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巍巍中山陵一、生字学习1字音突兀(w) 灵柩(ji) 牌坊(fng) 门楣(mi)穹(qing)窿 断垣(yun) 纤(xin )细2形近字3多音多义字二、词语积累突兀:高高的突起。龟趺:碑的龟形底座。纤细:非常细小。名胜:有古迹或优美风景的著名的地方。胜,特指胜地。滨:水边。圃:种蔬菜,花草的园子或园地。栩栩如生: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现得非常逼真,使之好像活的一样。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工笔: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工整,注意局部的描绘,区别于写意。安详:从容不迫。丫杈:树枝分开。博爱:指对人类普遍的爱。三、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刘叙杰,东南大学古建筑研究所教授。2中山陵的设计者
2、吕彦直(1894 1929 ),中国近代建筑师。字仲直,山东省东平县人,一说安徽省滁县人。生于天津,九岁随姊侨居法国巴黎。回国后在北京读书。1913 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进美国康奈尔大学,攻建筑学。毕业后回国工作,曾参加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和北京燕京大学的设计,首次提出采用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中国民族形式的建筑。他曾与人合作在上海开设东南建筑公司,设计了上海银行工会等建筑。后又与他人合作开设真裕公司,1921 年改为彦记建筑事务所。卒于 1929 年 3 月 8 日。吕彦直在南京中山陵设计竞赛中获第一名,后又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和中山纪念碑设计竞赛中获得第一名,享有盛誉。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都
3、是中国近代建筑中的杰作。3关于中山陵中山陵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它坐落在江苏省南京市东郊钟山东峰小茅山的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层层上升,气势宏伟。1925 年 3 月 12 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遵照他生前安葬在钟山的遗愿,灵柩暂停放在北京香山碧云寺内,并决定在南京钟山修建他的陵墓。中山陵由陵墓样稿得奖者、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施工。整个墓区平面形如大钟,钟的顶为山下半月形广场,广场南端的鼎台(现改为中山先生的立像)为大钟的钟纽,钟锤就是半球形的墓室。“鼎”在古代是权力的象征,因此整个大钟乃含“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陵坐北朝南,傍山而筑,由南往
4、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依次为广场、石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祭堂的正中,为孙中山先生的汉白玉坐像,此像为国外雕塑名家保罗兰德斯所作。坐像的基座四周雕刻着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业绩,祭堂四壁的黑色大理石墙上刻有孙中山亲笔书写的建国大纲和胡汉民等人书写的总理遗嘱。祭堂之后有一个铜门,横额上书“浩气长存” 四个大字,亦是孙中山先生的手笔。门内即为钟形墓室,其中央有一直径 4 米、深 5 米的圆形大理石圆穴。孙中山的汉白玉灵枢及卧像即安放在圆穴中,瞻仰者可围绕汉白玉栏杆俯视灵柩上的卧像,此像系捷克雕刻家高棋按遗体形象塑造,十分逼真。孙中山先生虽然与世长辞,但是他浩气长存,永远为世人所敬仰。中山陵的建
5、筑风格中西合璧,钟山的雄伟形势与各个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通过大片绿地和宽广的通天台阶,连成一个大的整体,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显得十分庄严雄伟,更有宏伟的气势,设计非常成功,所以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钦赐仰殿。四、文章主旨这是一篇陵园建筑的说明文。课文有条不紊地介绍了中山陵园的方位、人文环境、设计特色、修建过程和规划特点,准确地说明了中山陵园的建筑特征,表现了它的巍巍气势和孙中山先生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五、文章结构第一部分(第 1 段),交代中山陵的墓主及方位。“伟大的革命先驱 ”点明孙中山先生在中国近代革命史和广大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浩荡”“ 我国著名的古都”“ 钟
