨天,雨水落下来就是从这些漏孔流下去的,而石板底下又与十七房的护村河体系相通。呵呵!十七房的河水就在我们脚下不经意间流动着呢!而这些石雕的式样多以铜钱纹为主,真可谓是满地钱眼

25、!还有各处墙脚墙角,是不是也有很多铜钱石雕呢?这些石雕能够通风防鼠,有了它们,房间里面的地板不会潮,冬保暖,夏透凉,是古人创造的天然房屋空调器,而且地板下老鼠也不打洞啦!但更多是石雕是垂香草、艾草等等的图案和花纹,它还隐喻着辟毒、祛邪、防病、人们在房内可以睡得香等等的吉祥寓意。 我们再看屋顶的各处镂空雕刻,犹如一个个元宝。铜钱+元宝,这家主人的钱可真多呵!这么一栋房子,肯定有一个大老板啦!他就郑景丰。他创办了晚清王朝最大的信局“全盛信局” ,信局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邮局。全盛信局在它兴旺的时期,能够把信送到北京、天津、最远还能送到东南亚的各个岛屿。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的话:“天下之人,无不知全盛,天

26、下之人,无不信全盛。 ”全盛信局在当时可说是名震天下,盛况空前了。呵呵!大家是否感受到了郑景丰的气魄了呢?郑景丰家业鼎盛,钱自然也就渐渐多起来了。在鼎丰房,还有两个专门放钱的地下保险箱哦!现在我就带大家去看看吧!(一个位于东北面偏房和一个位于最东侧天井)大家请看,这里以前可是放金银宝贝的哦!原来这上面是没有玻璃的,和周围的地板完全一样,别人根本看不出来。我们大家都来踩一踩,沾一沾财气吧!呵呵!(带到东侧天井的那一个)大家看,这里就是天井上的另一个保险箱,也是很特别的一个地方呢!大家也踩踩,沾沾财气吧!【金松房(后堂楼小院) 、后堂楼】(导游带领游客从鼎丰房西门出来,进入旗杆格弄)大家请看,这一

27、条就是十七房著名的旗杆格弄了,小弄的右手边(北边)是后堂楼,左手边(南边)是立房。(往前走一点,到后堂楼小院)这里是后堂楼小院,是附属于后堂楼的小房子,那时候应该是仓库,大家可以稍微绕一下。(继续走到小弄上)十七房河水带来的不仅仅是源源不绝的财脉,还有文脉。据考,郑氏十七房子孙中曾有资政大夫二品三人,通议大夫三品三人,朝议大夫四品十二人,奉直大夫五品四人,儒林郎六品七人,文林郎七品二人,还有一些尚未计入的,共有 40 余人。而后堂楼就是“官”最高的宅院了。8大家请看这条小弄,它可颇有来头哦!大家请看最前端,那里有个门楼,以前官员都是从那扇门进来的,在门首那里一律下轿下马,步行进入,为什么呢?据

28、说这里就是成亲王留居时经常径行之路,所以又称“百步御路”亲王都步行,官员们不步行行么?大家再抬头,呵呵,是不是看到高高的旗杆了呢?当地的老百姓中流传着十七房三宝的说法,其中一宝就是讲旗杆,是这么说的:十七房旗杆最多、最高,宁波也能看得到。又因为这条小弄上旗杆最多,最高,就渐渐地把这里叫做旗杆格弄了。大家再看旗杆旁的马头墙,真可谓是节节高呢,这也是十七房的三宝之一。大家可以数数看,我们所能看到的马头墙有几级呢?大多为四级,对吧!而我们国内的其他建筑中,马头墙多以二、三级居多。当然,级数越多,门第也越高。而且十七房的马头墙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大家请看,马头墙的檐角有“倒立士” 、 “下山虎”等

29、各种动物造型装饰,不像一般的马头墙檐角用灰泥搪塞了事。(走到后堂楼正门前)这里就是后堂楼的正门,上面有“进士”的匾额,左侧为“登科” ,右侧为“经元” 。门口这里有两块抱鼓石,一方面有镇宅的作用,一方面又含着吉祥的祝福。大家可要摸摸这里的抱鼓石哦,男左女右。有句老话是这么说的:“摸摸后堂抱鼓石,官位节节高,摸摸兴房抱鼓石,财运连连来。 ”兴房我们还没走到,等会儿到了,我也会提醒大家摸一摸的啦!(带领大家走进去)后堂楼是郑氏十七房建筑中,规模最大、最有代表性的宅院。它坐北朝南,由南、北两座宅院组成。宅内的每个地方都是相通的,进去就像进入迷宫,分不清东南西北,大家可不要走丢了哦不过在大家走丢之前,

