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真学习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 不断强化对电镀企业的环境监管,北京中兵北方环境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标准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组 靳建永 研究员级高工,一、标准的编制过程,2003年9月,环境保护部批准了电镀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立项,并在北京召开了标准编制工作启动会。2004年4月,召开了开题报告论证会。 2005年8月,电镀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向全国公开征求意见。2006年3月,向全国169个具有专业电镀生产线的工业企业和专业电镀生产厂(公司)发放了电镀企业基本情况调查表。 2008年3月,环保部召开了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专家审议会,一致通过对标准的审议。并在政府网站对该标准再次公开征求
2、了意见。 2008年4月29日,环境保护部批准了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2008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 2009年9月,环境保护部又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对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21900-2008)进行了补充修订,在原标准基础上,增加了水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目前,修订后标准还没有发布。,二、电镀行业的基本情况,(一)电镀行业的污染状况电镀行业是通用性强、使用面广、跨行业、跨部门的重要加工工业和工艺性生产技术。电镀行业在加工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大量强酸、强碱、重金属溶液,甚至包括铬酐、镉、氰化物等有毒有害化学品,同时排放了废水、废气和废渣,已成为一个重污染行业。我国电镀行业每年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包括约4亿
3、吨含重金属的废水、5万吨固体废物、3000亿立方米酸性废气。除了部分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及新建的正规专业电镀厂拥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电镀工艺设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仍然使用简陋而陈旧的设备,操作方式以手工操作为主。我国电镀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厂点多、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2)装备水平低,可靠性差,产品质量不稳定;(3)管理水平较低,原材料利用率低,经济效益较差;(4)电镀污染治理水平低,有效治理率低。,二、电镀行业的基本情况,近年来,不少地区根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建立了电镀集中工业区,将过去零散的电镀企业集中在一个区域内,实行电镀生产的合理分工与协作,同时,对产生的废水、废渣和废镀液进行统一
4、收集,集中处理与处置。许多电镀企业从实际出发,积极推行电镀清洁生产,开发和推广低浓度、低污染的电镀工艺、逆流清洗工艺,发展电镀槽(废)液的净化与回收技术,消除和减少污染。不少企业还根据国家和地方的规定要求,结合企业自身条件和发展规划,制定电镀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措施、漂洗用水定额、水质要求等规定,建立污染治理档案,定期检查与考核,以控制电镀“三废”对环境的污染。,二、电镀行业的基本情况,(二)电镀的基本生产过程 电镀生产是金属(或非金属)的表面处理工艺。是通过化学或电化学作用在金属(或非金属)制件表面形成另一种金属膜层,因而改变制件表面属性的一种加工工艺。电镀工艺过程大致可以分为:镀前处理、电镀、
5、镀后处理三个工序。镀前处理又可分为机械清理、除油、化学浸蚀。电镀是在含有金属主盐和导电盐、络合剂、添加剂的溶液中通过直流电解作用在工件上沉积金属的工艺过程。本标准所指的电镀为在各种金属和非金属基体上的电镀、化学镀、磷化、热浸镀、铝及铝合金氧化等工艺性生产作业。电镀按镀层金属成分可分为单金属镀(单层镀)和合金镀(多层镀)。常用单金属镀有锌、镉、铜、镍、铬、银、金等。常用合金镀有铜基合金、锌基合金、铅基合金、镍基合金等。金属的氧化、磷化与着色也是电镀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铝及其合金的氧化、钢铁的磷化、钢铁的氧化(发蓝)、铜及其铜合金的转化膜处理(着色)等。以上是常见的电镀类型,除此之外,还有特种电镀,
6、如:刷镀、线材电镀、化学镀、热浸镀、非金属电镀(塑料镀、尼龙镀)、电泳涂装、复合电镀、脉冲电镀,印制板电镀也属于特种电镀。,二、电镀行业的基本情况,工件的电镀过程有许多工序,工件进出的溶液也有很多种。在从一种溶液进入另一种溶液前,几乎都要清洗,以除去制件表面滞留的前一种溶液。在整个电镀过程中,有许多道水洗工序。清洗是电镀废水的最主要来源。采用不同的电镀工艺和不同的清洗方式,废水中的有害物质的种类、浓度、排放量等可能有很大的差别。例如,在工艺上采用无氰电镀,清洗水中就不含氰化物;如采用低铬酸电镀和钝化,清洗水中六价铬的浓度就大大降低,清洗水用量也可以大大减少;如在流水线上增设回收槽,清洗水中的有
7、毒物含量及清洗水用量也能大大减少。改进清洗方式是减少清洗水中有毒物含量及排水量的很有效的措施。最落后的清洗方式是单级直流清洗(常流水洗),其次是二级、三级并联清洗。先进的清洗方式是多级逆流清洗和喷淋清洗。例如,一般认为要将工件表面残留溶液洗净,在单级清洗时,需要残留液1000倍的水量,而在三级逆流清洗时,用水量仅为前者的百分之一。,二、电镀行业的基本情况,(三)电镀生产的主要污染源 1、电镀废水 2、电镀废气 3、废弃的电镀溶液 4、电镀污泥,二、电镀行业的基本情况,(四)电镀生产主要物料的利用水平在调查的169家电镀企业中: 1、铬酐:利用率为63%;清洗水带出13%;槽液过滤、夹具带出和其
