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中华书局版)【案例背景】教材分析:本课题的主旨是“五四运动” 这一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开端意义的伟大历史事件,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里程碑,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篇章,改变了 20 世纪的中国命运。【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内容(时、地、人、口号等) 、结果及其意义,握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二、过程与方法: 选取优秀的影视片断或有代表性的图片等资料,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画面,增强感性熟悉。 通过课堂学习展示活动,把握重点内容,培养能力,培育情感。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五四运动基本史实的学习和讨论活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五四精神,激发其学习五四青年“ 彻
2、底地不妥协”的爱国精神,学习他们站在时代的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掌握“五四运动” 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学习五四青年优秀的精神品质,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敬仰。难点:对于五四精神的理解。【教学过程】师:上课生(班长):起立,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下。上节课我们就结束了第二单元的内容,在上新课之前,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上单元的知识。不看书,说说课题。生: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师:从中知道中国人都做了哪些努力,又取得了怎样的结果?生:兴办军用和民用企业,进行改革,革命,文化创新师:(承上启下)对,之前的革命运动都是由资产阶
3、级领导,走资本主义道路。而事实证明这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于是就有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这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它同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相比,在反帝反封建这个目标上是一脉相承的,所以还属于民主主义革命。但是领导革命的阶级从农民、开明地主、资产阶级等,变成了无产阶级;参加者也从少数“精英分子“ 扩大为人民大众了。生:无产阶级是不是说共产党啊?师:对的,共产党就是无产阶级,在今天的新课中我们会提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阶段从 1919 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开始,到 1935 年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其间还经历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北伐战争、国共对峙等
4、重大历史事件。师:大家都知道在每年的 5 月 4 日要搞活动,那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为了纪念什么吗?生:青年节,为了纪念“五四爱国运动” (清明节,为了纪念老祖宗)师:有的同学说是清明节,估计是两个节日经常一起放假,搞混了。我听到有同学说对了,就是青年节,为了纪念五四爱国运动,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是怎么一回事。展示材料(ppt)巴黎和会关于山东问题决议案(摘录)提问:材料和课本小字部分的内容与五四爱国运动有什么联系?生: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师:就学生的答案讲解“巴黎和会”和中国在会议上所遭受的不公平对待。并引导学生思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国家主权为什么仍然遭侵犯?生:落后
5、,腐败,没本事师:是的,当时我们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很弱;北洋军阀政府仍然实行封建统治;帝国主义在中国仍然享有许多特权;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之中。没有什么资本去得到别人的尊重,这说明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当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人们愤怒了,于是游行示威的活动就爆发了。大家一起来看看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时间、主力。 (强调并让学生标注重点)生: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是导火线,时间在 1919.5.4,主力是学生。 (边勾划边回答)师:提问:五四爱国运动中的青年学生提出了哪些口号?(在课本上勾划出来)生: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等。师:还有书上没有提
6、到的“取消 21 条”对于“21 条” ,要指出它是袁世凯复辟帝制过程中,与日本帝国主义签定的卖国条约生:(做笔记)师:展示(pp)卖国贼曹汝霖信息,另两人在课本下方有标注,示意大家看看。展示五四运动路线图,让学生回答运动经过。生:(看书)在天安门集合,然后到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请愿,再到赵家楼。师:(展示游行学生被捕图片“爱国何罪” 。结合课本上的内容,让学生快速阅读经过。 )现在大家一起来做参与园地的第一题。生:5 月 4 日,北京,学生 6 月 3 日,上海,工人师:展示相关图片在课件上将提出的要求展示出来,请同学回答哪些得到了满足? 生:释放被捕学生、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反对在对德“和
7、约”上签字。师:这次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那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在书上勾划)它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生:(勾划重点,并按课件上的做补充)师:展示材料:五四 传单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要求学生自由发言)生 1:忧国忧民生 2: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生 3:乐于奉献师:这几位同学都答得很好,他们说的这些也被称为“五四精神”那么我们又应该怎样弘扬这种精神呢?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师:嗯,那我们就一起努力吧,下面我们来进行这节课的总结。师生:导火线: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时间:1919.5.4 地点;北京 主力:学生
8、口号:外抗强权,内出国贼;誓死力争青岛;拒绝在合约上签字。发展:5 月 4 日,北京(中心) ,学生(主力)6 月 3 日,上海(中心) ,工人(主力)结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性质:一次彻底地凡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意义:1、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推动了革命力量的团结;2、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3、标志着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师: 看来同学们都有认真听讲了,现在来检验一下,做几个小题。看课件上第一个选择题,该选哪个?下列哪些是五四运动的口号(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抗强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9、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A B C D生:A师: 还有 5 个判断题:1.五四运动的前期,运动中心在上海,主力军是学生;后期中心转移到北京,主力军还是学生。 2.五四运动中学生喊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誓死力争青岛”“反对独裁专制” 等口号。3.学生的爱国运动受到了北洋政府的残酷镇压。4.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罢免了曹汝霖,张国焘和陆宗舆的职务。5.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这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生:错、错、对、错、对师:嗯,同学们表现得很好,下去的时候也要记得复习,做做同步练习上的题目啊。 生:好。师: 那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了,下课!生:起立,老师再见。师: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