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寓言四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2翻译智子疑邻 、 塞翁失马 ,积累文言词语。3分析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4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辩证地认识问题,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1积累文言词语。2多角度概括寓意。3改写、编写寓言,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以及伊索寓言2分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 蚊子和狮子的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3改写、编写寓言。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说说寓言的一般特点?能否举出你知
2、道的寓言的题目?学生发言。二、了解寓言和伊索寓言1了解寓言的概念和特点。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对寓言进行总结: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特点,寓言都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寓 言 早 在 我 国 春 秋 战 国 时 代 就 已 经 盛 行 。 是 民 间 口 头 创 作 。 在 先 秦 诸 子 百 家 的 著 作中 , 经 常 采 用 寓 言 阐 明 道 理 , 保 存 了 许 多 当 时 流 行 的 优 秀 寓 言 , 如 : 亡鈇 、 攘鸡 、 揠苗助长 、 自相矛盾 、 郑人买履 、 守株待兔 、 刻舟求剑 、 画蛇添足 等 , 其
3、中 庄子 与 韩非子 收 录 最 多 。世 界 各 国 的 寓 言 作 品 也 很 多 。 世 界 最 早 的 寓 言 集 是 伊索寓言 , 其 它 比 较 著 名的 寓 言 集 或 寓 言 较 集 中 的 作 品 有 克雷洛夫寓言 、 列那狐的故事 百喻经 拉封丹寓言 等 。2了解伊索寓言。学生说一说自己读过的伊索寓言中的故事,然后阅读课下注释,了解伊索寓言的特点和作者。教师进行总结:伊索,公元前 6 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以此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他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2000 年来,伊索寓言对欧洲文学史和以后的寓言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伊索
4、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练朴素,富有幽默的特点。三、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1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与语调。一生扮赫耳墨斯,一生扮雕塑者,一生旁白。师生同评表演的角色是否符合文中人物的语气、神情。2分析人物性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目的是什么?表现他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2)他听到宙斯的雕像值一个银元,又笑着问道。为什么“笑”?(3)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4)当赫耳墨斯听到雕像者的回答“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会有什么样的反应?(5)赫耳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
5、吗?小组讨论,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1)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他所关心的不是怎样造福人类,而是自己的身价和荣誉,表现他爱慕虚荣的性格。 (2)他以为宙斯的雕像只值一个银元,赫拉的雕像也一定不值多少钱,自以为得意的笑。 (3)表明了他自命不凡、妄自尊大。(4)尴尬不堪,面红耳赤、悄然离开。(5)第一问是探询;第二问时“笑”写出他满意又得意的心态;第三问时他已经有把握胜过所有的神,显得很狂妄。3概括寓言的寓意。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文章通过自命不凡的赫耳墨斯在一个雕像者的店里碰壁的故事,讽刺了那些妄自尊大,爱慕虚荣的人。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4改写赫耳墨斯和
6、雕像者(1)假如赫耳墨斯先问自己的雕塑的价格,故事情节会怎样发展?(2)假如把寓言改为下面的故事,寓意会有怎样的变化?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改动了故事情节的结尾)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寓言改动之后寓意就有改变,寓言是通过对现实想象而来的,它的内容取决于作者想告诉我们的寓意。四、学习蚊子和狮子 1朗读课文,概括情节。由一生朗读寓言蚊子和狮子,其他学生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生发言,共同
7、总结:蚊子战胜了狮子,正在得意忘形之时丧身于蜘蛛网中。2细读课文,思考问题。(1)蚊子敢于向狮子挑战,而且能够取胜,这说明了什么?(2)蚊子临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通过哪个词语表现出来的?它的悲痛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1)蚊子的“挑战宣言”貌似狂言。实际上包含了智慧,它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抑制了狮子的优势。它的胆量、信心,是建立在敌我双方力量进行冷静分析的基础上的。启示人们,世上万事万物,各有所长所短。强者有短处,弱者也有长处。弱者如果能扬长避短,就可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2)蚊子的醒悟是通过“叹息”表现出来的。 “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
