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3

类型城市经济学若干问题3.ppt

  • 上传人:jw66tk88
  • 文档编号:4787716
  • 上传时间:2019-01-13
  • 格式:PPT
  • 页数:43
  • 大小:120.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城市经济学若干问题3.ppt
    资源描述:

    1、第3章 城市经济学的若干问题性质、地位和发展前景,一、城市经济学的诞生和发展国外国内 二、城市经济学的性质、特点与理论价值中观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综合经济学 三、城市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发展前景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景;经济学发展的前景;城市经济学发展的前景。,一、城市经济学的诞生和发展(一)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城市的兴起资本主义萌芽。1760年英国发生工业革命。20世纪20-30年代西方对城市土地、住宅、交通、工业布局、财政、规划的研究逐渐问世;1965年,威尔伯汤普逊(Welbur Thompson )的城市经济学导言 (A Preface to Urban Ecdbdmics)问世。20世纪8

    2、0 年代美国经济学分类(共10大类):900 福利计划、消费者经济学、城市与区域经济学910 福利、卫生与教育920 消费者经济学930 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住宅建 筑经济学、城市运输经济学)940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二)城市经济学传入中国1、一室两会,启中国城市经济研究之先河。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财贸所下面设立了一个城市经济研究室,标志城市经济学传入中国。1981年末,大连市政府和辽宁财经学院(现东北财经大学)合作召开了全国第一次中心城市会议,而后有第2次(1983,武汉)、第3次(1985,重庆)、第4次(1988,兰州)全国中心城市会议的召开。86年中国城市

    3、经济学会在上海成立。1982年7月由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牵头在黑龙江镜泊湖召开了全国第一次城市经济学研究对象会议。同年末,中国科协、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在北京召开全国城市发展战略思想学术讨论会 。京津沪及一些省市相继建立城市经济研究所、室。参加前两会的高校有东财、南开、人大、复旦、武大,第三次会议增加了清华、北大、北师大、北方交大、南大、南工、同济、上海交大、浙大、杭大、中山大、华南工、华中工、北工、天大、北经、等高校。城市经济学进入中国高等学府。,2、从实际出发,中国城市经济研究有长足进步主要是改革开放、思想解放推动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心城市理论。城市体系、共同市场、经济

    4、网络、生产 力合理布局、经济区域组织等(见马野等著中心城市的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城市基础设施有偿使用的理论与方法。基础设施的性质 和功能,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与管理:投资、收费、折旧等 (见中国城镇1985年第2期);城市土地批租的理论与方法。国有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 的分离;城市土地使用权价格的计算方法诞生。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视与中观经济学的提出与讨论。,3、各种原因,导致城市经济学发展相形见绌由于城市经济学年轻必然带来的基本理论体系的不完整性; 由于学者理论素养差异带来的基本理论观点的不规范性和 旷日持久的无谓争论(如城市化城镇化;“大城市化”;“就地城市化”; “城市现

    5、代化”;城市经营;城市竞争力) 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的城市经济理论联系实际的不适应性: 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制定与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不符或不完善 (如城市发展方针、户籍政策、征地政策、房地产政策,三农政策等);宏观、微观经济学家的超强度影响与越俎代庖。(如国家 发展缺乏城市化指标的确定;认为中国城市化不落后等中国城市化水平 之国际比较城市发展研究2003年第3期); 旁门左道、似是而非理论乘虚而入,做秀炒作,喧宾夺主;行政领导部门无情砍伐:1997年全国学科调整过程中将城 市经济学由原来的二级学科降为三级,撤消大学开设城市经济 学专业课,原有的几所高校的城市经济硕士点、博士点,转为 区域经济硕士点、

