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 题 】商务版七上地理 第四章第五节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 课 型 】新授课【课标要求】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不同纬度气温的差异与太阳辐射有关,说明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2.举例说出沿海与内陆气温和降水的差异与离海洋远近有关,说明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3.举例说明受地形的影响,山地的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的差异、山上与山下气温的差异。4.认知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环境观。【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读图分析与归纳总结。【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2、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让学生观看图文及时复习上节课学过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在温故而知新时提高探究的欲望创境导入观察思考: 利用问题情境引入新课。承转过渡世界各地的气候千差万别,究其原因是受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是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而人类活动也是影响气候的因素之一。这些因素分别是如何形成或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呢?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出示学标出示并明确目标 对照学标自主学习 明确目标有的放矢读图思考1、纬度因素对气温的影响1、阳光直射、斜射与地球形状的关系2、五带的分布、形成与纬度位置的关系3、地球自转、地球公转与太阳高度角大小及其气温变化的关系2、纬度因素对降水的
3、影响引导学生利用气温高低与水汽含量、气流升降与降水量的多少之间的关系来解释。教师点拨:地球是一个球体,不同纬度的地方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不同,导致高低纬度间气温和降水存在明显不同,由此可知: 纬度因素 是形成气候的基本因素1、举例说明:2、结合所学,你能说说不同纬度地区降水的分布规律吗?回顾世界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赤道多雨、两极少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多雨,西岸少雨;中纬度的内陆少雨,沿海多雨。世界降水分布规律“三多三少”中哪一多一少是纬度因素形成的?3、归纳结论:纬度因素对气温的影响: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纬度因素对降水的影响: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问题引导层
4、层递进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分析,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验探究教师对学生进行实验指导,组织学生观察。(1)、实验准备:白炽灯(100 瓦)及交流电源线路、2 支温度计、装满沙子和水的两个杯子。(2)、实验要求:是用白炽灯照射两个杯子,五分钟后用温度计测量装满沙子和水的两个杯子内表面温度;关掉白炽灯五分钟后再测量装满沙子和水的两个杯子内表面温度。(3)、实验结论:动手实验观察:两位学生到黑板前做实验,记录测量结果。通过记录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沙子增温快,散热也快;水增温慢,散热也慢。通过实验演示,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强对海陆热力性质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论证中 午同
5、 一 时 刻 , 为 什 么 海 水 和 沙 子 的 温 度 不 一 样 ?海 水 很 凉沙 子 很 烫傍 晚沙 子 变 凉 了海 水 很 暖 和2、 海 洋 和 陆 地 的 性 质 对 气 温 和 降 水 的 影 响1、同一时刻,同一纬度的海陆气温差异?2、不同时刻(正午、傍晚) ,同一纬度的海陆气温差异?3、不同季节,海陆之间的气温差异?4、距海远近、风向对降水的影响/?5、归纳总结:物理性质 对气温的影响 对降水的影响海洋 吸热 散热 夏季 ,冬季 ,温差 沿海迎风地区降水 陆地 吸热 散热 夏季 ,冬季 ,温差 内陆地区降水 6、图表分析: 日本东京与中国西安的气温、降水差异成因:气温
6、最高值气温最低值气温年较差年降水量西安 27 0 27 650mm东京 26 5 21 1620mm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地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对比总结的能力利用表格归纳总结海陆的性质特征,更好地将知识系统化掌握。读图分析西安和东京的地理位置及年降水量柱状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读图分析1、日本与蒙古的春、夏景观差异 1、读图分析日本与蒙古的春夏景观差异成因;2、读图分析亚欧大陆自西向东沿北纬 40-60 之间的景观变化原因;让学生从图上获得更多地理信息,更好的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思考和运用学到3、解释为什么我国吐鲁番盆地会出现“早穿皮袄午穿纱,夜抱火炉吃西瓜”的现
7、象?4、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目前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完全建成后,三峡库区的气温会受到一定影响:夏天比原来下降 2左右,而冬天比原来升高 2左右,为什么? 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问题探究1、地势高低对气温的影响(并会计算同纬度相近地区不同海拔高度的气温差别)2、不同坡向对气温的影响理解造成“山前桃花山后雪”景观差异的地理成因是什么? 3、地形地势对降水的影响问题探究:1、江西庐山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而它所在江西九江市却是我国夏季的高温中心之一,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析泰山与济南的气温差异3、赤道地区可能出现雪峰吗?南北两侧雪线高度为何不同?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地形对气温和降
8、水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把抽象的地理问题形象化、直观化。4、典例分析教师组织学生合作探究,适时点拨,然后组织展示。提示观察图中的所在半球、纬度位置、山脉走向和盛行风向、气候类型等信息。所在半球:南半球纬度位置:40 0S 以南山脉走向:南北盛行风:西风西侧:温带海洋性气候东侧:温带大陆性气候5、问题抢答4、地形雨的迎风坡与背风坡降水差别?5、读图分析: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的景观差异:西侧为茂密的森林,东侧为荒漠好草原。比较艾森港和萨米恩托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好各月降水量柱状图,说出山脉两侧的气候差异及其成因。6、猜测台湾岛东西两侧的降水差异,说出形成原因。总结归纳总结归纳纬度位置、海
9、陆位置、地形地势分别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合作探究讨论分析 1:1.全球变暖有哪些危害?2.全球变暖主要成因有哪些?人类还有哪些活动导致了气候的恶化?合作讨论 2:人类应该怎样应对全球变暖问题?人类为什么要大力提倡植树造林?谈谈我们下一步该如何去做才能改善地球的气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看图读图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关注大气状况,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通过关注臭氧层空洞和全球变暖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拓展探究 3:臭氧层空洞与使用冰箱有何关系?臭氧层空洞对人类有何影响?梳理应用【达标测试】1.下列气候现象,主要受海陆因素影响的是 ( )A.中亚
10、地区降水稀少 B.喜马拉雅山南坡降水丰富 C.北极地区气温低 D.沙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热的地区之一2.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影响它们气候差异的因素是 ( ) A. 纬度 B. 地形 C. 海陆 D. 洋流3.“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说明的是山地气候变化特征,其成因是( ) A.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B.纬度对气候的影响 C.海陆对气候的影响 D.树林对气候的影响4.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多于东侧的原因是 ( )A.距海较近,受海洋水汽的影响较大 B.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对流雨丰富C.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容易成云致雨 D.太平洋湿润气流受山脉阻挡,地形雨丰富5.某山
11、山脚下温度是 22,山顶温度为 10,这座山相对高度 ( )A.600 米 B.3666 米 C.200 米 D.2000 米 6.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7.下列语句不能反映地形对气候影响的是 ( )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 D.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8.为防止全球变暖,适宜的方法有 ( ) 立即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 积极开发新能源 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 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A. B. C. D.9.夏季,我国庐山、峨眉山等是避暑胜地,这是 ( ) A.纬度位置的影响 B.海陆位置的影响 C.地形的影响 D.河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