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考文言文阅读模拟测试,长汀三中,一 执泥绘像,歙(sh)俗多贾,有士人父壮时贾秦陇间,去三十余载矣,独影堂画像存焉。一日父归,其子疑之,潜以画像比拟无一肖,拒曰:“吾父像肥皙,今瘠黑;像寡须,今髯多鬓皤(p);乃至冠裳覆綦(q),一何殊也!”母出亦曰:“嘻!果远矣。”已而,其父与其母亟 (q)话畴昔,及当时画史姓名,绘像颠末,乃惬然阿曰:“是吾夫也!”子于是乎礼而父焉。 1解释画线的红字。 2翻译画线的句子。 3读了本文,给了你什么启示?,参考答案,1去:离开 寡:少 是:这 惬然:高兴的样子 2就暗中拿着画像来同他比较,感到没有一处相似的。他的母亲出来看了以后也说:“啊,果真跟画像差远了。
2、” 3三十年的风雨可以改变人的外貌,但情感及以前的生活是无法忘记的,亲人之间应有心灵相通之感。做人不要死守教条,不知变通。,二,夏后伯启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吴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钟鼓不修,子女不饬(ch),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注释,1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的人名。 2浅:狭、窄小。3张:乐器上的弦。4饬:谨慎、恭敬 练习: 1解释加线词。 2翻译加线句子。 3说说作战想要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参考答案,1复:再战
3、寡:少 期年:第二年/满一年2这是因为我的德行浅薄,教化不好(的缘故)所以想要战胜别人,就一定要先战胜自己。 3想要战胜别人,就一定要先战胜自己。政治上取信于民。,三 扁鹊投石,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战国策秦策 注:石针,古代除病用的工具。,课堂测试,1解释划线词语。(4分)2翻译划线句子。(4分)3扁鹊的话一是针对 而言,一是针对而言。 (2分),参考答案,1病:疾病 谋:商量、谋划已:停止、病愈 使:假使
4、2秦武王把自己生病的事告诉扁鹊,扁鹊看了,请求把它治除。将使你的耳朵不灵敏,眼睛不明亮。3 治病;治国。,四 江天一传(节选),江天一,字文石,微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前明崇桢间,县令傅其才,每试辄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署则暴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课堂练习,1解释红字。(2分)2翻译划线句子。(4分)3请结合陶渊明其人和你读过的他的诗文,谈谈对“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这句话的理解。(2分),参考答案,1语:告诉 辄:就蛇:像蛇一样 挟
5、:拿、捧 2家里贫穷,亲自用泥土筑造房来居住。君子不树立品德,必定写不出好文章。 3结合陶渊明品行高洁、安贫乐道和他的诗文流传千古影响深远,围绕“读书人无高洁的品格,一定写不出好作品”回答即可。,盲子失坠,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shn),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堕深渊矣。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 注释: 楯:栏杆上的横木 分:料想 第:只管 沈空守寂:指陷在空想中 自矜严:矜持自负,课堂练习,1解释划线的词。 道: 坠: 夷: 省: 2翻译划
6、线的句子。 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 久之,力惫,失手坠地。3读了这则寓言后,你获得了哪些启示?,参考答案,1: 道:路过 坠:坠落 夷:平 省:醒悟 2:你不用害怕,只管放下手下面就是实地。 时间长了,(盲人)精疲力竭了,失手掉到地上。 3:不要固执己见,作茧自缚,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要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或社会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人们的意识形态要顺应时势,敢于大胆创新。,六,人非上智,其孰无过。过而能知,可以为明;知而能改,可以跂圣。小过不改,大恶形焉;小善能迁,大善成焉。夫人之过无他,惰慢也,嫉妒也,邪僻也。孝敬衰焉;嫉妒则刻,灾害兴焉;邪僻则佚,节义颓焉。是数
7、者,皆德之弊而身之殃。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螣,远之如蜂虿。蜂虿不远则螫身,蟊螣不去则伤稼,己过不改则累德。若夫以恶小而为之无恤,则必败;以善小而忽之不为,则必覆。能行小善,大善攸基;戒于小恶,终无大戾。(选自内训迁善,有删节) 注:跂(q)圣:向圣人看齐。蟊螣(mo tng)、蜂虿(chi):害虫、毒虫。恤:担心、忧虑。攸:所。,课堂练习,1解释划线的词。(4分) 孰: 过: 累 : 为 : 2翻译划线的句子。(4分) 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螣,远之如蜂虿。 以善小而忽之不为,则必覆。 3这段选文的主旨十分明显,你还能记起一些与之相关的名句吗?请写出两条。(2分),参考答案,1:谁; 有过错;
8、连累、损害; 做。 2:如果有其中的一方面,就一定象除掉蟊螣一样去掉它,象远离蜂虿一样远离它。以为好事太小而不去做,则必然招致败坏。 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七)鹦鹉灭火,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皆相爱。鹦鹉自念,此山虽乐,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禽兽依依不舍。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心急如焚,遂入水沾(沾湿)羽,飞而洒之。天神言:“汝虽好意,然何足道也?”对曰:“虽知区区水滴不能救,然吾尝侨居是山,禽兽善待,皆兄弟,吾不忍见其毁于火也!”天神嘉其义,即为之灭火。 练习:1解释红字。(2分)2翻译划线
9、句子。(4分)3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义”的理解。(4分),参考答案,1集:栖止、停留 相爱:喜欢它足:值得 侨居:移住、寄住 2你虽是好意,但是有什么用呢?天上的神仙赞许鹦鹉的好心肠,就替它灭 了火。 3帮助他人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是否诚心,有人捐一元钱帮助病重的同学,有人出50万支援受灾的百姓,各尽其力,这“义”的分量是相对的。,(八),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元伯为友。二人并游太学,后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儒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侯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审邪?”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