8、它损失占24%。 2、镍:利用率为88%;清洗水带出占7%;镍渣排出占0.4%;另有14.6%为槽液过滤、夹具等其它损失。 3、铜(铜板):利用率为82.63%;清洗水带出占6.41%;另有10.96%为槽液过滤、夹具等其它损失。 4、氰化钠:清洗水带出的氰化钠占使用量的43.58%。,二、电镀行业的基本情况,(五)电镀污染治理技术现状电镀废水处理一般分为含铬、含氰、含重金属和含酸碱等废水处理系统。目前,国内电镀废水处理技术发展很快。有的企业实行不同成分废水单独处理,分流排放;有的企业实行综合处理,混合排放。许多老的电镀企业或镀种较多的小型电镀企业,由于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大部分是将废水混合处理
9、后排放。 电镀废水处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离子交换法、电解法、吸附法、膜分离技术以及微生物法等。电镀废气的治理方法有加表面活性剂抑制废气的逸出、物理吸收方法、化学吸收方法等。电镀固废的处理方法有综合利用和固化处理两种。,二、电镀行业的基本情况,(五)电镀污染治理技术现状不同的电镀废水、废气处理方法不同,效果也不相同。对于废水、废气的处理,一般是优先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少产生或不产生污染物。如采用无氰电镀或低氰电镀工艺,可消除或减少含氰废水的污染;以锌或锌合金电镀代替镉电镀工艺,可以消除镉的污染;以低铬钝化、低铬酸镀铬、三价铬盐镀铬工艺可减少六价铬的污染;提倡资源回收和水的回用,采取先进的
10、清洗方式,可减少废水的排放量;采用光亮电镀取代机械磨光、抛光工序,可减少含尘气体和氮氧化物气体的排放。,三、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内容介绍,(一)前言 1、本标准规定了电镀企业水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和监控要求。 2、为促进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引导电镀行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方向,本标准规定了水污染特别排放限值。 3、电镀企业排放恶臭污染物、环境噪声适用相应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产生固体废物的鉴别、处理和处置适用国家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4、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本标准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5、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电镀企业
11、水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按本标准的规定执行,不再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中相关的排放限值。,三、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内容介绍,(二)适用范围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从以下方面明确了标准的适用范围: 1、本标准规定了电镀设施的水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电镀设施排放的恶臭污染物、环境噪声适用相应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产生固体废物的鉴别、处理和处置适用国家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本标准不再规定,避免与现行相关的国家标准重复。 2、本标准适用于现有电镀设施的水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电镀企业排放的恶臭污染物以及环境噪声适用相应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产生固体
12、废物的鉴别、处理和处置适用国家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三、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内容介绍,(二)适用范围 3、本标准适用于对电镀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水、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4、本标准只适用于法律允许的污染物排放行为,对法律禁止的排放行为,排放标准中不规定排放控制要求。明确表述了“本标准只适用于法律允许的污染物排放行为。新设立污染源的选址和特殊保护区域内现有污染源的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饮用水水源
13、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执行。”,三、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内容介绍,(二)适用范围 5、现标准规定“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适用于企业向环境水体的排放行为,也适用于向设置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排放;向设置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排放的其他水污染物的浓度控制要求,由电镀生产企业与城镇污水处理厂根据其污水处理能力协商确定。”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范水污染物直接或间接向其法定边界外的排放行为,根据国家排放标准中水污染物监控方案(环科函200952号)(以下简称监控方案),本标准在修订时,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适用于企业直接或间接向其法定边界外排放水污染物
