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类型《隐私受保护》学案2(人教版八年级下).doc

  • 上传人:weiwoduzun
  • 文档编号:4823553
  • 上传时间:2019-01-14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93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隐私受保护》学案2(人教版八年级下).doc
    资源描述:

    1、学优中考网 隐私受保护讲学案一、基础知识1、隐私的含义隐私是指公民不愿为人所知或不愿公开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 。具体包括 、 、 等。2、隐私就是丑事吗?将隐私与丑事等同是错误认识。隐私并非丑事,隐私构成要件决定隐私的特点:第一,合法性,这是隐私受到法律保护的前提;第二,私人性,仅与个人相关;第三,隐秘性,不为人知或不欲为人所知;第四,主观性,确认某项具体的私人之事是否为隐私,主要取决于权利人的主观感受,既使他人已知权利人的某项个人信息,但权利人认为该信息仍需保密,则就尊重权利人的意愿。隐私简言之就是以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秘密,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个人的很多方面。3、保护隐私的必要性只有保护

    2、人们的隐私,才能在社会中为每个人保留一块属于自己的空间,才能自由地放松自己的 和 。只有保护人们的隐私,才能让每个人获得内心世界的 和私人生活的 ,体会到做人的 。如果不保护人们的隐私,让个人隐私非法公之于众,人无异于生活在玻璃屋里,只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惶惶不可终日,高度重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以缓解人们对人格独立的担忧,保证人 。4、隐私权的含义和内容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 和 的权利。私人生活安宁权。权利主体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个人的私生活,不受他人的干涉与破坏。个人信息的控制、保密权。权利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的收集、储存、传播享有排他的控制权和保密权。私人通讯秘密权。权利主体对个人的信件、

    3、电子邮件、电报、电话、传真内容有保密权,禁止他人擅自查看、刺探和非法公开。个人对其隐私的利用权。权利主体有权依据法律和自己的意志利用自己的隐私从事有关活动,不受他人的非法干涉。5、如何尊重和维护隐私权?尊重他人隐私,要树立 、要强化 和 。6、侵犯隐私权的表现形式侵扰他人私生活、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的秘密,道听途说传播他人的隐私,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等都属于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二、典型例题1、15 岁英英最得意的是可以将自己的小秘密锁在书桌的小抽屉里面。这天放学后,英英发现自己书桌抽屉上的小锁

    4、被砸开了,里面的东西被翻过。英英赶紧去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轻松地说:“书桌的锁是我砸开的,我想看看你的抽屉里到底有什么东西。”英英听完后,又气又恼。请回答:(1)妈妈的做法合法吗?为什么?(4 分)学优中考网 (2)妈妈应通过哪些正确途径了解女儿的思想动态?请你提两点建议。(4 分)(3)小茜该怎么办?你能帮她出主意吗?(4 分)2、随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隐私权的保护,也注意尊重他人的隐私,因隐私权受到他人侵害而诉诸法律的案件屡见不鲜。但在未成年人是否享有隐私权的问题上,不少成年人武断地认为:未成年人年龄小,幼稚无知,生活简单,没有隐私可言。在这种错误观念的支配下,做出了一

    5、些侵害未成年人隐私权的行为。中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哪些方面属于隐私?(4 分) 在生活中,你的上述隐私被侵犯过吗?当时你的感受如何?(3 分)如果在生活中有人侵犯我们的隐私权,我们应该怎么办?(3 分)3、一名重点中学的女学生,在一段时间里常常收到寄自某大学的信。班主任老师猜测这个女学生一定是在谈恋爱,于是找来女学生的家长,共同拆阅了这名同学的信件。因未查出问题,又不好把拆开的信交给收信人,老师便把信扣了下来。女同学知道此事之后,非常生气,要到教育局去告老师。学优中考网 阅读上述案例,结合所学内容回答:这名女同学的老师侵犯了她的哪些合法权益?(3 分) 如果在这名女同学身上所发生的一切与老师的想