8、蛛消灭了”句中的“最强大”与“小小”、“较量过”与“消灭了”形成强烈反差,两相比照,尖锐地讽刺了胜利后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思想意识。3概括寓意。小小的蚊子能战胜凶猛的狮子,但最后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一胜一败之间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引人思考。教训人们勿在胜利之时冲昏头脑,缺少防患,造成悲剧。骄兵必败。4续写寓言。蚊子战胜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学生展开想象续写故事,交流发言。教师总结:内容改变,寓意也会改变。五、比较两则寓言。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和写法进行比较,小组讨论交流,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总结:1情节不同。赫采用三问三答,把情节推向高潮。蚊写了两件事。第
9、一是蚊子和狮子的战斗,战胜了狮子;第二件是蚊子得意忘形,被蜘蛛粘住。2寓意不同。赫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蚊是讽刺那些取得一点成绩而得意忘形的人。3表现方法不同。赫把神当作人来写。蚊则用拟人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性格。4表达方式不同。赫主要运用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赫耳墨斯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性格特征。蚊主要运用语言描写,表现蚊子勇敢机智,藐视强大的敌人。描写蚊子两次吹喇叭的动作。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寓言故事的一般特点,学习了通过分析情节,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寓意,并且练习了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请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仔细观察生活,分析生活,还可以多读一些寓言
10、故事,正确认识生活。六、布置作业1根据下列题目,任选其一编写一则寓言。a.嘴和眼睛的对话;b树和斧子;c筷子和勺子;d画笔和颜料;e.猫和老鼠。(注意情节是否合理、情节和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种生活道理。一个故事最后点明寓意。)2课外阅读伊索寓言。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语。2分析故事情节,概括寓意。3辩证地认识问题。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设计你知道我国古代哪些优 秀 的 寓 言 故 事 ? 给 大 家 讲 一 讲 。学 生 讲 述 寓 言 故 事 , 例 如 揠苗助长 、 自相矛盾 、 郑人买履 、 守株待兔 、 刻舟求剑 、 画蛇添足 等 , 教 师 导 出 新 课
11、 。二、学习智子疑邻1简介作者,解释题目。请学生结合注释介绍作者韩非子及其著作韩非子,教师补充明确。韩非(约前 280前 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他出身贵族,屡次上书向韩王进谏,改革政治,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均未被采纳。后来,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在秦国任客卿。不久便被他的同学李斯等人谗言所陷,下狱后被逼自杀,死时 47 岁。他著有韩非子一书,共 20 卷,55 篇。笔锋犀利,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道理,富有说服力。其中许多寓言故事一直流传于世,智子疑邻就是其中的一篇。智子疑邻节选自韩非子说难,孩子和邻居说了同样的话,但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聪明的,而邻居却遭到怀疑。2.朗读文章,疏
12、通文意。(1)教师范读课文后,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节奏和停顿。(2)小组结合课下注释翻译文章,注意黑体的词语。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坏:毁坏。筑:修补。亦云:也这样说。暮:晚上。果:果然。亡:丢失。智:聪明,这里作动词,意思是“认为聪明” 。【译文】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 ”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可富人不听他们的话。)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3分析内容,概括寓意。教师出示问题,学生回答,教
13、师明确。(1)宋人家被盗的事出有因吗?(用原文语句回答)宋有富人,天雨墙坏。(2)在宋人家被盗前,可有人向他提出有关建议?其子,其邻人之父亦云。(3)宋人为何对两个提出相同建议的人产生不同的态度呢?宋人与儿子的关系自然比与他邻居的关系要亲近。既然要相信儿子不是盗贼,那么邻居必定是盗贼了,因为邻居提出了一个与其儿子一样的建议。(4)一篇寓言往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从而给人以丰富的启示。那么本篇寓言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持相同看法的人却因身份不同(实即跟主人的亲疏关系不同)遭到不同对待。因此,不可以感情的亲疏来对人或事作主观上的判断,而且这样的判断往往也是错误的!积极方面:听意见只应
14、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消极方面:要注意自己与听话者的关系,如果关系疏远,即便说的意见正确,效果也不见得好。三、学习塞翁失马1简介作者,解释题目。请学生结合注释介绍作者及其著作,教师补充明确。刘安,(前 179前 122),西汉淮南王,他曾组织他的宾客苏非、李尚、伍被等集体编著了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淮南子思想上接近道家,同时又吸取了儒家法家、阴阳家的思想,成为一部杂家著作。这部书在阐明哲理时,涉及很多奇物异类、鬼神灵怪,所以保存了一部神话材料,曲折地反映了远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如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都通过这部书的保存而流传至今。塞翁失马是从