    6、博士点,使这门新兴学科遭受到空前的打击。,(三)中外城市经济学比较与展望1、已经翻译出版的国外城市经济学 英国 K.J.巴顿 商务印书馆 1984年 美国 沃纳.赫希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年 日本 山田浩之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1年 美国 阿瑟.奥沙利文 中信出版社 2003年 前苏联 伊利英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7 年 国内出版的城市经济学10余本(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个共同特点:每本城市经济学的基本体系内容均不一样,有较大差别。但要注意其中共性与个性。,2、 中外城市经济学结构体系比较英国巴顿 美国沃纳赫希 日本山田浩之 东财饶会林 南开蔡、郭 清华谢、邓绪 论

    7、导 论 序 言 绪 论 研究对象 城市与城市经济 地理集中 城市与城市增长 .对象和课题 城市化 城市发展 城市化普遍规律 城市内选址 城市土地使用 城市成长 城市经济机制 社会主义城市化 世界城市化 劳动力市场 美国城市住房 地租和土地市场 城市发展过程 城市规模 经济区、城镇体系 动态城市经济 房主房客关系 城市空间结 城市经济结构 城市经济增长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 城市规模 城市交通运输 住宅市场 城市产业结构 城市产业结构 城市经济结构 城市环境 城市的文化艺术 劳动市场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人口经济 城市交通运输 城市政府活动 城市交通 城市建设环境 城市交通 城市土地经济

    8、 城市住房 城市政府生产率 公害和城市环境 城市居住环境 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住宅经济 城市公共经济 城市犯罪与警察 城市计划经济学 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住宅 城市基础设施经济 城市规划 城市污染与环境城市财政 城市整体效益 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环境经济城市劳动力 城市土地效益 城市财政 城市财政与金融歧视与隔离 城市规模效益 城市管理 城市开发区城市贫穷 城市经济区形成 城市现代化与国际化城市经济区辨识 城市经济区建设 城市管理思想 城市政府职能城市发展战略,3、中国城市经济学发展之展望 (1)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呼唤城市经济学 的跟进与大力发展; (2)各高校发展城市经济学或兴办城市学院、

    9、城市 大学的敏感和热情在增强; (3)大中小城市提出的研究课题,开始呈现出供不 应求的局面,城市经济知识“推销市场”看好; (4)中国城市经济学的发展前景决定于两个条件、 两个积极性和努力的实效: 城市经济和城市科学教学研究人员孜孜以求的事 业心和执着精神的提高与快慢; 有关行政领导部门的认识提高,对城市科学发展 扶持的决策和措施的有力改进。,二、城市经济学的性质、特点与理论价值(一)城市经济学是中观经济学1、城市不同于企业 城市是企业的集合,同时是“企业 外”(非经济)实体的集合,还是“企业+企业外”实体的“外部效益”的集合。但是1+1 2是系统功能的基本知识;城市比企业复杂千百倍。企业是经

    10、济实体,追求的主要目标是企业利润最大化,城市是经济社会实体,追求 的主要是城市经济、社会、 环境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因而 企业主要是搞好经营管理, 而在城市主要是搞好管理经营。,2、城市不同于国家城市是国民经济的地域支点,是国家连接企业的中间环节,是动态的 非平衡态耗散结构体系,它的均衡或平衡存在于城市与城市外部的更大系统之中。城市经济运行的调控缺乏国家的权力和手段(如货币发行、利率税率汇率的制定与调整等) 城市内部的均衡或平衡,除了价值形态、实物形态外,还有不可或缺的空间形态。但至今很缺乏研究。所以,不能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理论来完全解释城市经济问题;实际上,城市现在是主流经济学 (微观、

    11、宏观经济学) 研究的盲区!,经济层次不同决定管理主体、职能、目标与手段不同,*中央提法,*中国城市管理新论提法,*法约尔,3、理论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中观经济学“中观经济”(Meso-economy)的概念,早在20世纪70年代已由德国爱登堡大学 汉斯鲁道夫彼得斯博士首次提出并给 出了三种经济形态的研究内容与分工。 (见下表),表1 经济学学科理论体系及相互关系,国内研究情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陆续提出对“中观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并随着中国改革的不 断深入逐渐发展起来,关于中观经济学的论文 和论著不断涌现:1987年刘伟等出版了微观、 中观、宏观社会主义经