10、酝酒。”至其日,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注释:克:约定。白:告诉。审:确实。乖违:做事不合情理 1解释红字。 2翻译划线句子。 3读了本文,你有何感受?,参考答案,1并:一起 方:将要具:详细 馔:饭菜、酒食 2:两年后该回来的时候,我将前往贵府拜见你的母亲大人,并来看你的孩子。 范式是讲信用的人,肯定不会违背约定的。 3:范式履行两年前的探访约定,可见其言而有信。说明做人要诚信。,(九), 天宝中,有书生旅次宋州。时李勉少贫苦,与书生同店,而不旬日,书生疾作,遂至不救。临绝语勉曰:“某家住洪州,将于北都求官,而于此得疾而死,其命也。”因出囊金百两遗勉,曰:“汝为我毕死事,余金奉之。”勉许为
11、办事,余金乃密置于墓中而同葬焉。后数年,勉尉开封。书生兄弟赍(j)洪州牒来,累路寻生行止。至宋州,知李为主丧事,专诣开封,诘金之所。勉请假至墓所,出金付焉。 注释:。赍:携带。牒:文书 课堂练习:1解释红字。2翻译划线句子。3请简要分析李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参考答案,1: 语:告诉 遗:给予许:答应 诣:拜访 2:你给我料理完丧事,多余的银两就送给你了。李勉向上级请假到了墓地,挖出金子交给了他们。 3:是一个重义轻财的人。,(十)不责僮婢,唐临性宽仁,多恕。尝欲吊丧,令家僮归取白衫,僮乃误持餘衣,惧未敢进。临察之,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又令煮药,不精,潜觉其故,乃谓曰:
12、“今日阴晦,不宜服药,可弃之。”终不扬其过也。阳城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奴觉,谢罪。城曰:“寒而饮,何害也!”(选自冯梦龙古今谭概) 课堂练习:1解释划线的词。(2分)2翻译划线的句子。(4分)3你赞成唐临、阳城的做法吗?(2分),参考答案,1:向:先前、刚才 潜:暗中易:交换 尝:曾经 2:唐临始终没有张扬家僮的过错。阳城说:“天冷喝酒,没什么不好的!” 3:赞同。他们二人为人宽厚、善于待下这是一种美德。不赞同。他们的做法是对下属的纵容,容易导致下属再错。,(十一)鄭板桥开仓济民,鄭燮(xe),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
13、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淮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遣,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解释划线的词。(2分) 2:翻译划线的句子。(4分) 3:约读本文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参考答案,1:值:遇到、正赶上 或:有的人去:离开 其:他指郑板桥 2:家里没有收受的贿赂,桌子上没有遗留的公文。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余人。 3:郑板桥是一个清正廉明、爱子如民,关心百姓的好官。,(十二),昔有长者子,入海求沉木。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
14、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世间愚人亦复如是。(选自白喻经) 注释:长者子:年长有声望的人的儿子。沉水 :即沉香木。,(十三)邴原泣学,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一冬之间,诵诗经论语。 练习:1:解释红字。2:翻译划线句子。3: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什么?,(十四
15、),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微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至,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弈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一石,百钱买一花而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城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雪,又槁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愈贵之。江南人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而(节选自任光禄竹溪记) 注释:侯家:王侯之家。 蓄:蓄养,收藏绝微:极远的边地, 其为园:他们建造园子。 芟:(shan)割。 槁:干桔。 练习:1:解释红字。2:翻译划线句子。3: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十五),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
16、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注释: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下人:迁就 他人。 练习:1:解释红字。(2分)2:翻译划线句子。(4分)3:公孙仪为什么将“受鱼”与“枉法”联系在一起?这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性格?(2分),(十六),燕昭王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往见郭隗(ku)先生昭王曰:“寡人将谁朝?”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子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
17、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伍佰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不期年,千里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战国策燕策),练习,注释:厚币:拿着丰厚的钱财。谁朝:拜 见谁(宾语前置) 涓人:宫中洒扫 的人。见事:被侍奉,被重视,受 重用。乐毅和后面的邹衍、居辛分 别是魏、齐、赵三地的名士。 1:解释红字。(2分) 2:翻译划线句子。(4分) 3: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十七),
18、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閈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桡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閈,公孙閈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公孙閈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注释:閈:hn 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 曲桡no:混淆视听、罗列罪名。 练习1:解释红字。2:翻译划线句子。3:读了本文,给你什么启示?,(十八:雉鸟报复),有猎于山者,射雄雉而置雌雉,或问其故,曰:“置雌者留以招雄也,射雌则雄者飏,并获则绝
