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 哲人睿语1.积累字词,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2.了解驳论文的特点,理清文章的批驳思路。3.品味文化内涵,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态度和价值观。1. 朗读法。通过多遍朗读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2.品析法。品味句子内涵,体悟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讨论法。学生自由讨论,从而懂得议论文的观点和论证过程。1. 学习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忧患意识以及对事物的正确判断。2.学习作者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和丰富的联想方法,用辩证的态度来看待问题。本单元中的四篇文章都是议论性现代文。所选的文章既有驳论又有立论,可引导学生结合实际从议论文的三要素方面认识议论文的特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
2、文,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作者为批驳有些人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信心而写的。文章抓住对方论据不能证明中心论点为“突破口”,采用反驳对方论证的方法,通过正面立论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手法,一举击中要害,反驳强劲有力。论证思路上采用揭示对方谬误、直接反驳、间接反驳、得出结论的顺序逐层推进,语言具有辛辣讽刺的特点。吴汉何尝杀妻是一篇驳论文,作者以丰富的史料,批驳了“吴汉杀妻”的说法,有力地论证了“历史的真实和舞台艺术的真实,有时距离很大,谁要是把看戏当成读历史,那就不免要上当”的观点,从而说明了历史剧的创作原则和创作态度:不能胡编乱造。大小猫洞是一篇立论文,文章通过对“牛顿开
3、猫洞”和“晏子使楚”两则故事的分析论证,得出了“故事里有道理”的结论,阐发了考虑问题要从人的实际需要出发,即以人为本的思想,启发我们从故事中、从书本中、从生活中悟出道理。世上没有傻问题一文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得出结论,鼓励人们永远保持好奇心,对各种问题寻根究底。1.文章观点的提出方式以及论证过程。2.重点语句的含义。3.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4.文章缜密的论证过程。5.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1.要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着重学习作者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2.要结合学习驳论文的有关知识来阅读、理解驳论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掌握驳论文批驳对方观点的方式有三种:一是直接批驳
4、对方的论点;二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三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所有批驳方式的最终目的都是驳倒对方的论点。3.激发学生学习议论文的兴趣,鼓励他们多发言,多发表观点,坚持品味、思考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议论文的风格和特点。4.点燃学生内心的情感火焰,在议论文的阅读中感受历史已成为过去,但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辩证地看待问题。第 9 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2 课时第 10 课 吴汉何尝杀妻 1 课时第 11 课 大小猫洞 1 课时第 12 课 世上没有傻问题 1 课时口语交际写作 2 课时第 9 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易错字地大物博(b) 求神拜佛(
5、f) 慨叹(ki) 玄虚(xun) 渺茫(mio) 家谱(p) 前仆后继(p) 搽粉(ch) 脂粉(zh) 诓骗(kung) 脊梁(j) 省悟(xng) 污蔑(wmi)2.多音字仆 (前仆后 继 ) 前面的人倒下了 ,后面的人 继续 跟上去。形容英勇 奋 斗 ,不怕 牺 牲。(仆人 ) 旧 时 指被雇到家庭中做 杂 事、供役使的人。 笼 (笼 罩 ) 像 笼 子似的罩在上面。(笼 子 ) 用竹篾、木条、 树 枝或 铁丝 等制成的器具 ,用来养虫 鸟 或装 东 西。 省 (省悟 ) 醒悟。(省会 ) 省行政机关所在地 ,一般也是全省的 经济 、文化中心。也叫省城。 据 (拮据 ) 缺少 钱 ,境
6、况窘迫。(根据 ) 作 为论 断的前提或言行基 础 的事物。 以某种事物 为 依据。 佛 (仿佛 ) 似乎 ;好像。 像 ;类 似。(佛学 ) 指有关佛教及其研究的学 问 。埋 (埋 头 ) 专 心 ,下功夫。(埋怨 ) 因 为 事情不如意 对 自己 认为 原因所在的人或事物表示不 满 。倒 (倒霉 ) 遇事不利 ;遭遇不好。(倒退 ) 往后退 ;退回 (后面的地方、 过 去的年代、以往的 发 展年代 )。假 (假使 ) 如果。(假期 ) 放假或休假的 时 期。 3.形近字催 (催促 ) 叫人赶快行 动 或做某事。摧 (摧残 ) 折断 ;破坏。崔 (崔巍 ) 高大。 框 (方框 ) 镶 在器物
7、周 围 起 约 束、支撑或保 护 作用的 东 西。诓 (诓骗 ) 诓骗 ;哄 骗 。 博 (博大 ) 多 ;丰富。搏 (拼搏 ) 搏斗 ;对 打。膊 (胳膊 ) 胳膊。 脊 (脊梁 ) 人和 动 物背上中 间 的骨 头 ;脊柱。瘠 (贫 瘠 ) 瘠薄。 慨 (慷慨 ) 慷慨。概 (大概 ) 大略。 蔑 (蔑 视 ) 小 ;轻 。篾 (竹篾 ) 竹子劈成的薄片 ,也泛指 苇 子或高粱 秆 上劈下的皮。 笼 (笼 罩 ) 笼 罩。栊 (帘 栊 ) 窗 户 。4.近义词辨析词语 词义 不同点 巧辨前仆后继指前面的人倒下去,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前仆后继”重在强调不怕牺牲的精神
8、。“不怕牺牲”用“前仆后继”。前赴后继指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英勇奋进,连续不断。“前赴后继”重在强调连续不断。“连续不断”用“前赴后继”。诓骗 指说谎话骗人。 “诓骗”只指用语言来骗人。 “话语骗人”用“诓骗”。欺骗 指用虚假的言语或行动来掩盖真相,使人上当。 “欺骗”词义范围较广,既指语言又包括行动来骗人。 “行动骗人”用“欺骗”。污蔑 指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污蔑”是对别人名誉的诋毁。 “诋毁别人的名誉”用“污蔑”。蔑视 指轻视小看。 “蔑视”是对人瞧不起的一种态度。 “瞧不起人的态度”用“蔑视”。5.词语释义地大物博:土地广大,物产丰富。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因
