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特点、任务,对外汉语教学史简要回顾,对外汉语教学历史悠久。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作为一门学科,正式发展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 东汉时期外国人或外族人开始到中国学习汉语。盛于唐代,明、清也出现过热潮。 外国的汉语教学,早在公元372年朝鲜就正式设立太学讲授汉语;公元1世纪至10世纪佛教传入越南,越南人为研读佛经开始学习汉语;十八、九世纪,西方传教士将汉语教学带回德、法、意等欧洲国家,汉语教学往往跟汉学研究融为一体。,1950年7月清华大学正式成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进修班(班主任周培源先生、副主任吕叔湘先生),标志着新中国
2、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正式开始。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10年间共接收了来自60多个国家的3315名留学生。 1964年北京语言学院组建,成为我国惟一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为主要任务的高等学校。1965年留学生总数已达到了3312人。 近30年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世界需要了解中国、加强跟中国的交往,在世界范围内扩大了学习汉语的需求。,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1.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目的在于使学习者掌握和熟悉运用汉语这一交际工具。 2.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不同于汉语作为母语的语文教学,从零起点开始,学习者缺乏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 3.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
3、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教授的是汉语,必然也受汉语自身规律、特点的制约。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方面有许多区别于英语、法语、俄语、日语等语言的特点。 4.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人的第二语言教学。这与国内的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有所不同。社会、文化因素的差异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二、对外汉语的学科名称,对外汉语教学能体现“教授外国人学习汉语”这一内涵 ,使用很广泛,但是“对外”一字无法为国外从事汉语教学的同行所使用,它只适用于中国。 汉语教学有的叫“中文教学”、“中国语教学”、“华文语教学”、“华文教育”等,“国际汉语教学”这一名称越来越多地被世界各地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机构所接受。 汉语作为第二语
4、言(或外语)教学:比较精确、全面,但是名称比较长 对外汉语教育(学) 对外汉语: 主要是培养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三、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特点,(一)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独立性表现在:1. 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对象:教什么、如何教、怎么学2. 具备较为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 “一体两翼”体系:一体:语言学本体知识;两翼:对外汉语学科与教学论(基础理论、教学理论,包括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与认知理论)和中外文化素养。其中的基础理论包括语言学理论、语言学习理论、文化理论、教育理论;教学理论包括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特点、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等各个教学环节的理论。3. 具有准
5、确的学科定位:以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为基本目标,属于“中国语言文学”这个一级学科。4. 具有成熟的研究队伍和丰硕的科研成果:有400多所大学开展对外汉语教学,都拥有一定的教学科研力量。有对外汉语教学专门的国家领导机构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有专门的协会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有专业的杂志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汉语学习、对外汉语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等,专门的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华语教学出版社。高校有专设的研究机构。,(二)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第二语言教学需要教育学、语言习得和认知理论、学科教学论、教学法、教学技术学等知识,还需要语言对比、文化比
6、较、心理学、宗教学等知识。 (三)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研究者或建设者需要有充分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目前年轻的教师缺乏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学习,部分青年教师教学经验相对不足。 (四)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一般性:以培养外国人运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为目标,以语言技能训练为中心,以基础阶段汉语教学为教学重点,以集中强化教学作为教学手段。特殊性:汉字、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语用等方面所具有的特点,使得汉语教学有了特殊性。,四、 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一) 作为教学活动的任务这一过程的基本任务就是怎么让一个外国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能最快、最好地学习好、掌握好
7、、运用好汉语。这项教学活动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语言测试四个部分。 (二)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任务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学科,包括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和对外汉语学科建设两个方面。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包括: 研究“教什么”、“怎样教”、“如何学” 等几个方面,包括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研究、习得和认知规律研究、教学法研究等;对外汉语学科建设包括学科性质、学科任务、学科地位、学科结构体系、学科人才培养、学科规划等多个方面。,(三)作为一项国家和民族事业的任务 加速汉语国际推广:采取各种可能的举措,加快汉语的国际化趋势,加速汉语国际推广进程,改进汉语国际推广的模式,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进一步了解和热爱中
