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 人类祖先的基业单元提示我们学完中国历史后,把视野扩展到世界范围。通过横向比较,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历史文化在世界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上古时期:从人类文明的产生到西罗帝国的灭亡。人类文明最初出现在大河流域,比如亚洲和非洲的四大文明古国,继之在地中海域又出现了欧洲的古代希腊文明、罗马文明。佛教、基督教的产生。中古时期:从西罗马帝国在 476 年灭亡之后到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这一时期主要有欧洲、亚洲一些国家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封建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伊斯兰教产生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人是从哪里来的。人类的种族。早期人类的社会结构。埃及金字塔。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的种姓制
2、度。希腊文明。追求伟大的罗马。善于模仿的民族。阿位伯帝国。伊斯兰教和佛教的诞生。罗马帝国的灭亡。善于对知识进行纵向学习和横向比较。分析古代文明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宗教的特点;分析其历史渊源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比较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迥异。过程与方法通过看世界地图、有关电影、电视剧,感受古代文明。关注时代热点,如伊拉克战争、巴以冲突中所表现出的宗教情绪,了解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自制知识结构网络,对课本知识进行归类,增强记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人的自身进化和人类的进步是建立在劳动的基础上的,中学生要养成勤于实践的好习惯。人类文明的传承既有继承又有创造,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永远源泉。古代历
3、史上的多次侵略既是先进民族文明传播,又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灾难。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不断吸收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重点探究古代人类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情况。古代历史上文化、艺术、宗教的产生、发展。每课提示第 16 课 当人类还是野蛮人的时候一、我们从哪里来人类起源于猿;非洲大草原的南方古猿是人类的始祖;现代意义上的人-晚期智人出现于三四万年前。二、种族: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自然环境的不同而产生。三、女人和男人的权力母系氏族是人类早期的社会组织(该亚);一万年前出现农业,父系氏族开始。第 17 课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一、古代埃及尼罗河-公元前 3100 年埃
4、及统一-法老的陵墓金字塔。二、古代西亚公元前 1894 年叙利亚草原上阿摩利人建立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制定一部世界上体系完备的奴隶制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分序言、正文、结语三部分)三、古代印度1、种姓制度(等级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贱民)。2、佛教:创立时间公元前 6 世纪;地点-印度;人物-乔达摩?悉达多(后称释迦牟尼);教义:反对分为等级的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人生一切皆苦,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佛教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消除欲望避免苦的因果。分布:东亚、东南亚 传入中国:汉朝第 18 课 蓝色的地中海文明(海洋文明)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罗马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希腊与罗马文
5、明构成了地中海文明。一、海洋文明的特征经济上:海外贸易频繁;政治上实行民主政治(议会制);侵略成性。二、雅典(全希腊的学校)1、民主政治的由来: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及梭伦改革。2、民主政治的表现: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以抽签的方式产生;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每个公民都有机会成为陪审员、议员、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国家为担任公职、参与政事的公民发放津贴。-仅适用于雅典的男性成年公民。三、罗马1、共和国时期(BC510-BC31 年)公元前 510 年建立共和国,在向地中海扩张过程中,与迦太基爆发了布匿战争。2、帝国-BC31 年屋大维第 19 课 日出之国和新月之乡一、日本的大化革
6、新1、时间:646 年2、内容:实行“班田收授法”;实行租庸调制;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3、作用: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基础。二、阿拉伯1、伊斯兰教的创立:时间-7 世纪初;地点-麦加;人物-穆罕默德。教义-安拉为宇宙天地间唯一的真神和造物主,只有信仰安拉的人死后才能进入天堂,否则坠入地狱,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信仰伊斯兰教的人通称“穆斯林”。2、穆罕默德建立和统一阿拉伯3、阿拉伯帝国的建立-穆罕默德的继承者第 20 课 西欧的基督教文明一、西欧封建制度
7、的确立1、封建制的确立(查理?马特改革):封君封臣制-封土制2、等级制:公、侯、伯、子、男、骑士(有封地的职业武士)二、基督教1、创立:时间-1 世纪;地点-巴勒斯坦地区;人物-耶稣(基督救世主);核心教义-宣扬对人类的博爱。2、教皇国-丕平献土3、西欧最大的封建主-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上拥有西欧三分之一的土地;政治上鼓吹教权高于王权;思想文化上垄断文化。-基督教文明成为中古西欧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中世纪的花朵-城市琅城(争取自治权);城市兴起的意义:经济上 城市是手工业和商业集中的地区,对西欧的封建经济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政治上,城市成为自由的乐土,并与国王结盟,共同对付封建大贵族,加速了国家的统一;文化上,城市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各种大学的建立,反映市民以态的城市文学也逐渐产生, 为文艺复兴的出现打下基础。第 21 课 古老帝国的悲剧一、强盛的帝国走向灭亡395 年狄奥多西将罗马帝国分为西罗帝国和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廷帝国);1453 年东罗马帝国为土耳其灭亡。二、启示:一个不善于学习和吸纳其他优秀文明的国家,必将被历史所淘汰;只有善于学习、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拜占廷帝国的灭亡,就是因为拜占廷人封闭保守,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之中。学优中考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