9、现在的事情而悲伤。慨叹:有所感触而叹息。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渺茫: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省悟:醒悟。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摧残:使身体、精神等蒙受严重损害。污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埋头苦干: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诓骗:说谎话骗人。自夸:自己夸耀自己。自欺:自己欺骗自己。自信:自己相信自己。为民请命:替老百姓向掌权的人请求解除他们的痛苦,保全他们的性命。也指替老百姓说话。鲁迅(18811936),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新文
10、学运动的奠基人之一。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 年 5 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等。【文题解说】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应当自信自强的呐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
11、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再则,以这种问句的形式出现,悬而不论,这是很巧妙的。若用陈述句或反问句,则太直白,没有张力;而这一标题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也包含投向大众的关切和询问而这几方面内容又是交织在一起的,这就使标题的内涵非常丰富。鲁迅向来擅长在标题上做足文章,这篇也一样。【创作背景】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帝国主义突然向沈阳进攻,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不到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就占领了东北三省。而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采取不抵抗政策,“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国联”即“国际联盟”的简称,是 1920 年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为瓜分世界和调节相互矛盾成立
12、的国际组织。鲁迅指出“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它派出的调查团到我国东北调查后,在发表的国联调查报告中指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非“合法之自卫手段”,但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国联对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措施。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活动,“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因此,在当时,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了。针对上述情况,鲁迅于 1934 年 9 月 25 日,正是“九一八
13、”事变三周年之后,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写了这篇文章。作者针对当时一部分人散布的“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这一错误观点,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驳,提出了中国的“脊梁”们并没有失去自信力的观点,警醒国人,振奋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和民族的自信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作者为批驳有些人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信心而写的。文章抓住对方论据不能证明对方论点为“突破口”,采用反驳对方论证的方法,通过正面立论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一举击中要害,反驳强劲有力。论证思路上采用揭示对方谬误、直接反驳、间接反驳、得出结论的顺序逐层推进,语言具有
14、辛辣的讽刺特色。本课为 2 课时。1.积累词语。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3.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4.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特点。5.揣摩品味语句,体会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情色彩浓的语言特点。通过朗读理解作品,对课文中选用论证方法的分析和语言训练,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重点】1.体会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驳论方法。2.理解重点语句的深意。【难点】1.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魅力。2.学习鲁
15、迅先生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第 课时1.初步了解驳论文的基本知识。2.整体感知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大意。3.理解文章的基本驳论层次。【重点】1.掌握反驳论证的方法。2.学习本文结构严谨、波澜起伏的艺术特色。【难点】1.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魅力。2.学习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新课导入 初读感知 重点研习 拓展延伸导入一:情境型设计意图 设置情境,引发思索。毛泽东曾评价鲁迅:“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诚、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