    12、济分析;1988年王慎 之出版了中观经济学;1991年,张泽鲁出 版了中观投资学等。1999年有学者提 出: “作为中观经济学带头学科的城市经济学,其地位和作用是完全可以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媲美的” (光明日报1999.12.24.载文披露),2001城市经济理论前沿课题研究指出从统一的政治经济学演变到微观经 济学的兴起,到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再 到中观经济学的问世,这是一百多年来 经济学发展的基本轨迹和三个里程碑式 的成就. 摘自经济学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见该书第396页,两点启示:1、不能用微观或宏观经济理论来代替城市经济理论指 导城市发展。 举例: 城市经营、城市形象工程、城市营销、城市

    13、竞争等不能照 搬企业经营、企业形象工程、产品营销、企业竞争的思想和方法;2、城市经济理论能够补 充微观宏观经济理论之不足,例如: 全国经济指标(GDP),如有相应的城市化指标,就能 有有力的保证条件,不易产生城市发展不适应问题;三农问题实际是三个非农问题,不认识就不易找到农业现代化的 根本出路;,伦 敦 区 域,大 伦 敦,内伦敦,伦敦城,(二)城市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1、城市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在空间地域不断集中 、扩展的过程 图1:以伦敦为例,1938-1971;1580平方公里;745万人,绿带,city,city,City,city,Town 镇,Metropolis 大城市,都会,Metr

    14、opolitan area 大城市区域,Citistate 现代城邦,图2 城市区域的形成过程,City 城市,city,City,city,波士顿,纽约,费城,华盛顿,底特律,芝加哥,Megalopolis 大都市带,图3:以美国东北部城市带的形成为例,2、城市区位决定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城市选址与企业在城市的布局具有重要意义,3、城市本身是具有空间结构的物质实体,物质实体(企事业单位与基础设施)的密度与布局决定城市经济运行效率 也决定城市空间经济学的研究体系如下:(1)基本范畴:空间价值、空间成本、空间效果; (2)主要形式:聚集空间、结构空间、运行空间; (3)主要内容:企业空间、居住空间

    15、、公共空间、物流空间、商流空间、信息空间; (4)空间管理:空间竞争、空间营运、空间规划 现在看,城市与区域的协调发展比任何时候 都更需要空间经济学的指导。,两点启示(与传统经济学比较):1、 主要以价值关系来阐明的传统经济学,就其来源和本质而言,实际是一种“时间经济学” 把传统的“时间经济学”发展为“空间经济学”研究,让其同时存在并起互补作用是完全必要和可能的,而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学科建设任务。见1998城市经济理论与实践探索一书第84-85页,2、在城市发展中,应注意三个平衡,即价值 平衡、实物平衡和空间平衡。 从来的经济学只提前两个平衡,而城市经济学的诞生,向人们提 出了第三个平衡的任务

    16、。 1983.4.15.人民日报载文城市在呼唤改革例如,可以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均衡 理论在城市经济学中做以下新的发展:城市土地的总量供应与城市经济发展需求;城市级差地租变化与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城市公共用地需求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关系;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结构与布局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功能分区与产业结构的结合关系(究竟怎么建设分布城市开发区、居住区、CBD),(三) 城市经济学是综合性经济学1、效益的综合性城市是经济实体、社会实体、物质实体的综合体,决定城市经济学要重视城市经济、 社会、环境的综合效益; 城市经济学不是“纯”经济学 部分效益可以通过市场用货币 加以衡量;其他效益不能,