14、的行为。其中,企业直接向环境水体排放污染物的行为执行直接排放限值,向公共污水处理系统排放污染物的行为执行间接排放限值。,三、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内容介绍,(二)适用范围 6、新建项目直接或间接向其法定边界外排放水污染物时,都按以上的规定执行。通过本次修订,使本标准的适用范围更加明确,对企业排污行为的管理更加规范,满足了当前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和需要,是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丰富的发展必然。该项规定有助于建立更加严密、可行、适用的国家污染物排放监控体系,保障环境安全,同时,在最大限度发挥城镇污水处理厂等公共污水处理社会资源集中处理水污染物的同时,解决了企业向公共污水处理系
15、统排污的监控方式问题。,三、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内容介绍,(三)控制项目 按照重点控制对健康和生态有重要影响的有毒有害物质(如一类污染物)和国家实行总量控制的污染物(如COD、总磷、总氮等)以及本行业特殊的污染物质(如重金属离子)的原则,本标准根据电镀水污染物的理化特性、危害性以及污染控制的需要等方面,共选择了20项污染物作为水污染控制项目。其中 金属污染物11项:总铬、六价铬、总镍、总镉、总银、总铜、总锌、总铅、总汞、总铁、总铝; 非金属污染物9项:pH值、COD、总氰化物、总磷、总氮、氨氮、氟化物、悬浮物、石油类。,三、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内容介绍,(三)控制项目 电镀生产中产生的废气
16、主要有酸碱废气、氮氧化物废气、铬酸雾、氯化氢废气、氰化氢废气、氟化物废气等。本标准选择了铬酸雾(铬及其化合物)、硫酸雾、氯化氢气体、氮氧化物、氰化氢、氟化物共6项指标作为大气污染控制项目。 根据电镀生产酸碱使用量较大的特点,本标准制定中,抓住量大面广的大气污染物,首先加强对酸碱雾的控制。由于粉尘和废气中的金属及化合物的产生量比较少,初始浓度也比较低,而且缺少确定排放限值所需的基础性数据,目前还不具备确定粉尘和气态中重金属及其化合物(铬除外)控制指标的条件。今后,要加强电镀抛光处理中粉尘与气态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测试和数据积累研究,为完善本标准创造条件。,三、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内容介绍,(四)时
17、段划分 现有企业:自2009年1月1日起,执行本标准表1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和表4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自2010年7月1日起执行本标准表2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和表5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即现有企业有18个月的过渡期。目前,现有企业的过渡期已经过去,从2010年7月1日起,与新建企业执行同一个标准要求。 新建企业:自2008年7月1日起,执行本标准表2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和表5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三、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内容介绍,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为促进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引导电镀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
18、术的发展方向,根据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在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或环境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发生严重环境污染问题而需要采取特别保护措施的地区,应严格控制电镀企业的排污行为,本标准规定了水污染特别排放限值,即在上述地区的电镀企业(包括现有企业和新建企业),一律执行本标准表3规定的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具体执行的地域与时间由国家环保部或省级人民政府确定。,三、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内容介绍,确定上述时段的基本原则如下: (1)污染物控制项目和排放限值不按污染物排放去向及环境质量功能确定,而是根据污染源设立的时间和相应的污染控制技术水平,根据现有企业和新建企业分时段确定。
19、(2)对现有企业的现有污染源,根据国内较先进的技术设定排放控制要求,并规定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或接近新设立污染源的要求。对新建企业,根据国内外最先进的污染控制技术设定严格的排放控制要求,从严要求。通过严格要求,充分体现技术进步,引导企业发展。 (3)而处于环境敏感地区或需要特殊保护地区的电镀企业,则重点考虑所在区域的环境承载力,或环境容量以及特别的环境保护要求,根据环境优先、保护第一的原则,对各项水污染物控制指标和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从严要求。对不能达到标准要求的电镀企业,实行退出和调整的政策,企业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三、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内容介绍,(4)以上从严控制的指