16、英雄。”杂文最能体现“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鲁迅的一篇精彩杂文。导入二:启发型设计意图 提出疑问,引出导向。新世纪,申奥成功、加入 WTO 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80 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一、预习展示设计意图 积累字词,了解作者。预习检测【生独立完成,组内互阅,矫正巩固。】1
17、.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地大物博( ) 求神拜佛( ) 慨叹( ) 玄虚( ) 渺茫( ) 家谱( ) 前仆后继( ) 搽粉( ) 脂粉( ) 诓骗( ) 脊梁( ) 省悟( ) 污蔑( )答案 b f ki xun mio p p ch zh kung j xng wmi2.解释下列词语。地大物博: 怀古伤今: 慨叹: 玄虚: 渺茫: 省悟: 前仆后继: 摧残: 污蔑: 自欺欺人: 埋头苦干: 诓骗: 自夸: 自欺: 自信: 为民请命: 答案 土地广大,物产丰富。 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情而悲伤。 有所感触而叹息。 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醒悟。 前面
18、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使身体、精神等蒙受严重损害。 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说谎话骗人。 自己夸耀自己。 自己欺骗自己。 自己相信自己。 替老百姓向掌权的人请求解除他们的痛苦,保全他们的性命。也指替老百姓说话。3.走近作者。鲁迅(18811936),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之一。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 年 5 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主要作品有
19、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等。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查字典扫清文字障碍。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本文的主要内容。2.理解课文主旨。明确 作者针对当时一部分人散布的“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这一错误观点,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驳,提出了中国的“脊梁”们并没有失去自信力的观点,警醒国人,振奋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和民族的自信心。3.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明确 第一部分(1、2):摆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对方的论据“中国人”从自夸到崇洋,再到自欺欺人、虚无缥缈。盲目骄傲,夜郎自大。(“总”含有“一向”的意思)盲目崇拜,借助外援。(
20、“只”含有“唯一”的意思)今不如昔,祈求鬼神。(“一味”含有“死心塌地”的意思)对方的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第二部分(38):驳斥对方的论点和论据。第一层(35):针对对方的三个论据,运用层层剥茧的方法,指出其虚伪性和欺骗性,抨击其卖国行径。第二层(68):正面歌颂我国有史以来前仆后继战斗着的中国人民,揭露反动派凶残毒辣的行径,驳斥对方的论点。第三部分(9):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分清是非,向英雄人物学习,积极投入革命的洪流中去。三、研读课文,突破重点1.辨析文中“中国人”的含义,谈谈“状元宰相”“地底下”指的是什么。明确 “中国人”的含义依次是:指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中国人民;指广大人民;指国
21、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指所有的中国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状元宰相”指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地底下”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2.作者承认对方的论据确是事实吗?如果是,那又是怎样批驳对方的?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领略本文论证的主要特点:用驳论证的方法直接批驳,又用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批驳,从而彻底驳倒对方谬论。明确 作者承认所摆出的论据是事实,是“真”的,但推不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结论。只能得出:信“地”、信“物”、信“国联”,这分明是“他信力”,而不是“自信力”。用论敌的论据为论据来反驳论敌的论点的方法,使文章有一种无可辩驳的力量
22、。作者接着论述“玄虚之至”的求神拜佛,只能说明“中国人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层层递进,推理严密,证明论敌的论证不合逻辑。这样通过驳论证直接驳斥了对方的论点。接着,作者在驳倒了论敌的论点后,指出“自欺”并非现在的新东西,于今更加浓烈明显,然而“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回顾历史,关注现实,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有力的论证。这个论点与对方论点是针锋相对的。证明了这个论点的正确性,等于宣告对方论点不能成立。这是间接驳斥了对方的论点。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批驳就全面深刻,巧妙有力了。本文属鲁迅后期杂文,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