8、国。 为此抓好2个硬件+2个软件 抓好学科建设:完善以本科生、研究生教学为核心的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科建设,包括教学目的和要求的确定、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的制订、教材和工具书的编写及教学辅助设备购置和软件制作等。 培养专业教师,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 推动科研发展,增加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科研投入。 推广汉语水平考试,不断开发出多种专门用途的汉语水平考试类型。,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和现状,一、1949年以前的对外汉语教学 中国真正对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桓帝时波斯人安世高来华并很快“通习华语“。 至唐代国力强盛,越南、日本、高丽、新罗、百济等许多国家都派遣学问僧和留
9、学生来中国学习。 明末清初大批欧洲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教与汉语) 19世纪中叶,戈鲲化是中国第一位到美国专职教授汉语,并与哈佛大学签订工作契约的出国汉语教师。,戈鲲化是一个常住宁波的徽州人,受聘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10月22日,每周五天,每天授课一小时,月薪200美元(10两黄金)。虽然教学不满3年便去世了,但他开创了哈佛大学用中文上课的历史。 据记载:1879年7月2日,41岁的戈鲲化,带着妻子、两个儿子、三个女儿、两个仆人,登上了去纽约的英国邮船“格仑菲纳斯”。经过了50天的航行,一行七人到达了纽约,又从纽约到了波士顿,成为了哈佛大学第一个,也是美国第一个教授中文的中国老师。他穿着官服,
10、戴着朝珠,留着辫子的打扮,是有绝高回头率的 。,二、1949年后对外汉语教学的几个发展阶段 (一)初创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20世纪60年代初期) 1950年,捷克和波兰申请同中国交换留学生。教育部在清华大学设立了“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共接受来自东欧国家的33名留学生,这是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1952年调整到北大,更名为“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 1961年,同北京外院“非洲留学生办公室” 合并,改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办公室”, 1965年扩建为“北京语言学院”。 从1951年至1961年,我国共接受6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3315人。其他形式的对外汉语教
11、学:向越南、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派遣汉语教师;1953年在广西桂林开办了“中国语文专修学校”,厦门大学1956年创办华侨函授部 。 1958年,编写了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汉语教科书。 此时期特点:成立了专门教学机构,建立了预备教育体系,发展刊授、函授等其他模式的汉语教学,向国外派遣汉语教师。汉语知识和应用能力同等重视,培养口语能力、阅读、写作能力。词汇和语法教学是重点,语法上重视句本位、结构分析。,(二)巩固和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从1962年到1966年,汉语教学得到巩固和发展,教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大量增加,达到3736人。以北京语言学院为基础,教学点遍布
12、全国,以学校教育为主,多种教学形式并存。 教学法方面:加强针对性,实行“精讲多练”、“学以致用”,将听说技能的训练放到语言教学的首位。 1962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办“学中国话”和“汉语讲座”节目。 厦门大学华侨函授部1962年扩充为“海外函授部”。 北京语言学院1965年创办外国留学生基础汉语教学通讯,这是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刊物。 1965年高教部将“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办公室”与出国留学生部合并,扩建为“北京语言学院”(1996年易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改为“北京语言大学”),(三)恢复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期20世纪70年代后期),文革时期,对外汉语教学曾中止6
13、年。 1971年10月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1973年12月联合国大会第28届参议一致通过将汉语列为大会和安理会的五种工作语言之一。 1972年40多个国家向我国派遣留学生。1972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恢复北京语言学院。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也成立了对外汉语教学机构。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于1973年和1976年分别恢复了“汉语讲座”和“学中国话”节目。 恢复阶段的理论研究和教材编写:侧重于解决具体实际问题,受到行为主义心理学“刺激反映”论的影响,重视听说法。出版了汉语课本、基础汉语课本,以结构为纲,重视句型教学。,(四)蓬勃发展阶段(70年代末以后),1 . 建立国家专门的领导管理机构:1987
14、年7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2006年改名“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 2 . 有完善的教学体制。1978年北京语言学院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现代汉语本科专业,1986年北京语言学院开始招收现代汉语专业外国硕士研究生,1999年开始招收博士学位的外国学生。还有汉语进修班、补习班、函授、远程汉语教学等形式,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教学体制。 3 . 研制并推行汉语水平考试(HSK),1990年6月25日,进行了第一次正式的HSK。欧洲、澳洲、东南亚考点已有90多个。 4. 开展较为广泛的国际交流,派出汉语教师逐年增多。每年数百人派出,担任教学、大纲教材编写。还有互派代表团
15、、校际交流、学术讨论会等。 5. 确定了对外汉语教学学科。1983年6月正式提出“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学科名称,1984年国家教委将其正式列入学科目录。,6. 创立专门学术团体、学术机构和科研机构。1983年 6月成立了“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研究会”,1988年独立为“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1987年成立“世界汉语教学学会”。1984年11月,北京语言学院成立语言教学研究所(对外汉语教学第一个专门研究机构)。 7. 创办专业刊物,成立专业出版社。有语言教学与研究(1977年首个创办)、世界汉语教学(1987)、学汉语、 中国文化研究、汉语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等。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等。 8.开始培养专职对外汉语教师资。1983年北京语言学院首先设置对外汉语专业,后来,北京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大等100多所大学也开设此专业。 9. 开展教学理论研究。 10.基础理论研究得到重视。 11教学法研究开始深入,全面发展。,对外汉语教学现状和发展趋势,本部分内容与前一个部分内容重复,由学生自学了解相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