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卷讲评,一、选择题,26. (1)主要内容: 立足地方教区; 费用主要来自救贫税; 推广感化院制度。(3分)社会背景: 圈地运动造成农村贫困问题突出, 城市流浪人口增加, 影响社会稳定。(2分),二、非选择题,(2)变化: 工人生活日益贫困。(2分) 影响: 阶级矛盾尖锐, 工人运动兴起; 社会购买力下降, 制约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迫使资产阶级政府调整统治政策; 推动了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答出2点即可给2分),(3)政府态度的变化: 从不干预到干预(或从自由放任到政府介入)。(2分)变迁: 从自由放任主义到凯恩斯主义(或国家干预主义)。(2分)措施:
2、直接救济; 以工代赈(或兴办公共工程); 制定有关法律, 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任意2点2分, 如只答出联邦紧急救济法、社会保险法、公平劳动标准法等法律, 给1分),(4)认识: 贫困问题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贫困问题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引发社会不稳定; 贫困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2分, 答2点给2分),27. (1)孤立主义外交政策。(2分)原因: 当时欧洲政局动荡; 美国独处一方的地理位 置; 建国初期国力薄弱。(2分,任答两点即可)(2)名义上保持外交“中立”。(1分)实 质: 偏向协约国集团。(1分)原因: 美国与两 大对立集团之间均存在矛盾, 认为交战国的 任何一方的胜利对美国都不利; 美国利用中 立地位与协约国进行的贸易和投资额已超 过同盟国集团, 扩大了美国 的经济利益。(4分),(3)原因: 德国在拉美的扩张严重损害了美国的经济利益, 美德矛盾日益激化; 美国同协约国在经济利益上已经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双方具有一致性。(4分)(4)在国际关系发展中, 国家利益是任何国家制定和实行外交政策的根本依据。美国外交孤立、“中立”、参战政策, 使美国获得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利益; 维护人类权利、保卫世界和平只是 美国参战的幌子。(4分),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