23、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可是,健康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并没有使他的思想软弱、麻木,并没有削弱他伟大战士的力量,他依然冲在最前线他就是民族精神的脊梁。理解课文,分析“课后习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 迅树立靶子:对方论据:信“地”;信“物”;信“国联”;一味求神拜佛对方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直接反驳: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间接反驳: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论据: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脊梁”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批驳就全面深刻,巧妙有力第 课时1.体会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特点。2.揣
24、摩品味语句,体会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情色彩浓的语言特点。【重点】学习本文结构严谨、波澜起伏的艺术特色。【难点】1.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魅力。2.学习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导入 研读重点 揣摩课文语言 资料链接上节课我们熟悉了课文的写作思路,了解了驳论文的基本知识,这节课我们再来探究课文的语言特色和深刻含义。一、研读课文1.讽刺的力量:(1)找出文章中的几处“中国人”,分析内涵是否相同。明确 一是部分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二是指全体中国人;三是自信的中国人。(2)哪些人可称为“中国的脊梁”?为什么称为“中国的脊梁”?他们在哪里,为什么?明确 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
25、,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昇、李时珍等;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起来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戚继光、林则徐等;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等。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是用比喻形象地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的高度评价。因为他们是脚踏实地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在“地底下”是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
26、。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3)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明确 因为只有称得上“脊梁”的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的中国人,为人民着想,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永远也不会失掉自信力。评价中国人应该去评价这部分人,在当时只有中国共产党和广大抗日军民才能算是“中国的脊梁”,而不是开头提到的“自夸”“只希望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的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4)“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明确 前者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后者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总结:总之,鲁迅先生对民族败类充满憎恨和嘲讽,对民族的脊梁又充满了崇敬和赞扬。因为爱憎分明,所以讽刺赞扬
27、泾渭分明,充满战斗的力量,充满鼓舞的力量。2.逻辑的力量:(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明确 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2)这种证明“敌论”谬误时所采用的是哪种驳论方法?说说这种方法的好处。明确 归谬法。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3)文章正面立论的观点是什么
28、?作者是如何证明的?你还能举例吗?明确 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证明:历史的、现实的事例。举例:“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于 9 月 20 日和 22 日连续发表宣言,提出“组织群众的反帝运动,发动群众斗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战斗号召。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领导下,全国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运动,坚决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1 年 9 月至 12 月,曾发生三次规模很大的学生请愿运动。(4)作者指出应如何评价中国人?明确 “要论中国人要自己去看地底下。”与“公开的文字”呼应,全文浑然一体。总结:运用强有力的“归谬法”驳论证,再正面立论驳论点;这样先破后立,破中有
29、立,充满了无懈可击的逻辑论证的力量,将“敌论”置于死地,将正确的观点昭之于世。3.语言的力量:试找一找充满讽刺性战斗性的语言。明确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仿照“自信力”造出“自欺力”:“中国人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揭露本质,可谓入木三分。二、揣摩精彩语言,品味作者深意本文语言保持了鲁迅杂文的一贯风格: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情色彩浓。可以引导学生举出一些典型语句加以品味、分析。1.语言犀利,细品深味。这篇文章的语言尖锐犀利,富于