    17、2、 民间散点经济与公共网络经济的综合性城市是具有“点”状特征的分散的民间经济与具有“网”状特征连接分散经济的公共经济的集合,必须充分注意城市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适时、均衡提供,保证城市整体经济协 调发展。公共经济是城市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经济短缺,从认识上看是城市经济学短缺的结果;从体制上看是官员片面追求政绩的结果。,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综合性城市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结合的制高点和中心,城市的发展既要生产力的发 展,因此要研究城市产业及其科学技术 的进步;也要研究生产关系的改善和改革,因此对城市企业、政府管理体制的 研究是城市经济学题中应有之义。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管理和城市文化密切相

    18、关。这是社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作用的必然反映。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经济学,不能讲成纯经济学、纯生产力经济学,要始终结合中国国情重视发展与改革的关系。,4、城市经济学还是各类应用经济学的综合;学好城市经济学还应有相邻城市科学的知识和其他各方面相关科学知识的融合。,城市经济学科群:(举例) 城市经济学原理 城市土地经济学 城市房产经济学 城市产业经济学 城市建设经济学 城市环境经济学 城市服务经济学,城市学科群:(举例) 城市经济学 城市社会学 城市文化学 城市规划学 城市管理学 城市地理学 城市美学 城市哲学 城市史,城市经济学科与城市学科的关系与分类,两点启示:1、学习城市经济学的知识准备

    19、城市经济学科群知识 城市经济相邻学科群知识 城市经济相关学科群知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微观宏观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市场学金融学、财政学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地理学建筑学、工程学生态学美学 工具性学科知识与技术,其他基础知识:数学、语文、外语 自然社会基础知识,2、城市经济学的理论范式探讨: (1)宏观城市经济学微观城市经济学(2) 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结构城市经济环境城市经济效益城市经济区域城市经济管理(3) 城市经济+城市管理+城市文化,小结城市经济学的诞生和发展,扩展了传统经济学研究的领域,促进了一般经济学原理的发展和变革,填补了传统经济学研究的空白,推动了一般经济范畴的内涵和外延的深刻变

    20、化,完善了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经济管理理论和制度更新更高的要求。实际表明,城市经济学属于新经济学范畴,是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有待发展完善的更高层次的经济学。,三、城市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发展前景1、 城市经济的强大动力 和 绝对优势城市经济是生产力的高地,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集中地,是知识经济的领地,决定城市经济发展的无限性(如图),大城市,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镇,城 市 经 济 大 陆,农 村 经 济 海 洋,城市经济大陆的形成和浮升,A,B,请注意理解AB区间的弹性,它可以是一个地区,也可以是一个国家,图6、表1:,1:102 1;182,城乡经济效益 1:102(城市地区)

    21、1:182(城市市区),以土地为例,城乡经济效益 1:102(城市地区) 1:182(城市市区),以土地为例,同时,城市具有最高的社会效益乡村变为城市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 语言。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评语只有法国才有巴黎,在这个城市里欧洲文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德国境内,只有几个工商业中 心及附近地区才有文明可言。 恩格斯:从巴黎到伯尔尼、德国农民战争,2、知识经济时代的前景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新经济学 名词,它概括深刻、理论性强、意义重大;城市经济(Ur

    22、ban Economy)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理所当然也是知识经济的主导, 具有无限发展的美好前景。 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知识经济概念出发考虑,知识经济的 产生要晚于城市经济,它是城市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也 就是说,知识经济的理论可以视为是新的重大的历史分期学说, 知识经济和城市经济的高级阶段实质是指一个崭新时代的经济, 这个时代是以往历史时代发展的高级阶段。应该把知识经济系统理解为知识资源开发知识生产知识 流通知识消费的再生产系统,它的中心在城市。因此,城市经济学的内涵和外延需要有相应的拓展和提高。,知识系统与知识经济系统的存在、发展和完善离不开城 市经济系统的建设。城市既是物质资料生

