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优中考网 专题十 诗歌专题复习教案中国是一个洋溢着诗词的国度,在几千年的诗歌发展长河中,涌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屈原曹操、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陆游、李清照他们用自己的激情、才华为我国的文化宝库增添了许多光彩耀目的瑰宝,也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不久前,我们刚刚在诵读欣赏中学习了陶渊明的饮酒、李白的行路难,请大家一起背诵这两首诗。李白、陶渊明的诗各具特色、风格迥异。这两首诗可能说都较好地展示了两位诗人的诗风。请同学们结合平时积累的学习欣赏诗歌的知识,分别谈谈对这两首诗的理解。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饮酒这首诗记结庐之事,写田园之景,抒隐居之情,以纯朴自然的艺术风
2、格表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最能见出诗人高尚的情致。在自家的菊园里采菊以佐酒,悠闲地抬起头来欣赏南山美丽的景色,心与物游,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这两句诗较好地体现了陶诗恬淡自然的风格。行路难是李白沿用乐府旧题写的一组诗歌,抒写世路艰难,功业难建的苦闷心情。“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运用比喻夸张,以山川的险阻比喻世路的艰难。“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达自己的愿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运用比喻,表现了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自信心。李白诗歌飘逸豪迈的诗风在此两句上也得到了充分的显现。刚才的几首同学分
3、别从两位诗人的写作风格,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诗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等角度,对这两首诗进行了品析。那么,根据我们已经积累的相关知识,一起来归纳整理一下诗歌鉴赏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一、理解诗中的感情(1)忧国忧民。 杜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牧泊秦淮白居易观刈麦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2)建功立业。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范仲淹渔家傲(3)思乡怀人。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商隐夜雨寄北(4)生活自然杂感 陶渊明饮酒归园田居苏轼浣溪沙晏殊浣溪沙学优中考网 杜甫望岳(5)离情别感 岑参白雪
4、歌送武判官归京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二、领悟诗歌的意境诗中的形象和画面是诗人创造意境的手段,只有凭借诗中的形象和画面,才能进入诗的意境。进入诗歌的意境还要发挥想像和联想。用自己的感情体验和生活经历,让诗歌中的形象和画面丰富起来,把跳跃的感情连缀起来。(1)孤寂凄冷 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以多种景物并置,组成了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小令动静相衬,借景言情,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2)气势磅礴 毛泽东沁园春 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
5、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山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这首词,描绘大雪之后的“北国风光”,恢宏壮观,大气磅礴。透过这一形象,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立志创造历史辉煌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3)雄浑苍凉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气象极好,在一片大沙漠上,看到远处烽烟直冲霄汉,大河上一轮落日,没有云翳,显得格外圆而且大。“孤”字显得人烟稀少;“直”字表现初到边塞的诗人对塞上景色的惊异。“长河”的形象横亘在画面之中,把画面分割为两段,又增加了构图的活泼感,而“落日圆”则给分割的画面涂上了统一的色调,显得浑然一体。(4)
6、婉约动人 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消魂”,意思是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运用设问句,醒人耳目,“帘卷西风”,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人比黄花瘦”既摹形又传神,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三、品味诗歌的语言诗歌的语言精炼、含蓄而又含义丰厚。品味诗歌的语言要能够找出诗中用得准确生动的词语,体味诗人遣词炼句的妙处。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诗人抒写离别之情,但只字不提送别,一个“惟”字,强调了诗人此时此地翘首凝望的就是孤帆远去,江水远逝,惜别之意已十分浓重。“孤”,“远”,“尽”三字更是表达诗人对朋友离去的依恋之情。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学优中考网 “曲径
7、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曲”“幽”“深”表现了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此两句不仅再现了诗人踏过曲径,穿过深幽的花草树木,走到禅院的情景,而且道出了某种审美光照中的体验,艺术地表现了华夏文化对曲折美,摇曳美的追求。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四、关注诗中的修辞诗歌常用比喻、借代、拟人、象征等手法,语言也就更加形象、生动、感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是咏雪的名句,诗人用梨花比喻冬雪,新颖贴切,将雪后的美景与诗人赏雪时的惊喜、欢快的心情融在了一起。“剪不断,
8、理还乱,是离愁”运用了谐音双关的手法,以丝喻相思,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五、领略诗歌的音乐美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诗歌是讲究韵律和节奏的,反复诵读,有助于我们把握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诗歌中的情感,领略诗歌的韵律,从而获得美的感受。归纳总结:诗歌是用凝练,形象和有韵律节奏的语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诗歌具有抒情性、音乐性、语言的高度凝练和形象性等基本特征。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不断地积累这一方面的知识,用诗词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逐渐提升我们的文学欣赏能力。六、真题演练:1、(铜仁)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9、。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B. 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C. 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D. 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女儿一般哭鼻子、抹眼泪。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送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_2、(济南市) 渡荆门送别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来源:学优中考网 x
10、yzkw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颔联所展现出的画面。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学优中考网 来源:xyzkw.Com诗歌第四联抒写了诗人_的情感。3、(广东省河源市)春 望 杜甫来源:xyzkw.Com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来源:学优中考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歌一二句写春望所见,其中“ ”字写出了使人怵目惊心之景,“ ”字写出了令人满目凄然之景。(2 分)全诗触景生情,表达诗人 的感情。4、(湖北省十堰市)已亥杂诗 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首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诗的一二句
11、写的是 。三四句借花喻人,抒发了诗人的 。(每空限填一个词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这首诗的精华所在。请自选一个角度(或语言、或诗意、或情感、或哲理)写一段鉴赏性文字。(40 字以内)来源:学优中考网5、(贵州)兰溪棹歌 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这首唐诗描绘了 (填季节)的兰溪夜景。“越中山色镜中看”中的“镜”指的是 。 请用自己的语言将诗中图景描绘出来。来源:学优中考网6、(眉山市)次北固山下 王 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现了作者 的情怀。学优中考网 (2)从诗中选取你最喜欢的两句诗,仔细品味,说说它好在哪里?学优中考网 学优#中-考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