30、我要先带大家参观十七房郑氏家史展馆,它以后堂楼的两排厢房及两个正厅为底本,向我们全面展现十七房郑氏家族曾有的辉煌与灿烂。我们先看第一展区,这里是东沧公雕像,郑氏十七房的名字就是因他排行十七而得来的。走进去我们就到了“思位堂”了,为“在其位,谋其政”的意思,后院正厅则叫“文荫堂” ,是希望祖先的才华可以滋养后代子孙。两个正厅的命名充分体现了我国儒家 “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而后堂楼的子孙也确实做到了,宅内原有“父子登科”的匾额,意思是说父亲和儿子都曾参加科考,并且两个人都高中进士。因而,后堂楼也被称为进士第,而这也是后堂楼子孙文脉延续与传承的最典型体现。接下来,我们到了第二展区。 (带到右边厢房第

31、一个房间)我们先从第一间房开始看起,房间正中,我们可以看到郑氏源头的浮雕,旁边还有几根浮雕装饰柱。浮雕前面的墙上以文字的形式说明十七房郑氏家族的由来。我们再来看浮雕左面的墙,这里展出的是十七房郑氏家族始祖靖侯公“摆渡而来”的场景。呵呵!我们可以这么认为,靖侯公带来了水,带来了水脉,带来了郑氏十七房家族的兴旺。大家再看这面墙,这里展陈了十七房郑氏家谱。家谱是一个家族生命的记录,是家族信念的一个符号,是一个人寻祖觅宗、叶落归根的依据。当郑氏族人知道自己的名字处于厚厚家谱中的某一页时,心中便会涌起一种无可名状的温暖。是的, “我是属于这里的。 ”“我并不孤独。 ”9请问我们当中有人姓郑吗?呵呵!姓郑

32、的游客可以在这家谱中找找,或许可以找到自己家中爷爷、祖父一辈的名字呢!接下来,我们参观第三展区。这个展区主要展陈的是十七房的建筑特色。我们可以在这里先看一看,然后在接下来的游览过程中去验证。大家请看,这里是十七房建筑群的模型,我们可以从大的视角来观看整个景区的建筑格局。来,我们来找找看,我们现在站的位置是图中的哪个地方呢?是的,我们正站在后堂楼东面的厢房上呢,应该是这里。在建筑模型旁边的另一面墙上,则有郑氏十七房光绪年间的阳宅图。两个结合,我们能发现许多十七房建筑独有的元素哦!大家请看,图中房子的建筑面积都是差不多的,没有明显的差别,而且每栋房子都有自己的名称,都有自己的正厅,也就是每房都有自

33、己的祖堂,体现了一种子孙繁衍、兴旺发达、和谐平等的风尚,这与十七房的“水”质文化是息息相关的。郑氏十七房家族自迁居以来,兄弟、父子之间相互帮助,宗亲之间相互提携。族人的发展并不是一支独秀,而是大家齐头并进,几乎是房房有文章,户户是财主。大家再看村子周围,没有围墙,没有碉堡,只有一条常年不干的小河。而山西的乔家大院,福建的“客家楼”都曾建围墙、筑堡楼,常常一枝独秀,居民财富分配极不平衡,以防范外人入侵,另外,乔家大院还有护家军保护自己的家族。可这些在十七房都不存在,十七房郑氏族人内部和谐,没有恶霸、没有地痞,可以说是没有犯罪率,同时,他们与周围的居民也是一种相容相谅的睦邻关系。进入另一个房间,我

34、们看到的是十七房建筑构件的展示,有精美的石雕、泥雕、砖雕、木雕构件,有我们刚刚看到过的十七房三宝。这些建筑构件我们完全可以在看到的楼房中找到,这里的展陈只是给我们提一个醒,告诉我们在游览过程中,可别忘了它们呵!好了,接下来我们进入第四个展区甬商之源。十七房始祖摆渡而来,带来了长流不竭的河水。从建筑风水角度看,水脉即财脉,而十七房男儿正是在这一财脉的滋润下,经商四方,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统计,从康熙年间至清末,郑氏十七房家族有六支经商集团,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商帮,成为宁波帮的重要源头之一。接下来,我们就到了第五个展区辉煌成就。这一展区主要展出的是郑氏十七房家族在商业上的成就。首先,我们看到的是

