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园课程的性质答:1、基础性与启蒙性 2、全面性与生活性 3、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 4、整合性 5、潜在性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原则答:1、目的性原则 2、适宜性原则 3、生活化原则 4、兴趣性原则 5、基础性原则 6、逻辑性原则五指活动的五个方面答:健康活动。包括静养、饮食、睡眠、早操、游戏、户外活动、健康检查、散步等。社会活动。包括升降旗、朝夕会、周会、纪念日集会、每天的谈话及社会常识等。科学活动。包括植物的培植、动物的饲养、自然现象的观察、研讨、计数、当地自然环境的认识等。艺术活动。包括音乐(唱歌、节奏、欣赏) 、图画、手工等。语文活动。包括故事、儿歌、谜语、图画书、读法等。自我意识幼儿园
2、生活活动的实施答:1、贯彻保教结合原则,一方面要发挥生活活动满足幼儿基本生活需要,提高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生活活动中丰富的、潜在的教育价值,从而最大限度发挥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 2、建立科学的日常生活制度,要充分考虑幼儿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 3、建立合理的生活常规。合理的生活常规包括 3 个:一是保障幼儿健康安全之所需,二是保障集体生活及幼儿交往顺利之必需,三是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是幼儿可以做到的。瑞吉欧幼儿园教育中教师的角色答:1、教师是幼儿的倾听者 2、教师是幼儿的观察者 3、教师是幼儿的伙伴与向导 4、教师是幼儿为的记录者与研究者 5、教师还是一个实践的反思者幼儿园大班
3、教案玩泥巴活动目的:1.感知泥土的特性以及含水量与泥土湿度之间的关系。2.体验自由创造的乐趣。活动准备:场地准备:事先寻找一处安全的、有水源的泥地物质准备: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小水桶、废报纸等经验准备:幼儿获得玩沙的经验。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看泥师:小朋友们,看一下,你们的脚下是什么呢?(带领幼儿来到泥地,引导幼儿用脚踩踩,树枝戳戳泥地,说说自己的感觉)二、 “看泥“运用多感官了解泥土(视觉、触觉、嗅觉)1、请幼儿分别从各处抓几把干泥土放在废报纸上A、请你闻一闻,泥土是什么味道的B、看看泥土里藏着些什么(小石子、树叶、草根等) ,并要求幼儿把它们与泥土分离开来。C、清除杂质后的泥土看上
4、去怎么样?用手搓捏有什么感觉?请幼儿用石块敲击泥土,看看它们会怎样。总结:告诉幼儿土壤就是由这些较小的泥土颗粒组成的。三、 “和泥”通过调整水与土的比例,进一步感受泥土的特质1、引导幼儿通过回忆说说泥与沙的不同,尝试去和泥A.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这些比较干的泥土变湿呢?(加水。 )B.请幼儿用各种办法取水来湿润泥土,感知干湿泥土的不同以及加水量的多少与泥土湿度之间关系。C.鼓励幼儿边和泥,边互相交流和泥感受,如:泥土太湿,就会因太软而不易成形;泥土太干,就会因太硬而不易揉捏。2、引导幼儿讨论: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干泥变湿,湿泥变干?3、帮助幼儿和出软硬适度、有一定弹性的泥团。四、玩泥幼儿自由玩泥土,探
5、索泥土的不同玩法1、与幼儿一起自由玩泥巴,鼓励他们边玩,边自由交流,引导他们互相学习。2、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玩泥方法,以拓展其他幼儿的思路。将泥搓成圆球放在地上滚动,使其粘上树叶、小石子等,形成一个“超级球” 。用树枝把若干个泥球串在一起做成“羊肉串” 、 “豆腐干串”等,做“烧烤店”的游戏。将泥直接糊到玻璃瓶或塑料瓶外面,做成质朴的“泥瓶子” ,并在瓶外用树枝刻画或用树叶粘成自己喜欢的图案。将泥土做成大饼,并用树枝在上面刻印图案,或将树叶撕碎撒在上面当作葱花、芝麻等。捏可爱的泥娃娃,并借助树枝、石子等装饰细节部分。3.鼓励幼儿自由走动,互相观摩学习。五、结束活动幼儿整理场地师:请小朋友把玩泥场地收拾干净,以免污染环境。(临走请每个幼儿带一件得意之作回园,并启发幼儿用塑料袋装些肥沃的泥土回园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