    6、法完全相同的话,老师和家长这样做行吗?为什么?(6 分) 如果在你身边也发生了类似的事件,你将怎样处理?(2 分)4、 下面是两位同学的一段对话:同学甲:昨天晚上,我妈又翻看了我的日记,没办法,谁让她是我妈呢!同学乙:老师昨天把我的信交给我妈看了,我非常生气,准备两位同学的对话说明了什么问题?(3 分)同学甲的态度对吗?这种态度普遍存在吗?它说明了什么?(5 分)展开你的想象,推测同学乙准备怎么做?说说你的看法。(5 分) 学优中考网 三、巩固提高(一)单项选择题:1、 “我心中有个小秘密,不能告诉你” ,这句歌词说明人人有隐私。隐私具体包括( )私人信息 个人私事 私人领域 单位情况A、 B

    7、、 C、 D、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这说明( )A、我国公民的隐私权有法律保障 B、我国公民的隐私权不会受到非法侵害C、公民要依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D、隐私权的真谛是私生活的自由和安宁3、某电信部门未经公民同意就将公民的电话号码印制成册向外公开发售。对这种行为的看法正确的是( )A、电信部门有权公开公民的电话号码 B、公民的电话号码不属于隐私保护对象C、某电信部门的做法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D、电信部门公开公民的电话号码是服务社会的表现4、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儿童的隐私、家庭、住宅和通信不受任意或非法干涉,其

    8、荣誉和名誉不受非法攻击。 ”这表明 ( )A、未成年人同样享有隐私权 B、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保护未作具体规定C、在我国,成年公民享有隐私权,未成年人不享有隐私权 D、未成年人没有隐私可言5、当我们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 )A、不与他人计较,息事宁人 B、公开侵权者的隐私,以牙还牙C、报复侵权者,使侵权者得到应有的下场 D、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6、我们在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律己,尊重他人隐私的同时,还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比如 ( )A、与他人交往时,不要敞开心扉B、在上网时要掌握网上安全运行知识,以避免个人隐私在网络中扩散C、自我封闭,与世

    9、隔绝D、不要写日记,以避免别人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7、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 42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判决前,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这说明( )A、在我国,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不会受到非法侵犯 B、我国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到法律的保护C、犯罪案件在判决后,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得不到保护D、犯罪案件在判决前,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得不到保护8、个人隐私权里无不饱含着两种最忠实的守护,即( )A、道德和法律 B、责任和信誉C、权利和义务 D、封闭和保密学优中考网 9、警方对犯罪嫌疑人的住宅电话进行监听,这( )A、是维护犯罪嫌疑

    10、人的隐私权的行为 B、是侵犯犯罪嫌疑人的隐私权的行为C、不属于侵犯犯罪嫌疑人的隐私权的行为 D、会泄露犯罪嫌疑人的隐私10、每个人都渴望在社会中保留一块只属于自己的空间,这样才能自由地放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从而获得内心的安全感和私人生活的安宁,体会到做人的尊严。为此,我们必须( )A、相互尊重彼此的隐私B、不与他人交往,以避免干扰别人生活C、不向别人公开自己的信息,不让别人了解自己D、拒绝任何机关依法调查和公开自己的有关信息11、某校八年级(2)班的王老师是一位责任心很强的班主任,他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防止学生行为偏差,经常将寄给本班学生的信件拆阅后再交给学生。王老师的这种做法 ( )

    11、是合法的,因为老师拆阅学生信件并没有侵犯学生的合法权利无可非议,这是老师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种表现是非法的,因为老师侵犯了学生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的权利是违法的,学生有权要求老师停止这种侵害行为A. B. C. D. 12、据报载,2006 年 2月 8日,某市刘某潜入邻居王某家中寻找寻找其丢失的自行车,被王某当场抓住,王某没有将其送到派出所,而是关押起来进行审问。对此案例,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刘某潜入王某家中,侵犯了王某的隐私权 刘某是寻找自己丢失的自行车,没有错误王某侵害了刘某的人身自由权 王某和刘某都没有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A. B. C. D. 2003 年 5

    12、 月,冯某接连收到几条手机短信,内容充斥着 污 辱、谩骂和恐吓,给冯某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和刺激。冯某经调查查 明了发信人为同事王某,遂向法院提出起 诉。法院判决发信人王某向冯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 损失费 500 元。据此回答 13-14 题 。13、王某的行为( )侵犯冯某的名誉权 是不道德行为 侵犯冯某的隐私权 是犯罪行为A B C D14、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A法律是解决矛盾纠纷的唯一手段 B学习法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遵守法律C法律意识强的公民享有的权利就多 D要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5、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获取报酬方面须由代理或同意。(