    23、产、流通、消费的 中心,也是精神知识生产、流通、消费的中心。原来关于中 心城市的提法主要强调它是经济中心,或者笼统提出是经济、 政治、社会、文化的中心已经远远不够了。现在一般谈城市 的中心功能都是讲城市的“硬”功能。譬如:生产中心、流通 中心、交通枢纽、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等等,或者进一步具 体化为钢铁生产基地、煤炭生产基地、港口城市、边贸城市 等等也远远不够了。在知识经济社会应该明白无误地提出“软” 功能建设任务,即建设知识经济中心城市,其中主要是信息 中心、科技中心、教育中心和智能中心的建设。信息中心是知识经济中心城市建设发展的向导和先导; 科技中心是经济中心城市建设发展的制高点和推进器;教

    24、育中心是知识经济中心城市建设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基础;智能中心是知识经济中心城市功能的最高表现,3、新世纪战略机遇期的呼唤十六大报告指出:“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 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常说机遇与有利条件主要是:其一、世界发展差距的存在,会使世界资本的流动根据 水流向下的原理,继续从高位势地区向低位势地区流动,只 要我们善于顺势利导,继续创造这方面加速流动的条件,就 像我们已经做到的那样;其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素质传统,是举世公 认的有利条件,只要我们打掉自卑感,不盲目崇外,认识到 自己手里“金饭碗”的价值,开拓创新,是会转化为极好的发 展优

    25、势的;其三、现在国内外相对稳定的环境和全国人民上下一致 的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巨大决心和信心,是非常有利的决定 性的因素。只要我们在城市经济领域里,从理论到实践再上 一层楼。,4、注意:一个新的城市理论的诞生1993年尼尔R佩尔斯CITISTATES一书出版,标志着一个新的城市区域形成和城市化新阶段理论的诞生:其要点是:(1) Citistate概念是现代社会的 “城邦”(city-state)(2) Citistate是城市发展到高级阶段时形成的城乡结合的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区域。(3)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国家权力将逐渐削弱:一部分 上升到区域组织,一部分下降到Citistate。(4) Citi

    26、state是“人类组织的新形式”。(5) Citistate是“一个适用于世界各国的普遍真理”,企业经济,城市区域经济,国民经济,5、三个预期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辉煌前景预期,Citistate economy,微观经济学,中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观经济学发展的辉煌前景预期,城市经济学是中观经济学的主要应用学科,城市经济学、中观经济学是亟须发展的新经济学。,新经济学的本质特征预期传统经济学可以表述为是以物质生产、物质资源分配和 物质产品交换与消费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及其运动变化规律为 主要研究对象,以追求个人的、集团的、国家的局部物质利 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主要用货币形式、通过市场交换对劳 动时间

    27、和质量进行计量和核算,经由现成的制度和机制进行 宏观和微观调控的理论体系;而新经济学则是以物质生产和知识生产、物质资源和人 力资源分配、物质消费和知识消费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及其运 动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以追求人类社会和全球生态平衡、 可持续发展为最高目标,用市场的和非市场的计量方法对劳 动的时间、空间及其质量进行考核,经由自动调节的制度和 机制进 行宏观、中观和微观调控的理论体系。 -根据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4)载文关于经济学的几个问题原提法修改,基本结论城市经济学是适应近代大工业和非农产业的急剧兴起和城 市与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的需要,继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之后兴起不足半个世纪的新经济学。是在中观层次填补经济学 空白的具有鼎足而立重要性的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的年幼性正 好说明它的发展潜力和辉煌前景。随着城市经济在全球和国内 的进一步发展,它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会日益显著和突出。城市经济学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是发展的迟滞性和不适应性也是严峻事实。我国城市发展中 出现的经济、建设、环境、社会等等方面的政策性问题和实践 问题无不与城市经济理论武装城市管理人员的头脑不够有关, 都可以从城市经济理论指导实践不力中找到答案。正确认识城 市经济学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积极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城市经 济学是当前经济理论建设中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城市经济学若干问题3.ppt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478771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