20、标主要集中在总铬、六价铬、总镍、总镉、总银、总铅、总汞等毒性大、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危害严重的重金属离子,也是国内外限制使用和建议淘汰的重金属污染物。对这些重金属污染物的严格控制,鼓励企业主动采用无毒、低毒的化学药剂和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电镀新工艺,大力推行绿色、环保和无公害的电镀工艺,也促使电镀企业强化污染治理的水平与效率,推动电镀企业的技术进步。 (5)本标准提出现有企业执行新建企业标准的过渡时限为18个月。要求现有电镀企业在规定的过渡时限内,通过技术改造和污染治理,达到新建企业的要求,体现排放标准的滚动特征、先进性和预告性。,三、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内容介绍,(五)关于大气排气筒高度的说明 一
21、般情况下,电镀生产中产生的废气都是通过吸风罩或槽边抽风,经过收集、处理(或不处理)达到排放要求后通过排气筒排入大气中。本标准规定:凡是产生有害气体的电镀作业点,必须设立局部气体收集系统和集中净化处理装置,做到达标排放。 本标准对排气筒的高度做出了如下规定:排气筒高度应不低于15m,并高出周围200m半径范围的建筑5m以上。排放含氰化氢的排气筒高度必须高于25m。不能达到该要求的排气筒,应按排放浓度限值严格50%执行。,三、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内容介绍,(六)排放限值的确定1、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确定 (1)直接排放限值的确定 (2)间接排放限值的确定,三、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内容介绍, 间接
22、排放限值确定的原则按照监控方案的要求,对有毒污染物的间接排放限值,采用与直接排放统一的限值,并在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放口监控,因此有毒污染物的间接排放控制要求与直接排放控制要求相同。 为与现行的污水排放管理方式相衔接,间接排放限值不再区分现有企业和新建企业,执行统一的间接排放限值。 执行特别排放限值的企业间接排放执行新建企业的直接排放限值。主要目的是执行特别排放限值的企业在环境敏感区,应配套二级甚至三级水污染物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废水再进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确保对环境敏感区的危害减至最低。,三、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内容介绍, 间接排放限值确定依据 一般污染物的间接排放限值根据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特点
23、和公共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 并参考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以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1998年以后建设项目执行的第三级标准确定。 总铬、六价铬、总镍、总镉、总银、总铅、总汞等重金属离子对公共污水处理系统的影响和破坏作用非常大,因此,在本标准规定的直接排放与间接排放执行相同的浓度限值,而且是在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放口进行监控;公共污水处理系统对石油类、悬浮物、COD、氨氮、总氮、总磷以及铜、锌、铁、铝和氰化物等污染物的处理技术相对成熟、有效,原则上,其间接排放限值通常按现有企业直接排放限值的130200%的比例适当放宽。,三、电镀污染物排放
24、标准主要内容介绍,(3)电镀镀件单位面积基准排水量 规定电镀镀件每平方米面积的基准排水量是本标准创新的控制项目。当前普遍推行的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根据电镀生产的特点,不可能完全实现污染物的总量控制,但可以结合镀种,通过选择合理的清洗方式和控制镀件漂洗过程的排水量来达到控制排污总量的目的。,三、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内容介绍,(3)电镀镀件单位面积基准排水量改进清洗方式是减少清洗水中有毒物含量及排水量的很有效的措施。 常用的电镀清洗方式有:单级直流清洗、多级并联清洗、逆流清洗、喷淋清洗、逆流喷淋清洗以及喷雾清洗等,可根据镀件的复杂程度与清洗要求选择清洗方式。 最落后的清洗方式是:单级直流清洗(常
25、流水洗),其次是二级、三级并联清洗。 先进的清洗方式是:多级逆流清洗、喷淋清洗、逆流喷淋清洗以及喷雾清洗。,三、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内容介绍,目前,国外电镀1m2的镀件用水量约为80L,我国平均用水量为820L/m2,最低用水量为300L/m2,是国外的410倍之多。本次调查的42个电镀企业的平均用水量为770L/m2。 我国1984年颁布的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6-84)中,对船舶工业电镀镀件漂洗水最高允许耗水量做了规定;清洁生产标准 电镀行业(HJ/T314-2006)中也提出了电镀行业(综合电镀类)的新鲜水用量为:一级100L/m2(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300L/m2
26、(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500L/m2(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其中,新鲜水用量是指消耗的新鲜水量与全厂产成品总面积之比。而消耗的新鲜水量包括了电镀前处理和清洗用水量。,三、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内容介绍,国家标准电镀废水处理设计规范规定了不同清洗方式的允许排水量:回收清洗: 100L/ m2镀件;逆流清洗: 50L/ m2镀件(连续) ;30L/ m2镀件(间隙) ;反喷洗清洗:10L/ m2镀件。本标准规定镀件单位面积的基准排水量:单层镀:现有企业: 300L/ m2镀件新建企业: 200L/ m2镀件特别排放限值: 100L/ m2镀件多层镀:现有企业: 750L/ m2镀件新建企业