19、矣。”数月后,雌果招一雄雉来,猎者又射之。如是数年,获雄雉无数。一日雌雉随猎者归家,以首触庭前香案而死。后其家人死相继,又为讼累而荡其产,未几猎者亦死,竟绝后。或曰:“人莫不爱其伉俪,鸟亦然耶。”猎者之计虽狡,而雉鸟之报更惨矣。 注释:雉:俗称野鸭 飏:(yng)飞扬 香案:放香炉 的长条的桌子。 练习:1:解释红字。(2分)2:翻译划线的句子。(4分)3:说说本故事给你的启示。(2分),(十九)王翱秉公,王翱一女,嫁于畿辅某官为妻。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而语女曰:“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且迁我如振落树叶耳,而何吝者?”女寄言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公大怒,取案上器
20、击伤夫人,出驾而罕于朝房,婿竟不调。 注释:王翱:唐朝人。畿(j)辅:京城附近地区。 公:指王翱。 恚:愤怒。而翁:你的父亲。 长铨:选拔官吏的长官。 驾:坐马车。 朝房:值班室。 练习:1解释红字。 2:翻译划线句子。3:联系实际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启示。,(二十),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兵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对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州官使试于一村,沟恤甫成,水大至,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注释:经年:一年左右。土寇:土匪。洫:(x)沟渠。 角:战斗。 甫
21、:刚。 练习:1:解释红字。(2分)2:翻译划线句子。(4分)3:说说刘羽冲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二一)唐伯虎识破术士,有术士求见唐六如,极言修炼之妙。唐云:“如此妙术,何不自为,乃贶(kung)及鄙人?”术士云:“恨吾福浅!吾阅人多矣,仙风道骨,无如君者。”唐笑曰:“吾但出仙福,有空房在城北,甚僻静,君为修炼,炼成两剖。”术士犹未悟。日造门,出一扇求诗。唐大书云:“破布衫中破布裙,逢人便说会烧银。如何不自烧些用?担水河头卖与人。” 注释:术士:修仙炼丹的道士。唐六如:即唐伯虎号六如居士。 贶:赐与。仙风道骨:仙人的气质,即有福气的人。 练习1:解释红字。 2:翻译划线句子。3:简要概括
22、故事内容,并联系实际谈谈你读本文的启示。,(二二)邓攸弃儿保侄,邓攸,晋人也,有弟早亡,惟有一儿,曰遗民。时值动乱,胡人入侵京师,掠牛马。邓攸挈妻子亡。食尽,贼又迫,谓妻曰:“吾弟早亡,但有遗民,今担二儿,尽死。莫若弃己儿,怀遗民走。”妻涕如雨。攸慰之曰:“毋哭,吾辈尚壮,日后当有儿。”妻从之。 注释:胡人:匈奴人。京师:京城。挈: 带着。 毋:不要。 练习:1:解释红字。 2:翻译划线句子。3:联系实际谈谈你读本文后的启示。,(二三)张孝基仁爱,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涂,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
23、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甚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立,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甚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注释:许昌:地名。 如礼:按规定礼节。 就:本义“接 近”,此指“得到”。 驯谨:顺从而谨慎。 练习:1:解释红字。 2:翻译划线句子。3:文章中张孝基是怎样的一个人?,(二四),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蓄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鼠不问。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衣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餘也
24、。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注释:古人迷信,相信日子有凶吉,怕犯忌日而不敢随意举动,称为 畏日。 练习:1:解释红字。 2:翻译划线句子。3:本文寓意何在?,(二五),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是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今子长八尺
25、,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损抑。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御:马夫 。驷马:四匹马拉的车。去:离开,这指离婚。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自下:谦虚。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 练习:1:解释红字。 2:翻译划线句子。3:用自己的话说说晏子选用人才的标准。,(二六),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26、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注释:审:详细。庶几:差不多。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勉:勤勉,努力。 练习:1:解释红字。 2:翻译画线句子。3:谈谈你读了本文的启示。,(二七),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一罪也;使我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二罪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三罪也。数烛邹罪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注释:齐景公,姓姜,名杵臼,春秋时代齐国的君主。弋(y):带有绳子的箭,用来射鸟。烛邹:景公的臣仆。数(sh):列举罪状,数
27、说。闻命:接受教导。 练习:1:解释红字。 2:翻译画线句子。3:晏子的劝谏目的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方法。,(二八),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冠白冠后来吊(慰问、吊唁)。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之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祸患隐伏在那里)”。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二九),予初十日到郡,