30、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问题设计:找出你有感触的词语、句子,先朗读品味,然后全班交流。引导交流,点拨品析。举例:在文章开头,“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充满着嘲讽意味。“总”,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只”,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这些尖锐泼辣的语言,漫画式地刻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巧妙修辞,增强说理。引导学生领略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探究交流,明确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拟等修辞方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明确 仿拟。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
31、自欺力”,显示出了高超的语言艺术。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难忘。三、感悟课文的驳论方式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明确 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这是驳论的一种方法,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
32、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的力量。学习本文,一方面我们掌握了驳论的写法,另一方面理解了鲁迅先生精深的思想和宽广的襟怀,让我们永远铭记先生的教诲,用坚挺的身躯迎接生活的挑战,用坚不可摧的自信迎接时代的挑战,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于世界强民族之林而努力奋斗。对应本课的“课后练习”。链接:且介亭杂文名字的由来且介亭杂文共分三集,是鲁迅后期杂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广泛,思想成熟,科学性、战斗性都很强。写作这些杂文时,鲁迅住在上海四川北路山阴路亭子间。这地方是当时帝国主义越出租界范围用以修筑马路的区域,叫作“半租界”。于是鲁迅就取“租”字的右半边而成“且”,取“界”字的
33、下半部而成“介”,再与“亭子间”的“亭”字合成“且介亭”这个名称,意即“半租界的亭子间”。这不仅点明了这些文章的写作时间和地点,也暗示出写作这类文章时的社会环境。一、参考答案 (1)作者所说的“他信力”指的是相信和依赖其他事物的思想和心态,“自欺力”指的是自己欺骗自己的思想和心态。(2)前者是针对“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后来“只希望着国联”的现象而提出的,后者是针对这两个现象和现在“改为一味求神拜佛”的现象提出的。应当注意的是,“他信力”的所指不包括“一味求神拜佛”这种现象,因此,当由前两种现象改为第三种现象时,作者说“失掉了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3)这些现象都发生在“九一
34、八”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和一些社会名流不是寄希望于中国人民,不是组织民众抵抗侵略,而是寄希望于其他靠不住的东西和大搞迷信活动,因此,作者批判这是“他信”和“自欺”。二、参考答案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三、参考答案 1.这句话中的“中国人”指所有中国人。“一部分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御用文人
35、。是对敌论的进一步驳斥。2.“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四、参考答案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民族精神作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根本要求,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核心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我们有幸生长于拥有五千年悠久文明史的中
36、国,有幸身处于一个改革建设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今天的学习决不只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培养气质、陶冶性灵,更要增强民族自信力、弘扬民族精神,为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渺茫(mio) 搽粉(ch) 诓骗(kung)B.玄虚(xun) 脂粉(z) 拜佛(f)C.宰相(zhi) 麻醉(zhu) 慨叹(ki)D.省悟(xng) 脊梁(j) 倘若(tng)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渺茫:离得很远,视觉模糊,看不清楚)B
37、.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为民请命:替老百姓向掌权的人请求解除他们的痛苦,保全他们的性命。也指替老百姓说话)C.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D.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1)他们在前仆后继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前仆后继:(2)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不足为据:4.填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作者是 ,原名 ,字 。我们以前还学过该作者的散文 ,小说 。本文运用 的论证方式,
38、采取 和 相结合的批驳方法驳倒对方的论点。 二、课内语段阅读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
39、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中国人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
40、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5.“他信力”“自欺力”加双引号起什么作用?6.文中的敌论点是什么?作者的正面论点又是什么?7.本文语言具有辛辣嘲讽意味,请从第段加点词“总”“只”“一味”中任选一词加以赏析。8.本文题目有什么妙处?9.第段中“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有什么含义?10.在实现中国梦的今天,这些“民族的脊梁”又有何种时代特征?请举例说明。【答案与解析】1.A(B 中“脂粉”的“脂”应为“zh”;C