15、塞翁丢失一匹马说起,然后引发接连不断的祸福相间的事情,循环往复,但老翁并没有像常人那样的大悲大喜,而是很坦然地面对,保全了父子的性命。讲述利弊是同时存在并相互转化的。2.朗读文章,疏通文意。(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节奏和停顿。(2)小组结合课下注释翻译文章,注意加点的词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人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人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塞(si) 】边塞。【塞上】文中
16、指长城一带。【善术者】精通术数的人。术,术数,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法术,如看相、占卜等,这是迷信活动。【亡】逃跑。【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何遽(j) 】怎么就,表示反问。【髀(b) 】大腿。【居】这里是经过的意思。【将】带领。【丁壮】壮年男子。【引弦而战】拿起弓箭去打仗。引弦,拉开弓弦。【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跛(b) 】瘸腿。【保】保全。一词多义亡:暮而果大亡其财 亡:丢失 马无故亡而入胡 亡:逃跑。 将:必将有盗。 将:副词,将要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将:带领。而:马无故亡而入胡 而:承接连词,可不译。将胡骏马而归 而:表修饰关系的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不译。而疑邻人之父 而:
17、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却。古今异义居一年 居:这里是“经过”的意思。今一般指居住的意思。【译文】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一天)他家的马不知什么缘故逃到胡人那边去了,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福气吗?”过了几个月,他那匹马(竟然)带领着一群胡人的骏马回来了。人们都去祝贺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祸害吗?”家里有的是好马,他儿子喜欢骑着玩,(有一天)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大腿。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福气吗?”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进了长城,壮年男子都拿起武器作战。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沙场。他儿子就因为腿瘸的缘故(没有被征去打仗),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18、3分析内容,概括寓意。教师出示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明确。(1)面对一系列变化,塞翁为什么能处变不惊?因为塞翁是一个“善术者” ,能推测人事的吉凶祸福,他好像洞悉人间世事的变化之玄机,懂得祸福相依,利害相伴,且能转而相生的道理。因此,面对这一系列变化,他能处变不惊,沉着冷静,乐天知命,不因祸福而悲喜,不以得失为怀。(2)有一个成语就出自本文,你能说一下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3)你能概括本文的寓意吗?这篇寓言用来说明“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两句话的,阐述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4)好事坏事能转化吗?必然转化吗?举例说说好事、坏事在什么条件下转化?能转化,但是转化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如果胡
19、人居住的地方没有马,坏事能变成好事吗?如果“塞翁”之子不喜欢骑马,好事能变成坏事吗?如果胡人不入侵边境,坏事能变成好事吗?“胡人居住的地方有马” ,“塞翁之子喜欢骑马” , “胡人入侵边境” ,这些正是好事和坏事相互转化的条件。由此我们可知,这则寓言通过假托“塞翁失马”的故事,寄托了这样一个寓意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世上的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那么,这祸就只能是祸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转化的点
20、、条件。(5)这则寓言故事说明祸福相依的道理,那么这对我们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态度有什么积极的启示呢?请联系生活、学习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例如:祸福可以转化,不要静止地看待;学会在祸中看到福,从祸中考虑到怎样求得转化,不要消极悲观,或者在福中看到祸,加以戒备;祸福之来,确实有许多偶然性,生死、利害、得失,并不都是可以预料的。考虑力求周全,处事力求慎重,多一些应付不测之变的准备,少一些不着边际的幻想;一旦面临祸患,可以处变不惊,可以减少后悔。教师总结:通过学习这两则寓言,我们明白,寓言是借一个故事寄寓一种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而要读懂寓言,则需要我们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体验,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四、布置作业1.整理重点词语。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读后感。板书: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智子疑邻韩非子塞翁失马淮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