35、老凤祥银楼的实景展示及文字介绍。老凤祥银楼是兴房主人郑熙创立的。1848 年,郑熙在上海小东门方浜路创办“凤祥银楼” ,前面是店面,后面是工场,把制作和销售连在一起。因它制作的饰品成色十足,款式新颖,生意十分红火,逐渐成为上海银楼业的巨擘。1855 年改为“老凤祥银楼” ,后来郑熙因病去世,老凤祥银楼就转卖他人了。接下来,我们来看化工业展区,这里主要展出郑氏十七房族人在化工业上的成就。一个是十七房人郑尊法所创办的“英雄墨水厂” ,该产现称“上海墨水厂” 。一个是十七房人郑方正所创办的“茂昌蛋业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大型冷藏企业,在当时,规模居中国蛋业之首。往前走,就到了民信业展区,大家请看,这

36、边为送信的场景雕塑,这边为全盛信局的10业务分布图,大家还记得吗?全盛信局是鼎丰房的主人郑景丰创办的,我们已经游览过鼎丰房了哦!再往前走,就到了“四恒银号”展区了。四恒指恒利、恒和、恒兴、恒源四大钱庄,是十七房人郑世昌父子在北京开设的。老北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头顶马聚元(帽店) ,身穿八大祥 (绸缎店),脚踩内联升( 鞋店),腰缠四大恒(银票店) ,可见四恒银票在当时的流传广度了。据传,清政府曾向四恒银号借巨额银两。八国联军侵华时,作为银业巨头的四恒银号遭到大肆抢劫,划汇不灵,宣布结业。一下子“举国惶惶”,还惊动了慈禧太后拨银 100 万两接济。接下来,我们就到了造船业展厅。十七房人郑良裕于

37、1885 年在上海创设通裕铁厂,迅速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该厂已建造多艘能承载 2000 吨重量的远洋钢轮,该厂1927 年正式更名为“公茂机器制造厂”。1952 年成为我国最大民营船厂,现为交通部上海港口机械造船厂。大家请看,这里是一个仿真船模,而这边墙上则为线雕的造船图纸。转过来,我们就看到了造船构件的展示区,而另一面墙上则为大型的造船场景浮雕。接下来,我们就到了第五展区报效桑梓。依水而居的郑氏十七房家族世代喝的是十七房的河水,朝熏暮染的是“水”的绵柔与温婉,形成了一种和谐相融的文化风尚。这种风尚不仅体现在建筑风格、男女关系、族人内部关系、族人和外族人员的关系上,还体现在十七房族人对慈善

38、事业的支持上。据载,十七房郑氏商人发家后,大都致力于慈善事业。当时朝廷中也流传着“捐纳”的概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捐官”。可我们仔细考究,就会发现十七房郑氏商人是由义而捐,不同于一般商人的为谋官而捐钱,而这义捐的根源就是十七房处处流淌的和谐文化。如郑光礽(rng 字义:福) ,投资教育及疏河、建桥等公益事业,几乎费尽家产。如郑德源捐资成立“前绪晋善会”,埋葬乡里无力安葬者,几十年不断。最为突出的是兴房的郑勋,他捐田百亩,捐银百万,为慈善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一做法不仅对社会做出贡献,增加了自己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对家族和谐文化氛围的营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大家请看,这里是启绪学堂的纱幕投影。它是郑

39、氏商人造福百姓的又一缩影,是清朝宣统年间由十七房人葆懿公等募资创办,原址位于郑氏宗祠通德堂。启绪学堂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学子,并曾多次成为我党的活动基地,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接下来,我们到最后一个展区光耀门楣。房间的正中是 LED 地图展示郑氏发展的脉络,顺着曲曲折折的迁移路线,我们仿佛看到了郑氏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旁边这一面墙壁为鱼跃龙门的浮雕,“鲤鱼跃龙门”几乎是所有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是我们大部分人的一种人生追求与理想,当然,郑氏子孙也不例外,这一精美的浮雕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理想。最后这里还有电子签名墙呢!我们都来写上“某某到此一游吧!”,呵呵!好了,出了门,我们就参观完十七房郑氏家史展

40、馆了。不过展馆只占了后堂楼的一半,还有一半我们还没看到呢!现在我就带领大家转一圈吧。后堂楼户户相连,门门相通,四通八达,进入大院内,如入迷宫,分不清东南西北,11这一点我一开始就提醒大家了哦!呵呵!请大家跟着我,不要走丢哦。在以前,后堂楼里有人办婚事或丧事的时候,就不分你家我家,都是一家人,把房子全作公用。而这里的房子之间,都设有过廊亭,可供休息,下雨天串门过屋既不湿脚,也不会淋湿衣服,当然,天热的时候也就不怕太阳晒啦!这样一种连成一体的感觉让人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回到了四世同堂,小孩绕院跑的小时候。呵呵!很是美好吧!这里还有抛绣球的民俗活动,我们当中的小伙子和小姑娘赶紧行动起来,或许就因为这次