    13、)A支配权 监护人 B制作权 老师C使用权 学校 D获酬权 父母16、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父母为了解儿女的思想,偷看子女的日记,私拆子女的信件。这样的行为( )A正确,父母关心孩子理所当然 B错误,侵犯了子女的名誉权C错误,侵犯了子女的隐私权 D正确,父母是监护人,有权知悉子女的一切事情17、关于公民自觉履行道德义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法律鼓励我们做的,我们可做可不做B18 周岁以上的公民要自觉履行义务,未成年人可以不履行义务C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学优中考网 D法律提倡做的我们必须去做,否则将受法律制裁18、人人都有姓名,姓名作为将人区别开来的文字符号,包括( )正式姓名 雅号 艺名

    14、外号 笔名A B C D19、一天,,正在工厂上班的张某被怀疑偷窃了厂里的物品,被该厂保安人员强行抓到仓库关押了三天,并进行审讯。该厂保安人员的行为( )A是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行为 B是侵犯张某生命健康权的违法行为C是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 D是侵犯张某人身自由权的违法行为20、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升级,带摄像头的手机开始流行,有人用手机偷拍他人的私生活场景,并在网上公布,这种行为侵犯了他人的( )A人身自由权 B荣誉权 C生命健康权 D隐私权21、人格尊严权集中体现为( )生命健康权 肖像权 自由权 隐私权 姓名权 名誉权A B C D22据统计,湖北省 0-16岁儿童、少年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前三

    15、位分别是溺水、意外窒息、交通事故。因此,青少年要减少意外伤害事故,应该( )A多呆在家里,不要参加户外活动 B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C办事都由家长陪同,不要单独行动 D做事要自信,要大胆23、北京一所高校的六名学生将进入宿舍行窃的小偷当场抓住后,没有送至主管部门,而是擅自将其看押一天一夜。2005 年 3月 20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非法拘禁罪判处这六名学生拘役 5个月。这六名学生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是因为他们( )A、侵犯了公民的人格尊严 B、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C、侵犯了公民的荣誉权 D、侵犯了公民的肖像权24、尊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的意识有( )规则意识 互利意识 责

    16、任意识 信誉意识A、 B、 C、 D、25、犯罪分子黄某在服刑期间,因不服从管教干部王某的安排,遭到王某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毒打,致使黄某多处受伤。在这一案例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黄某在服刑期间还不服管教,应该挨打 B、黄某的人身权利已被法院剥夺,不受法律保护C、王某严格管理是正确的 D、虽是服刑人员,但其生命健康权仍受法律的保护答案1、 (1)妈妈的做法是不合法的,她侵犯了英英的隐私权。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每个人都有一些属于不宜公开或不愿公开的,不妨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个人私事,如个人的心理活动、日记的内容等,这些属于公民的隐私,是受到法律保护的。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

    17、手段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的秘密等,都属于侵害隐私权的行为。(2)谈心、交流,观察女儿日常行为,留意她的日常交往;找老师或小茜的同学、朋友了解她在校的表现等。(言之有理即可)(3)小茜应该心平气和地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跟妈妈讲道理,说明她的做法是不和法的,请她尊重自己的隐私权;平时应主动与父母交流、沟通,消除他们的顾虑,让他们放心;要正确对待、接受父母的教育。(符合题意即可给分)2、私人信息,如家庭地址、身体缺陷、家庭关系、财产状况等;个人私事,如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私人领域,如住宅、个人行李、书包等。学优中考网 被侵犯过。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越发达,个人隐私被披露的可能性就越大。当时的感受是

    18、迫切渴望满足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缺少安全感,感到人无异于生活在玻璃里,在众目睽睽之下惶惶不可终日。当隐私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精神痛苦,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3、 这名女学生的老师侵犯了她的隐私权、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如果在这名女同学身上所发生的一切与老师的想法完全相同的话,老师和家长这样做也是不行的,是违法行为。因为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这名女学生的老师和家长的做法严重侵害了女学生的合法权益。与老师、父母沟通,让他们理解自己;指出他们这样做是侵犯自己合法权益。4、说明现实生活中侵犯隐私权的现象比较普遍。同学甲的态度不对,这种态度在我们周围普遍存在,说明人们的维权意识比较淡薄,有待增强。能做出合理推测并说明理由皆可学优中考网 学%优中.考(,网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隐私受保护》学案2(人教版八年级下).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482355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