28、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一两对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钩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注释:虎丘:苏州名胜 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 。钩月矶:在虎丘山顶。 风铎:风铃。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三十),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
29、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注释:亭林:即顾炎武。亭障:边塞岗亭、堡垒。,(三一),范文正公尝为人作墓志,已封将发,忽曰:“不可不使师鲁见之。”明日以示尹。师鲁曰:“君文名重一时,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也。今谓转运使为都刺史,知州为太守,诚为清佳,然今无其官,后必疑之,此正起俗儒争论也。”希文怃然曰:“赖以示予,不然,吾几失之。” 注释:师鲁:尹洙的字。 练习:1:解释红字。 2:翻译划线的句子。 3:尹洙对范仲淹说这话的用意是什么?,(三二),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
30、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三朝名臣言行录) 注释:司马温公:即司马光。独下帷绝编:独自苦读。 练习:1:解释红字。 2:翻译划线句子。3:谈谈你读了本文的启示。,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
31、,曰:“此非常儿也。” 注释:先生:即戴震,清朝著名的思想家、语言文字学家。是年:戴震十岁这年,即1733年。就傅:跟随老师。为:是。非常:不寻常。,(三三)戴震难师,(三四)张懋举以工为师,万历末,张懋举为颖州守,偶召木工,詹适弹琴,工立户外,娇首画指,若议其善否者。呼问之曰:“颇善此乎?”曰:“然。”使之弹,工即鼓前曲一过,甚妙。詹大惊异,诘所自。工曰:“家在西郊外,曾见一老人,贸薪入城,薪担头常囊琴,因请观之,闻其弹,心复悦之,遂受学耳。”詹予以金,不受,曰:“某,木工也,受工之直而已。”又曰:“工琴皆下材,工有琴,即老人所贻,今以献公。”果良琴也。詹乃从之学,一时琴师莫能及。,(三五)
32、何易于挽舟 孙樵,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自腰笏,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冲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注释:何易于,安微人,时任益昌县令。挽舟:拉纤。腰笏(h):把手板插在腰带上。隙:空闲,这里指时间。属令:属于县的县令。,课堂练习,1解释红字。(4分) 2翻译划线句子。(2分) 3下列句中划线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何易于尝(曾经)为益昌令 易于即(就)自腰笏 方(正)春,百姓不耕即蚕 当其无事,可以(以为
33、)充役 4短文从语言和行动两方面赞美何易于,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作简要分析。(2分),(三六),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无愧于天,俯不怍(zh)于人,二了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孟子尽心上 注释:故:事故,指灾患病丧。 练习:1解释红字。 2翻译划线句子。3由孟子的三乐,我们可以联系到论语中所说的人生之乐,请写出一句。,(三七)哀溺文序,永之氓成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后也。”曰:“何不去之?
34、”不应,摇其首。有倾,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尽之甚,蔽之甚,里卫匹迎竺堂尘”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练习:1解释红字。2翻译划线句子。及“身且死,何以货为。” 3“哀溺”是什么意思?“哀”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回答。,(三八),孝公既用卫殃,殃欲变法,恐天下议已。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个数。于是太子犯法。卫殃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
35、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qng)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练习及答案,1与文中“将法太子”的“将”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出郭相扶将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上使外将兵 2给文中划线句子用断句。 3翻译画红线句子。 4从本文看,卫殃变法成功的原因之一是。,(三九)桑怿传(节选)欧阳修,(怿)又闻襄城有盗十许人,独提一剑以往,杀数人,缚其余。汝旁县为之无盗,京西转运使奏其事,授郏城尉怿虽举进士,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姑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将以舟载之
36、。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民。见民荒岁,聚其里人饲之。粟尽乃至。怿善剑及铁简,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注释:廪:粮仓 里人:同乡人。饲:供养。 铁简:狭长的铁片。,练习及答案,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2解释红字:缚( ) 走( ) 善( ) 3翻译画线句子。 4结合选文,请你对桑怿这个人物作简要的评价。,(四十),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子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信不信,方是之时,属之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吾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注释:魏置相:魏国设置相位。不敢东乡:“乡”同“向” 不敢向东侵犯。宾从:服从、归顺。疑:疑虑。属:同“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