6、山南麓”等词语蕴涵了中山陵园的气势和氛围。第二部分(第 24 段),说明中山陵园的地理和人文环境、设计方案的择优和兴建简况。第 2 段,说明中山陵园地理、人文环境的特点。“最高峰 ”,“山形”“显得分外雄伟高大”,“山顶”的“十分险峻”与“山腰以下渐趋平缓”的雄伟而恢弘的地势,“苍翠的林海与山巅紫红色的巉岩相互衬映”的天然画面,以及“些许残存的断垣颓壁”带给人的厚重的历史感,说明钟山南麓被选做中山陵墓址的外部原因。第 3 段,叙述当年孙中山先生到钟山来打猎,表示“身后要埋葬在这里的愿望 ”,点明了中山陵墓定址的内部原因。第 4 段,说明中山陵园最佳设计方案的评选认定、特色,以及陵园的修建过程。
7、“通过竞争入选”,从“40 余份设计图纸”中产生最佳设计方案,表明国内外人士对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的敬仰。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之所以评为“首奖”,源于这样几个特色:一是注重和谐协调,“较好地考虑了陵园与周围环境、地形的结合”;二是弘扬民族精华,“采用中轴对称的总平面布局、民族形式的建筑外观、淳朴的色调、简洁的装修和大面积绿化等手法”,吸取我国古代建筑中优秀的传统经验,体现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三是追求形神兼备,使整个设计达到“表现了陵园的庄园气氛和孙中山先生的不朽精神”。陵园建筑工程从动工到竣工,用地面积以及使用经费的具体数据表现了中山陵园在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第三部分(第 511 段)
8、,说明陵园建筑的总体布局和组成部分,依次介绍各部分的建筑特点,突出陵园的庄严肃穆和孙中山先生精神的不朽。第 5 段,说明中山陵园总体区域规划和周围环境的特点,突出陵园的雄伟博大的气势和庄严肃穆的气氛。陵园地处钟山南麓的缓坡上,将东面的灵谷寺最早的前身为建于南朝梁天监十三年(514 年)的开善精舍和西面的明孝陵 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 年)联为一体,使南京东郊风景区的游览范围和内容,既在空间上得以拓宽,也在时间上得以延伸(上下达 1400 多年),因此 “值得称道”。从中山门至中山陵前长达 6 千米的宽阔陵园大道及两旁“浓翠蔽日的林阴大道”,加上道外丘岗坡陀的“林丛复叠,莽苍深邃”,渲染了
9、中山陵园庄严肃穆的气氛。第 6 段,概括介绍中山陵的总体平面布局和建筑群所体现的设计思想:大致分为南、北两区,以陵门为界,南区的石牌坊和墓道在总图上表现如钟形的悬索,北区的陵门、碑亭、石阶、大平台、祭堂、墓室等在总图上表现如钟的本体。第 711 段,由南向北依次介绍中山陵建筑群局部的特点。第 7 段,介绍位于中山陵入口处的石牌坊、缓长的墓道、墓道两侧的硬山卷棚小屋和陵门。突出建筑上悬挂或镌刻的中山先生的手书“博爱”“ 天下为公”,深化了建筑所体现的思想,照应了课文题目的“巍巍”二字。第 8 段,介绍碑亭,亭内石牌坊上所刻嵌金楷书的内容,增添了中山陵的庄严肃穆气氛。第 9、10 两段,介绍祭堂坐
10、落的大平台和祭堂。介绍大平台,突出它的独特位置“全陵的制高点”,“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视,又宜远眺”,及其独特景观“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一年四季时刻都在“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使读者对“巍巍中山陵”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介绍祭堂的建筑规模,“黑色花岗石圆柱”“ 黑色大理石”护壁及上面镌刻的中山先生 告诫党员演说词全文,中山先生白大理石像的安置方位及雕像的神态等,渲染了庄严肃穆的气氛。第 11 段,着重介绍墓室内部结构、设施、中山先生大理石棺及卧像、中山先生灵柩安葬位置,突出了“供瞻仰”“策安全 ”的特点。第四部分(第 12 段),说明
11、建国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对中山陵十分关注。介绍文字简洁,突出了中山陵的“整齐、宁静、肃穆”的景象。课文紧扣中山陵的建筑特征选取材料,突出重点。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征象、标志。要正确地说明事物,就必须抓住这些征象、标志。那么,中山陵的象征、标志是什么呢?那就是课文标题上所认定的“巍巍”二字。巍巍,形容高大。课文首先从空间上认定这一特征。表现在:用钟山的雄伟高大衬托中山陵的“巍巍”特征。作者用“最高峰”“海拔约 460 米,东西走向,长约 7 千米,南北宽度约 3 千米”来说明钟山的高大雄伟,而中山陵就建于钟山南麓,钟山地势的开阔,气势之雄伟,有力地衬托了中山陵的“巍巍”特征。用