41、旅行,结成了一段姻缘呢!【立房、丰溢房、栈房】( 导游带领游客从后堂楼出来,走到旗杆格弄。)接下来,我们再去参观立房,立房的外部形状犹如一个长方形,而这条旗杆格弄就是它的一条长边,它的另一条短边在南面和栈房交界的地方,等一下我会指给大家看的。立房靠着旗杆弄这边,一共有四扇门,不过都是后门哦,因为房子是坐北朝南的,为方便起见,我要带领大家“走后门”了,呵呵!(从与后堂楼相对的门进,进入天井, )请大家往左边(东面)看,那边有两排五间两弄的房子,离我们近的是厢房,远的是偏房,这一点和十七房的其他房子是一样的,请大家再往右边看(西面) ,那边也一样是两排五间两弄的房子。现在请大家跟我绕到房子的正厅,

42、立房正厅名“敬承堂” , 正厅的名字和主人的行径是非常吻合的。这里的主人非常尊敬他的母亲,又听从长辈意见,放弃科考,继承家传的渔业,是个十足的孝子。大家还记得我一开始给大家吟诵的那两首诗吗?第一首诗的作者郑荇芷就生活在这栋房子里,现在我就带领大家去他居住的房间,他给他自己的住处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吟风弄月庐” ,大家再看连接他的住处与厢房的连廊,上面镌刻着“得所” 、 “易安” 、 “於止” 、“可人”等美好的字眼。大家能够看出来吗?呵呵!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立房东面的一栋小房子,叫丰溢房,它的正厅名“望益堂” ,据说,这儿曾经是藏书楼,而厅名也含着“开卷有益”的意思。在这么一栋房子里,读天下之书

43、,可真是人间美事呵!这栋房子还有一个不错的主人。房子的主人叫郑伟烈,是后堂楼进士郑谦的弟弟。据说,郑谦在福建当官时,因不忍心收刮百姓,亏负了很多税款。于是郑伟烈焦心竭虑,费尽心思的赚钱帮助哥哥还债,过了好多年,才把债款还清。郑谦常常含着眼泪说:“要不是我这个弟弟,我就没有安稳觉可以睡了。 ”这样的好官,还有这样的好弟弟,这种的兄弟情深可真是让人感动!接下来,我们再来看栈房。(走到立房与栈房交界的小弄)大家请看,这一条就是立房这个长方形建筑的另一条边了。大家如果对它的宽边感兴趣的话,可以走到弄尽头看看,呵呵!那是两条比这里还小的小弄哦!栈房以前是供生意来往的客商居住的,现在把它打造成的“体验一条

44、街” ,一共有十三家店铺。在这里,我们可以看独具特色的十七房家酿是怎么酿成的,看小时候吃过的冬米糖是怎样变出来的。如果累了,还可以在十七房茶室喝喝茶,和朋友一起聊聊古村之美,12聊聊一世之长。不过呢,我们先不着急体验,还有两个重要的地方,我还没带大家去看呢!一个典当房,一个是兴房,大家可以等会儿回过头来,再慢慢看,慢慢玩。【兴房、典当房】穿过栈房,就可以看到兴房和典当房了。 (导游指给游客看,哪里是兴房,哪里是典当房。 )我们先看兴房,大家请看这里有一块小小的池塘,又叫“灯盏漕” ,因为它很小,就像一个小小的灯盏。大家再看墙上小小的一幅刻字,可以看出它还是一个“吃水漕”呢。不仅如此,这里还有一

45、个小故事哦。据说,当年兴房传字辈孙成亲时,女方家很有钱,连水也要当嫁妆带过来。不过这嫁妆可颇费心思,这水怎么带呢,难道装几桶过来吗?而且,就算装 100 桶过来,也会很快就用完的啊。后来啊,女方家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在兴房的旁边挖一个小池塘,专供新娘使用。据说,以后新娘每天都是用这里的水洗漱的,充分体现了经济独立决定人格上的独立,才能和谐共荣的道理。呵呵!这就是“带水嫁女”的故事。好了,接下来,我们到兴房里面参观参观吧。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特别的地方,是这栋房子和其它房子最为不同的。呵呵,猜到了吗?就是这幢房子它是坐西朝东的,而其他十七房建筑大多都是坐北朝南的。不过,大家又奇怪了,它的门怎么是