41、项中“宰相”的“宰”应为“zi”,“麻醉”的“醉”应为“zu”;D 项中的“脊梁”的“脊”应为“j”) 2.A(“渺茫”的意思是“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3.(1)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2)不足以成为事实的根据。 4.鲁迅 周树人 豫才 藤野先生 故乡 驳论 驳论证 驳论点 5.讽刺否定。 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7.“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扬扬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唯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指“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着”,仰人鼻
42、息的丑态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愚昧成习,沉迷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尖锐泼辣的语言,极富讽刺意味,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8.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以问句形式出现,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感情强烈。 9.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是中国的主流、希望和中坚力量,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热情讴歌和赞美。 10.舍己为人,无私奉献,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例如: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抗战结束后,坚持
43、回到祖国,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用六十多年的报国路诠释了自己对国家的热爱。“雷锋传人”郭明义 20 年献血 6 万毫升,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 12 万元,先后资助了 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最美教师张丽莉放学时在路边疏导学生,一辆客车失控轧向学生,她奋力将学生推开,自己却被压在车底,失去了双腿。罗阳,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舰载机歼-15 研制现场总指挥,牺牲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第 10 课 吴汉何尝杀妻1.易错字自刎(wn) 死心塌地(t) 给事(j) 贩马(fn) 校订(jio) 祠堂(c) 捏造(ni) 诬害(w) 篡位(cun) 无稽(j)
44、 燕蓟(Ynj) 王莽(mng)2.多音字给 (给 力 ) 给 予力量 ;给 予支持。 出力 ;尽力。 带劲 儿。(给 事 ) 供 职 。 载 (记载 ) 把事情写下来。(超 载 ) 超 过 运 输 工具 规 定的 载 重量或 载 客限 额 。校 (学校 ) 专门进 行教育的机构。(校正 ) 校 对订 正。 3.形近字篡 (篡权 ) 夺 取 ,多指 篡 位。纂 (编 纂 ) 编辑 。攥 (攥紧 ) 握。 榻 (床榻 ) 狭 长 而 较 矮的床 ,泛指床。塌 (倒塌 ) (支架起来的 东 西 )倒下或陷下。蹋 (糟蹋 ) 踏 ;踩 。踢。 祠 (祠堂 ) 祠堂。伺 (伺机 ) 观 察 ;守候。词
45、 (词语 ) 语 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 单 位。 诏 (下 诏 ) 诏书 。招 (招手 ) 举 手上下 挥动 。沼 (沼 泽 ) 天然的水池子。昭 (昭著 ) 明 显 ;显 著。 4.近义词辨析词语 词义 不同点 巧辨篡位 指臣子夺取君主的王位。 “篡位”只指“臣夺君权”。 “臣夺君权”用“篡位”。篡权 用非法手段夺取权力。 “篡权”的词义范围较广,凡是用非法手段夺权都可用“篡权”。 “一般非法手段夺权”用“篡权”。捏造 指假造事实。 “捏造”范围较小。 “假造事实”时用“捏造”。编造 不仅有假造事实的意思,还有凭想象创造的意思。 “编造”比“捏造”范围更广一些。 “凭想象创造”用“编造
46、”。5.词语释义自刎:割颈部自杀。典籍:国家重要文献,泛指古代图书。殊不知:竟不知道。给事:供职。无稽:毫无根据。稽,查考。让:责怪,埋怨。校:订正。质厚:朴实厚道。造次:匆忙,仓促。死心塌地: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诬害:捏造事实来陷害。捏造:假造事实。篡位:臣子夺取君主的地位。邓拓(19121966),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笔名马南邨。当代历史学家、杂文家。1912 年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从小就酷爱文学艺术。1930 年参加了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37 年秋到达解放区后,历任晋察冀日报社社长,晋察冀新华分社社长等。解放后先后任人民日报社社
47、长、总编辑等。1961 年,邓拓应北京晚报的邀请,开设了燕山夜话专栏。以“马南邨”为笔名。在此之后,他又与吴晗、廖沫沙同志合作,在前线杂志上开设了三家村札记专栏。这些杂文旗帜鲜明、爱憎分明、切中时弊而又短小精悍、妙趣横生、富有寓意,博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支持。全国许多报刊、杂志效仿这一做法,开设了类似的杂文专栏,为当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苑增添了生气。【文题解说】文章标题“吴汉何尝杀妻”中“何尝”二字表反问语气,表示未曾或并非。学习本文不仅要弄清具体史实,更重要的是理解本文的文化内涵,即作者通过对这一具体史实的论证,得出了一个普遍的道理:“历史的真实和舞台艺术的真实,有时距离很大,谁要是把看戏当成读历史,那就不免要上当。”这就告诫人们在文化生活中应该辨明真伪,以免上当。【创作背景】本文作者以丰富的史料,批驳了“吴汉杀妻”的错误说法,有力地论证了“历史的真实和舞台艺术的真实,有时距离很大”的观点,告诫人们“谁要是把看戏当成读历史,那就不免要上当”,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不可捏造情节,胡编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