12、确凿的数据直接说明中山陵的高大。“陵园用地面积 4.6 万亩”,陵门“高 15 米,宽 24 米,深 8 米”,石碑高 8 米、石级共 290 级、祭堂“宽 30 米,深 24.7米,高 28.7 米”,墓室“高 8.4 米,直径 13.7 米”,这些数据准确无误地说明了中山陵的“巍巍”特征。其次,从性质上认定。“巍巍”不仅指陵园的高大雄伟气势,而且指孙中山先生在广大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开篇点名“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揭示了孙中山先生的身份和地位。第 7 段特地点出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公 ”几个金光大字,突出了他的思想精髓之伟大。第 10 段又点出了祭堂石柱的护壁上刻着中山先生告诫党员演
13、说词,突出了他的革命纲领和革命精神。本文作者正是从形(空间)、神(性质)两方面来说明中山陵的特征的,做到形神兼备,重点突出。以空间为序有条不紊地加以说明。课文由外而内,由总体到局部展开说明。先说明中山陵园的地理环境,后说到陵园的总体设计,再说到陵墓。在说明陵墓时,又按照“入口石阶碑亭祭堂墓室”的顺序,即由外而内的顺序予以说明。这种空间顺序很自然地反映了事物本身的逻辑顺序,说得明白清楚,使读者面前清晰的浮现出“巍巍中山陵”的形象。六、重点句子1方山如屏,秦淮似带;城犹潜蛇,山若伏鳖。这四个比喻构成两组对偶句,描写生动,文笔优美,读来朗朗上口。2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这四字短语构
14、成的排比句,读来气势磅礴。3小平台,共 290 级。石阶尽处,就是宽 135 米、深 30 米的大平台,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与入口处石坊的垂直高度差超过 70 米。能使读者对石阶和大平台的高大留下明晰具体的印象。如果去掉这些数字、改作一般的说明或描述,效果就要差一些。4“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视,又宜远眺”,“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 ”,“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一年四季时刻都在“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这些描写,或与说明交织在一起,或安排在一段说明之后,和说明紧密结合,无不生动地突出了陵园的特征,增强了说明的效果,同时也增添了文章的文采,使读者得到美的享受。七、写作
15、特色1由远及近按方位顺序描述和说明。由远及近按照方位顺序描述和说明,使文章层次清晰,使人读其文,如临其境。世间一切事物都以时间和空间为其存在的形式,故记述和说明静态的事物,要说清楚它的各个方面,必须从空间方位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变换观察的角度,亦谓观察点的转移。在记叙、说明文中,特别是对静态事物的描写,将观察点的转移交待清楚,是保证文章条理清楚的重要条件。此文很注意这一点,在什么地方、从什么角度瞻仰陵园,都交待得一清二楚。远看,近看,平台上看,绕着墓道、祭殿依次看,观察点每有转移都加以说明,并且在观察点转移时还特别点明东、西、南、北的方位,因此,使这篇文章的条理就特别清楚,给人以清晰的印象;
16、使没有去过中山陵的人,读完这篇文章后,对陵园周围和它各部分的情景都会如临其境,历历在目。2叙述特征突出,角度多变。说明事物最重要的是抓住事物的特征。本文把中山陵的特征落在“巍巍”两字上,是从陵园位置、建筑、墓葬人这三方面来说明的。从地理位置上看,中山陵位于六朝古都南京城东郊的钟山南麓。钟山是宁镇山脉的最高峰,海拔 460 米。又由于附近大多冲积平原的小丘陵,所以山形就显得分外雄伟高大。中山陵就建立在巍峨雄伟的钟山上,用地面积 4.6 万亩,气势也就格外磅礴。从陵园建筑看,陵园分南北两部分,呈钟形图案。宽阔的陵园大道是条浓密蔽日的林阴大道,长达六公里。经石牌坊和缓长墓道至碑亭。自碑亭上至平台、祭
17、堂入墓室。文章运用数字介绍了陵门、祭堂、墓室的高度和深度,石阶的级数,具体说明了建筑的高大宏伟。如自碑亭到平台,有 290 级台阶;大平台宽 135 米,深 30 米,是全陵的制高点,与人口处石坊的垂直高度差超过 70 米。平台居高临下,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祭殿。而建筑的外观式样以及采用的建筑材料,又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选择的。屋身是用花岗石砌成的无梁殿式样,祭堂是重檐歇山顶建筑,堂内有 12 根黑色花岗石圆柱,护壁是采用黑色大理石,石像用的是白色大理石等等。这些都具体地说明了陵园建筑宏伟的程度。再从陵墓的主人来看,这里葬着的是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先驱者。他的“博爱”精神,“天下为公”的