46、朝北开的呢?故老相传,当年兴房是准备把大门朝东的,可是东面的那一块田地是鼎丰房的。鼎丰房人要求兴房主人把洋钱铺满整块田,并和所留的稻茬一样高,才肯把田卖给兴房。兴房主人一气之下,就把门朝北开了,不过它总体的建筑格局是坐西朝东的。呵呵!大家再看门两旁的抱鼓石,要记得摸一摸哦!“摸摸兴房抱鼓石,财运连连来!”当然,还是男左女右啦!我们之前已经摸过后堂楼的抱鼓石了,沾了官气,现在我们又摸了兴房的抱鼓石,沾了财气,可说是有官有财了呢!如果说后堂楼以“官”傲人的话,那么兴房是以“钱”压倒一切了。十七房中,兴房是“钱”最多的。兴房历史上,有两个杰出的商业奇才。一个是郑勋,一个是郑勋的弟弟郑熙。郑勋是宁波钱

47、庄业的巨头,还涉及盐业、鲜咸鱼货、丝茶、银楼、当铺等行业。他见识过人,又善于经营,家业迅速扩大,在商界呼风唤雨。同业商人,甚至包括英法商人都以他为重,人们称他为“甬江砥柱” 。郑勋发家后,还致力于慈善事业,赈济灾民,修建福利场所等,一生共捐出田百亩,钱万两。清政府为表彰他,赐予他正二品官衔,使他成了宁波最早的红顶商人。呵呵!我们都看过清代的那些古装剧哦!清朝官员们头上带的帽子都蛮特别的,中间是红色的圆锥样。所以把郑勋称为“红顶商人”也就不奇怪啦!郑熙是郑勋的弟弟,他同哥哥一样,善于经商,热心慈善事业。他同时还是凤祥银楼的创始人,在后堂楼展馆,我们看到了凤祥银楼的实景雕塑,大家还记得的哦!兴房里

48、有一个地方是最值得我们观看的,即砖雕门楼(带大家到砖雕门楼)大家请看,这里就是砖雕门楼了。当时有句俗语是这么说的:“恒德一透,比不得兴房门楼。 ”大家可以想象得出,门楼在当时的地位了。门楼上,雕刻细腻精致,委婉动人,请大家特别注意“凤”的雕刻,据传,郑熙之所13以把银楼称为“老凤祥” ,就是从砖雕上得到灵感的。接下来,我们就到典当房了。典当房就是我们俗称的当铺,当年的十七房郑氏家族因当官、从商,家业很是殷实,为了不引起旁人嫉妒,缓和与当地居民的关系,就开设了典当房,接济一些当地的贫民,逢年过节的时候,还给他们发救济粮什么的。而且,根据传说,这是一家与别处典当房规则不一样的当铺。人们到别处典当房

49、去典当东西,你拿去典当的货物再好、再贵,也要被说成残次、破旧、不值钱的,能当到的钱很少。而在这里,尤其是穷人们,在数九寒天,或在春二三月青黄不接的时候来典当东西,即使是一件旧得不能再旧的破衣,典当老板也会照收给钱,济人以急难。所以,就冲这点,再穷的人也讲信誉,大家都会按时来取当还钱的,生意十分兴隆。这是十七房和谐文化的又一个证明,他们不是用围墙,用碉堡,而是用人情、用友谊、用和谐的邻里关系来保证自己的安全。大家请看这一块石碑,它的名字叫“泰山石敢当” ,是用来镇邪的。大家再来看这一块巨大的石锁,据说它是用来惩罚小偷,和那些犯了族规的族人。典当房现在还是典当业的展览馆,它通过实景重现和图文结合的方式为我们介绍这一行业的发展概况。现在,我们就进去看看吧!展馆一共分为两层,我们先从第一层看起吧!先看第一展区,这一展区将以原景重现的方式重新再现传统当铺的风貌,让我们体验典当文化的魅力所在。请大家跟我来,在这里大家可以将随身物品以典当的形式寄存,换取当票,一票对一物,取包的时候凭票领取。然后我们到柜房,进门这里供着财神,后面墙壁上有一大大的“当”字,左面墙壁上有典当房的“四不当”木制规章。往左走,我们就来到客房,这是为接待大宗顾客而设置的,正客房墙上挂有木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演讲致辞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