27、: 500L/ m2镀件特别排放限值: 250L/ m2镀件,三、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内容介绍,需要说明的是:镀件面积的计算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镀件所有面积均受镀,或只有外面积受镀。一般简单件属第一种情况,管件和复杂件属第二种情况,但未受镀部分也必须清洗。因此,本标准规定的镀件单位面积基准排水量不仅包括镀层面积,也同样包括未受镀部位的面积。,三、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内容介绍,本标准在4.1.6中确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与其他污染控制项目相比,不是日常考核的必测项目,而是发现企业的电镀耗水量或排水量有异常情况时,进行核定电镀企业实际用水量和排水量所用。通常情况下,基准排水量适用于单位产品实
28、际排水量低于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的情况。但根据电镀生产企业的生产工艺条件、操作管理水平与生产人员的素质等情况,大多数情况下会出现实际排水量大于基准排水量的情况,同样,在本标准的实施中,也会出现单位产品的实际排水量大于基准排水量的情况。同时,也不排除个别不法企业对电镀废水不经处理,而与其他污水混合后稀释排放或直接排入环境水体。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按污染物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将实测水污染物浓度换算为水污染物标准排放浓度,并以水污染物基准水量排放浓度作为判定排放是否达标的依据。为此,本标准给出了换算公式,并在标准中予以说明。,三、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内容介绍,当企业同时生产两种以上、可适用不同排放控制
29、要求或不同行业国家排放标准,且生产设施产生的污水混合处理排放时,要通过标准中给出的公式换算水污染物基准水量排放浓度,对不同的产品,可核算出不同的污染物基准水量排放浓度,并执行各排放标准中最严格的浓度限值,作为判定排放是否达标的依据。 本标准在4.1.5条中还规定:对于排放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污水,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的规定。,三、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内容介绍,2、关于基准排气量的规定 过去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了污染物的排放浓度限值和排放速率限值,特别是后者不适用电镀生产所排酸碱性气体的排放特点。本次颁布的标准不再采用排放速率,
30、而是提出了基准排气量的概念,并利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组织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协会等25家单位完成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中3460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制造业产排污系数中的工艺废气排放量作为本标准基准排气量的标准限值。,三、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内容介绍,需要说明的是:本次规定的基准排气量标准限值,只需针对不同的电镀产品的产量,力求简单、清楚、易于使用。本限值的确定考虑了全国电镀生产的平均水平,使用本数值计算得出的排污量可能与个别电镀生产企业有出入,但总体符合全行业水平。由于基准排气量是本标准第一次提出的控制指标,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与完善,因此,对现有设施和新建设施没
31、有区别对待。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则在本标准修订时予以修改、补充和完善。,三、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内容介绍,(七)现场即时采样或监测的结果,就可作为判定排污行为是否符合排放标准的依据 本标准对电镀生产企业和环保部门提出了具有法律性的责任与要求,即:在任何情况下,电镀生产企业均应遵守本标准的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采取必要措施保证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各级环保部门在对企业进行监督性检查时,可以现场即时采样或监测的结果,作为判定排污行为是否符合排放标准以及实施相关环境保护管理措施的依据。在发现企业耗水或排水量由异常变化的情况下,应核定企业的实际产品产量和排水量,按4.1.6的规定,换算水污染物基准水量排放浓度。,四、关于实施本标准的社会效益,综上所述,本标准体现了节能节水、治污减排的综合效果,通过本标准的实施,可以推动电镀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企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的技术升级与进步,有利于强化环境监督执法和电镀污染物排放管理,本标准的内容是科学的,电镀污染控制项目和控制水平的确定是合理的,技术和经济是可行的,具有十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作者单位:北京中兵北方环境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通讯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海鹰路总部国际6号院21号楼(邮编:100070) 联系电话:13910684959 010-63345765(办公室) 电子邮箱: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