18、思想品格,为人们称颂。建陵于此是为了尊重他的遗愿,人们在设计上取慎重态度正是表达了对这位伟大革命家的敬仰和爱戴。这里墓葬的是一位“伟人”。3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1)数据说明法在说明方法的运用上,这篇文章除了运用比喻和比较外,还较多地运用了列数字、引资料的说明方法。例如说明石阶和大平台的一组数字,就能使读者对石阶和大平台的高大留下明晰具体的印象。如果去掉这些数字、改作一般的说明或描述,效果就要差一些。对陵园的选址、设计、施工情况的说明,一都采用了引用有关资料或传说的方法。恰当地引用资料可增强说明的依据,充实说明的内容,达到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事物的作用。以上几处对资料的恰当引用,令人信服地说
19、明了陵园选址和设计的匠心独运及建造规模的巨大宏伟。(2)描写的方法为了把陵园雄伟、庄严、肃穆这一点说得明晰、具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篇文章适当地运用了描写的方法。如第二段写钟山的概貌,第五段写陵园大道的绿化情况,第九段写大平台视野辽阔、气象万千的景象,都运用了描写的方法。这些描写,或与说明交织在一起,或安排在一段说明之后,和说明紧密结合,无不生动地突出了陵园的特征,增强了说明的效果,同时也增添了文章的文采,使读者得到美的享受。本文第二段在介绍钟山的地形地貌时,用了简练的文笔,描绘了一幅十分鲜明而又和谐的大自然图画。尤其是第九段写到平台时说:“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
20、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这是一段十分精彩的景物描写,且不说文字的工整锤炼和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单是那几个生动的比喻就达到了“穷形尽相,物无遁情,体物直到精微地步”(林纾:韩柳文研究法)。这又如文中第二段关于钟山的解说:“它的山顶坡陡崖峭,峰石突兀,十分险峻,但山腰以下渐趋平缓,松柏森郁,草莽绵连。蓝色的天幕下,苍翠的林海与山巅紫红色的巉岩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十分鲜丽而
21、又和谐的大自然图画。”这里,作者经过认真推敲斟酌,精选一些生动形象的描绘性词语,使客观事物得到准确贴切的表现;加上语言的音节美和色彩美,因而能够在反映内容的同时,产生一种美感,勃发一种情趣。4文笔优美、描写生动。如第 9 段写大平台上近观远眺,运用了比喻、对偶、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生动,文笔优美,读来朗朗上口。可以通过朗读、句群分析等方法欣赏、玩味。这段文字,有两层大的比喻:一是“当阳光灿烂时”,眼前景色仿佛“工笔长卷”;二是“当日出日没之际,又像“泼墨山水” 。两层中又有比喻:“方山如屏,秦淮似带 ”,“城犹潜蛇,山若伏鳖”。这四个比喻又构成两组对偶句。而“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
22、可辨”等四字短语构成的排比句,读来气势磅礴。骈句间以散句,既有整齐之美,也有错综之美。作者锤字炼句的功夫值得称道。八、课后练习解答(一)“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中山陵的巍巍气势衬托了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也可以说它是孙中山先生品格和精神的象征。作者营造中山陵肃穆的氛围,寄托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无限敬仰的思想感情。孙中山先生是高山景行,令人仰慕。(二)本题旨在引导大家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石牌坊 墓道小屋 陵门石阶 碑亭石阶 平台祭堂 墓室作者是按空间顺序由外而内、由总体到局部来说明的。(三)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一文报道了世界顶级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先生的事迹。贝聿铭先生之所以成为世界
23、杰出建筑师,就在于他的建筑设计能“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就在于他设计的“建筑能够同周围环境构成高度协调的景色”。吕彦直设计的中山陵园方案,之所以能够入选,其原因也在于此。他较好地考虑了陵园与周围环境、地形的结合,吸收了我国古代建筑中若干优秀的传统经验,采用了中轴对称、民族形式的建筑外观、淳朴的色调、简洁的装修和大面积绿化等手法,基本上达到了表现陵园庄严气氛和孙中山先生不朽精神的要求,在实用上,也取得满意的效果。课文开头详细描绘中山陵的地理环境,一是为了说明中山陵为什么就建于此;二是为了说明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与钟山环境、地形的协调一致;三是为了衬托孙中山先生的高尚人格和不朽精神。(四)(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